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性能提升落地加速,关注硬件供应链迭代机遇 ——VRAR行业深度研究系列报告(硬件篇) 分析师:付天姿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分析师:王贇联系人:赵越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120001 2022年12月10日 证券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当前时点研究VR/AR硬件市场具备投资价值:VR/AR硬件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载体和入口将率先发 力;VR处于硬件性能迭代期,AR因零部件技术取得突破有望逐渐落地,行业增长明确;VR/AR作为下一代智能终端,长期有望替代现有硬件和渗透各应用场景,市场潜力可期。 长期看好VR/AR硬件替代空间,预判发展阶段挖掘投资机会。1)VR对应C端泛娱乐为主的沉浸场景,有望渗透上亿级别出货量的休闲硬件;AR长期有望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出货量上限或高于VR硬件。2)VR/AR落地进程存在差异,2022-25年VR步入性能迭代期,零部件技术路径选择成关键;25年重磅产品发布后AR有望开启C端渗透,近三年关注核心零部件发展水平。 中短期市场空间:3-4年内,VR头显受新品刺激和性能体验升级逻辑的驱动,预计2023E和2026E出货量相继突破1500万台和4000万台;AR眼镜暂限于B端应用,未来3年内预计出货100-200万台,2025年后有望作为手机配件崛起。 VR性能迭代和AR商用落地驱动上游零部件技术迭代。核心零部件整体迭代路径和终局技术清晰:1) 光学上,VR和AR分别向超短焦和光波导升级;2)MicroLED为终极显示方案,MicroOLED和LCOS分别作为VR和AR过渡期方案;3)芯片在算力和功耗的平衡中迭代,中短期自研定制趋势增强,未来或向云XR演进;4)感知交互升级重心在于更丰富的功能,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即将搭载上机。中短期内关注产线建设和客户订单情况,长期重视终极技术研发实力。 投资建议:1)中短期,关注新品发布和体验升级下增长明确的VR硬件;2)长期,更具市场潜力的AR逐步渗透,VR若应用破圈将抬高出货上限;3)整体来看,中短期持续关注零部件研发进度和整机性能水平,长期看好VR/AR在元宇宙时代的渗透替代逻辑,维持VR/AR行业“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VR/AR设备及技术迭代进度不及预期,VR/AR下游应用拓展不及预期,国内政策监管。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 1、纵观VR/AR前景:VR性能迭代放量加速,AR蕴藏潜力蓄势待发 图1:复盘智能手机发展,硬件是变革早期驱动力,并预判VR/AR发展阶段和发展路径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 资料来源:电子发烧友,IT之家,电科技,新浪财经,腾讯研究院,亿欧,手机出货数据来自IDC预测,VR、AR出货数据来自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 1.1、VR前景:性能迭代放量加速 我们认为VR当下的发展机遇:进入硬件性能爬升阶段。 中短期(2022-2025年)为VR硬件性能爬升期,VR头显将增加多样化功能并增强性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2025年有望达到硬件成熟期; 长期(2026年后)有望对游戏机、电视机等当下的电子设备形成替代效应,出货量潜力空间或在上亿级。 图2:2018-2026年VR全球出货量及预测表1:长期内容生态建立后,VR硬件出货量空间有望超亿台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 资料来源:IDC,VR陀螺,光大证券研究所预测 3资料来源:AmpereAnalysis,Hootsuite,热点科技,Frost&Sulliva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艾媒网,波士顿资讯,维基网,VRPinea,澎湃新闻,金融界,新浪VR,36氪,电科 技,钛媒体,前瞻产业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测算 1.2、AR前景:蕴藏潜力蓄势待发 高移动性、解放双手,AR具备相比VR更大的市场潜力。硬件发展初期以手机配件形式,可类比TWS耳机和智能手表等;未来一体机成熟后,有望取代手机,拥有十亿级出货量的市场空间。 AR短期受限于零部件不成熟,2025年后有望完成C端产品定义、向C端渗透。 表2: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行业发展情况对比总表 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4 资料来源:工信部、TechWeb、王者荣耀、极光数据等,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 2、VR:硬件基本成熟,零部件技术方案迭代加快头显放量 资本布局:以Meta和苹果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加速研发和收购,推高行业重磅产品:多款待出新品性能跃升,有望对VR进一步定义,打造爆款 游戏:丰富度提升,开始进入软硬良性循环 范围拓展:向社交、办公和部分B端领域渗透,创造新需求 产业链成熟:功能和技术趋于统一,规模效应降低价格 性能升级:零部件向更优技术迭代;传感器增多提升交互功能 零部件 演绎路径 问题/瓶颈 方案选择预判 VR行业现状 资本/巨头 硬件:基本成熟, 出货量超千万台应用:游戏为主,丰富度掣肘 驱动因素 应用 硬件 演绎逻辑 图3:梳理汇总VR硬件的当前技术瓶颈和未来技术预判 短期:整体向超短焦方案迁移,部分低端头显仍使用菲涅尔透镜 中长期:产业链成熟成本降低,超短焦实现全面替代 光学模组 性能提升: 1)轻薄化; 2)显示效果上,分辨率和视场角上限提升,改善边缘画质 性能:1)光效差,需搭配高亮度微显 2)鬼影问题需高精度偏振片 制造:1)实际性能不达预期;2)良率低,成本高;3)关键偏振片海外垄断 1)性能提升:改善对比度、刷新率、亮度; 2)复用电视、笔电等产业链,规模化出货使价格相对MicroOLED低 性能受限制,分辨率、刷新率、响应时间、对比度、功耗等仍差于MicroOLED 中短期:MiniLED和MicroOLED共存,虽MicroOLED产线布局和规模化效应出现,后期主要以性能更优的MicroOLED为主 菲涅尔透镜超短焦/Pancake 微显示屏 中短期FastLCD MiniLEDMicroOLED 性能突破局限,分辨率、刷新率、响应时间、对比度等提升较大 制造:门槛高,目前规模小导致成本高 长期 MiniLED MicroOLED MicroLED 1)性能:参数比MicroOLED进一步提升,且弥补亮度低、寿命短的问题,性能完美 2)制造:理论工艺和结构简单,理论成本低 制造:1)巨量转移等使目前成本高昂; 2)全彩显示屏还不能规模量产 长期:MicroLED 制造工艺突破后, 终局MicroLED技术全面替代 芯片 1)算力和视频编解码能力迭代增强,支撑更高分辨率和更低时延 2)支持更多传感器和感知交互功能,提升交互性 - 1)软硬适配带来更强芯片性能 2)参考苹果,各VR头显厂商更早开始对芯片战略布局 缺少硬件基因,门槛高,容易自研失败 很长期海外高通 国产化替代 1)芯片国产化替代浪潮; 2)参考智能手机时代,国产终端品牌崛起会带动国内产业链和国产芯片厂商 国产芯片厂商技术存在差距; 国产厂商因VR中国市场较小暂未重点布局 中短期:高通龙头地位稳固;随2023年苹果MR头显Reality发布,开始出现自研芯片趋势 很长期:等待国产VR品牌出现,国产手机芯片和物联网芯片厂商开始向VR领域渗透 高通XR2自身性能迭代第三方高通自研芯片 请务必参阅正 感知交互 文之后的 科技巨头积极布局,成为感知交互技术和功能的主要推动者: 1)追踪定位完成成熟,Inside-out实现头部+手部6DoF; 2)手势识别和眼动追踪初步成熟,将成为中高端VR头显新标配; 重要声明 3)触觉反馈要求裸手手势识别要和控制器相结合,控制器从手柄向独立手柄、触觉手套和肌电手环,后两者仍在研发阶段,不可商用 4)沉浸声场在影院和电视等下游推动下进展较快,但全景声和混响声模拟仍需精进 5 1)算法模块需要优化,更全数据提高通用性和稳定性; 2)交互功能丰富标志着传感器数量增多, 要求芯片支撑更多并行摄像头、算力提升 -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 光学模组:追求轻薄体验,折叠光路演进路径明确 菲涅尔透镜 (FresnelLens) 两片式折叠光路 (2PPancake) 三片式折叠光路 (3PPancake) 代表机型 MetaQuest2 Pico4Apple MRReality 图示 优势 2.3、显示:FastLCD先行、MicroOLED过渡,长期技术MicroLED有望25年铺开 1)FastLCD助力C端渗透,但显示性能存在很大提升空间。FastLCD是目前C端VR头显大规模量产的主流显示技术,适用于低端头显。 2)MiniLED将背光源分区调控,有效改善对比度、刷新率和亮度。MiniLED仍有LCD固有缺陷,良率提升使原本高昂的成本快速下降,适用于中高端头显。 3)过渡期新技术已量产,MicroOLED因显示优越最受期待。中短期阶段(2022-2025年),MicroOLED将凭借其更优性能成为继FastLCD后的过渡期主要显示技术,目前适用于高端头显。 4)MicroLED全面优越,量产突破后有望成为现实终极技术。看好长期阶段(2025年后)MicroLED突破制 造限制后,对MicroOLED实现取代,推动消费端VR头显的放量。 性能指标 FastLCD MiniLED MicroOLED MicroLED 发光源 背光源 背光源 自发光 自发光 双眼分辨率 3K 较高,有可能实现8K 高,轻松实现8K 很高,8K以上 像素密度(ppi 低 - 较高(>3000ppi) 高(>5000ppi) 刷新率 低(90Hz) 中等(120Hz-160Hz) 高 高 响应时间 毫秒ms 毫秒ms 微秒μs 纳秒ns 对比度 低(~5,000:1) 高 很高(>10M:1) 很高(>10M:1) 亮度 低(<1000nit) 中(1000-3000nit) 1000-6000nit 理论上,100000nit(全彩),10000000nit(蓝/绿/红单色) 功耗 高 较高 较低 很低(LCD的10%) 色域 75% 80%-110%,QLED最高可达157% >100% 140% 寿命 较长 较长 中等(<10,000小时) 长(>100,000小时) 制造难度 低 灯珠尺寸限制分区数量;提升良率(已达90%) 工艺复杂投资巨大,门槛很高 巨量转移、后续检测等缓解仍在研究突破中 量产能力 大规模量产 已量产 初步量产 单绿色大规模量产,全彩显示处于研究阶段 制造成本 重低 中,随良率提升价格下降迅速 较高 很高,但理论制造成本低 表3:四类显示技术对比,MicroOLED和MicroLED性能优越 阅正文之后的 要声明 7 请务必参 资料来源:VR陀螺,中国半导体照明网,中关村在线,动点科技,科技发烧迷,IT之家,电子工程专辑,快科技,CINNO,arpara官网,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4、芯片:算力与交互是关键,高通迭代&厂商自研并进 特有功能和更高性能要求,促使主控芯片向XR专用芯片发展:1)更高算力以支撑高品质图像处理;2)丰富交互功能;3)多传感器信息融合;4)功耗和散热。 竞争格局:VR龙头品牌自研入局,国产趋势有望在后期出现。 图4:22Q1手机芯片厂商布局,高通定位中高端,联发科和UNISOC中低端;苹果、华为和三星自研芯片 请务资必料参来阅源正:文C之o后un的te重rp要o声in明t,官网,品阅网,IT168,和讯网,IT之家,中关8村在线,热点科技,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感知交互:功能持续丰富,关注摄像头等零部件投资机会 感知交互向更丰富功能迭代。面部识别、眼动追踪、精细化触觉反馈等将成为主流功能 丰富功能倒逼零部件数量增加。摄像头数量持续增加,步进电机、线性马达等新零件出现 图5:重点品牌感知交互零部件搭载情况梳理 资料来源:VR陀螺,维深WellsennXR,中关村在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