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银行业基于2003年“非典”与本次疫情的比较分析:疫情如何扰动货币政策和冲击银行经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银行业基于2003年“非典”与本次疫情的比较分析:疫情如何扰动货币政策和冲击银行经营

金融2020-02-03王一峰光大证券港***
银行业基于2003年“非典”与本次疫情的比较分析:疫情如何扰动货币政策和冲击银行经营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0年2月3日 银行业 疫情如何扰动货币政策和冲击银行经营 ——基于2003年“非典”与本次疫情的比较分析 专题报告 ◆2003年“非典”延缓了货币政策紧缩步伐 从“非典”时期货币政策、信贷、资金面以及债券市场表现看,2003“非典”疫情延缓了货币政策的紧缩步伐,央行在应对疫情时,维持宽松政策以支持经济增长,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将法定存贷款利率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历史底部区间,对受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相关行业或企业实施优惠的阶段性贷款贴息政策以及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资金面和债券市场延续了低位震荡运行态势。 ◆2003年“非典”对经济与银行经营冲击不大,是局部的和暂时的 “非典”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不具有可持续性。SARS并没有破坏物质基础,也没有扭转经济长期增长动能,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由于“非典”持续时间较短,影响最严重的月份只有4~5两个月,它并没有大规模损害和改变投资需求,仅阶段性抑制了消费需求,因此对经济和银行业整体冲击较小。“非典”促进了电子银行的超常规发展,对未来银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次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选择:宽松延续、定向调控与降低成本 与2003年“非典”时期不同,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一季度经济增长可能受到疫情明显冲击。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则可能做出如下选择:一是宽松态势仍将延续,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资金利率将边际下行;二是定向结构性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三是LPR下调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升,降准和MLF利率下调依然可期;四是不排除央行会下调法定存款基准利率。 ◆疫情对银行业冲击相对间接,扶持实体经济需要多措并举 根据“非典”经验,经济自身基本面和疫情持续时间是影响经济和银行经营的重要变量。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承压,间接影响银行信贷需求、资产定价、资产质量等要素。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放缓可能影响2月份信贷需求,企业短期流动资金安排将受到疫情干扰,部分行业资金需求将有所减弱,基建融资支柱作用将增强,地产融资调节回旋余地加大;个人住房按揭和消费信贷可能受到阶段性冲击。但是,短期疫情很难改变企业中长期投资决策、零售信贷也依然是下一阶段银行发力重点,待疫情平稳后我们预计信贷需求将有所复苏,全年投放稳定。我们预计银行行业经营总体稳健,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仅疫情严重地区银行经营受影响可能偏大。下一阶段,需要多措并举扶持实体经济,形成多方合力,适度的需求刺激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活动。 ◆投资建议 疫情所形成的阶段性冲击,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减弱间接影响银行体系各项运营指标,而宏观动态对冲宽松性政策则会力保经济2020年全年“稳”在合理区间。我们预计银行体系能够保持不温不火的稳健运行态势,维持上市银行业2020年盈利增速5%不变。目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水平,板块区间震荡态势并未明显改变,本次疫情的事件性冲击很可能形成较好的板块买点。股票选择上,零售业务见长的银行稳定性更高,建议关注平安、邮储、招商,大型银行关注工行。 ◆风险分析:疫情持续时间过长对经济冲击加大,银行业资产质量再度承压。 买入(维持) 分析师 王一峰(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9050002) 010-58452066 wangyf@ebscn.com 联系人 董文欣 010-58543030 dongwx@ebscn.com 行业与上证指数对比图 资料来源:Wind -30%-15%0%15%30%08-1810-1812-1801-1903-1905-1907-1909-19银行业沪深300 2020-02-03 银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目 录 1、 2003年“非典”延缓了货币政策紧缩步伐 .................................................................................. 3 1.1、 “非典”时期经济与政策背景 ................................................................................................................ 3 1.2、 “非典”时期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紧缩步伐放缓 ................................................................................... 4 2、 2003年“非典”对经济与银行经营影响不大 ................................................................................ 7 2.1、 对宏观经济影响——表现为阶段性与结构性特点 ................................................................................... 7 2.2、 SARS对银行业务冲击较小,疫情严重地区阶段性受困 ........................................................................ 9 2.3、 “非典”促进电子银行业务驶入快车道 ................................................................................................ 10 3、 本次疫情冲击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 11 3.1、 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 ........................................................................................................................ 11 3.2、 货币政策研判——宽松延续、定向调控与降低成本 ............................................................................. 12 4、 疫情对银行业冲击相对间接 .................................................................................................... 13 4.1、 关注点一:信贷需求是否再度转弱? .................................................................................................... 13 4.2、 关注点二:区域信贷与金融活动可能分化 ............................................................................................ 15 4.3、 关注点三:疫情对潜在资产质量的压力 ................................................................................................ 16 4.4、 结论:银行业经营总体稳健,扶持实体经济需多措并举 ...................................................................... 18 5、 投资建议:阶段性冲击不改基本面稳健,下跌形成买点 ......................................................... 18 6、 风险提示 ................................................................................................................................. 20 2020-02-03 银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自湖北省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疫情呈现局部蔓延态势。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020年1月末,全国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已超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确诊病例数,且仍呈现扩张态势。 本文,我们复盘了2003年SARS(“非典”)期间的宏观背景以及“非典”疫情前后货币、信贷与流动性运行情况,重点探讨了“非典”对于银行业经营的影响,并与当前形势做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次疫情发生后货币政策走势、银行经营和板块走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1、2003年“非典”延缓了货币政策紧缩步伐 1.1、“非典”时期经济与政策背景 从2003年“非典”疫情前后的宏观背景来看,在经历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逐步走出危机时期的低谷,GDP增速由1998年7.8%上行至2002年9.1%,工业生产不断提速,消费需求和投资增速均稳步回升。然而在此期间,受“911事件”和美伊战争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联储自2000年5月开始先后11次降息,导致全球利率低位运行。 而此时随着中国加入WTO,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大量资本流入,外商直接投资达到历史新高(当月值同比增速峰值达到55%的水平),外汇占款大幅攀升导致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地方政府的换届效应也开始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整体国民经济增长开始进入快增长轨道。 在扩内需政策和经济快速增长共同作用下,2002-2003年货币信贷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各项贷款增速由2002年2月的10.9%上行至2003年8月的13.9%,M1同比增速由9.5%上行至20.2%,M2同比增速由13%上行至21.6%,明显高于同期GDP与CPI增速之和(M2增速比同期GDP增速和CPI之和高约8-10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的是,随着信贷增速加快,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规模大幅消耗,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出现快速下降,由2002年3月的7.9%降至2003年9月的3.52%。 图1:2002-2003年各项贷款增速 图2:2002-2003年货币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2020-02-03 银行业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2003年初以来的货币信贷快速增长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一季度银行体系本外币贷款累计增量即占2002年全年信贷投放量的80%。针对这一情况,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进行了专栏分析,并强调“必须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和高度重视目前贷款快速增长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为此,央行于2003年二季度开始发行央票调控基础货币,控制银行信贷投放,二季度累计实现资金净回笼1940亿元。 图3:2002年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快速下降 图4:2003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1.2、“非典”时期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紧缩步伐放缓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央行货币政策出现紧缩停滞,边际收敛的步伐有所延后,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