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家医保局明确2023年集采工作目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家医保局明确2023年集采工作目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医药生物2023-03-05蔡明子、司乐致开源证券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国家医保局明确2023年集采工作目标,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一周观点:医保局确定2023年集采方向,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六个方面对全国的医药集采和价格管理工作指出明确方向: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提高集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药品价格综合管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管理、开展种植牙价格专项治理、优化医疗价格治理能力支撑等六个方面对全国的医药集采和价格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要求。《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集采目标,国家集采继续推进,省级集采完成三大领域全面覆盖。同时,部分集采品种还要再降价,无死角开展药品、医疗服务价格治理,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致力于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合理、方便可及的医药服务。我们认为在涉及基础民生的医疗领域,国家集采将继续常态化,建议短期内规避集采品种为主营业务的标的,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器械相关标的,不受集采影响的医疗设备板块、消费医疗板块以及目前国产化率较低,通过集采放量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标的。 一周观点:医疗器械板块重点关注通过集采快速放量,诊疗量提升受益标的体外诊断板块,国家医保局已于近日明确在2023年对IVD领域进行大规模集采,建议积极关注国产化率较低,有望在集采政策背景下,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以及高速增长的细分赛道。重点关注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凝血、微生物等领域。家用医疗器械板块,受益于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更加重视,家庭医疗器械需求逐步回暖;同时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人口占总人口18.7%,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其中大部分老年人饱受各类疾病困扰。即时家庭健康监控、智能诊断和快速治疗十分必要,血糖、血脂、尿酸等家用检测设备,呼吸制氧机、助行器、轮椅等康复保健器械需求中长期都将持续释放。高低值耗材板块,进入2月门诊和手术需求快速释放,叠加防控放开跨区域患者流动量上升,病床周转率逐渐提高,相关高低值耗材使用量同比快速提升,建议关注手术量恢复受益和2023Q1有望表现较好标的。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3月金股:九芝堂、可孚医疗、美年健康、迪安诊断、国际医学、康为世纪、昌红科技。稳健组合:毕得医药、康龙化成、昌红科技、开立医疗、羚锐制药、康缘药业、人福医药、东诚药业、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新天药业、寿仙谷。弹性组合:泓博医药、皓元医药、药石科技、美迪西、海泰新光、澳华内镜、戴维医疗、采纳股份、博腾股份、康拓医疗、完美医疗。受益标的:三诺生物、爱康医疗、春立医疗、振德医疗、联影医疗、九洲药业、凯莱英、纳微科技、百普赛斯、神州细胞、康希诺、万泰生物、石药集团、三叶草生物、丽珠集团、君实生物、鱼跃医疗、乐普医疗、怡和嘉业、美好医疗、东方生物、安旭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汤臣倍健。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不及预期,行业黑天鹅事件。 1、一周观点:国家医保局明确2023年集采工作目标,促进 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3月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在六个方面对全国的医药集采和价格管理工作指出明确方向:(1)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量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达到130种;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聚焦心内科、骨科重点产品。(2)提高集采精细化管理水平。综合多因素来实现采购,提高报量准确性,落实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中选产品的供应保障。(3)加强药品价格综合管理。探索新批准药物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对挂网价格加强管理,补上撤网提价漏洞。(4)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管理。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5个国家试点首轮调价运行,并后续评估扩大试点范围;将技术劳动价值占比60%以上的价格项目纳入调价范围;做好中医外治、辅助生殖及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 (5)开展种植牙价格专项治理。各省于2月底前出台口腔各省于2月底前出台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治理政策文件,于4月中旬前全面落实全流程调控目标。(6)优化医疗价格治理能力支撑。 《通知》进一步明确了集采目标,国家集采继续推进,省级集采完成三大领域全面覆盖。同时,部分集采品种还要再降价,无死角开展药品、医疗服务价格治理,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致力于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经济合理、方便可及的医药服务。我们认为在涉及基础民生的医疗领域,国家集采将继续常态化,建议短期内规避集采品种为主营业务的标的,重点关注创新药、创新器械相关标的,不受集采影响的医疗设备板块、消费医疗板块以及目前国产化率较低,通过集采放量快速占领市场份额的标的。 推荐标的:迈瑞医疗、海尔生物、澳华内镜、海泰新光;受益标的:联影医疗、新产业、赛科希德、山外山、康为世纪、可孚医疗等。 2、一周观点:医疗器械板块重点关注集采、诊疗量提升受益 标的 体外诊断板块观点:个股方面,上市公司普遍对疫后复苏行情预期良好,头部企业积极应对集采带来的产能提升需求。板块方面,国家医保局已明确在2023年对IVD板块进行大规模集采。乐观预测,假设未来集采政策好于预期,降幅高于出厂价且给经销商留有小幅利润空间,板块行情有望持续。且近期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舆论导向最优质量法,不唯低价中标论。中性预测,IVD大规模集采临近,市场对风险厌恶带来IVD板块短期回调,集采政策公布,格局稳定之后,行业头部企业实现快速替代进口,迎来估值提升行情。悲观预测,进口品牌迫于集采压力,大幅降价,维持现有份额,进口替代进度延缓。我们认为中性预测情景可能性较大。当前建议积极关注IVD板块,未来2-3年,尤其化学发光、分子诊断、凝血、微生物等领域是值得深度参与的优质赛道。建议关注标的:新产业、安图生物、赛科希德、圣湘生物等。 家用医疗器械板块观点:家用医疗器械一般可在家庭场景下进行检测诊疗和康复保健,可作为医院医疗诊断的补充。后疫情时代,人们对自身健康管理更加重视,家庭医疗器械需求逐步回暖;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人口已达2.6亿,占总人口18.7%,老龄化进一步加深,其中大部分老年人饱受各类疾病困扰,在当下医疗资源紧张和分布不均衡背景下,即时家庭健康监控、智能诊断和快速治疗十分必要,血糖、血脂、尿酸等家用检测设备,呼吸制氧机、助行器、轮椅等康复保健器械需求中长期都将持续释放,建议关注标的:可孚医疗、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 高低值耗材板块观点:国内1月第一波新冠高峰已过,其中处于新冠身体恢复阶段的择期患者存在一定比例手术后置,进入2月门诊&手术需求快速释放,叠加防控放开跨区域患者流动量上升,病床周转率逐渐提高,相关高低值耗材使用量同比快速提升,建议关注手术量恢复受益和2023Q1有望表现较好标的:戴维医疗、康拓医疗、振德医疗、春立医疗、爱康医疗等。 3、看好估值合理、基本面向好标的 (1)沪深股医药外包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58.8/35.0/27.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0.9/0.8。 表1:沪深股医药外包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58.8/35.0/27.2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8/0.9/0.8 (2)沪深股生命科学上游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9/33.1/24.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6/0.8。 表2:沪深股生命科学上游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9/33.1/24.3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6/0.8 (3)沪深股生物制品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1.9/33.8/27.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9/0.8。 表3:沪深股生物制品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1.9/33.8/27.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9/0.8 (4)沪深股化学制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4/28.9/22.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8/1.0。 表4:沪深股化学制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2.4/28.9/22.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0/0.8/1.0 (5)沪深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3/36.1/35.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2.0/1.0/1.3。 表5:沪深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3/36.1/35.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2.0/1.0/1.3 (6)港股医疗服务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4.0/34.0/27.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6/0.9。 表6:港股医疗服务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4.0/34.0/27.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4/0.6/0.9 (7)沪深股医疗器械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5/34.0/26.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1.0/1.0。 表7:沪深股医疗器械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3.5/34.0/26.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1.0/1.0 (8)沪深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2.0/18.4/1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0.6。 表8:沪深股医药商业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22.0/18.4/14.0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0.6 (9)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9/8.8/7.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7/0.7。 表9:港股医药商业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9/8.8/7.9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9/0.7/0.7 (10)沪深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0.8/24.6/19.6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1.0。 表10:沪深股中药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30.8/24.6/19.6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5/0.9/1.0 (11)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8.2/7.8/6.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5/0.9/0.5。 表11:港股中药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8.2/7.8/6.8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5/0.9/0.5 (12)沪深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7.7/49.0/38.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3/1.0/1.1。 表12:沪深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97.7/49.0/38.7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1.3/1.0/1.1 (13)港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5.4/25.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4/0.8/1.0。 表13:港股医美板块2022-2024年平均PE分别为44.4/35.4/25.4倍,2022-2024年平均PEG分别为0.4/0.8/1.0 4、本周医药生物同比下跌0.37%,中药板块涨幅最大 4.1、医药生物板块行情:医药生物同比下跌0.37%,表现弱于上证2.25个pct 2023年2月27日至3月3日,本周上证综指上涨1.87%,报3328.39,中小板上涨0.21%,报7733.87,创业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