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宝证券]:宏观策略专题报告:海外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几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海外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几何?

2023-03-25蔡梦苑、郝一凡华宝证券枕***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海外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几何?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23年3月24日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海外银行风险事件影响几何? 宏观策略专题报告 分析师:蔡梦苑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21120001电话:021-20321004 邮箱:caimengyuan@cnhbstock.com 研究助理:郝一凡 邮箱:haoyifan@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021-20515355 ◎投资要点: 全球市场风险事件增多,随着银行事件继续发酵,硅谷银行事件和瑞士信贷风波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球,市场对于银行体系潜在风险的担忧情绪愈发明显。 当前美国货币政策路径又面临“十字路口”,主要矛盾点在于美联储此前寻求的“软着陆”抗通胀路径越来越难以实现,当必须做出选择时,美联储会向“防风险”还是“抗通胀”倾斜。 相关研究报告 总的来看,目前美国几起银行风险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小银行间,系统重要性银行相对稳定,短期内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同时,监管快速介入,美联储设立BTFP为银行提供更多流动性支持,也能看出美国监管部门和美联储希望在最快速度缓和风险,为“抗通胀”提供更多空间。所以美联储就此转向的概率较低,后续美联储或在短期较偏向于“防风险”,使得放缓加息速度,但长期仍将坚持“抗通胀”的目标。 欧洲通胀拐点尚未出现,控通胀对于欧央行来说仍是重中之重。同时,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瑞士信贷因自身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可能仅是“个例”,这种现象目前未出现在其他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再加上相较于美国中小型银行,欧洲多数银行风格相对保守,其资产相对健康、资本充足率较高,发生流动性风险概率偏低。不过还是需要留意发生尾部风险的可能性。后续欧央行加息或将进入“边走边看”模式,欧洲仍面临严峻通胀形势,如若短期没有超预期风险,5月欧央行将至少加25BP。 对于资产的影响: 对于美国资产,美联储加息或临近尾声,但降息路径尚不明确。由于加息空间明显下降,美元指数上行空间有限,美债或以宽幅震荡为主。同时还需要关注,后续经济衰退风险或将提升,美股波动性将增大。 对于新兴市场,即使美联储加息即将结束,但考虑到美国金融风险及衰退风险的影响,利好也较为有限。 对于A股,短期来看,海外波动风险犹存,全球避险情绪较高的情况下,对A股形成小幅利空的风险。不过从中长期来看,海外市场的震荡会增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经济基本面修复情况仍然是A股的核心主线。 对于黄金价格,海外衰退预期明显增强,加上欧美银行体系风险暴露,避险情绪明显升温,黄金避险属性逐步凸显,黄金具有较好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持续性超预期、美联储货币紧缩超预期、银行风险进一步扩散。 内容目录 1.银行风波接踵而至3 1.1.美国硅谷银行事件拉开市场对于银行体系担忧的“序幕”3 1.2.瑞士信贷风波进一步加剧全球银行稳定性担忧3 2.硅谷银行事件与瑞信风波的“异”与“同”3 2.1.从银行自身视角寻找差异3 2.2.从起因来看两起银行风险事件5 2.2.1.硅谷银行事件不仅是因为加息5 2.2.2.瑞士信贷风波源于其自身经营缺陷7 2.3.事件发生后,监管迅速介入8 3.银行风波后续影响8 3.1.美联储会就此转向吗?8 3.2.欧央行加息进程仍在持续11 4.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12 图表目录 图1:硅谷银行主营业务4 图2:瑞士信贷主营业务5 图3:SVB资产端结构(%)6 图4:SVB负债端结构(%)6 图5:2022年末硅谷银行存款结构:主要以活期存款为主7 图6:硅谷银行持有较多长久期资产(2022年)7 图7:美国通胀呈下行趋势(%)9 图8:核心通胀环比仍在上行(%)9 图9:2023年3月美联储点阵图预测9 图10:2022年12月美联储点阵图预测9 图11:2022年末硅谷银行与美国所有银行、三大头部银行资产端结构对比10 图12:2022年末硅谷银行与美国所有银行、三大头部银行负债端结构对比10 图13:欧元区通胀尚未出现明显拐点(%)12 表1欧央行经济数据预测11 近期,全球市场风险事件增多,继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后,瑞信风波再起,引发了市场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担忧。 本文就银行风险事件是否会继续扩散从而引发系统性风险?美联储和欧央行加息进程将如何?各类资产将如何表现?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1.银行风波接踵而至 1.1.美国硅谷银行事件拉开市场对于银行体系担忧的“序幕” 美国硅谷银行(SVB)于北京时间2023年3月10日公告了一系列的战略更新,包括1)出 售210亿美元可供出售证券投资,这一举动会导致税后18亿美元的亏损;2)宣布出售12.5亿 美元的普通股和5亿美元的可转换优先股证券,以应对亏损,并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3)增 加债权融资,并锁定融资成本,将定期借款规模由2022年末的150亿美元增加至300亿美元。 北京时间3月11日,美国加州监管机构宣布,硅谷银行因“流动性不足与资不抵债”被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接管,同时开始安排后续存款偿付计划。SVB破产引发了市场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担忧。 尽管美联储及时出手救助,并承诺纳税人不会承担有关硅谷银行事件的任何损失,市场对于美国银行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担忧情绪有所缓解,但硅谷银行事件的“余震”仍在向其他美国银行传导,一周内又有另外两家银行的风险逐步显现,3月12日美国监管机构以“系统性风险”为由,宣布关闭签名银行(SignatureBank),此外第一共和银行也出现由于流动性紧缺导致储户存款取不出、取款慢的问题。 1.2.瑞士信贷风波进一步加剧全球银行稳定性担忧 随着银行事件继续发酵,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球,再加上瑞士信贷风波给市场又添一记重击,市场对于银行体系潜在风险的担忧情绪愈发明显。3月14日,瑞士信贷集团在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称2022年和2021年财报存在“重大缺陷”,主要与风险评估流程等内部控制的缺陷 有关,且在2022财年全年净亏损近80亿美元。3月15日,瑞信最大的股东沙特国家银行表示,因受监管方面的限制,无法向瑞信提供更多救助资金,市场对于瑞信出现流动性不足风险的担忧增强,随即瑞信的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DS)飙升至574BP,创下历史新高,一年期CDS报价则接近1000BP,已达到德意志银行、瑞银等欧洲同水平银行的10倍以上。 在美国硅谷银行事件和瑞士信贷风险“共振”作用下,市场对于海外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担忧与日俱增,也加剧了全球衰退预期。 2.硅谷银行事件与瑞信风波的“异”与“同” 对比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事件,近期发生的两起银行风险事件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2.1.从银行自身视角寻找差异 从银行自身的视角来看,硅谷银行在体量、主营业务、主要客户等方面均与瑞士信贷存在差异。 硅谷银行于1983年创立,相比传统银行业,SVB的主营业务具有高成长性、高盈利的特征,具体来看,其两大主营业务是为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PE/VC)提供资本催缴信贷以及为初创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硅谷银行作为美国服务创投圈的专业性银行,迄今已为3万多家科技初创公 司提供了融资,SVB的客户主要以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医疗保健、私募股权及风险投资(PE/VC)等科技初创领域的企业为主。 图1:硅谷银行主营业务 资料来源:SVB年报,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虽然硅谷银行作为美国初创领域的重要商业银行,但其体量尚未达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认定门槛。根据硅谷银行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其总资产为2117.93亿美元,低 于2500亿美元的门槛,所以硅谷银行被归为中小型银行。 然而,瑞士信贷作为全球30家系统性重要银行之一,其体量更大,业务范围更广,是“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之一。 从瑞士信贷的规模上来看,即便经历大量资金外流和连续亏损,其规模也远大于硅谷银行,根据瑞信年报显示,其总资产规模在2022年底为5313.58亿瑞士法郎(约5758亿美元)。除了体量大以外,瑞信的业务范围也是硅谷银行无法比拟的。瑞信作为瑞士第二大银行,受益于瑞士“永久中立国”的特殊性,瑞士信贷的业务已经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且涉及的业务领域较广,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基础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四个方向。 从各个维度来看,瑞士信贷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都较硅谷银行更广,即“大而不能倒”。如果瑞信面临破产危机,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甚至有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风险。 图2:瑞士信贷主营业务 资料来源:CreditSuisse年报,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 2.2.从起因来看两起银行风险事件 2.2.1.硅谷银行事件不仅是因为加息 硅谷银行的破产危机不仅是因为加息,而是由监管环境宽松、其资产和负债端的严重期限错配、以及快速加息带来的负反馈等多重因素叠加所引发: 1)特朗普时期金融监管放松,许多中小银行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了潜在风险。 美国金融监管在过去十年中经历了从强化到放松的过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发生明显的挤兑事件,奥巴马政府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监管,促使金融监管改革,出台了《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以及极为严格的沃尔克规则,对“系统重要性”大银行出台更严格的要求。但自特朗普上任后,逐步开始放松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2018年5月特朗普正式签署实施《经济增长、放松监管和消费者保护法案》(EconomicGrowth,RegulatoryReliefandConsumerProtectionAct,简称《放松监管法案》),其中第401条款放松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规定的特定银行控股公司和受美联储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标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认定门槛从合并资产500亿美元以上大幅提高至2500亿美元以上,资产低于该门槛的“中小”银行不仅免于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同时监管压力测试场景数量、压力测试频率等方面也有所下调。美国金融监管的放松使得多数中小银行出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缺陷。 2)硅谷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存在较为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 从新冠疫情开始,美联储为维稳经济投放了大量流动性,科创企业也获得了大量资金,并存于硅谷银行。据SVB年报显示,其负债端的存款从2019年底的618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22年底的1731亿美元。同样的,SVB资产端可使用的资金也出现大幅上升,但是因为硅谷银行的贷款业务相对偏弱,再加上美国流动性极其宽裕的情况下,贷款难度明显提升,自2020年以来,SVB资产端贷款的占比出现明显下降。而如果把这笔钱放在美联储的准备金账户上,年化收益率非常低,所以SVB将大量存款用于购买久期较长的美国国债与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也就是短债长投。 银行经营模式本身就存在期限错配的特征,商业银行通过符合监管要求的流动性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分布,以在有能力应对正常取款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获取到更大的利差收益。然而硅谷银行的期限错配问题却十分严重,其负债端66%的存款为活期存款(包括47%无 息存款和19%付息活期存款)。而硅谷银行把资产端大部分资金投资于长久期的资产,根据硅谷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SVB拥有1200亿美元的证券投资,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HTM) 中的913.21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组合。 3)2022年美联储快速加息进程开始,促使硅谷银行流动性问题暴露。 通常来说,加息对于正常经营的银行来说并非坏事。在加息过程中,银行资产端的收益和负债端成本会同时提升,但因为新发放的贷款以及新购入的资产会快速重新定价,而银行负债端的成本提升相对更慢,所以利差收益率通常提升。 对于硅谷银行而言,多重问题的连锁反应,促使其流动性风险快速暴露。在美联储快速加息的背景下,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美国科技公司出现了融资困难的情况,所以当这些对流动性有较大依赖性的科创企业消耗完所持现金后,取现需求激增。同时,利率上升后,货币基金收益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