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 行业研究 “稳增长”时期的银行股行情演绎 ——基于2009年与2015-2016年历史回溯的分析 要点 “稳增长”:经济不兴、政策不止。在历史上两轮经济“稳增长”时期,(1)货币政策:2008年与2014年底,货币环境均由紧缩向宽松切换,但力度明显不同,前者宽松力度相对更大。而2014-2016年的货币政策选择兼顾总量和结 构调整,“宽货币”历时较长;(2)财政政策:两段时期均实施较为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为落实“四万亿”投资计划,政府公共投资规模显著增大;(3)房地产政策:作为支柱产业,“周期之母”地位不变。为扭转住房销售、房地产 开发投资持续下行的局面,两段时期针对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均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4)政策效果:2009年“稳增长”效果立竿见影,宏观经济迅速改善。 而2014-2016年对应经济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稳增长”强调结构调整,弱化了对于GDP增速的要求,宏观经济直至16Q3才有所改善。 “稳增长”时期的银行经营:息差收窄、信用成本上行是前期银行经营的主要矛盾,后期业绩增速随着宏观经济触底而迎来拐点。具体来看,(1)量:2009年在“四万亿”计划驱动下,银行表内信贷快速扩张,信贷资源重点向对公领域 集中,并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城投平台成为基建投资的重要载体。2014-2016年,囿于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限、加之“去杠杆、去产能”持续推进,贷款增速整体稳中略降但维持高位,居民端在棚改货币化带动下逐渐成为加杠杆主体;(2) 价:两段时期央行均大幅下调贷款基准利率,银行息差均表现为大幅收窄,但随 着经济转暖而触底回升;(3)险:2009年,宏观经济转暖叠加商业银行不良贷 款清收处置力度不减,银行业不良指标实现“双降”。2014-2016年,“去产能、去杠杆”进程加快,部分企业风险逐步暴露,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相对有限。 “稳增长”时期的银行股行情总结:宏观经济修复带动银行顺周期表现,个股选择须考虑银行自身业务转型与宏观环境关联度。两段时期银行指数均跑赢市场,是建立在“宽信用”、“稳增长”预期基础之上所产生的股价反应,而在个股的 选择上,不同时期的核心交易逻辑又有所不同。(1)2009年,股份行、城商行涨幅靠前,资产端扩张速度为核心交易变量,基建贷款高增的银行涨幅相对更高; (2)2015-2016年,领涨个股大体分为三条主线:一是盈利稳定、低估值、高股息的国有大行。在“去杠杆”、资本市场监管趋严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该类银行更受资金青睐;二是扩表速度维持高增的江浙地区城商行;三是居民融资需求旺盛背景下,深耕零售转型的银行。 本轮“稳增长”过程中银行股投资建议与逻辑:2023年GDP增长目标或设置在5%,实际达标要求在5%以上,较2022年明显回升。在经济逐步回暖过程中,“宽信用”具有延续性,持续超预期的信用扩张和政策维稳将带动板块的绝对收益。若看到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银行板块则有望取得更为强势的相对收益。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疫后居民收入、就业、预期逐步改善,2023年居民金融服务需求改善具有较强确定性,前期压制零售银行股价表现的因素将消退,零售银行或迎来多重利好。投资标的上建议关注两条主线:①经营基本面优质的平安、招行、邮储。看好头部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这些银行无论是从房地产风险缓释预期角度,还是从经济修复带来零售信贷与财富管理业务机会角度,均具有较大估值提升弹性;②受益于区域经济活力强,江浙地区信用扩张将具有更好的持续性,前期机构持仓较多、盈利维持高增长的区域中小银行出现一定滞涨,拉长期限看可关注银行板块内部轮动机会,建议继续关注江苏、杭州、常熟、南京等深耕于江浙等优质区域的头部中小银行。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弱资质房地产企业风险释放。 银行业 买入(维持) 作者分析师:王一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010-57378031 wangyf@ebscn.com 联系人:蔡霆夆 010-50578038 caitingfeng1@ebscn.com 联系人:赵晨阳 zhaochenyang@ebscn.com 行业与沪深300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银行业 投资聚焦 基于开年以来形势看,从“稳增长”到“宽信用”的交易逻辑正在被逐步印证,银行信贷投放有望实现同比多增“开门红”,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回溯历史上“稳增长”、“宽信用”时期的银行股表现,并据此提出银行板块下一阶段投资建议。 创新之处 我们抽取2009、2015-2016年“稳增长”诉求较强时期,对该阶段宏观经济、银行经营和板块走势进行复盘,来展现“经济运行—银行经营—股价表现”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基于此对比2023年各项宏观政策取向。我们认为,2023年GDP增速或设置在5%以上,为保证经济增长位于合理区间,货币财政政策将加大对实体支持力度,同时也需要“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基建、房地产及消费领域为政策落脚点。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一是银行信贷“开门红”超预期; 二是宏观经济复苏进一步向好,PMI进一步上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改善;三是按揭贷款需求回暖,居民杠杆率提升。 投资观点 2023年银行A股有望迎来“顺周期”行情,投资标的建议把握两条主线: 1)经营基本面优质的平安、招行、邮储。2022年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居民收入、就业恶化,金融服务需求萎靡、货币贮藏性需求提升、零售客群风险有所抬头,是压制零售银行股价表现的主要因素。2023年,伴随着经济景气度企稳回升,压制零售银行股价表现的因素将逐步消退,零售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具备有较大的向上弹性,其中消费信用扩张的确定性相对更强。 2)区位优势明显,凸显“亲周期”性的优质中小银行。受益于区域经济活力强,江浙地区信用扩张将具有更好的持续性,前期机构持仓较多、盈利维持高增长的区域中小银行出现一定滞涨,拉长期限看可关注银行板块内部轮动机会,继续关注江苏、杭州、常熟、南京等深耕于江浙等优质区域的头部中小银行。 目录 1、历史复盘:“宽信用”早期布局银行股6 2、2008-2009年:次贷危机爆发,“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问世9 2.1、央行快速“宽货币”,基建、地产政策加码9 2.2、银行经营:扩表大幅提速、息差触底回升13 2.3、行情回顾:资产端扩张动能强劲的银行领涨17 3、2014-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对冲“三期叠加”19 3.1、货币政策兼顾总量和结构,财政政策保持积极19 3.2、银行经营:居民端成为加杠杆主体,资产质量稳健24 3.3、行情回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冲需求下行压力,驱动银行板块上涨行情27 4、“稳增长”时期的银行股行情总结30 5、本轮“稳增长”过程中银行股投资建议32 6、风险提示34 图目录 图1:银行、房地产、沪深300指数累计涨跌幅6 图2:2006-2009年贷款基准利率走势10 图3:2007-2009年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走势10 图4:2009年,为支持经济发展,我国财政预算赤字大幅提升11 图5:随着“稳增长”政策落地显效,2009年我国GDP增速触底反弹12 图6:次贷危机期间,我国居民失业率攀升12 图7:“四万亿”计划刺激下,基建投资增速达51%的历史高点12 图8:多重利好支持下,住房销售、房地产开发投资迅速反弹12 图9:工业企业利润增速V型反弹13 图10:次贷危机发生后,我国居民收入增速明显承压13 图11:上市银行业绩增速于09Q1触底后逐季走升13 图12:2009年11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速升至44%的历史高点14 图13:政策催化下,居民预期改善,按揭贷款增速触底反弹14 图14:上市银行对公贷款行业投向(2009年)15 图15:上市银行涉房类贷款投放情况(2009年)15 图16:央行连续五次降息后,新发生贷款利率快速下行,但随着微观主体融资需求改善而企稳回升16 图17:09Q1,受银行连续降息影响,上市银行净息差大幅收窄,此后逐季回升16 图18:受农行剥离不良影响,商业银行不良实现“双降”16 图19:次贷危机期间,9家上市银行信用成本快速上行16 图20:各行业板块区间涨跌幅(2008/11-2009/7)17 图21:银行指数、沪深300指数累计涨跌幅18 图22:银行指数走势(2008/6/30–2009/12/31)18 图23:银行指数与PMI呈现较高相关性(2007/5-2010/12)18 图24:银行指数与信贷脉冲呈现较高相关性(2008/1-2009/12)18 图25:2008/11–2009/7,上市银行涨跌幅与扩表速度正相关性较高19 图26:2014-2016年贷款基准利率走势20 图27:2014-2016年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走势20 图28:2015-2016年,为支持棚改,PSL投放较多20 图29:2014-2016年,我国GDP增速承压下行23 图30:2016年2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跌破次贷危机时期低点23 图31:基建投资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共振,驱动GDP增速于16Q4触底反弹23 图32:棚改货币化推动下,住房销售快速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拐点滞后房地产销售半年左右23 图33:2016年,二、三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涨势更为明显23 图34:1线城市房价涨幅波动明显,2、3线城市跟进23 图35:2014-2016年,16家上市银行业绩增速持续下行,并于16Q4迎来经营拐点24 图36:2014-2016年一般贷款增速稳中略降25 图37:2014-2016年,零售贷款与对公贷款增速走势有所分化25 图38:上市银行对公贷款行业投向(2016年)26 图39:上市银行涉房融资投放情况(2016年)26 图40:2017年,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利率随经济企稳而回升26 图41:2017年,商业银行息差企稳回升26 图42:2014-2016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行27 图43:2014-2015年,16家上市银行信用成本持续上行27 图44:各行业板块区间涨跌幅(2016/3-2016/12)28 图45:银行指数、沪深300指数累计涨跌幅28 图46:银行指数走势(2016/1/1–2016/12/31)29 图47:银行指数与PMI呈现较高相关性(2016/3-2016/12)29 图48:银行指数与信贷脉冲呈现较高相关性(2016/3-2016/12)29 图49:领涨银行大致分为三类:①扩表速度较快的江浙地区城商行;②低估值、高股息、信贷投放发挥头雁作用的国有行;③深耕零售转型的招商银行30 图50: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与银行指数走势30 图51:PMI与银行指数走势31 图52:银行板块相对收益与PMI走势(2008/11-2009/12)31 图53:银行板块相对收益与PMI走势(2015/1-2016/12)31 图54:信贷脉冲指标由负转正并上行时期,银行指数往往呈现较好的股价表现32 图55: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疫后消费贷增速均恢复至疫情前水平33 表目录 表1:2008-2009年、2014-2016年,中央对经济工作表态、具体实施措施及政策效果8 表2:4万亿元投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分布9 表3:2008-2009年,主要房地产政策梳理11 表4:2014-2015年,主要“稳增长”政策梳理21 表5:2014-2016年,主要房地产政策梳理22 表6:2014-2021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一般贷款结构25 1、历史复盘:“宽信用”早期布局银行股 2022年11月1日至23年1月30日,A股银行板块上涨19.5%,在各行业板块中位居第10/31,涨幅与沪深300指数大体相同。个股表现上,招行(+56.7%)、平安(+46.5%)、宁波(+41.5%)等表现相对亮眼。H股方面,银行指数累计上涨30.9%,其中招行(+100.6%)涨幅居前。根据近期的银行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