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价值重估,水落石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价值重估,水落石出

建筑建材2022-12-08龙天光中国银河笑***
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价值重估,水落石出

行业深度●建筑行业 2022年12月8日 价值重估,水落石出 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 核心观点: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有望使低估值建筑国企受益。我国证监会主席11月表示,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建筑行业国企占据主导地位,营业收入 总量占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量的80%以上。2021年,全社会建筑业企业用工人数达8180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位居第二。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从估值角度看,建筑国企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非常低。当前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的动态市盈率均不超过6倍,市净 率均低于0.7倍,建筑国企的估值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支箭”改善房地产融资,房建回款有望受益。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走低,前10个月增速为-8.8%,房地产土地购置面积 同比下降53%。今年以来,监管对房地产的调控持续边际放松,房贷利率有所下降,部分地区首付比例降低。11月份,监管层“三支箭”连发,分别从信贷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三个领域对房地产行业提供支持。2023年房地产销售、竣工、新开工增速降幅有望收窄,2023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随着部分房企融资改善,房屋建筑工程回款有望随之改善。 基建投资稳中求进。12月政治局会议指出,2023年以稳为主,稳中求进。2022年1-10月份,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11.39%,水利工程和电力热力燃气等投资增长较快。专项债发行提速,基建投资资金 来源有保障。2023年出口面临一定压力,消费复苏或面临扰动,基建依然是稳增长抓手。预计2023年我国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5.23%。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推荐基建、房建等。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从2013年的24.38%提升至2021年的37.88%,建筑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建筑行业的动态PE为9.79倍,位于过去10年25%的历史分位,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构建有望使其受益。监 管层“三支箭”连发改善房企融资,房建回款受益。推荐基建、房建等。重点推荐中国建筑(601668.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中冶(601618.SH)、中国电建(601669.SH)、中国能建(601868.SH)、中 国化学(601117.SH)、上海建工(600170.SH)、隧道股份 (600820.SH)、安徽建工(600502.SH)、华设集团(603018.SH)、设计总院(603357.SH)、山东路桥(000498.SZ)等。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推荐维持评级 分析师龙天光 :021-20252646 :longtianguang_yj@chinastock.com.cn 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19060004 沪深300 建筑(SW) % % % % 21/0121/0421/0721/1022/0122/0422/0722/10 % % % % 行业数据2022.12.8 30 20 10 0 -10 -20 -30 -40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相关研究 目录 一、中国特色估值有望提升建筑估值2 (一)建筑行业吸纳就业作用显著2 (二)中国建筑企业全球竞争优势明显2 (三)中国特色估值构建有望使建筑受益3 二、基建投资持续有望维持较快增速3 (一)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3 (二)建筑行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稳固4 (三)基建投资有望延续较快增速5 (四)基建投资资金来源有保障7 三、房建回款有望改善9 (一)监管“三支箭”连发改善房企融资9 (二)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增速有望改善10 (三)房屋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有望上修10 四、专业工程分化较大11 (一)人民币升值使国际工程产生汇兑损益11 (二)化建工程景气度受油价扰动12 (三)新基建获政策支持,成长空间较大12 (四)装配式建筑获政策鼓励14 五、投资建议15 (一)建筑行业集中度提升15 (二)建筑行业估值处于低位17 (三)推荐基建、房建等19 一、中国特色估值有望提升建筑估值 (一)建筑行业吸纳就业作用显著 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总产值为29.3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1.14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8.8%;我国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2013-2021年年均增长5.9%。2021年,全社会建筑业企业用工人数达8180万人,在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位居第二,仅低于制造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其中建筑业农民工年末从业人员占比为19.0%。建筑业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1: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7%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建筑业增加值 同比增加(%,右轴)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右轴) 16 14 12 10 8 6 4 2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二)中国建筑企业全球竞争优势明显 建筑业是我国优势产业。2021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1万公里,比2012年末 增加5.3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以上。高铁工 程标志着中国工程的“速度”,以港珠澳大桥为代表的中国桥梁工程标志着中国工程“跨度”,上海中心大厦代表着中国工程“高度”,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代表着中国工程“难度”。高速、高寒、高原、重载铁路施工和特大桥隧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长河段航道系统治理以及大型机场工程等建设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图2:2022年全球各国高铁里程及占比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中西德法日意国班国国本大牙利 土英瑞韩比耳国典国利其时 奥芬老荷地兰挝兰利 70% 高铁/公里 占比 60% 50% 40% 30% 20% 10% 0% 2 资料来源:铁路文化,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公司免责声明。 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势头强劲。从“一带一路”建设看,我国已同170多个国家和 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经过多年合作开发 建设,已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 2021年度有78家中国企业上榜,我国上榜企业数量和国际业务总额均居全球首位,国际业务 总额占250家上榜企业的四分之一。我国建筑业企陆续建成了中缅油气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柬埔寨斯登特朗—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等项目。我国建筑企业能逆势走出去,其全球竞争优势值得重视。 (三)中国特色估值构建有望使建筑受益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据新华社,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21日表示,需要对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重点任务深入系统思考。要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练好内功”,加强专业化战略性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公众公司意识,主动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让市场更好认识企业内在价值。 表1:建筑行业主要国企估值 EPS(元/股)PE 2021 2022(E) 2021 2022.12.6(TTM) 2022(E) 中国中铁 1.12 1.26 5.15 5.2 4.62 中国电建 0.56 0.71 14.32 10.8 10.77 中国铁建 1.82 2.04 4.29 4.6 3.84 中国交建 1.11 1.26 7.71 8.1 6.97 中国化学 0.76 0.93 15.82 10 9.1 中国建筑 1.23 1.36 4.08 4.4 4.23 中国中冶 0.40 0.47 9.48 8.1 7.2 中国能建 0.16 0.19 17.5 14.2 12.98 上海建工 0.42 0.27 8.51 25.3 10.12 证券简称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建筑国企估值提升空间大。建筑行业国企占据主导地位,营业收入总量占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量的80%以上。2022年,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预计能超过A股20个行业的营业收入。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营收体量预计能超过A股12个行业的营收总量。从估值角度看, 相比其他行业,建筑央企国企无论是市盈率还是市净率均非常低。当前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和中国中铁动态市盈率均不超过6倍,市净率均低于0.7倍。相较于食品饮料、新能源、有色等行业上市公司动辄40倍以上PE、8倍以上PB,建筑国有企业估值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基建投资持续有望维持较快增速 (一)流动性维持合理充裕 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商 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11月25日,央行公告决定于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25pct。12月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0月政府债券融资余额同增16%。2022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1.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9.8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政府债券余额为59.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月社融增量为9079亿元,同比减少7097 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791亿元,同比减少3376亿元。 图3:社会融资规模增速 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同比 150% 100% 50% 2005-01 2005-08 2006-03 2006-10 2007-05 2007-12 2008-07 2009-02 2009-09 2010-04 2010-11 2011-06 2012-01 2012-08 2013-03 2013-10 2014-05 2014-12 2015-07 2016-02 2016-09 2017-04 2017-11 2018-06 2019-01 2019-08 2020-03 2020-10 2021-05 2021-12 2022-07 0% -50% -1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M1,M2同比增速回落。2022年10月末,M1余额66.2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同比提高3pct,环比降低0.6pct。M2余额26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同比提高3.1pct,环比降低0.3pct。今年以来,M1整体趋势向上,M2同比增速持续走高。货币供应较为充裕。 10月份M1和M2增速均有所回落。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逐渐优化,经济复苏有望,我国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流动性有望延续合理充裕状态。 M1同比增速 图4:M1增速图5:M2增速 30% 25% 20% 15% 10% 5% 2012-01 2012-07 2013-01 2013-07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