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固生堂 -调研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固生堂 -调研纪要

2023-02-12未知机构晚***
固生堂 -调研纪要

固生堂20230209Update:1月环比12月增长明显,但是同比下滑,春节季节性2月,环比增速明显,最近的数据,人流量,业务量,恢复到疫情前的9成,预计2-3月,业务量达到正常状态1-2月累计是增长的去年2月过年,今年2月整个月,相比去年同期有不错的增长去年3月开始上海苏州疫情影响,lowbase23年积极拓展,21年12月上市,22年前半年是没有什么拓展;H2疫情影响新开店之后;今年会更加积极一些Q:积极开店大致的情况门店数增加10-12家内部不是考核门店数,而是经营面积,每年20%CAGR现有门店,今年会拓展面积,最优选择–在旁边加多面积新店需要培育期的Q:坪效增长每年10%多增长,客单价提升过去几年比较请问,LSD;主要还是量的增长21年2.5w左右Q:23年指引收入端30%,NP超过30%;内部希望更好一些老店15-20%,门诊量的增长>>10年以上的门店,都有新医生进来,自然带来新的患者和流量;现在已经出诊的医生,本身门诊量不饱和的,做患者运营和经营;通过多样化的治疗,客单价提升老店包括3年内的,3-5年的;比如3-5年的,15-20%;3年内的,增速更高新开店/并购店,以及互联网医院,增速会快一些;去年互联网医院占比15-20%;疫情之后消费者行为有所改变-去年新店和并购店对去年收入贡献5%谨慎的指引还是有不确定性,担心二次感染,比如去年广州深圳影响明显22年指引收入25-30%,利润30%,实际上达不到,因为Q4疫情impact>>22年收入利润保持可以的增长Q:门店什么时候实质性恢复1月初环比已经增长了,先恢复广州北京2月后,恢复更加明显Q:饮片集采的影响政策也出来了,核心是提质优价保供招标结果还没公布,但是公司角度,收入构成,70%以上是自费收入,对饮片集采是没有影响的去年H1,30%医保,差不多各一半医保统筹占比只有12%多,价格下降20-30%,对财务影响也只有LSD公司策略来看,类似山东联采,全国推广,可能大部分中药饮片厂生产环节会越来越差;公立找大饮片厂,可能中小饮片厂竞争更激烈,固生堂的议价能力就更强供应链端:固生堂资金充足,需求量稳定增长,是饮片企业最看重的–饮片是农产品Q:饮片质量保证? 核心是产地/原材料,第二个才是炮制过程Q:今年会有新的类似杭州/上海的医联体合作落地么上海最核心几家三甲合作,基本上全合作了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省中医院苏州,江苏省中医院去年医联体工作有点缓慢,疫情出差不方便今年比如北京/江苏/浙江/长沙/山东/湖北温州中医院已经合作了,宁波中医院正在洽谈–不是一定要医联体合作,核心是把专家请出来;比如深圳,体量大,但是没有合作宁波的门店,区域增长速度是慢的,但是门店利润率是不错的>>宁波的特点,医保政策,老百姓的依赖是比较高的>>医保占比相对高的城市,50-60%是医保客人;医保有额度管理上周,开了策略会,准备在宁波经验方式,开卫星店,每个店都有医保额度Q:新进入城市策略首先是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合作,触达核心医生然后是线下开店,一开始1000平的小店,前期资源进行落地Q:门店的UE同城开店&新城市开店投入300-500w固定资产,装修&办公设备同城,一般3个月盈亏平衡,1年左右收回成本;新城开新店,6个月左右盈亏平衡,1.5-2年收回投资并购店,赚钱了采取并购的,一般根据历史上,4年就把并购成本收回,5年左右把并购款收回Q:中医师的供给,中医断层看当地三家医院储备和供给,医生越往后供给越多,现在中医药大学供给很多,这些年国家队中医支持和扶持,人才供给方面,越往后越重组固生堂也培养自有医生:退休返聘;社区医院医生;大学生自己培养现在全职医生占比达到20%左右,收入占比25%;社区医生和大学生自己培养,成本优化的过程;多点执业医生成本占比是比较稳定的全职医 生,出诊时间是比较多的多点执业医生,成本占比28-29%,自有医生25%的水平,未来进一步下降未来继续加强自有医生体系,未来3年做到50%的自有医生收入贡献Q:多点执业医生增加多少收入同样门诊单元和患者量,三家医院vs固生堂,自己的收入是几倍的差距,经济动力很足固生堂vs其他民营机构,提升百分比,处于中下水平,但是医生绝对收益比较高,因为同一个单元,看的患者量更多Q:是否因为品牌来还是因为医生来固生堂十几年的发展,患者导流几个阶段:温州/郑州开新店,老百姓不知道固生堂的品牌,靠医生大咖,不是培养自有医生当地比较好的医生请到平台,有网络效应,口碑营销>>这些医生在公立医院难挂号,固生堂的“名医荟萃”固生堂自己的品牌,深圳/广州/上海,自有医生做的不错,固生堂有一定的认知度>>自有医生品牌提高,品牌有影响力的;中医看病不是疑难杂症,睡眠/亚健康,不完全需要大咖Q:收购店原有的员工,如何整合强势整合,管理团队不要,院长/核心团队用自己的人收费/药房/护士/医生等一线人员保留市面上中医馆,自有医生占比更低Q:医保政策,企业交的,统筹账户,个人医保变少,是否影响医保引流大的方向,跟不同地方医保局交流,疫情原因,医保基金非常充足>>整体医保政策,向门诊倾斜,特别是T2/3省会城市,重庆长沙武汉,之前门诊没有纳入统筹,今年纳入了>>对城市拓展有帮助的,比如进入武汉,有统筹账户了从医保支付,优先第一个选择统筹基金Q:销售费用率问题? 去年财务核算口径调整,管理架构3级,总部>区域>门店门店所有费用成本端区域费用销售费用,区域负责人,医务团队(聘请医生的)规模效应体现在门店端,水电租金固定,门店收入大,NPM提升;区域端的规模效应,城市,一开始只有1个点,也要配足够的人手,前期城市维度是亏的,但是门店数量多了,就赚钱了首先广深,现金流支撑城市拓展这个阶段opleverage不明显,还在大量进入新的城市–50个店,每年开10-20个店Q:区域扩张方式,做深做投还是摊大饼如果只是做利润率,北上广就可以了,深圳广州区域利润率20-30%先去多点开花,再深度经营,武汉/温州/郑州/杭州等,今天做和5年以后做是一样的>>先进入,竞争对手进入难度大了,先占坑,优质医生资源,再同城加密新拓展城市和同城加密团队是分开的Q:TAM问题,新店拓展增速会随着体量增大而增加,管理能否跟上市场很大,潜力很大,中国中医馆5-6w家>>到100-200家是很容易的目前这个阶段,固生堂建立领先,第二家第三家进来难度大,全国范围开医馆是很难的医生是高知,他们是有圈子的Eg.想邀请河南的大咖去郑州出诊,没信心,带他去广州深圳看一圈医生之间也是口口相传的去年底,股东会批准新一轮激励,竞争对手给不了的Q:服务类项目占比20%左右,GPM会高一些会提高这个占比,公司的核心策略,跟自有医生建设相关>>推拿针灸需要年轻医生Q:最大挑战人城市总经理角色要求高,要会做业务,又要把各方面关系理顺,医疗行业强监管,要有老板意识目前2个体系,一个是外资药厂做药代;以及运营体系出生的,百胜体系老人做新城,新人做老城:广州足够成熟;要开新城,请一个有资历的人到广州,互相轮岗,再提到现有城市负责人;现有城市负责人去武汉做开拓成熟城市也有增长压力;拓城要看规模大小,比如重庆长沙,一开始就不派深圳的总经理,而是下面某个片区的;再比如天津,可能就把更高层的负责人派过去店长层级,20-25w的水平;片区总,一般总收入在80-120w之间,小一点60-80w>>是有吸引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