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光伏电站开工节奏专家交流–2023011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光伏电站开工节奏专家交流–20230112

2023-01-15未知机构学***
光伏电站开工节奏专家交流–20230112

一、投资要点电站专家交流笔记集采招标启动时间:2月底3月初,预计会有所动作,只有这样的节奏才能够满足下半年交货。上半年也会投产和推进,但这部分的设备供应是在2022年之前的合同落实。 电站建设起量:(1)缓建量:集团2022年15GW目标存在78GW缓建项目,2023年就需要对这部分项目抢装,考虑五大四小集团规划接近,因此预计整体行业缓建项目规模大概在30GW50GW。 (2)并网时间:时间点非刚性,2023年之内没有强烈约束。 6月30号是一个比较关注的时间点,到7月份的时候要做上半年的盘点。如果满足条件,会抢在上半年做完。 交付高峰期:通常每年投产高峰在下半年,上半年进行土建、征地各种工作,下半年安装调试并网,组件交付以北方地面电站比较集中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考虑去年供给不足的情况,6、7月份现场要货的高峰可能会提前到3、4月份出现。 IRR情况:4块的时候已经触及到投资底线,资本金收益率在6.57%,如果降10%到3.6元,IRR可能8.59%。新产品价格定价机制:如果同样容量的光伏电站可以提升1%的电量,电站愿意在采购组件时多花2%的投入。 二、问答环节2023年集采招标的启动时间,国央企有没有可预期的时间点,另外招标量是否有比较大变动? 时间点:春节前:接下来两周,各大集团将召开年度工作会,可以关注各家公众号网站,年度会议的结果会向外发布,12、13、14、17和18 号都是密集的定计划、定目标的时间。 春节后:到了2月中旬以后,所有的工作恢复正常。 定下来的发展目标就会传递给相应的部门,负责采购、工程建设就得加班加点。 所以到2月底、3月份这段时间,应该是有所动作的,只有这样的节奏才能够满足交货。交货大概是年中或者是年底,下半年交货的需求一定要在二三月份落实下来。 上半年也会投产和推进,但这部分的设备供应是在2022年之前,合同应该差不多落实。 集采招标具体时间点不是很有规律性,跟1)以往积累的订单量、2)以往已经采购的规模、3)现场的推进速度这些都有关系。总的来讲,各个发电集团上规模的热情现在是很高的,如果现在整体市场上的价格回落幅度比较大,肯定会释放出采购热情。 规模:对于规模比较乐观,至少有这么几个因素:(1)前两年项目获取慢,各自发电集团在十四五期间总的发展要求是比较强烈的,对于双碳目标都定了一个比较宏伟的新增规模目标。 2021年、2022年实际上总体上不是太满意,跟十四五期间的要求是滞后的;(2)前两年项目建设慢,在2021年、2022年就拿到指标的,拿到手续核准指标的项目建设速度和愿景之间有所滞后。 但是2022年情况已经大幅度改善,沙戈荒这些概念释放出了挺多的指标,各大集团手里规模上量,包括开工的规模也不小。去年因为价格因素,以及供应的节奏跟不上,导致投产的结果没有预期那么高。 所以2023年需要追赶的时间,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以后,各个发电集团在2023年光伏板块发展的量比较看好。 发展规模:能源局2023年工作会释放信号,2023年风光要新增160GW,预计风电能60GW,光伏有100GW,地面光伏要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分布式占据了较大份额,2023年地面光伏需要接棒,预计地面光伏50GW+。 100GW是否包括2022年缓建项目? 100GW是保守预期,2022年没并网2023年并网也算在100GW以内,因此认为100GW属于保守目标,实际存在较大向上弹性。 2.缓建项目今年抢装的截止日期?项目量大概在多少? 集团2022年要完成光伏装机规模有一半被延后,原本是15GW左右,缓建项目量在78GW,2023年就需要对这部分项目抢装,考虑五大四小集团规划接近,因此预计整体行业缓建项目规模大概在30GW50GW。 a.年初的时候比较乐观,但是后面随着俄乌战争价格涨价等因素受到影响,会推到今年,有需要补回来。但是时间点不是刚性的,2023年之内相对来说可以调剂,没有强烈约束。 6月30号是一个比较关注的时间点,到7月份的时候要做上半年的盘点。如果满足条件,会抢在上半年做完。 3.2022年还有一些框架协议和招标情况,有多少在今年依然生效? 假如供应商和投资商就价格方面谈的比较融洽,就可以继续生效,需要双方就合约和现货市场价格的差别进行协商。 各方也会理性面对新的价格情况,如果作废后重新招标也是不理想的局面,会影响项目开工建设进展,预计继续生效的比例比较高。 4.之前进行招标或者中标的订单的交付价格情况? 未来如果重新议价,在组件厂和电站商之间的利润分配? a.年下半年年底赶工保投产,大规格组件到了2块每瓦,供应商表示供不应求,要交付的订单太多,谁给的价格更好才能拿到货,当初签合同可能没有这么高的价格,年底为了保投产部分项目做了变通拿到组件,1.851.9元每瓦的区间都有,抢货难度很大。 原则是需要在原来合同价和当前现货市场价之间找平衡点,2022年年底供应商话语权很大,发电商要在很短时间完成任务,所以选择让步,协商价格接近当时的现货价。 如果供应商和发电商话语权相当,基本是合同价和现货价格除以2,目前情况来看,可能给组件厂上留出相对现货可达到0.1元/W的空间。 5.EPC金额是多少? 电站利润是否会有所改善?电站利润会有明显改善。 去年价格高点(组件接近2元/W)测算基本上地面大规模沙戈荒项目上EPC在4元/W,整个项目的IRR就触碰到了底线(比如6.5%的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如果光资源条件在平均水平,利用小时数也取平均数,测算下来资本金收益率就是比较低的位置。如果组件再涨,就不敢继续发电,对利润有很大影响。 6.最近EPC的价格? 现在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现在如果能达到3.6块每瓦,比如在原来4块钱基础上降10%,对收益率的影响就非常明显,对于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刺激作用会相当明显。 整个过程还在变动,可能也是在向着控制成本更低的方向。 所以整体上光伏电站的建设黄金时期在2023年,现在这种价格水平已经让各个发电集团的热情明显的高涨。 7.2023年上游价格降的比较厉害,下游装机需求和价格之间有比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因为大电站毕竟不像户用或者分布式,更多有一些规划性的因素在里面。 会不会到了一定的量之后,因为消纳或者接入的问题就会产生一些瓶颈? 国央企的逻辑是:如果EPC价格高导致不管IRR还是投产以后年度ROE,或者其他利润指标不太乐观,上电站的热情会受到很明显的遏制,不太敢大规模放量;但是如果EPC价格降低,为了实现目标就会加班加点尽快上量,除非放量带来的消纳规划又变成新的约束,所以靠价格变化造成的放量不会无限增大,但是现在这个时间点价格向下,电站上量的弹性比较大。 8.从中期维度看,能源局发布消息2030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比要超过20%,之前看到消息称2030年有12亿风光电装机,感觉边界约束条件比较宽松,达到边界条件后中国对于风光发展诉求的变化? 保底目标,都是下限值,12亿的风光电目标普遍认为2025年就能达到。 在此基础上往上做的动力肯定和达不到目标的动力不同,但是现在来看整体热情高涨,不会因为完成目标后失去动力。 最需要担心的是电力系统远距离输送跟不上,发出来的电消纳条件跟不上,出现明显弃风弃光,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制约上量的重要原因,还是得看源网荷储、特高压、火电灵活性改造、储能、抽水蓄能等等配套的进展情况。 9.对价格上在哪一个点比较敏感? 1块6、1块7还是1块8等等? 大体上,在原来高点上组件价格下降15%,大概0.3元/W,到了这个点之后对于投资的释放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EPC价格会在原来水平上降低10%左右,这个量级对整个项目效益有非常明显改善。 原来4块每瓦的EPC,如果到了3.53.6块每瓦,整体项目收益就很乐观,对于组件来讲3毛钱,对于EPC来讲4毛钱、5毛钱就会对整体项目收益有很大的改善。 10.新组件产品出来,电站端怎么定价? 如果发电增益,比如同样容量的光伏电站可以提升1%的电量,这样的红利使得电站愿意在采购组件时多花2%的投入。逻辑是:EPC节约一个点,如果电量不变,相当于组件两个点。 具体的,整个电站项目的造价构成中50%是组件。 所以组件如果涨2个点,对于总体造价只拉升了一个点。 边际贡献都是按照现在价格的百分比,因为电量如果能提升1%,带来整体产业链价值提升1%,因此电站愿意把利润给到组件商,对于组件价格弹性是2%。 11.关于发电量的增益对于整体的成本的摊薄,怎么计算让利的水平?普遍认为要想提升发电量,现在主要的贡献就得靠组件效率来贡献。 包括变压器等等没有什么可以挖掘的,所以组件效率的提升,最后带来整体电站发电量的增加,对组件的估值是同步提升,而且提升的比例要高于电量提升的比例。 逻辑:因为整个电站的花的钱是2倍组件的价格,在别的地方效率没有影响,采购价格也没有影响,红利最终都归到组件上面来。财务模型里最重要的是总投资、总发电量和电价,再加上贷款利率水平。 现在假定利率不变,电价也不变,就剩下两个变量,一个是发电量会有变化。 现在考察点是电量增益,还有可以承受的投资,最后收益如果保持不变,电量增加一个点,投资也可以同步的增加一个点。最终收益率还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 最终肯定是要追求收益率只能往上走,所以能承受的最大水平是,当电量有1%的增益的时候,在投资概算里边,也只有一个点的上浮空间。如果都交给了组件,就相当于组件涨了2个点的价格。 都是极端的情况,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还有市场上的博弈。 12.2月份对组件的需求情况,环比一月份会怎么样? 需求量会放大不少,春节因素使得现场施工处于低谷期,现场工人需要回家加上冬天气候有影响,14月现场进度比较缓慢,订货来看采购招标为了半年以后交货,2、3月份采购招标商务谈判工作量和积极性会比较高,需要为未来施工高峰做准备。 现场要货是因为去年拿不到组件,等到现场具备施工条件,产能又具备条件,肯定就要回补去年缺口。现场只要施工条件差不多,也会开始往上走,随着这些条件都具备,以后肯定要把过去缺口给添上。 通常每年投产高峰在下半年,上半年进行土建、征地各种工作,下半年安装调试并网,组件交付以北方地面电站比较集中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考虑去年供给不足的情况,6、7月份现场要货的高峰可能会提前到3、4月份出现。 13.大基地项目,每年装机量年初有规划,虽然组件价格有变化,但是对这个量影响不大? a.年大基地项目批下来分解到发电商手里规模不少,要达到今年100GW,批下来的规模就已经高了不少,这块有富余比较乐观,发电商在手项目比较丰富充足。 如果产业链供应充足,价格下降,就会带来2023年很高的装机热情。 14.EPC价格降了10%,降到3.6元,对应电站内部收益率多少? 4块的时候已经触及到底线,资本金收益率在6.57%,如果降10%到3.6元,IRR可以增加1.5个点甚至是2个点,原来是7%,现在可能 8.59%。 15.会出现上游产业链价格会因为下游的收益率达到比较高的值,就达到新的平衡的情况吗?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挺难。 很多时候供应商为了拿到订单,主动开始竞争。 风电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开发商早就觉得这个价格完全能满足IRR,希望后面风电厂商多投入技术创新、把质量搞好、将来让电站更稳定的运行,如果降价搞的质量、创新能力都受损,不划算。 开发商一直是这样的心态,但是生产商为了拿订单,产能过剩以后还继续不理性的去干。 所以就看光伏厂商之间有没有很好的协商机制,如果有,完全可以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大家降低竞争烈度,整个产业维持一个比较健康的生态。但是担心就在于,大家为了眼前这么大的产能,要多拿单子导致竞争,其实对整个产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