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 公共融资部吴梦琦 经济实力: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 设的双核心城市之一,具备区位及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经济总量稳居省际中游、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主要在支柱产业回暖及投资支撑下,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已基本修复至疫前水平,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当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9万亿元,继续居省际中游、全国大中城市第五,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上广深;同比增长8.3%,高出全国增速0.2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1%,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依然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已进入边际递减周期。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增速较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基建及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显著。2021年全市消费复苏进程较快,增速居全国第三、西部地区第一位。当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两年平均增长9.6%。主要在国外订单量增加、机电产品出口同步增长带动下,2021年全市对外贸易延续两位数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反复、极端高温旱情、限电等多重因素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但仍保增长,当期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万亿元,同比增长3.1%,较上年同期降低6.8个百分点,略高出同期全国水平0.1个百分点。支柱产业及内生动力增长均承压,当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0%、1.5%和3.3%。 重庆市城乡区域发展分化仍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导入能力自优到劣排序依旧为中心城区、主城新区、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其中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心城区城镇化发展已达成熟阶段,人口虹吸效应突出,经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同时也是全市两大支柱产业电子、汽车的主要承载地,其中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产业布局相对较优,金融资源也最为富足,2021年上述三区经济体量继续居全市前列,其中渝北区是全市重要汽车及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经济体量保持首位优势,也是全市GDP唯一超两千亿元的区县。中心城区中九龙坡区和沙坪坝区也属工业大区,尤其沙坪坝区是全市笔记本电脑重要生产基地,也由此贡献了全市44%的对外贸易;其余中心城区2021年经济体量未超千亿元,其中大渡口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未足350亿元。次优的主城新区主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及产业外溢,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但城镇化进程有待推进,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度相对较高。其中涪陵区、江津区和永川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领先,2021年经济总量继续超千亿元;合川区2021年经济规模近千亿元,但内生动力连续两年增长疲软,经济增速(0.2%)居全市末位;綦江区、潼南区、南川区经 济体量相对较小,其中受工业拖累,2021年綦江区经济提速空间有限,增速(3.2%)居全市下游;其余主城新区成员经济实力居全市中游,2021年经济总量处于700 亿元至900亿元之间。受制于自然条件及生态保护功能,两翼片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滞后,工业基础及经济实力相对薄弱,其中渝东北片区整体经济实力强于渝东南片区。渝东北中心城市万州区2021年经济总量挤进前十序列(超千亿元),但工业经济体量较小;次之的三峡库区增长极成员开州区、云阳县和近主城都市区成员梁平区和垫江县2021年经济总量处于500亿元至600亿元之间;城口县仍为全市经济总量最小的县,2021年仍未及百亿元。主要受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疫情封控措施导致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影响,2022年上半年度,全市绝大多数区县经济明显下行,增速同比降幅平均值达7.2个百分点,稳增长压力显著加大。 财政实力:主要受支柱产业回暖、企业效益改善等影响,2021年重庆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两年连降后转为增收。2021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收 190.59亿元至2285.45亿元,规模居全国各省(市)第19位,其中税收收入1543.40亿元,规模略超疫前水平(2019年),同比增长7.9%;同年税收比率为67.5%,较上年微降,继续居全国各省(市)第22位,财政收入质量仍有待提升。同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47.3%,较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主要系压减支出规模所致,收支平衡对中央补助支持依赖度仍高。主要因上年疫情防控及灾后重建等特殊转移支付的退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补助收入同比下降4.9%至2050.31亿元,约占财政收入合计的3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也是全市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为2357.94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2043.67亿元,是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9倍,约占财政收入合计的30%;同比减收7.2%,主要系因房地产严调控政策,房企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下半年房企拿地意愿及能力降低、集中供地交易降温所致。主要受留抵退税政策、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销售疲软、土地市场走弱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税收及土地出让收入出现两位数下降,收支缺口明显扩大,财政“紧平衡”特征进一步凸显。当期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亿元,同比下降11.9%;其中税收收入909.1亿元,同比减少22.4%。同期全市财政自给率为42.5%,较上年全年回落近5个百分点。同期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900.4亿元,同比下降4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812.1亿元,下降39.3%;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仅约是预算内支出的46.5%。 重庆市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总体仍偏小,与经济实力相匹配,主城都市区成员财力整体强于两翼片区。2021年多数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正增长,但增长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区县占多数,高增长区县主要系非税收入带动。中心城区成员整体财政收入规模及质量仍具备领先优势。其中渝北区、江北 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70亿元,规模及财收质量均稳居全市前两位,且江北区财政自给能力市内最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近80%;北碚区和大渡口区收入规模相对较小,2021年低于30亿元;其余中心城区2021年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处于40亿元至60亿元之间,其中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渝中区因经济以服务业发展为主导,产业创税能力相对较弱,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未超50亿元。受减税降费政策及房地产市场下行冲击影响,2021年中心城区财税增幅整体不高,其中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税收负增长,因税收连年下降,巴南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已跌出前十序列。主城新区成员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处于20亿元至70亿元之间,其中合川区、江津区和涪陵区收入规模相对领先,超60亿元,但合川区税收占比低,2021年不及40%。主城新区成员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整体高于中心城区,但财税增长弱于中心城区,其中合川区、綦江区、铜梁区税收已连年下降,主要与产业结构调整、楼市及土地市场交易景气度下滑等相关。两翼片区中仍仅万州区财力相对较强,但其财政收入质量及自给能力均不佳。2021年万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超70亿元,居全市第二,但税收占比及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分别未超60%、50%;两翼片区其余区县收入规模低于31亿元。2022年上半年度,受经济下行,叠加大规模减税退税、土地市场明显走弱等因素影响,当期财税负增长区县占多数,财政收支平衡压力整体加大。 重庆市九大中心城区及两大功能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土地出让收入均由市级统筹,由市级以转移支付方式返还至区财政,故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大,2021年收入规模为1419.32亿元,同比增长23.1%,主要系当年两江新区土地收入改由市级统筹所致。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补助)收入规模相对较小,2021年未超110亿元。受建设用地资源储备、人口等资源禀赋影响,主城都市区成员政府性基金财力明显强于两翼片区。2021年中心城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整体有所减收,其中规模最大的南岸区2021年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降幅突出,土地资源有限的渝中区政府性基金补助收入仍居中心城区末位,2021年未及20亿元。2021年主城新区及两翼片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整体微增。主城新区中璧山区、铜梁区和永川区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超65亿 元,且土地财政依赖度相对较突出,其中璧山区规模超90亿元,居主城新区首位。两翼片区成员中仍仅万州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大,2021年规模略超60亿元,其余区县低于25亿元。受房企拿地意愿及能力下降影响,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70%至411.8亿元,其中主城都市区土地成交金额及平均溢价率均大幅下行。 债务状况:重庆市政府债务负担居全国中游,因区域投建及置换隐性债务资金需求,2021年以来全市政府债务规模及债务负担继续上升,但尚处可控范围。 2021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86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6%,其中市级2571 亿元、区县6039亿元(含两江新区及重庆高新区),与当年限额相比,市级尚有融资空间293亿元,区县新增额度基本使用完毕。2021年重庆市公布政府债务率为109%,高出上年24个百分点。 下辖区县政府债务方面,2021年重庆市区县政府债务余额继续两位数增长,当年新增政府债务额度均顶额使用,基本无弹性举债空间。主城都市区中綦江区、沙坪坝区和功能区重庆高新区政府债务负担相对较重,2021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超6倍,其余区县财力对政府债务保障程度尚可。两翼片区成员政府债务负担整体相对较重,边远区县城口县、酉阳县、巫山县和石柱县财力对政府债务保障能力均较弱,其中城口县政府债务负担最为沉重,2021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超18倍。 从城投债存续企业带息债务负担看,2022年9月末重庆市城投债存续企业 2021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为1.68万亿元,为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2倍 (考虑政府性基金收入后该指标降至3.6倍),居全国各省市该比率降序排列第 4位,仅次于四川、广西、贵州,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较重。从各区县看,以 2022年9月末城投债存续企业2021年末带息债务余额与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规模相比,各区县(包括功能区)该比率均值达8.9倍,区县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负担整体偏重,偿付压力仍主要集中在主城都市区,其中主城新区、中心城区、渝东北城镇群、渝东南城镇群成员该比率平均值分别为11.0倍、10.9倍、 5.8倍、6.6倍。其中,该比率高于10倍的区县达13个(含功能区),具体包括中心城区成员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巴南区、北碚区和九龙坡区,主城新区成员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涪陵区、大足区、长寿区、永川区和渝东北成员奉节县,尤其重庆高新区、沙坪坝区、南川区和綦江区该比值超15倍。中心城区渝中区、江北区及主城新区璧山区该比率低于3倍,债务负担相对较轻。此外,截至2022年9月末,巫山县和巫溪县仍无发债城投企业。 一、重庆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重庆市经济实力分析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双核心城市之一,区位及政策叠加优势较突出,经济总量稳居省际中游、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主要在支柱产业回暖及投资支撑下,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已基本修复至疫前水平,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受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旱情、限电等多重因素影响,重庆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腹地,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建设的双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上游地区重要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及生态屏障。全市总面积8.24万平方公里,约是成都市的6倍,下辖38个区县(26区8 县4自治县),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共3212.43万人,约是成都市的1.5倍,依旧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城镇化率70.32%,近江浙两省水平,但居民人均收入与江浙两省尚有一定差距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