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2023年度策略:军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3年度策略:军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2-12-20余平国盛证券听***
2023年度策略:军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3年是军工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具体内涵体现在:第一,长期成长逻辑打开;第二,新作战领域、模式等驱动武器装备向高端化发展,新装备产品持续迭代;第三,军工企业经营效率获得高质量发展。 第一,长期成长逻辑打开,注重长久期视角下的军工投资。 1、政治周期拉长景气周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防安全是一切之根基,美苏冷战已表明大国博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周期。短中期武器装备加速列装旨在“具备打赢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长期按照“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叠加军工技术对抗属性要求装备持续升级换代进而获得长期成长。 2、军贸逻辑或将持续兑现。俄乌战争后多国宣布加大国防支出,一方面全球军贸市场俄罗斯的份额有望被中国替代,另一方面中国将规模化、高端化、体系化地输出武器装备以获得政治影响力,2022年珠海航展的陆军合成旅装备即是体现。 3、大飞机/商用航发、卫星互联网等大产业陆续打开成长空间。C919全球首架机已于2022年12月正式交付,长江系列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也在提速,正式开启大飞机万亿赛道。卫星互联网是抢占空天轨道和频率资源的战略高地,在军事领域直接关乎国家安全,民用领域可实现全球网络覆盖,2022年10月星网公司通信卫星01/02招标公示预示着中国卫星互联万亿赛道已进入加速建设新征程。 第二,新作战领域、模式等驱动新装备持续更迭。新装品由科研转批产是拉动收入增速再上台阶的重要路径,重点关注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等方向。围绕国防部发布可以分析出: 1、“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军机、航空发动机、导弹仍是装备重点发展方向,且处于加速建设趋势中。2022年以导弹为代表的装备建设低于预期,核心原因是疫情影响等,随着疫情影响减小而总体列装规划未变的背景下2023年订单有望呈现加速趋势。导弹全产业链应重视,尤其是高超化和精确制导方向,2023Q1订单有望加速落地;军机重点关注有新机型的沈飞方向;航发重点关注三代机等批产型号总装效率的提升,新型号如中推、四代机、无人机用发动机等。 2、“战略力量”: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建设需求加快,对应到核武器、核潜艇、核动力航母、战略轰炸机等装备加快建设。此外民用核电重启也有望给产业链配套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3、“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新装备方向包括,电磁武器、激光武器、低轨卫星建设、电子对抗、网络作战等。 4、“无人作战力量”:无人装备是大势所趋,包括无人机、无人潜器、无人车等。 第三,军工企业经营效率提升,高质量发展,驱动业绩加速。 1、新一轮产能释放驱动军工业绩持续增长:当前装备订单规划总量大但产能投产不会一步到位,当前军工产业发展核心矛盾是产能,2023年是新一轮产能释放大年,是产业链收入提速的核心因素之一。 2、经营效率提升:2020~2022年是军工产业扩产、培养并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阶段,产业各环节通过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效率提升阶段,具体手段包括:均衡生产、“小核心大协作”、“股权激励等治理改善”、“生产规模效应”等。以航发动力为代表,新产能释放保障收入提速,规模效应、两装两试发展到一装一试等提升经营效率会驱动盈利提速。 投资策略:寻找“高景气赛道下拥有长期成长逻辑,且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核心卡位企业”。 1、航空发动机:航发动力、抚顺特钢、航发控制、钢研高纳、图南股份、华秦科技、万泽股份、派克新材、航宇科技。 2、导弹:菲利华、国博电子、铂力特、超卓航科。 3、军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洪都航空、中航重机。 4、核威慑、新域新质方向:湘电股份、航天彩虹、中无人机、王子新材。 5、信息化:紫光国微、振华科技、中航光电。 6、国企改革:天奥电子、国睿科技、四创电子、贵航股份等。 风险提示:新装备定型批产进度不及预期;新产能扩产不及预期。 1.2023年:军工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20年,是军工产业基本面拐点之年。迎来国防政策与武器装备两大拐点(国防政策由“强军目标稳步推进”转变为“全面备战”,大量武器装备由科研转入定型批产),军工板块也由主题投资进入基本面投资阶段。 2021~2022年,是军工高景气度获得验证的2年。大量主战装备采用大单制采购,中航沈飞、航发动力等主机厂获得大额预收款,锁定未来3~5年高景气度;产业链诸多环节的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获得兑现。 图表1:部分军工企业归母净利润增速和股价涨跌幅情况 2023年,我们认为军工产业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体体现为: 1、长期成长逻辑打开,注重长久期视角下的军工投资。1)政治周期拉长景气周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防安全是一切之根基,美苏冷战已表明大国博弈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周期。2)军贸逻辑或将持续兑现。3)大飞机/商用航发、卫星互联网等大产业陆续打开成长空间。 2、新作战领域、模式等驱动新装备持续更迭。新装品由科研转批产是拉动企业收入增速再上台阶的重要路径,重点关注渗透率在快速提升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等方向。 图表2:渗透率有待提升的新兴武器装备发展方向 3、军工企业经营效率提升,高质量发展,驱动业绩加速。1)新一轮产能释放驱动军工业绩持续增长:当前装备订单规划总量大但产能投产不会一步到位,核心矛盾由需求转向产能,2023年是新一轮产能释放大年,是产业链收入提速的核心。2)经营效率提升:2020~2022年3年是军工产业扩产、培养并提高供应链效率的阶段,产业各环节通过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效率提升阶段,具体手段包括:均衡生产、“小核心大协作”、“股权激励等治理改善”、“生产规模效应”等。 总体上看,军工企业总体呈现阶梯式成长路径,新装备产品由科研转批产拉动收入上台阶,同时批产阶段通过提升经营效率再次驱动盈利提速。 2.长期成长逻辑打开,注重长久期视角下的军工投资 2.1政治周期拉长景气周期 我国对全球政治局势最大的判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防安全是大国博弈首要阵地。习主席着眼国际秩序的深刻重塑,多次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且呈现加速演进的状态,这个“大变局”最主要方面之一是修昔底德陷阱下的大国博弈。 国防军工则是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而且是首要阵地,也是经济民生等一切之根基。在这个大变局背景下,军工产业开启短周期加速战备、长周期持续发展的成长模式。 1、短中期目标: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对应“具备打赢一场常规战争的能力”。2022年11月习主席视察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强调“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全军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由此可见全面备战的迫切性,因此短中期内加速、加量武器装备发展是军队建设的核心目标,方向以导弹、军机、舰船等主战装备大批量建设为主,具体体现在2021H1中报主机厂获得大额预收款。 2、长期目标:参考美苏长争霸周期,我国旨在本世纪中叶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且需提速。 军工产业呈现长景气周期的必然性体现在: 1)中美武器装备实力差距很大,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任重道远。军费角度看,我国已深刻认识到国防与经济实力不相匹配,根据SIPRI,2021年我国军费占美国的36.64%,我国军费占GDP比为1.74%而美国为3.48%;装备角度看,根据globalfirepower2022,目前我国军机数量仅占美国的24.80%,航母(美国11、中国3)等海军装备数量也和美国有较大差距;从先进性角度看,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经对外公布新的B-21“突击者”隐形轰炸机,并称之为世界上第一款六代机,而我国目前列装型号仍以四代半、五代机为主(按美划分标准)。 2)军工技术对抗是永恒主题,牵引出新的作战领域、作战模式和作战装备,进而要求军费持续投入且武器装备持续迭代升级。我们认为军事战略之争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代表的传统战略威慑能力,向太空、网络、海洋、极地等新领域和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等新技术维度扩展。未来更适应当下及未来战争模式的武器装备将不断发展,技术升级也会牵引新产品持续列装,比如新型歼击机、无人机、精确制导导弹、全电推舰船、激光武器、电磁武器等层出不穷。 3)参考美苏长争霸周期,大变局下军工产业将迎来持续发展。自从1949年苏联打破美国在原子弹的垄断后,美苏两国就开始了长周期的核战略武器的军备竞赛,对应军费投入也迎来长周期的增长,20世纪70年代两国基本达到战略平衡,美国又在1983年抛出“星球大战计划”,开启新一轮太空军备竞赛。 图表3:美苏进行的长周期争霸 2.2长期增量方向一,军贸逻辑或将持续兑现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各国加大军费投入巩固国防安全都是明确趋势。俄乌冲突爆发后德、美、日、英、法等国均陆续宣布加大国防支出。 图表4:俄乌冲突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大军备投入 军贸是实现武器装备列装的重要路径,中国军工企业的军贸逻辑有望持续兑现。 1、全球军贸市场俄罗斯市场份额有望被中国替代。根据SIPRI数据,2017年俄罗斯军贸市场份额达到19.56%,2021年仅为10.7%,预计主要是俄乌冲突等原因,未来或将逐步淡出国际军贸舞台。中国近年来持续对外输出政治影响力,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沙特签署34项投资协议等。我们认为,军贸与外交、政治密不可分,全球不少国家都是通过军贸以获得大国在军事、外交领域的支持,我们预计中国政治影响力的强盛将非常直接的反馈到军贸市场。 2、部分主力型号装备开始指向出口,中国军贸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国出口型军机包括J-10CE三代战机、彩虹、翼龙无人机、以及未来的“鹘鹰”四代战机,其他先进装备如航展展出的PL-15E空空导弹等,军贸装备整体向高端化发展。同时,我国军贸装备也呈现出规模化、体系化特点,如2022年珠海航展展出的陆军整建制合成旅包含侦察营、装甲营、防空营、无人机营等11个模块,并可针对某个国家的陆军作战需求,推出定制化的武器装备清单。 图表5:2000-2021年中国军贸TIV变化情况 图表6:2022年珠海航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展出的陆军整制合成旅 军贸是军工投资领域领域重要的增量逻辑,也是打开军工企业成长天花板的重要路径。 军贸装备的发展不同于国内列装路线,不仅省去了预研-科研-型研的繁琐流程,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也更为可观,我们预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武器装备指向出口,军贸产品数量、价值量或都将迎来提升,建议重点关注航天彩虹、中无人机、广东宏大等。 2.3长期增量方向二,大飞机等民品万亿赛道加速开启 国防科技技术不仅是很多先进技术的源头,也是大国博弈的战略高地和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1、国防军工是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不仅是国防安全的战略高地,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正如习总书记提到的: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涉及重大国防安全的领域,要解决卡脖子的核心国防科技技术。这也是举国家政策、资金、人才之合力要解决的技术瓶颈,一旦技术突破,随之牵引的是上千亿、万亿的产业。 图表7:国防军工技术可以突破传统国防军费有限增长的限制,对应的是上千亿、万亿的市场 2、国防技术是很多先进技术的源泉,发展国防事业不仅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军转民更是将高端军工技术与工程师红利释放的重要途径。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提到科技创新,例如在2014年6月9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提到,“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我们认为,目前军工体制的高端技术、人才的红利远远没有到市场进行释放,发展国防事业即是在“军、民两用领域”给了这些红利大的释放空间,这个实质意义不亚于“军工领域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