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 产业链视角看如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2023年1月9日 证券分析师 钟正生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0090001 ZHONGZHENGSHENG934@pingan.com.cn 张德礼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21020001 ZHANGDELI586@pingan.com.cn 平安观点: 警惕“过早去工业化”陷阱。近年中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项任务的首位。除了逆全 球化背景下产业链脆弱性上升外,也和中国所面临的“过早去工业化”压力有关。中国“过早去工业化”的问题略好于拉美国家的“早熟型去工业化”,但和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的“典型去工业化”相比,中国工业增加值占比从峰值到降至30%的时间间隔较短,且该比例到达30%左右时的人均GDP水平较低。当前中国“由制造到服务”的基础并不牢固:一是,制造业是连接“外循环”的重要抓手;二是,“由制造到服务”所需的消费升级动力并不强;三是,“过早去工业化”会影响经济增长效率。因此,需夯实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基本盘。 多维度看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一,2011年至今,中国工业增加值规模持续位居世界首位。作为全球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中国制造业吸纳 了大量劳动力;二,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面临印度、东南亚国家等低端分流和欧美再工业化的“两头挤”困境;三,中国传统产业虽 正在向中高端升级,但产业结构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结构不均衡是制约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四,中国制造在产品质量、品牌效应和生产效率等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它们都是制约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约束;五,中国核心技术面临美国等国家的“卡脖子”科技封锁,突破当前局面关键是要健全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 “自主可控”视角看中国的优势和短板产业。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 中国所受影响相对较大,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我们结合中国工程院的分类,逐一梳理中国世界领先、世界先进、和世界差距大、和世界差距巨大的四类产业,并总结了重点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卡脖子”领域。我们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短板领域大多具备中低端制造能力,但普遍缺乏高端制造能力,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的缺乏,严重制约了中国产业链的自主性提高。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如何破局?突破当前困境,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多主体、多举措共同努力。除了偏中长期的政策,如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产 品品质、加强品牌建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通过资本市场给创新激励等以外,我们认为短期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执行度相对较高的方向着手: 首先,需求是推动制造业创新升级的基础,有必要充分释放国内的消费 需求;其次,充分用好各项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并形成合力;再次,尽快出台看得见、获得感强的政策,推动民营企业家信心恢复;最后,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仍然需要做全球化的坚实拥趸。 宏观报 告 宏观深度报 告 证券研究报告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究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正文目录 一、警惕“过早去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4 (一)警惕“过早去工业化”陷阱4 (二)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意义6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规模、结构、质量和技术7 三、从“自主可控”视角看中国的优势和短板产业12 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如何破局?14 图表目录 图表1我国制造业总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慢于名义GDP4 图表22012年后制造业GDP占比和从业人员比例下降4 图表3发达国家的“典型去工业化”5 图表4拉美国家的“早熟型去工业化”5 图表5近年我国名义工业GDP和出口的同步性较强6 图表62022四季度居民收入信心和消费意愿降至新低6 图表7世界银行口径的中国工业增加值7 图表82011年中国开始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7 图表9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持续上升7 图表10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最大行业7 图表112009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出口国8 图表122007年后经济全球化基本停滞8 图表13中国出口高依赖度行业主要集中在中游制造业和下游消费行业8 图表142008年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未再快速攀升9 图表15中国汽车产量全球占比较快上升9 图表16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结构优化得分较低10 图表17中国制造业在高技术、集中度领域的得分较低10 图表182021年中国产品质量合格率出现下降10 图表192021年全球最具价值百大品牌中国仅占1席10 图表20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较快11 图表21但绝对水平与制造强国仍有较大差距11 图表22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长期处于贸易逆差11 图表23“自主可控”视角看中国的优势和短板产业12 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重要会议上的一系列定调,彰显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未来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领域。大力发展制造业是否与产业升级中的“去工业化”相背离?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和短板在哪里?建设制造强国未来应当如何破局?本篇报告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 一、警惕“过早去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近年制造业在产业政策中的地位持续提高。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七项重点工作任务之首。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单独成章。 2022年发布的二十大报告中,“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各项任务的第一位。 我们认为,近年中国大力发展制造业,除了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脆弱性上升外,也和中国所面临的“过早去工业化”压力有关。政策有必要持续发力和引导,强化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尽快补齐短板。 (一)警惕“过早去工业化”陷阱 中国自2012年人均GDP接近一国经济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临界值—1万国际元后,便跨过工业化高峰,迈入“由制造到服务”的经济结构转型期。制造业总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慢于名义GDP(疫后制造业扩张相对更快,可能和中国出口高景气有关),其增加值占名义GDP比例也从2011年的32.1%下降至2021年的27.5%,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制造业就业人员比例从2013年的29.0%下降至2021年的22.5%。最近十余年制造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下降,与金融、地产等行业高增长有关。 图表1我国制造业总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慢于名义GDP图表22012年后制造业GDP占比和从业人员比例下降 %制造业总资产同比名义GDP同比 14 12 10 8 6 4 2 0 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左轴) %制造业就业人员占比(左轴)%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右轴) 40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右轴)9 7 30 5 203 2004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有观点认为,基于产业结构变迁理论,第三产业占比高则产业结构更优,鉴于中国服务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应该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支持服务业发展。但从“十三五”规划中的“进一步提高服务业比重”,到“十四五”规划中的“保持制造业比重”这一转变可以看出,近年国家产业政策对发展制造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我们认为,“加快由制造转服务进程”的观点忽略了不同国家“去工业化”时的发展水平和内在条件的差异。发达国家在达到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后,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被称为“典型去工业化”。“典型去工业化”经济结构转型是消费升级和工业技术升级两股力量推动下成熟的过渡。德国和日本分别在1969年、1970年迎来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的拐点,之后较长时间内其工业占GDP比重均保持较高水平,在降到30%时(分别为1994年、2003年)人均GDP 都已达到2.7万美元以上。 和之相对的,则是以拉美国家为代表的“早熟型去工业化”,即人均GDP处于较低阶段时出现的制造业衰退现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若在人均收入尚不足以支撑经济结构转型时,提前将经济重心转移至服务业,可能会失去驱动经济增长的长期引擎,看似经济结构的“优化”可能是损伤潜在增长率的“陷阱”。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分 别于1974年(48.7%)、1976年(50.9%)和1984年(46.3%)达到峰值,此后该比例分别于1996年(30.9%)、1992年(30.7%)、1991年(31.8%)降至30%左右,此时这三国的人均GDP分别只有5800美元、6800美元和2300美元。 拉美国家“早熟型去工业化”使其陷入长期增长低迷,长期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一方面,由于居民收入仍处在较低水平,对应现代服务业的消费偏好升级并未实现,未充分发展的服务业无法充分吸收由制造业流出的劳动力,从而导致社会整体就业率下降;另一方面,制造业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工业技术升级并未实现,使其对初级产品部门过度依赖,本国产业链单一,难以突破这种脆弱、单一的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 图表3发达国家的“典型去工业化”图表4拉美国家的“早熟型去工业化” 1994年, 30.2%,2003年, 2.7万美元30.1%, 3.5万美元 1985年, 30.9%, 1.8万美元 1992年, 30.7%, 6824美元 1996年, 30.9%, 5387美元 1991年, 31.8%, 2259美元 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对比来看,中国工业化确实面临着“未富先去”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名义GDP比例从2006年的42.0%下降至2020年的30.9%(此时中国人均GDP为1.26万美元),2021年小幅回升至32.6%。与拉美国家相比,中国的“过早去工业化”问题略好一点。但与日本、德国等制造强国相比,中国工业增加值占比从峰值到降至30%的时间 间隔较短,且该比例到达30%左右时的人均GDP水平较低,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中国工业化“未富先去”的问题。 从经济转型的视角看,中国目前“由制造到服务”的基础并不牢固,需要继续充分发挥制造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制造业是连接“外循环”的重要抓手。中国是货物出口大国,其份额很大程度上源于在当前全球产业链布局里中国所扮演的生产国角色。中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与出口同比增速的相关性较强,出口—制造业相互促进是中国经济持续增 长的动力源之一。畅通外循环,需要中国继续巩固制造业领域的优势。类比同为生产国的韩国,由于其国内市场较小,因此韩国对外部市场有极高的依赖度,在产业政策上大力支持制造业发展。中国国内市场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但目前“内需”并不强,仍较为依赖“外需”。2022年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累计同比的贡献率达32%,创2009年以来新高。因此,不能冒进地削弱制造业优势,进而放弃“外需”。 其次,“由制造到服务”所需的消费升级动力并不强。消费升级是推动制造到服务的经济结构转型源动力,但目前中国消费升级及其引致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仍然有限。2018年后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开始跌破10%,近年表现更弱,除了疫情压制外,也和中长期因素有关,包括中国家庭部门实际偿债压力高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换档后收入和就业 预期转弱等。2022年1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二十条”,到12月27日人民银行公布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 调查报告,中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