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方正中期]:全球宏观经济月报:通胀趋缓加息放缓 世界经济寻求筑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全球宏观经济月报:通胀趋缓加息放缓 世界经济寻求筑底

2023-03-04陈臻、王骏、史家亮方正中期杨***
全球宏观经济月报:通胀趋缓加息放缓 世界经济寻求筑底

全球宏观经济月报 MonthlyReportonGlobalMacroeconomic 通胀趋缓加息放缓世界经济寻求筑底 宏观和大类资产研配置究中心:陈臻王骏史家亮执业编号:F3084620(从业) F0243443(从业)、Z0002612(投资咨询)F3057750(从业)、Z0016243(投资咨询) 联系方式:chenzhen1@foundersc.com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京证监许可【2012】75号成文时间:2023年3月4日星期六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方正中期官方微信 摘要: 随着供应链危机解除、能源价格回落,全球通胀逐步趋缓,各大央行放缓加息步伐,全球服务业和制造业重返荣枯线以上,2023年一季度世界经济正在筑底。 即便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美国2022年实际GDP依然保持2.1%增速,可见美国经济的底蕴和韧性,同时美国也成为全球首个年度迈入20万亿美元的国家。2023年以来,美国就业、消费、PMI等各项经济指标均表现强势,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增强。1月通胀边际走强令美联储迅速转鹰,市场预期此轮美联储加息终点将达到5.5%,促使美元持续走强,大宗商品价格趋势性回落。不过,美国1月非农和通胀数据走强与统计口径调整有 着一定关系;倘若2月非农新增人数和通胀环比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也会降温。 2022年欧洲全年经济增速在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但是受俄乌冲突的反噬效应,出现逐季度增速放缓的趋势。随着能源、供应链、粮食危机的缓解,2022年四季度欧洲通胀出现拐点,欧洲两大央行于当年11月放缓加息节奏,不过鉴于通胀依然处于高位,2023年2月两大央行依然加息50BP,或在今年二季度继续放缓加息步伐。随着通胀和加息放缓,欧洲经济出现回暖,消费热情回升,服务业重回扩张之中。不过,这只是低位反弹,欧洲后期依然面临罢工危机、债务危机、粮食和能源危机等各种不确定因素。 2023年日本只要保持1.2%以上的经济增速,就能在时隔4年后将实际 GDP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在岸田文雄70多亿日元的财政刺激计划助力下,日本今年很有希望达到这一目标。未来利空事件主要是日本央行行长换届后将极有可能结束量化宽松政策,一旦解除将影响日本经济复苏。 请务必阅读最后重要事项 2022年东盟和印度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主要得益于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友好的国际环境。不过,这些国家严重依赖出口贸易订单,随着欧美需求不振,2023年的发展速度将低于2022年。 目录 第一部分2022年世界经济大幅放缓2023年初略有反弹1 一、2022年世界经济回顾1 二、2023年初全球经济略有低位反弹迹象2 三、世卫组织宣布延续新冠疫情紧急状态5 四、全球通胀趋缓央行放缓加息7 五、俄乌冲突一周年市场回顾9 第二部分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增强联储加息终点升温10 一、美国经济软着陆可能性增强11 二、美国通胀边际走强长期回落趋势不会改变12 三、美联储加息终点升温14 第三部分欧洲经济低位回暖后期仍有诸多不确定性17 一、通胀见顶欧洲经济低位反弹17 二、欧洲后期仍需直面诸多危机19 第四部分日本经济缓慢复苏20 第五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新动向23 一、越南2022年经济增速超8%23 二、2022年印度经济增速位居TOP10首位27 第六部分全球宏观经济综合展望29 第一部分2022年世界经济大幅放缓2023年初略有反弹 一、2022年世界经济回顾 2022年全球实际GDP增速预计在3.1-3.4%左右,与2021年6%相比,2022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近一半。2022年全球经济放缓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其一,2021年全球经济步入复苏通道,基数明显提升;其二,全球通胀高企,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的带动下,各大央行货币政策纷纷转向,需求和生产均明显放缓;其三,俄乌冲突与中国疫情封控等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发。此外,由于2022年非美货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出现了非美国家以美元计价GDP大幅缩水的情况。从季度角度来看,全球增速不断放缓,甚至部分国家出现环比负增长。 图1-1:1930-2024年全球实际GDP增速与预测数据来源:IMF、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美国依然雄踞全球经济榜首,2022年同比增速录得2.1%。前两个季度环比均回落,经济一度陷入技术性衰退期,下半年明显复苏,三季度和四季度环比增速分别录得0.8%和0.7%。在暂时摆脱技术性衰退的同时,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年度实际GDP达到2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真正成为全球经济的独一档。在美联储持续加息和缩表的情况下,美国去年经济增速依然能超过2%,足以可见美国经济的底蕴和韧性。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同比增速3%。在疫情爆发之前的30多年中,中国对美国始终保持增速差,而在疫情爆发后的12个季度中有4个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被美国超越,2022年二季度由于上海出现2个多月的全域封控,导致长三角甚至全国经济出现停滞,美国二季度经济增速比中国高出1.4个百分点。下半年中国多地 同样出现疫情封控情况,全年实际经济增速比5.5%的预定目标低了2.5个百分点。单看2022年全年增速,欧洲经济复苏明显,欧元区和英国分别同比增长3.4%和4.1%。欧洲各国从2022年初开始逐步解除与疫情相关的所有入境措施,经济活动得到恢复,两大经济体分别于2021 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恢复至疫情前同期水平,欧洲经济已经摆脱了疫情影响。不过,从季度来看,欧洲经济增速不断趋缓,主要还是受到俄乌冲突及制裁引发的反噬效应。2022年 欧洲通胀率连创历史新高,资本外逃,跨国制造企业外迁,民众消费信心和能力骤降,影响到欧洲经济整体发展。日本是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同比增长1.1%。日本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为数不多尚未恢复至疫情前的国家,因此即便前首相安倍晋三遇袭之后,日本政府依然坚持“安倍经济学”,日本央行采取极为宽松的量化宽松政策,保持-0.1%的负利率,刺激经济发展。另外,即便日本通胀创近30年新高,但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坚持认为最近20年日本 的通缩问题远比通胀更严重,在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导致美元兑日元汇率一度突破150大关。临近年底,日本央行宣布放宽YCC,将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变动区间从±0.25%扩张至±0.5%,日元出现明显反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处于复苏之中,去年增速分别录得3.4%和3.7%。虽然韩国经济增速放缓至2.6%,但考虑到俄罗斯去年经济会出现衰退,因此韩国依然能保住全球经济TOP10的位置。 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发展较为迅速,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度、印尼、新加坡、泰国的经济增速依次为8.7%、8%、7.6%、、6.7、5.3%、3.6%、2.6%。东盟和印度充分利用劳动力和土地方面的成本优势以及友好的国际环境,吸引了大批制造业订单回流以及大型跨国企业建厂,拉动了经济发展。从现值计价,印度经济甚至超越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不过,这些国家对中低端商品和资源出口依赖度较高,随着欧美经济下行需求减弱,东南亚和南亚出口订单明显减少,影响了东盟和南亚国家下半年的经济增速。 表1-1202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GDP对比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二、2023年初全球经济略有低位反弹迹象 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全球PMI持续回落,8月服务业PMI跌破荣枯线,9月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全球两大产业已经进入萎缩之中。 2023年2月全球制造业和1月服务业PMI录得50和50.1,分别时隔半年和一个季度后回顾荣枯线以上。从分项来看,投入价格PMI处于绝对较高水平,最新一期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入价格PMI分别录得55.7和62.4,均远高于荣枯线,由此可见全球通胀依然处于高位,造成产业投入成本处于较快的上升通道。两大产业的最新一期就业PMI分别录得51.2和50.6,均有扩大招工的需求。在新订单方面出现一定分化,2月全球制造业新订单PMI录得49.3,连续8个月低于荣枯线,全球制造业的后继需求持续萎缩;相较而言,全球服务业新商务活动PMI录得50.7,4个月以来首次高于荣枯线。从国别来看,新兴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的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发达经济体,部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依然处于萎缩之中。 总体来看,全球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回归荣枯线以上,招工需求微幅扩张,新订单PMI同样高于前值,说明世界经济出现好转的迹象。相较而言,服务业比制造业复苏更为明显,这在2022年全球疫情管控逐步放宽之后就已显现,各国民众对于服务需求明显强于商品需求,导致服务新订单在持续扩张的同时制造业新订单却在萎缩。另外,依然需要警醒全球通胀问题,两大产业的投入成本长期处于快速上升通道。 表1-2全球制造业及各大分项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3全球服务业及各大分项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4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表1-5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三、世卫组织宣布延续新冠疫情紧急状态 自从世卫组织于2020年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大流行,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已达三年。 截至2023年2月27日,全球累计6.6亿人感染新冠病毒,累计治愈5.92亿人,累计死亡676 万人,现有确诊6125万人。大疫不过三,世卫组织在今年2月初召开专题研讨会,最终宣布新冠全球紧急状态并未结束。这就意味着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金融、供应链、旅游等方面的影响依然存在。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目前新冠大流行正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过渡点。对这段过渡时期要保持高度谨慎,尽可能减轻潜在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尽管公众认为在世界上部分地区已经不存在新冠大流行,但新冠疫情仍然是一项国际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国际应对措施继续保持协调,从而更为可靠地评估新冠大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世卫组织在此次声明趋于谨慎,与去年11-12月全球感染人数激增有着直接的关系。从世卫组织的最新周报中可以看出,那段时期西太平洋地区感染人数大幅增加,这与中国超预期放宽疫情管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图1-2:全球各大板块月度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 数据来源:WorldHealthOrganization、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得益于较高的疫苗接种率以及相对充沛的医疗资源,中国感染人数从今年1月起逐步下 降,从而带动全球感染人数的大幅回落,最近28日全球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分别环比下降89%和62%,当前全球新冠病毒致死率已降至1.02%。按此趋势判断,世卫组织最早可能于今年夏天宣布完全停止新冠全球的紧急状态。但是,倘若今年春季出现致病力更强的新冠变异毒株,全球尤其免疫屏障水平依然相对较低的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疫情冲击波,世卫组织宣布紧急状态结束时间将很有可能推迟至明年夏季。 表1-62023年1月30日—2月26日及累计各大洲确诊及死亡病例 数据来源:WorldHealthOrganization、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图1-3:全球各大洲新冠疫苗接种比重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四、全球通胀趋缓央行放缓加息 随着能源、供应链和粮食三大危机总体得到缓解,2023年以来全球通胀边际趋缓,尤其欧美主要国家CPI同比增速均低于前值。不过,中国、日本、韩国、印度、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通胀速度有所提升,这与亚洲经济复苏相对超前有关。在全球通胀总体趋缓的大背景下,2月采取加息的主要央行并不多,并且加息力度在25-50BP之间,这与去年三季度动辄数十家央行集体加息且加息幅度往往达到50-200BP有着天朗之别。 图1-4全球主要经济体CPI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整理 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这已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缓加息步伐,美国通胀持续回落是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的主要原因。无论是FOMC会议声明还是随后鲍威尔的讲话总体呈现鸽派。不过,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