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动态(东南亚) 【区域动态】阿斯特丽德·诺伦-尼尔森《柬埔寨第二王国:国家、想象与民主》,探讨“国家想象”何以成为柬埔寨政治中的关键资源 编者按:作为东南亚当代最为命运多舛的国家之一,柬埔寨二十余年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使其前进之路上充满了曲折动荡,直至1998年才成功复归至和平发展的正常轨道之上。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柬埔寨的政治人物却有着超长的稳定性,柬埔寨首相洪森在2023 年1月以长达38年的执政时间荣膺世界上任期最长且仍在执政的总理。两相比较之下,战争带来的政治真空与过快地进入政治稳定期,导致对涉及柬埔寨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概念仍欠缺必要的讨论,“国家想象(nationalisticimaginings)”就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诸多关注柬埔寨政治的学者强调其系统性腐败和家族政治因素,瑞典隆德大学高级讲师阿斯特丽德·诺伦-尼尔森2016年出版的《柬埔寨第二王国:国家、想象与民主》 (Cambodia’sSecondKingdom.Nation,Imagination,andDemocracy)从国家想象的新视角切入,回顾了柬埔寨政坛的发展,为柬埔寨政治提供了新的理解。该书从如何看待柬埔寨政治精英及其背后的政党出发,阐述了他们是怎样左右了柬埔寨发展的命运,以及他们最终建构了怎样的一个柬埔寨。洪森及其领导的人民党并不是如其表面所示般具有压倒性优势,柬埔寨政坛上三方力量相互竞争角逐,潜藏在暗处的波谲云诡迫使政治精英将资源聚焦在国家想象的问题之上并将其与自身的政治利益相挂钩。这也意味着对于柬埔寨而言,“想象的共同体”还远未形成,想象仍处在激烈的变动之中,更准确地说,想象已经成为了各党派争夺的关键政治资源。 《东南亚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BijdragenTotdeTaal-,Land-EnVolkenkunde)于2017年发布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政治学副教授帕高索(KosalPath)关于瑞典隆德大学高级讲师阿斯特丽德·诺伦-尼尔森(AstridNoren-Nilsson)所著《柬埔寨第二王国:国家、想象与民主》(Cambodia’sSecondKingdom.Nation,Imagination,andDemocracy)书评文章,全文编译如下: 关于1993年联合国监督的大选之后,柬埔寨精英在多党政治中代表各自国家愿景的动态,《柬埔寨第二王国》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独到的见解。该书的主要贡献突出表现为以下两大主题:第一,该书基于海量的调查数据,将本土人物的主动性,即柬埔寨政治精英对国家不同构想之间的竞争置于分析的焦点。第二,该书为柬埔寨精英政治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在强调本土主动性之重要性的同时,诺伦-尼尔森(Noren-Nilsson)挑战了有关柬埔寨民主命运的传统观点与标签,并以想象(imaginings)、代表(representation)和延续各自政治身份的形式,对柬埔寨政治精英的主动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该书表明,这些精英并非民主化的对象,而是精明的企业家,他们有选择地借鉴过去,操纵历史传承的概念,并解释当今的民主和社会正义的概念,以通过对国家愿景的代表来塑造他们的政治身份。每个政党都对他们对国家的特定愿景提出要求。 根据诺伦-尼尔森的观点,柬埔寨政坛存在三个相互竞争的政党及其最高领导人在争夺国家想象的话语权。保皇派利用“西哈努克主义”以及西哈努克强调的民族团结而非自由民主,来重新定义他们的政治身份,而洪森(HunSen)及其领导的柬埔寨人民党(CPP)借鉴 一个广为人知的平民出身的国王甘(SdechKan)的叙事,创造了人民民主传统以彰显自己是一位公正的国家领导人,并且在1998年通过他的“双赢战略”实现了全面和平与民族和解。民主党和柬埔寨救国党领导人桑兰西(SamRainsy)和金速卡(KemSokha)援引了“柬埔寨国家生存”的叙事挑战洪森的统治,在这种叙事中,洪森和柬埔寨人民党与越南的纠葛、政权的腐败以及不公正的经济发展政策被描述为一种持续的生存威胁。柬埔寨的前途命运将由这三大相互竞争的超意识形态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还对柬埔寨政治文化的概念提出了质疑,因为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该书显示柬埔寨政治精英积极和创造性地想象、调整以及重塑他们的政治身份,以适应时代的现实。作者称之为“政治精英的想象”。文化和历史上传递的政治秩序的多样性突出了文化概念的适应性,而非一个比另一个更传统,同时证明了它们既不是静态的,也不是同质的 (第168页)。故该书建议对柬埔寨精英政治文化变迁的性质展开前瞻性的研究。 然而,笔者对该书针对政治话语力量的强调并不完全满意。如果政治话语为精英阶层提供了如此重要的合法性来源,那我们应如何解释柬埔寨政治中频繁出现的党派冲突呢?与统治精英在柬埔寨政治中拥有并事实上依赖的原始权力相比,话语的合法化权力显得相形见绌。但是在该书中,权力运作和政治话语之间的联系并未被阐明。尽管存在上述不足,该书还是达到了其揭示柬埔寨政治精英如何通过自己的想象清晰表达他们相互竞争的政治身份的著书目的。整体而言,该书提供了一个出色的话语分析案例,并将为研究未来几年柬埔寨内政提供很好的参考。 (英文原文见Path,K.(2017).[ReviewofCambodia’sSecondKingdom.Nation,Imagination,andDemocracy,byA.Noren-Nilsson].BijdragenTotdeTaal-,Land-EnVolkenkunde,173(2/3),407–408.,本文 为开放获取,编译有删节) 《东南亚研究杂志》(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于2019年发布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CSEAS)的博士后研究员通提拉(ThearaThun)关于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和东南亚研究中心高级讲师阿斯特丽德·诺伦-尼尔森(AstridNoren-Nilsson)所著《柬埔寨第二王国:国家、想象与民主》(Cambodia’sSecondKingdom.Nation,Imagination,andDemocracy)书评文章,全文编译如下: 《柬埔寨第二王国》是研究柬埔寨战后精英话语的佳作。在1993年5月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联柬权力机构)组织的第一次大选之后,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1922-2012)于1993年9月重新加冕称王,这标志着1970年柬埔寨废除君主制(朗诺政变)后第二王国的重生。该书批判性地探讨了西哈努克亲王登基后政治精英们就“谁能代表国家”的意识形态争论。 该书将精英阶层分为三大主要群体——柬埔寨人民党(CPP)、保皇派和民主派,分类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多党制民主体制框架内通过选举相互竞争的关键政治行为体。洪森首相是柬埔寨人民党最重要的角色,他努力将自己建构为唯一合法领导人,这一行为远远超出了其党派的意识形态。通过对16世纪反君主人物甘的叙述,洪森极力证明他击败保皇党是正当的,同时他还宣称自己是现代柬埔寨的民族英雄。洪森的人民民主思想是柬埔寨人民党的核心纲领,它将其定义为一种真正的全国性民主形式(第119页)。西哈努克亲王的儿子拉那烈(PrinceNorodomRanariddh)是代表保皇党奉辛比克党(FUNCINPEC)的关键人物,该党后来分裂为几个不同的政党,并在2008年的大选中遭遇惨败。拉那烈和其他几名重要的皇室成员利用西哈努克亲王的形象,将其建构为各种形式的保皇派民主,包括建立一个全国联盟的想法,允许议会中获得席位的所有政党创建联合政府。民主派的代表人物是桑兰西 (SamRainsy)和金速卡(KemSokha),他们曾经是奉辛比克党的成员,并于2012年7月成立柬埔寨救国党(CNRP)。两位领导人以民主的政治身份著称,并谋求通过全球自由民主话语和佛教教义实现对国家的代表。 诺伦-尼尔森重点关注统治精英,她使用了大量一手资料,并提供了有趣的观点,这对于理解和探讨内战后柬埔寨政治格局大有裨益。同时该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突出表现在作者采访了洪森、拉那烈、桑兰西和金速卡等39位重要政治领导人,并对这些领导人回忆录进行了深刻研读。她高效且熟练地将主要来源的信息与卡罗琳·休斯(CarolineHughes)等人的学术研究结合,凸显了作者对第二王国政治理念和重大事件的深刻理解。此外,尽管诺伦-尼尔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93年大选之后的政治话语,但她对西哈努克政权(1955-1970)的比较研究与思考,有助于理解两个政权之间尤其是保皇派中政治思想的连贯性和差异性。 诺伦-尼尔森在对冲突后的柬埔寨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作者意识到并非只有保皇派利用西哈努克亲王来宣称其合法性与政治声望。洪森也采取类似手段,他的 支持者甚至称其继承了西哈努克亲王的道德力量。但作者并未提及洪森在2008年7月7日, 即大选前20天,成功将柏威夏寺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演讲。除了帮助柬埔寨人民党在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外,柏威夏寺问题还为洪森提供了与西哈努克亲王联系的绝佳机遇。西哈努克亲王曾将与泰国的寺庙争端问题提交给国际法院,并于1962年获得了有利于柬埔寨的裁决。洪森成功地将柏威夏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单,不仅证明了他有责任保护和继承西哈努克亲王的政治遗产,而且使其能够在柬埔寨公众和国际社会中促成西哈努克亲王对邻国泰国的胜利。 该书对于导致奉辛比克党崩溃的因素展开的深入探讨,也将让读者获益匪浅。关注高层精英的政治思想及其对领导的观点,在某些方面是捕捉和理解政党核心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然而该方法也限制了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政治事件,因为关键行为体的政治意识形态并不总是决定其所在政党成败的主要成因。奉辛比克党的失败主要是因为领导层内部分歧以及外部正当的干涉。该党在1998年的大选中首次失败,主要是因为它在1997年7月与军方发生冲突,拉那烈被迫流亡。众所周知,奉辛比克党的内部分裂是由内部腐败和外部干涉造成的,并导致拉那烈于2006年被免去政党领袖的职务。对拉那烈在2008年和2013年大选落败这一事件的解读不应仅仅局限为其试图打造自身政治形象与其父西哈努克的关联。 (英文原文见Thun,T.(2019).Cambodia.Cambodia'ssecondkingdom:Nation,imagination,anddemocracyByAstridNorén-NilssonIthaca,NY:CornellSoutheastAsiaProgramPublications,2016.Pp.229.Plates,Notes,Bibliography,Index.JournalofSoutheastAsianStudies,50(2),294-296.,编译转载已获作者授 权,编译有删节) 策划、校对:缪斯 编译:杨曦统筹审校:东南亚组 *本栏目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观点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