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

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

2022年·第八期 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 I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2022年10月 报告图解 知领报告 2022年第八期 编辑: 武丽丽 执笔: 陈春林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 卢翔宇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 审核: 蔡志勇 目录 1.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1 1.1新材料产业的概念及分类1 1.2与全球发展的对比2 1.3主要省市发展的对比6 1.4国家“十四五”新材料发展目标8 1.5“十四五”主要省市发展目标9 2.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10 2.1国家层面的政策脉络10 2.2省市层面的政策概况12 2.3主要国家的政策出台概况17 3.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25 3.1工作要点:产业集群建设25 3.2工作要点:创新平台建设26 3.3工作要点:服务平台搭建27 3.4工作要点:优势企业引育28 3.5工作要点:产业链培育29 3.6工作要点:数字技术赋能30 3.7工作要点:绿色低碳转型31 4.我国新材料产业主要政策亮点33 4.1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33 4.2建设了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33 4.3将建立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34 4.4建设了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35 4.5开展了新材料的技术成熟等级界定36 5.基于内容和文本量化分析法的政策研究37 5.1研究方法37 5.2新材料产业政策分析框架38 5.3政策文本选择和预处理40 5.4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目标主体和作用分析研究结果43 5.5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46 5.6新材料产业政策问题及完善建议50 6.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与国外差距51 6.1新材料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力度较弱51 6.2新材料产业研发体系创新性仍不够51 6.3知识产权和专利市场适应性待提高52 6.4新材料产业政策的系统化不足52 7.“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政策走向54 7.1宏观战略走向54 7.2具体政策走向56 参考资料60 I 图目录 图 12021-2026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预测 3 图 2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2010-2025年) 3 图 32018-2020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 4 图 4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 5 图 5 中国各省市重点材料产业全景图 7 图 6 “十四五”规划重点新材料图谱 8 图 7 “十四五”时期中国部分省市新材料产业规划目标 9 图 8 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脉络图 10 图 9 新材料产业政策作用维度统计分析 44 图 10政策目标主体统计分析 45 图 11政策作用与政策目标主体维度交叉统计图 46 图 12政策工具类型统计图 47 图 13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目标主体交叉统计图 48 图 14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作用交叉统计图 49 II 表目录 表 1 我国新材料产业分类情况 1 表 2 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 7 表 3 中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11 表 4 “十四五”高端新材料发展重点 12 表 5 省市层面出台的部分新材料产业政策 13 表 6 各省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新材料行业相关建议 14 表 7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支持新材料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18 表 8 美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20 表 9 欧洲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22 表 10日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23 表 11韩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 24 表 12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工作要点 25 表 13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政策工作要点 26 表 14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服务平台搭建政策工作要点 27 表 15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引育优势企业政策工作要点 28 表 16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培育产业链政策工作要点 29 表 17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数字技术赋能政策工作要点 30 表 182022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工作要点 31 表 19技术成熟度等级界定 36 表 20新材料产业政策分析框架表 38 表 21近10年新材料产业政策出台概况 41 表 22新材料产业政策内容分析单元编码示例 42 III 摘要 新材料产业政策是指针对新材料这一特定行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总和。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政策,到出台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并逐渐体系化的过程。我国逐渐形成以新材料产业政策为核心,以战略政策为纲领,以创新政策、资金政策、区域政策和环境营造政策为支撑,通过法律法规、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科技人才等多方面政策工具共同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规制保障、产业引导、市场扶持等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共同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 本报告展现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梳理了全球、全国以及省市层面的政策脉络和概况。介绍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主要政策亮点,并且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政策条目进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与国外的差距,尤其是在财税金融、研发体系、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差距;最后深入探讨了“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政策的走向,包括强化宏观统筹度、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强科研软实力等具体政策走向等。 i 1.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1.1新材料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新材料是指通过新设计、新技术、新装备等的综合开发应用,制备出具有先进性能或特殊功能的关键材料。新材料产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根据我国对新材料的定义,新材料可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先进材料。国外的新材料主要按应用领域分类,比如美国的新材料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生物和医药材料,环保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和电动汽车相关材料等,比如日本的新材料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信息材料、新型汽车相关材料等。 表1我国新材料产业分类情况 类型 具体分类 先进基础材料 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 高强铝合金、高强韧钛合金、镁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及工程塑料等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建筑材料先进轻纺材料等 关键战略材料 耐高温及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 反渗透膜、全氟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分离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发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 1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生物医用材料光伏材料 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 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纳米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液态金属磁性材料新型低温超导超硬材料低成本高温超导材料等 1.2与全球发展的对比 1.2.1产值对比 2020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5.5万亿元,占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比重近1/4。2010年我国该产值仅为0.65万亿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在全球工业4.0的大背景下,航空航天、电气电子、医疗器械、汽车等工业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新材料的需求将会增长。此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力度对新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未来全球新材料的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将反向推动全球各行各业对新材料的需求。据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保持正增长态势,2025年有望突破5.6万亿美元,届时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也将突破10万亿元。 2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70000 64364 60000 56490 50000 49030 43553 4000038016 33287 30000 20000 10000 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图12021-2026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 图2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2010-2025年)(单位:亿元) 1.2.2产业结构对比 我国新材料研发的自身特色逐渐形成,少数细分领域已具国际竞争力。磁性材料、纺织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初具全球影响力;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 3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能已位居世界前列。例如,稀土功能材料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基本形成了以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为龙头的稀土产业格局;半导体照明产业形成了从上游外延材料生长与芯片制造、中游器件封装到下游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与产业体系。 2019年末,我国新材料产业结构为:先进基础材料产值占比为57.4%;关键战略材料产值占比为39.1%;前沿新材料产值占比为3.5%。同期,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为:先进基础材料产值占比为49%;关键战略材料产值占比为43%;前沿新材料产值占比为8%。相对而言,我国的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产值比重比全球平均水平要低,受3D打印材料、石墨烯、超导等新兴产业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前沿新材料比重定会继续上升。 图32018-2020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单位:%) (数据来源:新材料在线) 4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全球众多核电、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受到影响,初步估算,作为支撑和保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舰船车辆、核电、航空发 动机、航天装备等领域高端应用的关键核心材料的关键战略材料需求有所减少, 2020年约为40%。 1.2.3国家梯队对比 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三级竞争梯队,我国仍处于第二梯队。其中:第一梯队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第二梯队是韩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新材料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第三梯队则是巴西、印度等国家。 图42019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梯队格局 根据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每年仅进口半导体芯片费用就达2000亿美元,超过进口石油花费的近一倍。2019年,中国工程院组织调研的制造业26个领域中外对比分析报告显示,新材料领域与制造强国之间差距较大,属于对外依存度极高的8类产业之一。通过分析梳理信息显示、运载工具、能源动力、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国防军工等五大领域所需的244种关键材料发现,我国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应用方面差距甚大,仅有13种材料国际 5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领先,有39种国际先进,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有101种,其中与美国有巨大差距的有23种。据统计,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目前约有1/3国内完全空白,约有一半稳定性能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格控制。五大领域所需的244种关键材料中,有61种被国外禁运(出口管制),156种材料依赖进口。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在新材料研发上长期处于领跑地位,是新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美欧日韩等国在大多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产业链和经销链,并且通过对我国采取封锁核心技术、禁运先进新材料、垄断国内行业与市场等限制手段,阻碍我国高端新材料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1.3主要省市发展的对比 国内而言,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从追求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型,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已经成为国内四大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京津地区、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及浙江宁波等地则成为稀土钕铁硼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武汉、长春、广州、厦门成为光电新材料的主要产业基地。主要省市的具体产业格局如下: 6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 图5中国各省市重点材料产业全景图 “十三五”以来,全国各地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初步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呈现区域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在40多个城市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初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