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新世纪评级]:2022年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国际环境篇):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2年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国际环境篇):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2023-02-15何金中、孙田原新世纪评级意***
2022年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国际环境篇):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2022年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国际环境篇)新世纪评级研发部何金中孙田原 摘要:2022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全球供应链混乱仍未得到解 决,叠加俄乌冲突造成的能源、粮食危机以及疫情防控放开后的需求上升影响,全球通胀水平上升显著,治理通胀成为全球经济体的重要挑战。为控制通胀,全球主要经济体进行了大幅度和快节奏的加息。在高通胀及货币政策紧缩背景下,全球需求逐步缩减,除部分资源出口国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趋弱,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年内开始放缓,而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恢复速度也有所降低。展望2023年,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尚未恢复顺畅等情况长期内仍将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全球性高通胀迅速下降至合理水平的可能性较低,中国也将继续面临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货币政策方面,压制需求对控制通胀的作用将很快达到极限,在加息对经济、金融市场稳定等方面的负面作用进一步增强后,全球货币政策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迎来转向,中美政策错位对中国带来的资本流动压力和汇率贬值压力将减弱。在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日趋明显的情况下,中国外需将有所放缓,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形成挑战。同时,大国博弈仍在持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供应链为手段对中国的遏制可能继续增强,且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目录 一、疫情广泛传播成为常态3 二、治理通胀是大多数经济体面临的重要挑战3 三、紧缩性货币政策或将迎来转向5 四、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有所显现6 (一)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7 (二)新兴经济体经济修复速度下降9 五、高利率背景下的高杠杆可能引发风险10 六、政治因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日趋明显12 七、总结12 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低迷且不稳定 ——2022年宏观经济分析与展望(国际环境篇)一、疫情广泛传播成为常态 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共有3波感染高峰,疫情广泛传播成为常 态。当前主流毒株奥密克戎毒株传染性较之前的毒株增强明显,全球感染人数较2021年大幅增长,但由于前期疫�的接种以及奥密克戎毒株毒性的下降,全球疫情死亡人数增长显著放缓,全球各国也逐步放松了对疫情的管控,疫情对经济的直接影响逐渐减小,而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失衡等间接影响仍在持续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 4000000 2.50% 3500000 3000000 2.00% 2500000 1.50% 2000000 1500000 1.00% 1000000 0.50% 500000 0 0.00% 202020212022 当年累计确诊病例(百人,左轴)当年累计死亡人数(人,左轴)死亡率(%,右轴) 图表12020年以来分年度全球新增确诊与死亡病例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 2023年,全球范围内疫情的影响将与2022年相仿。对于中国而言,由于防 疫政策在2022年12月开始逐步放开,2023年1月8日入境防疫也已放开,管控放开后的第一波集中感染高峰已结束,中国经济正在开始恢复性增长,但疫情的常态化传播仍将持续影响中国经济恢复。 二、治理通胀是大多数经济体面临的重要挑战 2021年在流动性泛滥与供应链混乱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通胀水平已 开始上升。进入2022年后,全球通胀进一步攀升,并创下几十年来的新高。高通胀带来的居民生活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限制,不利于全球经济的恢复。治理通胀成为当前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要挑战。 180.00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指数:能源 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指数:非能源:金属和矿物 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指数:非能源:农业 图表2世界银行商品价格指数走势(2010年=100) 2019-01 2019-03 2019-05 2019-07 2019-09 2019-11 2020-01 2020-03 2020-05 2020-07 2020-09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 2022-07 2022-09 2022-11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具体到各个经济体,发达经济体方面,美国的CPI及核心CPI同比增速分别于2022年6月及9月达到高点,分别为9.1%和6.6%,为1981年后的最高值,而至11月两者增速则分别下降至7.1%和6.0%,高通胀的状况有所缓和但通胀水平仍处高位;欧元区的CPI、核心CPI同比增速连续突破欧元区建立以来的高点,两者分别于2022年10月及12月达到10.6%和5.2%的高点,由于欧元区受俄乌冲突影响更加显著,目前尚未看到其通胀水平明显向下的拐点;日本的CPI及核心CPI在进入2022年后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2022年11月两者同比增速分别为3.8%和3.7%,均为3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英国CPI、核心CPI同比增速也在11月达到了41年来的最高值,分别为11.1%和6.5%,面临的通胀压力巨大。 主要新兴经济体中,2022年11月,金砖五国中除中国外的俄罗斯、巴西、南非及印度的CPI同比增速分别为11.98%、5.97%、7.75%和5.88%,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已较前几月出现明显的下降,通胀持续上升的势头得到控制;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的新兴经济体中,越南、泰国、印尼及马来西亚2022年11月的CPI增速分别为4.37%、5.55%、5.42%和4.00%,也均较上年同期明显上升;此外,土耳其及阿根廷的通胀水平在进入2022年后继续飙升,11月两国CPI同比增速分别高达84.39%和92.40%,已处于恶性通胀的状态。 2022年全球通胀水平的持续攀升是由多个原因共同造成的。首先,大规模 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及逐步放松的防疫政策在2021年提振了全球需求,需求端扩 张对通胀水平的推动作用延续至了2022年年初;其次,俄乌冲突的爆发是通胀上升的重要推手,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及粮食出口国,乌克兰也是粮食出口大国,双方的冲突迅速推高了全球能源及粮食价格,从供给端推动了商品价格的 上升;最后,疫情影响使得部分经济体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推升了这部分经济体的薪资水平,造成了“通胀-薪资”的螺旋上升。 202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了大幅加息后,全球需求将继续下降、通胀水平逐步下行,但由于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以及供应链问题将长期持续,能源和粮食价格也仍受俄乌冲突的不确定性影响,全球通胀水平迅速下降至合理水平的可能性较低,高通胀仍将持续。对中国而言,虽然当前中国物价水平处于温和增长的状态,但能源及其他各类大宗商品价格变动仍使得中国面临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三、紧缩性货币政策或将迎来转向 在持续的高通胀压力下,大部分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全球出现了密集加息的浪潮,同时加息幅度也比较大。大幅加息带来的融资成本上升会压制需求端的消费及投资增长,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紧缩力度较大,分别在3月、5月、6月、7月、 9月、11月、12月加息25、50、75、75、75、75、50个基点,创下连续4次加息75基点的历史纪录,全年累计共加息425个基点,同时美联储还于2022年6 月开始缩表,并于9月起加快了缩表进度。 受通胀及货币贬值压力双重影响,除美国外的其他经济体也在2022年掀起了加息的浪潮。发达经济体中,欧洲央行实施加息的时间节点相对较晚,但加息力度也较大,在7月后累计加息4次共250个基点,并表示未来仍将继续加息; 英国在2021年就已开启加息,2022年累计加息8次共325个基点;日本长期维 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12月日本央行宣布对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进行调整,将长期债券收益率的波动幅度控制目标由±0.25%调整为±0.50%,虽然收益率目标中值仍然是0,但在当前情况下该调整迅速引导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其作用相当于变相加息。同时,其余发达经济体中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分别加息了225个基点、275个基点和400个基点。新兴经济体方面,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墨西哥全年分别累计加息225个基点、200个基点、325个基点、450个基点和450个基点,其中巴西和墨西哥的绝对利率水平分别到达了13.75%和10.00%的高点。上面所提到出现恶性通胀的国家中,土耳其反而降息了350个基点,进一步推升了其通胀水平,而阿根廷则在2022年大幅加息3700个基点至75.00%,但由于其内部经济问题仍未遏制住通胀的上行。 2023年,全球高通胀仍将持续,主要经济体的加息动作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但随着各经济体通胀的逐步下行以及加息对金融市场及经济的压力逐步增加,各经济体加息的节奏将会逐步放缓并可能在下半年迎来货币政策的转向,其中美联 储已在2023年2月将单次加息幅度缩减至25基点。对中国而言,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致使中美利差出现倒挂,利差的倒挂导致外资持续从中国债券市场流出,同时人民币也一度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但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人民币汇率已出现明显反弹,中美利差也开始缩小,全球货币政策紧缩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约束也逐渐减小,中国仍将坚持“以我为主”的政策导向,视经济情况适度宽松,保持流动性充裕,精准有力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四、全球经济衰退迹象有所显现 2022年,全球经济的景气度持续下降,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制造业PMI以及服务业PMI指数整体呈回落态势,至12月三项指数分别为48.20%、48.60%及48.10%,均已低于荣枯线。同时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持续下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2年10月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对2022年全球经济 增长的预测为3.2%,较4月下降0.4个百分点,也显著低于2021年6%的实际增速。 60.0 55.0 50.045.0 40.0 35.0 30.0 25.0 20.0 全球: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 全球: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 全球:摩根大通全球服务业PMI 图表3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制造业PMI及服务业PMI(单位:%) 2019-01 2019-03 2019-05 2019-07 2019-09 2019-11 2020-01 2020-03 2020-05 2020-07 2020-09 2020-11 2021-01 2021-03 2021-05 2021-07 2021-09 2021-11 2022-01 2022-03 2022-05 2022-07 2022-09 2022-11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绘制 图表4主要经济体2021年经济增速及IMF对2022—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单位:%) 经济体名称 2021 2022E 2023E 经济体名称 2021 2022E 2023E 发达经济体 5.2 2.4 1.1 日本 1.7 1.7 1.6 美国 5.7 1.6 1.0 新兴经济体 7.2 4.4 4.9 欧元区 5.2 3.1 0.5 中国 8.1 3.2 4.4 德国 2.6 1.5 -0.3 东盟五国 3.4 5.3 4.9 法国 6.8 2.5 0.7 印度 8.7 6.8 6.1 意大利 6.7 3.2 -0.2 巴西 4.6 2.8 1.0 西班牙 5.1 4.3 1.2 俄罗斯 4.7 -3.4 -2.3 英国 7.4 3.6 0.3 南非 4.9 2.1 1.1 数据来源:IMF,新世纪评级绘制 2022年前三季度,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显著下降,若是剔除疫情带来的基数变化影响,大部分经济体的经济也仍距疫情前有一定距离。较为特别的是,由于2022年以能源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升,作为重要资源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巴西以及沙特的经济增长表现较为亮眼。贸易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