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惠誉博华]:2023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

金融2023-02-09-惠誉博华陈***
2023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

2023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2022年1-10月,人身险行业保费收入小幅回升,但 高价值产品销售仍然低迷。2022年,受国内疫情超预期扩散、海外地缘政治冲突、主要经济体提前加息等因素扰动,国内外权益市场及债券市场波动加剧,人身险投资端利率债占比小幅提升,股票、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金融投资则同比收缩,投资收益率继续下行。迫于资产端及负债端双重压力,2022年前三季度,人身险行业盈利基础持续削弱。“偿二代”二期工程实施以来,人身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明显下挫,但仍处于充足水平。2022年,保险公司信用债发行端政策趋严,资本补充债券发行量下滑。 展望2023年,在经济继续修复预期下,保险公司代理人数量及产能有望改善,保费增速有望稳步回升。随着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淡化,险企投资端收益水平或较2022年有所回升。鉴于对 2023年人身险行业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修复预期,惠誉博华预计人身险行业盈利状况有望止跌企稳。我们预计未来无固定期限债务或将成为险企补充核心资本的重要方式。 保险行业信用展望总览 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对生产活动影响持续减少;一系列房地产行业纾困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实有望推动房地产及相关行业信用状况恶化区间收窄。惠誉博华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左右,将推动保险行业复苏增长。如果中国监管层面2023年继续推出提振消费的有利政策,增加居民收入、支持新能源汽车及养老服务等具体措施的出台将对有助于提振保险需求,推升保险业务收入。 基于对目前宏观经济和各类保险公司的预期,惠誉博华从保险公司盈利能力及资本水平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判断,并通过总结财务状况预期对各类型保险公司的信用状况作出展望。财产险公司改革成效初现,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企稳复苏及提振政策料将推动其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并对资本水平形成良好支撑。而人身险公司仍处于改革深水区,考虑到宏观不确定性因素逐步淡化,惠誉博华预计其盈利能力有望止跌企稳,资本水平将保持相对稳定。 2023年金融机构信用状况展望 承压 稳定 乐观 寿险财险 → 相关报告 “偿二代”二期工程对中国寿险行业影响几何 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行业处于转型期,“偿二代”二期工程将引导强化资本管理 分析师 王梦瑗 +861056633825 代理人数量企稳及经济复苏预期下,2023年保费增速料将有所回升 中国政府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2022年1- 10月宏观经济呈现弱修复,但受到疫情反复、地产低迷及全球通胀等因素反复干扰,政策发力受到多重束缚。人身险行业保费收入与居民收入稳定性密切相关,随着宏观经济徐缓复苏,保费收入增速亦转负为正,2022年1-10月,人身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28,483亿元,同比增长3.0%。考虑到年末疫情反复,以及各险企目前正集中力量筹备2023年“开门红”,我们预计2022年全年增速将低于10月水平。 人身险保费收入及增速 亿元 mengyuan.wang@fitchbohua.com 彭立 +861056633823 li.peng@fitchbohua.com 45,000 35,000 25,000 15,000 全年保费收入1-10月保费收入增速(右轴) 45% 35% 25% 15% 媒体联系人 李林 5,000 -5,00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 5% -5% +861059570964 jack.li@thefitchgroup.com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惠誉博华整理 73.4% 7 从月度收入来看,人身险保费收入与体现经济景气度的社会融资增量呈明显正相关。2022年1-2月、6月及9月在经济回暖拉动 人身险各险种保费收入增速与占比 下保费收入回升,而在4-5月和7-8月经济受疫情超预期扩散和地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险2019 产低迷拖累,保费收入亦表现欠佳。此外,人身险业务发展受制于代理人流失,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保险公司销售人员 570.7万人,较2021年末继续减少71.2万人,较2019年顶峰时期的973万人下降逾400万人。虽然代理人延续流失态势,但各险企积极推进个险基本法改革以稳定高产能代理人,惠誉博华预计代理人数量将逐步企稳,其中高产能代理人数量将稳步提升,尤其是率先开展人力改革的头部险企。日前,银保监会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推动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在推动代理人制度建设,加快专业化转型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这进一步表明,保险行业增长动力将由“人海 80% 60% 40% 20% 0% -20% 20 数 2020 2021 1 战术”转为精细化发展。 人身险月度保费收入与社融增量息息相关 销售渠道方面,个险新单保费自2015年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取消后迎来快速增长期,但随着代理人改革开始收缩,2022年上半年, 百万元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社融增量(右轴)月度保费 百万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上市险企个险新单保费占比已低于50%。惠誉博华预计随着代理人数量趋于稳定及高质量代理人产能提升,个险新单保费有望企稳回升,占比或将继续维持在50%的水平。 近年来保险公司持续向银行代理渠道投入更多资源,银保业务实现规模和价值双增长,2022年上半年,上市险企银保渠道新单保费占比超过25%。目前,银保渠道主销产品为以储蓄型产品为主的增额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但各家保险公司正努力推动经营模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惠誉博华整理 从人身险各险种来看,健康险和意外险业务保费收入增速放缓,规模最大的寿险业务在2022年1-10月保费收入增速回升,占比大幅提高,成为推动保费收入回暖的主要动力。 储蓄型产品方面,2022年市场利率步入下行通道,刚性兑付及保本理财产品全面取消,这就使得可灵活支取保单现金价值、保额稳定增长、“保本保收益”的增额终身寿险以较高确定收益率成为2022年主力储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对保险公司的价值贡献较低,在利率中枢下行过程中将加大保险公司投资难度。根据国内保险公司即将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以下称“新准则”)新准则要求,投资人的资金不应计入表内资产,保险公司必须分拆保险合同中可明确区分的投资成分和其他非保险服务成分,对于不可分拆的投资成分,其对应的保费也 不得计入保险服务收入,因此储蓄型产品计入保费收入部分将大 式转型,寻求与银行的更深层合作,如中国平安推出的“平安银行家”,深入接触银行的高端客户向其提供新型财富管理服务,预计销售产品将向保障类价值型产品切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银保渠道的价值贡献。 上市险企新单保费结构及代理人数量 个险银保其他代理人数量(右轴 100% 80% 60% 40% 20% 0% 2 幅减少。因担忧较高的利差损风险,银保监会要求各险企排查增 数 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预计收益率较高的部分产品将在年内 下架,但面对居民较高的储蓄需求,惠誉博华预计其他类型“保本保收益”的储蓄型保险仍将是2023年“开门红”的主力产品。 保障型产品方面,重疾险在2022年延续了疲弱的增长态势,一方面,居民对于高端保险产品的购买力仍待恢复,另一方面,重疾险作为高额产品受到百万医疗类产品挤压。此外,与储蓄型产品不同,重疾险产品结构和条款复杂,保险需求相对疲弱,对销售的依赖性强,一般仅通过代理人销售,代理人队伍缩减使这类产品销售难度提升。惠誉博华预计,重疾产品未来难以回到2019年前的增速,但考虑到中国境内的保险深度尚有提升空间,以及未来医疗费用可能继续通胀,健康类产品的保障缺口或将扩大,在疫情影响消退的长期预期下,居民收入将逐步改善,保障型产品的需求有望恢复,长期护理产品及重疾产品存在继续增长空间。 惠誉博华预计,2023年经济有望徐缓复苏,保费收入亦将稳步回升。代理人转型成效逐渐显现,代理人产能持续提升足以弥补数量下降的影响,同时随着银保渠道向价值贡献转型,预计2023年保费收入和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2023年,A+H上市险企将率先实施新准则,保费收入的确认规则将发生变化,保费收入按照权责发生制,由原先按照缴费期计量转为按照保险期计量,确认时点相对延后。属于投资成分的储蓄型寿险产品无法计入保费收入,预计行业将更加聚焦可确认为保费收入的保障型业务。 收益型债券及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占比有望提升;利率回升利好险资预期收益 截至2022年9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48,153.1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220,957.6亿元,同比增长11.1%。受国内疫情超预期扩散、海外地缘政治冲突、主要经 济体提前加息等因素扰动,国内外权益市场及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国内股市总体收跌。险资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持续加强资产负债久期管理,2022年9月末,人身险公司债券投资资产、证券投资基金占比同比小幅提升,股票、长期股权投资和其他金融投资配置则同比收缩。 人身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情况 25.9 26.9 10.2 10.3 9.610.1 4.6 5.2 40.4 41.8 7.8 7.3 内环:9M21外环:9M22单位:% 银行存款债券 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长期股权投资其他 数据来源:银保监会,惠誉博华整理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久期长、风险偏好相对较低及要求稳定收益的特点。为与负债端特性相匹配,资产端配置整体仍以长久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2022年9月末,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占比由2021年9月末的40.4%上升至41.8%。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推升了避险情绪,基于国内市场利率中枢长期处于下行通道,2022年前三季度险资更倾向于配置长久期国债、地方政府债等免税利率债及政策性金融债,在获得流动性溢价及稳定现金流的同时可以匹配负债端久期,缩小利率风险敞口,此外,这类债券在偿付能力最低资本中风险因子低,在惠誉博华资本评价体系中,利率债亦可提升险企应对复杂环境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能力。展望2023年,经济平稳复苏预期下,信用环境改善及市场利率小幅回升或将推动险资向收益型债券转换。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曲线 2022年9月末其他金融产品占比同比下行1.0个百分点,一方面该类投资受制于信用环境下行,优质资产规模减少,另一方面“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也对险资投资其他金融产品形成资本约束,在全面穿透的要求下,不仅管理成本大幅上升,权益类产品的资本要求也大幅提升。2022年房地产行业风险继续积累,但人身险公司对房地产行业的直接敞口很小,且持有的非标房地产项目信用状况较为良好,基本对风险资产计提足额减值损失,加之目前监管政策积极引导风险化解,我们认为房地产投资风险整体可控,对险企的信用风险影响有限。惠誉博华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期是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时期,随着相关鼓励政策的持续出台,保险资金将继续提升在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长期大规模工程的参与度。 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与沪深300收盘价对比 沪深300收盘价(右轴)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 10% 8% 6% 4% 2% 0% 201 数据 投资收益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权益市场震荡下行,长端利率下行逐步企稳,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年化财务收益率3.48%,较2021年继续下行。展望2023年,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步淡化,经济复苏周期中,市场利率有望小幅上行,惠誉博华预计,险企投资端可以把握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收益水平或较2022年有所回升。 % 5.0 4.5 4.0 3.5 3.0 2.5 2.0 20142 数据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750日移动平 基于资产端和负债端的修复预期,2023年盈利状况有望改善 2022年,人身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资产端与负债端两方面压力,资产端权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4年人身险行业分析与展望

金融
惠誉博华2024-01-31
hot

2023年人身险行业分析

金融
联合资信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