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冯琳王青 经济爬出低谷,利率中枢抬升 ——2023年利率债市场展望 主要观点: 2023年利率中枢将较2022年有所上移,但抬升幅度不会太大,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2023年经济增长内生动能将有边际修复,加之低基数效应,GDP增速将明显反弹。但因内需修复斜率存在不确定性,且外需大概率走弱,对2023年经济增长势头不宜抱太高期待,撇除低基数效应,预计仅能达到温和增长水平。 二是由于经济下行扰动仍存,通胀将保持温和,外部掣肘减弱,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整体仍将保 持偏宽松取向,但在经济整体向上修复过程中,货币政策边际放松的空间将较2022年收窄,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下降。 三是2023年资金面将边际收敛,资金利率将向政策利率水平渐进回归,但大幅收紧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资金利率中枢仍将持续低于政策利率。 四是2023年宽信用未必有多宽,稳信用的确定性较高,对债市而言非利多,但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利空打击。 预计202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核心波动区间将在2.7%-3.0%之间,波幅仍然较窄;全年波动中枢在2.85%左右,较2022年中枢2.77%有所抬升。2023年,长端利率突破核心波动区间需要超预期的触发因素,重点关注房地产市场走向和疫情余波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此外,2023年理财赎回仍有可能在个别阶段给债市带来超调风险。 从节奏上来看,2023年一季度基本面料仅呈现弱复苏状态,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增长取向,资金面将偏于宽松,再加上年初季节性的配置行情,预计债市调整风险不大,长端利率料窄幅震荡,短端利率表现会更好,收益率曲线将延续陡峭化。不过,一季度末左右,随着疫情扰动更大范围减退,消费改善有望驱动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修复斜率加快,加之通胀可能阶段性抬升,基本面对债市逆风加大,一季度末到二季度债市面临的调整压力也会加大。下半年基本面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利率走势会比较纠结,关键还是要看房地产运行态势。如果房地产市场如期回暖,则利率上行风险大于下 行可能,但总体上行幅度将有限。 一、2022年利率走势回顾 回顾2022年,尽管欧美央行加息带动全球国债收益率上扬,但在央行货币政策以我为主背景下,中债利率走出独立走势。2022年牵引利率走势的核心因素有三:一是疫情反弹和疫后重启,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二是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和稳经济、稳地产政策加码带来的基本面修复预期;三是超预期宽松的资金面。这些因素的作用方向为,疫情反复和房地产低迷导致2022年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疲弱的基本面和 由此而来的降息、降准决定了2022年长端利率中枢的下移,而在资金面超预期宽松驱动下,短端利率表现更好,收益率曲线整体走陡;同时,疫后重启和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稳地产、稳经济政策加码带来的基本面修复和宽信用预期,资金面的阶段性收敛,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引发债市在2-3月、6月、8月下旬-9月、11月等几个时期的阶段性调整。 图12022年利率走势 经济下行 压力+降息+年初配置行情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1月:经济下行压力下,宽货币预期升温,期间降息落地提振债市做多情绪,加之宽信用尚未见效,以及年初配置行情推动,利率较大幅度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降至2.68%。 2月至3月:这一阶段债市以调整为主,主要原因是有二,一是1月信贷社融数据超预期,叠加地产利好政策频出,引发市场对宽信用的担忧;二是海外通胀高 企,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取向转鹰,美债收益率飙升。此外,权益市场调整 带来的固收+产品赎回压力也对收益率起到推升作用。2月起利率上行一直持续到3月上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84%,随后在3月中下旬债市进入一段多空交织的时期,一方面是俄乌冲突、疫情反弹、房地产持续走弱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另一方面是美联储开启加息令国内货币宽松的想象空间受到制约,以及地产政策放松带来的宽信用担忧。多空博弈下,3月中下旬利率整体震荡走平。 4月至5月:这一阶段利率走势较为波折,长端利率大致先下后上再下。4月国内疫情继续发酵,市场对基本面预期走弱,但因中美利差发生倒挂、宽信用担忧升温而宽货币预期受挫,债市整体偏弱震荡,长端利率波动上行。进入5月,国 内疫情虽逐步好转,但基本面仍弱,叠加4月信贷社融数据不及预期,债市情绪好转,长端利率波动下行,5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破2.7%。同时,这一阶段资金面持续宽松,驱动短端利率大幅下行,收益率曲线明显走陡。 6月:随上海疫情好转,债市开始交易疫后经济复苏行情,加之资金面边际收敛,债市情绪转弱,长端利率转为上行,6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84%。 7月至8月中旬:进入7月后,资金面超预期宽松、“断贷”风波和疫情反弹压力下基本面复苏动能减弱、财政和地产政策未见大招、美债长端利率大幅回落等利好共振,债市走出牛陡行情。8月15日,央行超预期降息点燃做多情绪,利率快速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8月19日降至2.59%的年内最低点。 8月下旬至9月:8月下旬起,因资金面边际收敛,机构止盈需求升温,叠加财政和准财政政策加码推升宽信用预期,以及人民币贬值压缩货币政策想象空间,债市出现一波震荡调整,至9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2.76%。 10月:长假后债市扭转节前颓势,利多因素包括资金面转松、疫情反弹、经济和通胀数据低迷、外部俄乌局势紧张加剧避险情绪,以及股市下跌等。这一阶段长端利率波动下行,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64%。 11月至12月上旬:这一阶段债市快速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升至2.92%。主要原因有三,一是资金面波动收紧,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加剧;二是疫情防控、房地产相关利好政策频出,推升风险偏好并带动市场对基本面修复的预期改善;三是债市连续回调后,理财破净并遭遇“赎回潮”,引发负反馈。 12月中下旬:受资金面转松、国内疫情扰动基本面预期以及股市下跌影响,债 市情绪有所回暖,至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2.84%。 整体上看,2022年末,1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年末下行14.6bp,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年末上行6.0bp,收益率曲线明显陡峭化;但从中枢水平看,2022年1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分别为1.98%和2.77%,较2021年均有所下移,下行幅度分别为42bp和26bp。 二、2023年经济基本面展望1 (一)经济增长 2022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突出,估计全年实际GDP增速在3.0%左右,无论是与上年8.1%的实际增速,还是与2020-21年5.1%的两年平均增速相比,均有明显下滑,也低于年初制定的“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2023年,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有望改善,叠加低基数效应,GDP增速大概率反弹。但经济运行面临的内外部变数仍大,对2023年经济增长势头也不宜过高期待。 2023年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1)一季度末前后疫情影响消退后,居民消费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特别是服务消费。这将是带动2023年GDP增速回升的主要内生驱动力量。(2)与2021年的“转弯”不同,2023年经济增速反弹过程中,宏观政策还将保持一定稳增长力度,特别是在一季度及上半年,基建投资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势头。(3)在针对房地产的定向降息等各项政策调整到位驱动下,2023年年中前后楼市有望走出为期两年的低迷,房地产投资和涉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效应有望缓和。(4)2022年GDP增速明显偏低,低基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2023年GDP同比涨幅。 2023年经济下行压力将主要来自:(1)医学专家普遍预计,2023年一季度将处于感染多发期,预计居民消费将延续低位运行状态。(2)至少在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还会处于筑底阶段,其标志就是商品房销售低迷及房地产投资负增,并对上下游行业形成拖累。(3)在美欧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和贸易减速背景下,2023年外需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我国出口增长有可能大幅减速,加之国内经济增速反弹会对进口有一定带动作用,以及服务贸易逆差将有所扩大,净 1更多分析详见东方金诚研报《走出疫情,经济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展望》https://mp.weixin.qq.com/s/3gXEmwVub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有可能转负。(4)2023年全年来看,作为逆周期力量的基建投资增速将较2022年放缓,全球经济走弱背景下,国内制造业投资增速也会有所下行。 基于上述因素分析,我们认为,2023年外需走弱确定性较高,需要内需及时顶上来。房地产周期下行和疫情反复是拖累2022年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2023年房地产拖累和疫情扰动都有望减弱,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将走出内需压力最大的阶段,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有望得到改善。但短期看,国内经济运行面临的变数仍多,其中房地产行业何时回暖及其修复斜率仍为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疫情余波和居民收入增速下滑背景下,消费改善空间也存在变数,因而内需修复斜率仍存不确定性。同时,外需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可能转负。因此,对2023年国内经济增速也不能过高估计。我们预计,2023年实际GDP增速将在5.5%左右,较2022年回升约2.5个百分点,但考虑到低基数因素,这一增长水平仍较为温和。 表12023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1年 2022年E 2023年F 全球GDP 实际同比,% -3.1 6.0 3.2 2.7 中国GDP 实际同比,% 2.2 8.1 3.0 5.5 工业增加值 实际同比,% 2.8 9.6 3.7 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名义同比,% -3.9 12.6 -0.4 8.0 固定资产投资 名义同比,% 2.9 4.9 5.2 5.0 基建投资(宽口径) 名义同比,% 0.9 0.2 12.0 6.0 房地产开发投资 名义同比,% 7.0 6.0 -10.0 -6.0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 名义同比,% -2.2 12.5 9.0 6.0 出口金额(美元) 名义同比,% 3.6 29.6 8.0 1.0 进口金额(美元) 名义同比,% -0.6 30.5 1.6 3.0 注:E代表估计值,F代表预测值;数据来源:WIND,IMF,东方金诚 从节奏上看,一季度仍处感染多发期,居民消费将延续低位运行,同时房地产市场继续筑底,对经济增长仍造成较大拖累。因此,为稳定年初经济运行,仍需要逆周期的基建投资发力。可以看到,2023年专项债提前下达时间前移,年底监管层强调要对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抓好填平补齐,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等,均表明一季度基建投资仍会保持较强力度。一季度末前后疫情影响消退后,二季 度居民消费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消费将引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向上修复。 下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较大,向上弹性主要取决于房地产行业能否回暖及其修复斜率。当前房地产市场循环链条仍然不畅,关键梗阻在于商品房销售仍未出现趋势性回暖迹象。预计后期政策面在引导房贷利率下行方面将进一步发力,这是扭转市场预期、带动楼市尽快企稳回暖的关键。预计在各项政策调整到位支持下,2023年年中前后,商品房销量有望转入趋势性回升过程,但传导至投资端还将经历更长一段时期。预计2023年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仍将为负,但降幅将从上年的10%左右收窄至6%左右;其中,下半年在低基数和销售端回暖提振投资动能增强带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有可能小幅回正。 综合考虑消费、房地产行业运行态势等因素,我们判断2023年经济增长动能将“前低后高”。一季度经济增长内生动能依然偏弱,GDP增速将为年内最低;二季度消费改善带动经济增长动能回升,加之2022年二季度GDP增速基数很低,2023年二季度GDP增速将为年内最高点;下半年,消费修复斜率放缓,但随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房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效应将明显减弱,经济增长动力有望继续边际回升,同时,作为政府端逆周期力量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有所下滑。综上,预计2023年各季GDP同比增速将分别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