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顶层地位确立,有望深度赋能经济发展。1)年初至今,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不断推进,表明其顶层战略地位已确立。其中,数据要素在各政策中的重要性突出,或彰显数字经济的核心内涵。2)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宏观层面,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上升,2021年达到14.7%;中观层面,数据要素对各个行业的产值均能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对数据要素投入最为敏感,产值弹性可达3%;微观层面,数据要素亦可明显增强企业绩效,对数据要素应用程度较高的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ROA)约为3.60%,远超上市公司近30年约2.27%的平均水平。3)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将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深度赋能国民经济产出。 数据要素实践广泛落地,千行百业加速渗透。我们选取金融、消费及建筑等行业案例为代表进行分析。1)根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统计,我国金融业数据要素采购规模呈指数增长,或已达百亿级别,其中,银行为主要需求方,占比约为77%。从数据类别而言,个人征信、公安数据、不动产数据、工商数据等在当前数据产品交易中占主导地位;同时,航旅数据、电力数据、地图数据等亦在逐步发挥更大价值。根据兰州银行实践,目前数据已成为其信用风控的基础支撑,在约一年的时间内,其大数据风控平台余额已达百亿元。 2)在电子商务、新零售、疫情等多重浪潮影响下,消费及零售企业在数据要素投入、数据治理应用等方面已有多年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欧莱雅通过建立客户数据平台CDP,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全打通;同时,其围绕业务构建了完善的数据驱动体系,贯穿用户洞察、策略执行、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截至2021年,欧莱雅集团实现营收2331亿元,同比增长15%,数据已成为赋能欧莱雅的核心要素之一。3)我国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空间约在千亿级别,当前已从工具转型走向管理转型,需要更多关注成本及收入的精细化管理。广联达于2022年3月份推出数字新成本解决方案,推进建筑企业内部数据贯通沉淀,并进一步接入外部指标信息服务,助力客户实现精确的成本闭环管理。截至11月,数字新成本平台积累成本数据超3500万条,数据复用比例达到64%,未来有望达到人效提升50%、计算效率提升87%等效果。4)综上,我们认为,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正被加速应用于千行百业,在风险控制、智能营销、产品研发牵引、成本精细化管控等方面均能产生显著促进,有望明显提升企业、行业及宏观经济的运转效率,提高国民经济产出。 海外领军市值已达数百亿美元,中国数据产业前景广阔。1)海外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多年,规模远超中国,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约为美国的3.1%、欧洲的10.5%、日本的17.5%。同时,以COSTAR、VERISK为代表的海外数据要素企业,市值已达数百亿美元,营收均超百亿规模,彰显数据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2)就国内近期推进而言,在政策端,数据资产确认或为开端,确权、定价、交易等规划有望陆续落地;在供给端,政务大数据体系加速推进,公共数据供给有望明显丰富;在需求端,数据运营及开发商或可在降低数据交易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3)对标海外数据要素行业及领军企业的发展路径,我们认为,中国数据要素市场正蓬勃发展,规模或在2025年达到2000亿元,空间广阔;同时,数据运营方、大数据系统建设方、数据持有方、数据安全厂商等或可充分受益于产业发展浪潮,迎来快速增长。 投资标的: 数据运营:易华录、深桑达A、太极股份、光大银行、中国联通等。 大数据系统:星环科技、拓尔思等。 数据持有方:卓创资讯、上海钢联、每日互动、德生科技、山大地纬、浙数文化等。 数据安全厂商:卫士通、安恒信息等。 潜力小市值标的:三维天地、零点有数、挖金客等。 行业数据IT:广联达、朗新科技、德生科技、航天宏图、中科星图、科大讯飞、新点软件、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 风险提示:实际推进不及预期、细分公司受益程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风险。 1.数据要素顶层地位确立,有望深度赋能经济发展 数字经济顶级战略地位确立,年初至今,政策不断推进。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涵盖数字经济发展的八大方面。至今,相关政策不断落地,彰显数字经济的顶层战略地位。 数据要素重要性突出,或彰显数字经济核心内涵。1)我们梳理了约9份重要文件,其中均重点指明基础设施、数据要素相关的发展方向。2)11月25日《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明确提出,本条例所称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图表1:2022年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梳理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将作为第五大生产要素,深度赋能国民经济。1)根据中国信通院报道,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农业经济下,技术(以农业技术为主)、劳动力、土地构成生产要素组合;工业经济下,技术(以工业技术为引领)、资本、劳动力、土地构成生产要素组合;数字经济下,技术(以数字技术为引领)、数据、资本、劳动力、土地构成生产要素组合。2)数据不是唯一生产要素,但作为数字经济全新的、关键的生产要素,贯穿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全部流程,与其他生产要素不断组合迭代,加速交叉融合,引发生产要素多领域、多维度、系统性、革命性群体突破。 宏观层面,数据要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GDP增长贡献率持续提升。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在2021年分别为14.7%和0.83个百分点。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呈现持续上升状态,表明数据要素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而从数据要素的贡献度来看,2019年略有下滑,随后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GDP增速显著下降,而新基建等促进数据要素发展的措施并未减弱,因而促使数据要素对GDP贡献度仍呈现上升趋势。 图表2:数据要素对GDP增长贡献图 中观层面,数据要素可显著提升行业产值,部分行业弹性可达3%。1)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数据要素对各个行业的产值均能产生正向促进效应。同时,数据要素对各个行业的产值存在差异,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对数据要素最为敏感,其数据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在2021年达到了3.044,意味着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数据要素投入每增加1%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增加3%。2)需要指出的是,该报告测算的仅是数据要素促进产业发展的直接效应,而对于其溢出效应受限于数据可得性并没有进行估算。因此,数据要素的实际产业发展贡献可能显著高于该结论。 图表3:各行业数据要素化投入的产出弹性估算(2021年) 微观层面,数据要素亦可明显增强企业绩效,ROA远超行业均值。1)数据要素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可表现在生产优化、运营效率提升、产品/服务创新以及业态转变等多个方面。2)根据《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的测算,对数据要素应用程度较高的企业,总资产净利润率(ROA)约为3.60%,远超上市公司近30年约2.27%的平均水平。 图表4:企业层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分析框架 图表5:2021年数据要素经济效益ROA比较 2.数据要素实践广泛落地,千行百业加速渗透 2.1金融:采购规模已达百亿级别,深度赋能金融风控 采购规模呈指数级增长,金融业数据要素市场或达百亿级别。1)根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统计,金融业数据要素采购规模呈指数增长,近五年来,采购项目数量符合年均增长率达到40%。2)从采购金额来看,数据采购金额主要分布在10-100万元区间,约占总项目数的一半;其次是百万级别的数据采购项目,约占总项目数的1/3。3)其中,数据采购金额方面,银行部门最多,占总体金额比例的76.86%;保险和证券部门分别占比12.22%和4.38%。 图表6:2011-2021年金融业数据采购项目数年度趋势 图表7:2011-2021年金融业数据采购项目金额分布 图表8:2011-2021年金融业数据采购金融分部门支出情况 产品以个人及企业信息类为主,公共数据占比约90%。1)根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统计,以个人征信、身份认证、不动产数据为代表的个人信息类数据产品交易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约占整个金融业数据交易的7成;同时,企业类数据产品亦较为丰富,涵盖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经营活动、企业投融资、企业画像、关联企业以及以企业为基础的行业资讯和产业链信息。2)根据综合测算,金融业交易的数据产品中,公共数据约占90%。 定价方式包括逐条查询和数据包两类,根据数据来源、模型复杂度、可替代性等因素,产品定价不等。根据《金融业数据交易流通报告》,目前,我国数据产品定价方式分为逐条查询定价和数据包定价。1)逐条查询:工商、航旅、保险、反欺诈、动产、社保、地图、舆情类数据产品单次查询费用从0.1-1元不等;电力数据价格略高,单次查询费用在数元左右;不动产数据涉及对房屋估价,存在较高的劳动附加,单次服务费用在300-500元不等。2)数据包:收费区间波动教导,根据服务内容、算法复杂度、数据覆盖范围等,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资讯类数据产品多采取此种定价。 图表9:2011-2021年金融业交易的数据产品种类分布情况 多类数据综合应用,深度赋能金融风控。 航旅客户符合高价值定位,出行数据已成为重要的征信基础。1)航旅用户,尤其是飞机出行客户,天然具备一定的高净值属性,而航旅数据包含出行次数、价格、托运重量、头等舱次数、达到一线城市次数等多种信息,且供应商可根据原始航旅数据,进一步输出对客户的消费能力评分、出行时度分析等加工产品。2)其勾勒的客户画像对金融机构精准营销和风控业务至关重要。根据采招网信息,已有多家银行采购航旅数据。 图表10:中国光大银行个人综合类(航旅、认证服务等)外部数据采购项目成交结果 电力数据在银行风控中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待充分挖掘。1)企业用电数据为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重要变量之一,具备覆盖面广、连续性好、时效性强等特征,能够很好地预测宏观经济走势、行业产量变化、以及用户需求波动,具备较高的应用按机制。2)目前,根据上海数据交易所的研究,企业用电数据属于商业机密,银行如果想通过电力数据对企业授信,则需首先经过企业授权,而授权过程涉及多方法律程序,环节较为复杂;另一方面,电力数据持有者,如电网公司,对电力数据的价值认知还不够充分,交易动力暂未被充分激发。3)未来,我们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电力数据入场交易规模或日益增大,价值有望被加速挖掘。 图表11:2022年4月北京银行国网电力数据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征求意见公示 数据已成为风控的基础支撑,银行单平台贷款余额已达百亿元。1)兰州银行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自适应智能风控平台,主要运用人数据技术,在获得客户授权前提下,通过人数据技术实现了人行征信,资产交易、司法、反欺诈等信息快速融合,形成标签化风控模型变量,结合客户风控表现,构建多维数据模型风控审批矩阵,实现客户风险的量化管理。2)根据兰州银行报道,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自适应智能风控平台,具备高度去手工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精准的风控模型等特点,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该平台于2021年9月上线,截止2022年10月10日,风控平台上线32个信贷产品,累计进件总量863.25万笔,贷款发放人数共计629.97万人,贷款余额112.5亿元。其有效的节约了业务营销人员和信贷授信审批人员的人下成本,提高了授信审批效率,提升了全行的利润水平。 图表12:兰州银行基于多维数据模型的自适应智能风控平台 2.2消费:大数据支出快速增加,数据已成为企业生产销售的核心支撑 零售大数据支出快速增加,2022年预计达到44亿元。1)在电商、疫情及新零售等多重浪潮冲击下,我国消费品及零售行业正在加速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各企业精细化运营客户、安排生产的重要基础。2)根据IDC统计,2021年我国零售行业大数据支出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