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科顺股份(300737)会议纪要-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科顺股份(300737)会议纪要-调研纪要

2023-02-28未知机构羡***
科顺股份(300737)会议纪要-调研纪要

科顺股份会议纪要【要点汇总】:2022情况:收入同比略有下降1%至77亿元,归母1.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5亿元,22Q4计提1亿 +。 分渠道,经销55%同增30%,直销45%,地产合计占一半左右。而其中民建收入占比6%(约5亿左右)。 2023年展望:希望实现百亿目标,预计经销/直销占比仍为55%/45%,计划经销商数量增加30%+。分板块看,民建收入增速100%,修缮收入增速30%-35%;公司内部利润率目标10%。 近期看,1月份来看回款状况较好,1月份同比发货预计下降20%+,主要系春节因素影响及12月、1月疫情较为严重。丰泽情况:2023年收入预计10亿元,在原有业务做到5亿元基础上,新增建筑减隔震业务做到5亿元。 丰泽的管理销售人员有100人左右,铁路公路体系有40人,建筑减隔震体系有60人。 战略规划:股权方面,有意向吸纳1-2家国央企作为科顺股份的长期股权战略投资,方式可能会采取定增或其他;业务方面,与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并成为其防水品类最大或唯一供应商。 【Q&A】Q:2022年公司存在何种问题? A:2022年已经有积极变化,但后期由于疫情等因素,全国各地基建情况不佳(因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同时发货受影响较大,预计2023年有所改善。 2022年公司产能及业务人员不足,2021年12月新招募1人,2023年目标:丰泽人员到位60人,整体科顺业务1000多人,还有2000 多个经销商,以及很多战略的总承包方,央企/国企等。 新规出台后各地都较为重视,无论采用减震还是隔震都需要执行。 Q:去年有很多烂尾楼,现在有很多新建小区配套公共建筑,是否对公建有一定影响?A:会,2022年全国对公共建筑的建设力度不高是因为投资资金不足导致。Q:2023年1月份以来,包工的回款? A:1月份以来(特别是年前)回款状况较好。 1月份同比发货预计下降20%+。 主要系春节因素影响及疫情较为严重。 Q:2022年原材料平均采购价? A:4200元左右(含税)。 Q1最低,Q3最高,Q4较Q3略低,但实际成本不一定降低(因为会消耗一部分库存,采取先进先出方式),库存在11月份开始真正下降,且后期用量较少。 现货:3600-3700元,全国地区供货价不一样,华南地区相对较高,华北地区相对较低。 公司在3250元/3300元价位做了一部分项目,但没有做完,许多防水行业同行也在积极对接。 近期行业对2023年经济预期较高,目前需求其实并不非常强,目前公路的施工需求没有那么强,且原油成本较低(前段时间跌至72-73元/桶),近两日有所反弹。 Q:2022年利润表情况? A:销售收入:77亿元左右,同比下降1%。 净利润:1.5亿元左右,扣非净利润为4000-6000万,同比下降90%+,主要原因为:1)毛利下降,主要系:A)原材料价格较高;B)销售结构变化,其中经销商收入占比提高,而经销商毛利率比直销低一些(需要给经销商一定价差,但经销商净利率与直销接近),因此毛利降低,但与净利润影响不同,因为总体费用也会降低;2)计提减值,2022年Q4计提了1亿元+的信用减值,同时年底需要充分计提对经销商返利,会冲减毛利率(因直接冲减收入,而非销售费用)。 中介毛利方面,由于均为直接中介收入,不是中介销售费用,对毛利率影响也较大。 Q:2022年现金流量表情况? A:经营性现金流为+2.5亿元左右,主要原因:加大了应收账款的回款,全年应收账款总体保持平稳,且经销商收入占比提高(对回款有利,因经销商回款仅要求年底清零,基本都能完成),在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的情况下,经销商收入同比增速为30%,同时经销商的信用减值也会得到改善。 Q:公司对新规的理解? A:住建部发布的关于所有建筑(除高铁、核电有额外标准)的规定,不是对过去某一个标准的升级,而是一次全新的方式,过去仅有地方标准/建筑部位标准,新规是全方位的标准,且为全文强制执行。 新规发布后,各地标准均需要优化升级。 且这一标准属于最低标准,原则上等同于法律的红线,各地标准只能更高不能更低。 Q:从公司角度,新规落地后的规模提升? A:➢总体:由于市场动态变化,很难通过同比开工数量对比得出哪一些部分由新规带来,仅能作为推测。假设存量不发生任何变化,引用行业协会的数据,市场容量将同比增加约50%。 若存量变化则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指的是销售数据(需求数据),不考虑单价、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 ➢分建筑部位(如外墙等):新规带来的的变化主要是使用材料的不同,总体市场上目前占比第一的是沥青基产品将呈现下降趋势(SPS改性,不管用火烤还是自研,黑色一类),原因在于:1)外墙:一般不用沥青基产品,大部分使用一些干粉类或聚合物类的原材料(与建筑涂料有些相似);2)金属屋面:偏向于采用高分子类产品(如HDPE、PVC、PPO等),与沥青关系不大,因此行业发展会逐步摆脱由于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沥青价格波动,导致的行业毛利润下滑,行业将对原油价格波动逐渐不敏感。 Q:新规是否会造成非标量变大?A:新规是一个技术标准,会带来采购心态的变化,因为新规强调了质保期。 ➢行业此前非标较多的原因:新规落地前,防水包工包料的质量保证保修年限为5年(按施工时间算,而非入住时间),按普通住宅预测,非标防水品质能够勉强撑过质保期,但质保期过后也造成很多小区中存在生活水问题(可能需要动用业主维修基金),是因为规范要求比较低,而质保年限比较高。 ➢新规:质量保证保修年限大幅提高,如南方多雨地区需要与建筑物同寿命,地下室15-20年,甚至30年,因此科顺有系列产品主打30年以上质保以适应施工、材料的要求。 因此非标的核心低质低价无法发挥作用,无法获得市政项目集采。 因此新规造成防水行业最大的变化:1)市场规模增加;2)头部企业机会大增,因为质保期限提高会造成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没有机会。因此新规落地会极大促进对非标的清除,行业会越来越景气,最终建筑寿命、质量得到提高。 Q:行业中前10的非上市企业的经销商/直销商客户是否会向头部企业转移(如科顺股份)? A:行业趋势上是一定的,但数据上不一定,因为非上市公司也有可能准备上市或被并购,并购后原先资源若不存在,可能出现经销商断崖式转移至头部公司的情况。 非上市公司的理念参差不齐,内部情况也不太一样。 Q:各渠道收入及增速? A:按照Q3数据推测,预计Q4可能有巨大变化,经销占比预计为55%,直销为45%(2023年与此类似)。 2021年经销为45%左右。 2022年由于地产(特别是民营地产)对发货严格控制,因此经销商收入增长了30%。经销商中包含了民建/公建等。 过去2-3年中提出的百亿战略中希望经销商和直销各占50%。 行业当中有一部分客户因为新规带来了包工包料,更多的是对结果保障的一种体现。 因此由不少直销类/战略类的客户希望厂家来提供包工包料的,因此导致订单必须以直销方式发生。 公司对外披露产值为包工包料(包括施工和材料),包工包料占总产值比例:过去约为15%,2022年为15%+,未来可能会达到25%左右。这与新规落地和客户选择有一定关系(这一部分属于直销)。 部分年销售量达到7000-8000万的经销商无法实现较大的成长空间(如25%-30%),此时只能依靠加密或者丰富产品实现增长。Q:开辟经销商的目的? A:1)丰富客户,使其更接近市场;2)确保公司的应收和规划;3)吸收一部分利益。总体而言经销商的毛利略低于直销,否则经销商将无利可图。 在这种保障的基础上,不一定所有经销商均为同比例增长。 Q:对未来2-3年及以后的规划? A:2023年,随着百亿战略目标的下发,经销商数量增长可能远高于30%,这一数量当中既有更新迭代的部分,也有由于过去部分经销商不能实现绝对值的增加,只能依靠新的经销商来实现。 细分当中包含公建经销商,民建的专项,具体较为复杂。 Q:2022年非房业务发展及2023年情况? A:财务报表中定义经销商为渠道客户,从报表而言,大约有30%多一点是地产,经销商下游包括地产及非地产。直销有50%,其中地产大约占60%-65%。 经销商当中下游的地产客户中,地产占比略低60%。Q:国资和非国资的区别? A:国营的地产和央企拿地、开工的动作相对而言较为良性,因此战略客户当中主要选择优质客户。 过去总承包(如中铁、中隧、中交、中建等)很少做战略集采,大部分以项目公司形式进行,最多在总部框定一个较大的范围,甚至有几十家在其中,而后由各个城市的地方公司在其中进行单个招标。 但这种现象正在转变,随着新规落地,未来会有大量以总承包为代表的战略集采,过去较为明显的是中建三局及其平行单位等,目前都在做战略集采。 也有部分类似中铁、中冶、中隧、中交等,由过去的宽定品牌,转为开始确定具体的付款方式和负责人,而且范围内的大幅度缩减,大部分只有 3-5家。 因此头部企业机会更为明显,包括非房和设房,预计公司未来客户中字头企业会较多。 Q:如何处理经销商和直销商冲突? A:原则上地方客户均为经销,若有直销客户在地方有相关业务,通过内部项目体系(CRM报备系统)进行报备,公司会将战略客户提前告知经销商,让经销商负责除战略客户外的客户。 因此可以避免冲突。 但具体项目上,个别经销商之间可能存在冲突情况(如外地经销商与总承包关系密切),则采用CRM系统进行处理,其中可以看到每个具体的项目。 有无经销商财务报表并无影响,因为经销商需要提供项目报表。因此公司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地产,哪些不是。Q:为什么将客户分类为国资和非国资?A: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回款保障。 公司发展房地产战略集采较早,享受了战略集采的红利。 例如万达、恒大等,红利的调控也带来了应收,也有一部分坏账。公司在战略客户中提倡“杜绝大客户依赖”。 例如顺德碧桂园希望科顺做成独家,尽管能拿到更多订单,但风险也较大,因此公司一直鼓励战略部门最好选择3-5家,从而降低风险,因此出现突发情况时,公司损失较小;2)国资助力经济复苏,若提前布局并跟国资单位有战略合作,对订单的保障以及后期规划的相对质量较为有利。 Q:客户情况及今年预计地产情况? A:采用财务数据进行回答(因为财务数据是看得见的开发票的名称,加上有统一口径)➢公司第一大客户为中国建筑,但不是因为公司与中国建筑签订了一份战略集采协议,而是发票开给了很多中国建筑旗下公司,按会计报表要求进行合并。 ➢公司还有一部分客户单个体量较大,但由于客户要求开发票给项目公司或总承包,因此在报表上没有体现出来(如碧桂园,发票开给总包或中建),而是并入第一大客户。 ➢2022年第一大客户是中国建筑,预计第二大为华润、第三大客户为龙湖(下降之后相对较多),均为经销商。 2021年情况与2022年不同。 融创下滑了80%,之前做了3亿+,目前做了几千万。 ➢最大客户为中国建筑,其次应该会有2-3个经销商,华润、招商蛇口、龙湖地产均较为靠前,因此应收较为安全。销售额过亿都有可能进入前5,只有中国建筑特别大。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单体项目销售,尽管单个体量不是很大,但公司客户特别多。 Q:为何非房占比高? A:因为非房没有做战略集采,例如某地建设体育场馆,销售额为1500万,这种项目可能全国有数百个。 Q:若不看财务数据,而是直接看最终材料去向,客户当中比较大的地产商有哪些?具体额度有多少? A:招商蛇口、华润为相对较大的直销商,但绝对值不是特别大,为1亿元左右,不一定排名前5。Q:国资投资占比? A:数据可能点评不准确。 直销当中国资约60%+,2021年前为60%左右。 直销中有一部分直接卖给地产,也有部分卖给总承包,因此较难确定。 Q:2022年对外担保经销商大概有1.5亿元,占净值比例为10%左右,是出于何种考量?

你可能感兴趣

hot

科顺股份交流-调研纪要

未知机构2023-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