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撰写日期:2022年12月31日 证券研究报告--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跟踪“聪明钱”(一):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值得参考吗? 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分析师:张青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6100001电话:021-20321154 邮箱:zhangqing@cnhbstock.com 研究助理:孙书娜 邮箱:sunshuna@cnhbstock.com 研究助理:宋怡雯 邮箱:songyiwen@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相关研究报告 021-20515355 1《【公募基金】2023年主动权益型基金投资:主线与标的选择——FOF策略专题报告》2022-12-30 2《【公募基金】中国商业养老市场:政策与产品概述,兼论公募FOF的分类——公募基金专题报告》2022-12-26 3《【公募基金】左侧交易型,哪些基金经理值得关注?——FOF策略专题报告》2022-12-20 4《纯债基金配置专题:始于归因,基于策略,止于筛选——FOF策略专题报告》2022-12-05 5《稳经济政策陆续出台,价值风格彰显优势——FOF视角:基金月度投资图鉴2022年12月期》2022-12-03 □投资要点: 买基金时要不要考虑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本报告复盘了历史自购潮,观察被自购基金的特征,从基金公司择时、择方向和择优基的角度判断基金公司自购时点、自购赛道和自购标的的选择是否可在实际投资中用作参考。 过去十年中,共有六波较大的基金公司自购潮出现,分别是2012年经济遇下行压力阶段的自购潮、2015年高杠杆下的股市大幅回落阶段的自购潮、2018年贸易战事件冲击A股阶段的自购潮、2020年疫情影响阶段的自购潮和2022年强预期与弱现实下的两波自购潮。 被自购的基金具备以下特征:从基金类型看,基金公司自购了较多数量的权益型基金,但安全边际高的偏债型基金通常获得更庞大的自购资金流入,同时,基金公司更倾向于成立年限已有一定时间、运营比较成熟的标的。从规模角度,不同于以往偏好规模居前的特征,2022年基金公司自购更青睐规模靠后的基金。从基金经理特征看,基金公司自购更青睐具备一定经验的基金经理,但也会给予新生代基金经理适当的支持。从权益基金的行业和主题特征看,医药、电子和食品饮料一直是基金公司自购时较偏好的行业,仓位则跟随市场的节奏积极调整。另外,热门赛道也是基金公司积极把握的方向。从业绩特征看,基金公司自购时整体上倾向于业绩优异的标的,对新生代经理所管理的产品业绩相对更放松。 基金公司对老生代基金经理的选择更多出于“选人”角度,而对新生代基金经理的选择更注重持仓的特征,即“选方向”角度,这也是除了支持、宣传目的之外,基金公司对新生代基金经理所管产品自购的另一驱动力。 基金公司在自购时的选基能力方面,择时能力上,基金公司逐渐吸取前期失败的教训,随着市场敏感度的提高,通过自购潮展现了一定的择时能力;行业研判能力上,对投资赛道具备突出的选择能力,同时赛道多以1年维度为景气度维持时间;相对择优能力上,多数被自购基金在自购潮后一定时期内获得了亮眼的收益率。 最后,从权益型基金自购组合的回测结果看,每波自购潮中权益基金组合 表现明显好于比较基准,具备超额收益优势。且除了受到市场系统性影响的今年之外,其他自购潮均收获了绝对收益。基金公司对普通股票型和高权益仓位混合型基金的筛选能力较强,能够较好地把握标的特征并最终选择优秀、合适的标的进行自购。 风险提示:基金的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本报告根据历史公开数据及定期报告整理,存在失效风险,不代表对基金未来资产配置情况的预测,不构成投资建议。 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内容目录 1.公募基金为何“真金白银投自己”?4 1.1.历史自购潮回顾4 1.1.1.2012年经济遇下行压力5 1.1.2.2015年高杠杆下的股市大幅回落6 1.1.3.2018年贸易摩擦事件冲击市场6 1.1.4.2020年疫情影响7 1.1.5.2022年的强预期与弱现实7 1.2.基金管理方分析8 2.自购资金偏好哪些产品?9 2.1.基本特征10 2.2.主动管理特征11 2.2.1.基金经理经验分析11 2.2.2.持仓分析12 2.2.3.业绩分析14 3.基金公司自购选基能力如何?15 3.1.择时能力15 3.2.行业研判能力16 3.3.相对择优能力17 3.4.模拟组合回测18 4.结论20 图表目录 图1: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月频)5 图2: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季频)5 图3:过去十年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基金份额统计9 图4:管理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持有自家基金统计9 图5:管理规模前十大的基金公司所有员工持有自家基金统计9 图6:自购基金数量统计(只,按类型)10 图7:自购基金申购金额统计(万元,按类型)10 图8:自购基金成立期限统计11 图9:自购基金规模统计11 图10:基金公司自购中,不同投资经验基金经理占比统计12 图11:自购权益基金行业分布13 图12:自购权益基金风格分布13 图13:自购老生代经理管理的权益基金行业分布14 图14:自购新生代经理管理的权益基金行业分布14 图15:自购基金历史业绩统计15 图16:自购新生代与老生代经理所管基金业绩靠前的比例15 图17:基金公司自购时点统计16 图18:自购基金持有6个月、1年和2年后的收益率表现17 图19:按年份的自购基金持有收益率表现17 图20:2012年自购基金组合回测19 图21:2015年自购基金组合回测19 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图22:2018年自购基金组合回测19 图23:2020年自购基金组合回测19 图24:2022年自购基金组合回测20 表1:2012年11月到2013年1月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5 表2:2015年6-8月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6 表3:2018年7-12月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6 表4:2020年2-4月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7 表5:2022年1月-2022年3月、2022年7月-9月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8 表6:20120101-20221129基金公司区间申购次数前十的基金公司8 表7:基金公司自购前三名的行业及表现统计16 表8:自购基金持有收益率表现靠前占比(按类型)18 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引言:上市公司对股票进行回购,除了用于员工激励目的,通常也为了维护形象,在股票 的内在价值优于市场价值时回购,释放股价被低估的信号。类似的,在市场面临较低迷行情、基金大幅回撤时,往往能看到基金公司自购旗下产品,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募基金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低谷中掀起自购潮,彰显与投资者共进退的决心,试图提振投资情绪。 那么,买基金时要不要考虑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本报告复盘了历史自购潮,观察被自购基金的特征,进一步从基金公司择时、择方向和择优基的角度判断基金公司自购时点、自购赛道和自购标的的选择是否可在实际投资中用作参考。 1.公募基金为何“真金白银投自己”? 1.1.历史自购潮回顾 本文以过去十年(2012.1.1-2022.10.31)为时间区间,观察公募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整体看,2018年以来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相比以前有明显的增加,主要是随着公募基金市场加速扩容,个人投资者也逐渐替代机构投资者成为相对资金来源,面对剧烈震荡的市场,个人投资者往往更需要明确的引导,出于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产品顺利募资等原因,基金公司展现出积极的自购行为。 公募基金的规模在2015年出现了强劲增长的势头,虽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凸显市场信心稳定器的角色,但个人投资者对基金投资这一理财领域并不熟悉,2015年公募基金机构投资者持有净值占比为57.33%,资金结构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基金公司缺乏自购动力,因而自购次数与参与家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市场对公募基金的关注度逐渐上升,个人投资金额也有明显增量,2017年末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净值达到5.72亿元,相比2016年增加59.56%,持有净值占比基本与机构投资者持平。2018年,个人投资者资金持续流入基金,年末达到6.51 亿元,持有净值占比超越机构投资者,成为公募基金市场主要的资金来源,投资者结构层面的 演变为基金公司的自购提供了一定的动力。 2018年市场进入熊市,权益投资情绪低迷,细化到基金端,募集失败和募集期延长的案例也明显增多,因此基金公司纷纷下场自救,形成一股自购潮。此后随着资管新规打破刚兑、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促进基金“赚钱效应”等影响下,公募吸引了更多个人投资者的目光。总结来说,2018年至今基金公司积极自购的原因在于:一)公募产品的业绩开始凸显,“全民投基”时代拉开帷幕,公募基金产品数量及规模攀升,带动自购增量;二)投资者结构变化,个人投资者资金增量显著,而国内市场一路历经新冠疫情、海外地缘冲突、美国加息等影响,行情呈现剧烈波动,此时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更需要基金管理方的正向反馈与积极信号,基金公司自购行为是较为直接的方式。 公募基金专题报告 图1: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月频)图2: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统计(季频)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2012年01月 2012年07月 2013年01月 2013年07月 2014年01月 2014年07月 2015年01月 2015年07月 2016年01月 2016年07月 2017年01月 2017年07月 2018年01月 2018年07月 2019年01月 2019年07月 2020年01月 2020年07月 2021年01月 2021年07月 2022年01月 2022年07月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12Q1 2012Q4 2013Q3 2014Q2 2015Q1 2015Q4 2016Q3 2017Q2 2018Q1 2018Q4 2019Q3 2020Q2 2021Q1 2021Q4 2022Q3 0 参与公司数(家,右)次数(次,左) 资料来源: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Wind,观察区间为2012.1.1- 2022.10.31 参与公司数(家,右)次数(次,左) 资料来源:华宝证券研究创新部,Wind,观察区间为2012Q1-2022Q3 从Wind基金公司自购统计板块获取相关数据,其中区间申购次数和公司数即基金公司在观察区间进行自购的相关指标,区间赎回次数和公司数对应基金公司在观察区间进行赎回操作的相关指标。以月为单位,结合市场行情,定义某月申购次数环比>=30%为基金公司自购潮的开始,下月申购次数相比当月环比<=-15%为基金自购潮的结束。根据以上规则,我们对近10年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国内公募基金历史上经历了六波规模较大的自购潮。 1.1.1.2012年经济遇下行压力 2012年,A股受到海外和国内的双重冲击。海外方面,欧债危机形势进一步严峻,导致外需不足;国内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伴随弱经济现实与强宽松预期之间的反复博弈,A股全年震荡下跌。直至12月社融企稳回升,叠加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加码以及欧债问题缓解的积极信号,A股迎来回暖行情。 2012年末,全市场基金的区间申购次数和公司数明显增加,主要集中在11月和12月。 11月是反弹前的最后一波市场杀跌,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的次数相比10月有大幅上升,有自购举措的基金公司数也显著增加,但数量不及前者,意味着增量相对体现在部分基金公司自购的节奏方面,不同基金公司之间有所分歧。 不过从净申购金额看,2012年自购潮的同时,基金公司从产品中赎回的资金更多。12月伊始市场风险偏好上行,伴随着增加的申购次数,赎回次数也相应上升。2013年1月,尽管基金公司放缓了赎回的步伐,区间赎回次数为3次,但净申购金额仍为负,说明单次赎回的金额较为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