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未来已至,打造“医+药+险”闭环 ——互联网医疗行业深度报告 分析师:谭国超(S0010521120002)分析师:李昌幸(S0010522070002)2022年12月5日 华安证券研究所 •内在需求驱动行业高增长,多种应用场景促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 •中国拥有庞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但地域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上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相对较低等因素推动互联网医疗新业态的成长,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23.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1%;2023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期达876.1亿元,同比增长25.1%。未来随着多种应用场景促互联网+医疗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医药电商、互联网商保、医疗智能硬件等将成为行业重点,形成完整的医药闭环。 •多业态融合打造完整“医+药+险”闭环,互联网医疗服务&医药电商是当前关注的重点领域 •医疗服务:医院和科技公司主导各具特点,慢病管理将深化。预计中国在线问诊市场在2019年至2024年将按77.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30年达4,070亿元,占中国医疗咨询总量的68.5%。行业增量空间大,互联网医院成主要深化方 向。现阶段互联网医疗服务更加依赖线上线下结合的医疗闭环——医疗服务的发展将以深化建设和探索互联网医院模式为主,以优化在线问诊平台为辅。 •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处早期阶段,渗透率有望突破。我国医药电商作为医药流通的渠道之一,受益于全渠道的增长趋 势,其交易规模逐年增长。多重驱动力保障医药电商长足发展。B2C、O2O、B2B三大业务模式协同发展,未来增长可期。新药特药、处方外流、技术推动、政策清晰等驱动因素推动医药电商发展,其中具有网络效应的互联网巨头将成为市场主要参与者。 •医疗信息化:需求端保障行业巨大增长空间。中国医疗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传统医院信息数字化参与者以及数据 分析及移动化服务厂商。预期于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99亿元和7,0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0.5%和22.0%。 •互联网商保:技术赋能商保,提升产业链价值。由于国家保险覆盖新特药范围有限、可支配收入提高、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及新保险产品的发展,预计2030年商业健康保险收入和支出估计将分别达到60,626亿元和28,518亿元。 核心观点 •互联网巨头携流量资源入局,“需求、供应、支付”三端共同驱动 •在市场政策环境向好和医疗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医疗服务、医药电商等领域布局,寻求需求端、支付端、供应端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巨头自带巨大的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够将内在用户转化为医药平台用户,进而能够提升互联网医疗在整个医疗行业的市占率和推动互联网医疗“医+药+险”闭环的形成。 •其中相关公司包括: •京东健康: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提供一体化服务; •阿里健康:联动阿里生态的流量获取能力,持续升级服务体验; •平安好医生:确定会员制收费,辅以差异化服务获增值收入; •其他互联网医疗公司:叮当健康、微医、药师帮、药易购等。 •医疗信息化:卫宁健康、东华软件、创业慧康、东软集团、万达信息等。 •风险提示 •政策不确定性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等。 行业概览 1 目录 行业概览 政策梳理 未来场景 业态盘点 2 重点领域 3 驱动因素 4 重点公司 5 •互联网医疗行业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连接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互联网巨头、移动运营商、应用开发商、数据公司和保险企业等众多参与者,形成了覆盖健康管理、自诊、诊断、治疗、用药和康复的全价值链条,进而实现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在线医保支付、医药电商、医院管理信息化等场景落地。 •中国拥有庞大的医疗健康市场,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庞大且稳步增长。2020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总额位列全球第二,达72,306亿元,2016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1.8%;预期于2025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114,860亿元及166,425亿元,2020年至2025年以及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9.7%及7.7%。但是,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在2020年全球十大最高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中仅排名第九,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此外,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资源短缺、老龄化发展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更需要利用互联网特性发展医疗健康产业,以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服务。 2016-2030E中国医疗健康支出规模及预测(亿元) 180,000 160,000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2016年至2020年 11.8% 144,956 134,717 2020年至2025年(估计) 9.7% 124,623 2025年(估计)至2030年(估计)7.7% 96,676 105,667 114,860 80,043 88,128 59,122 65,057 72,306 46,345 52,598 0 期间复合年增长率 155,538 166,425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 资料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华安证券研究所 地域上: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东部的公立医院总数量及三级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总数及执业医师数量相对中部、西部有绝对优势。 •中国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型三级和二级医院。大部分三级医院均位于北京及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及山东、江苏及浙江等较富裕及人口密集的东部沿海省份;而河北、河南及湖南等较不富裕但人口密集省份的三级医院均不足100家,此类地区患者较难获得优质医疗资源和治疗方案。 2017年世界医护资源情况对比 20 18 2.0 1.6 2.6 2.8 4.5 3.3 4.2 2.7 3.8 8.2 11.5 12.2 13.2 14.5 16 14 12 10 2020年中国公立医院分布(家) 5,000 4,500 4,000 3,500 2020年中国卫生技术人员分布(人) 5,000,000 4,500,000 4,000,000 3,500,000 8 6 4 2 0 世界平均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东部 中部西部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东部 中部西部 千人医生数(人)千人护士数(人) 服务上:医疗资源短缺 •截至2017年,中国整体医护资源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仍有不小的差距,护士资源尤为紧缺。 •医疗资源供需失衡导致患者医疗服务体验 三级医院(家)二级医院(家) 一级医院(家)未定级 执业医师(人)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人)差。 药师(人)技师(人)其他(人) 人口老龄化 2016与2026年(估计)慢病患病率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 •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高达13.5%,根据WHO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即已标志社会步入老龄化。人口结构的发展规律将导致社会对医疗服务的依赖,如诊疗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的逐年攀升,使得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2012-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162026E 癌症糖尿病高血压 18.00% 14.10% 5.10% 0.30% 0.60% 27.60% •中国癌症及糖尿病(均为慢性病)的发病率预期将于未来十年几乎翻倍。 15.0% 10.0% 11.9%12.6%13.5%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相对较低 2015年全球医疗健康支出对比 5.0% 0.0% 9.4%9.7% 10.1%10.5%10.9%11.4% •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相比其他具有高国内生产总值的国家仍相对较低。2015年,中国国家医疗 12,000 10,000 9,975 20.0% 4,344 3,758 2,005 482 18.0% 16.0% 10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2012-2020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亿次) 87.20 健康开支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6.1%,而南韩、日本及美国的相应百分比分别为7.4%、10.9%及 8,000 6,000 4,000 14.0% 12.0% 10.0% 8.0% 6.0% 8068.8873.14 60 40 76.0276.9979.3281.8383.08 77.41 17.7%。此外,2015年中国的人均居民医疗健康开支为481.6美元,分别约为南韩、日本及美国的四 分之一、八分之一及二十分之一, 2,000 0 中国韩国日本英国美国 4.0% 2.0% 0.0% 20 表明中国人均医疗支出仍有相当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0 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大的增长潜力。 国家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百分比 •2020年,我国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均超过一级医院、二级医院,造成医疗服务整体呈“倒三角”状态。互联网医疗可以推动区域内诊疗信息互通互联,便携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帮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利于推进分级诊疗,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 •在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的跨地域性能够实现常见病和慢病的复诊,能够提升诊断效率,缓解医疗资源短缺的现状并优化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感。 •电商平台得益于互联网所具备的高时效性特征,为患者提供及时的送药到家服务,凭借品类优势和流量优势,推动了医药电商的发展。 服互 务联 网 特 性 + 跨地域性 时效性 共享性 •通过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以微信、APP、挂号网等作为载体,有助于形成医疗智慧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打破传统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困境,助推实现医疗信息和医疗资源共享。 医 疗 敬请参阅末页重要声明及评级说明 华安证券研究所 •我国最早于1980年开始进行医疗与电子化,医院工作流程与计算机的融合。2000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医疗逐渐互联网化,在线医疗逐渐崛起并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于PC端的预约挂号、分诊、电话咨询等服务使得传统医疗模式得到初步的改变,在减轻医疗就诊压力与简便流程的双重作用下,配合2009年新医改的冲击,中国医院信息化兴起第二次热潮。 •近十年来,在4G技术及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及推动下,互联网医疗服务逐渐由PC端(1.0时代)转向移动端(2.0时代),大量移动医疗APP、医院官方APP和可穿戴设备逐渐融入生活。自2015年起,我国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处于2.0至3.0阶段的过渡时期,即将走向以互联网医院为主的3.0阶段。最终3.0阶段将会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医院,囊括在线问诊、 奠基期(2000-2012年) 高速发展期 (2015-2016年) •医院系统信息化初步搭建 •远程医疗开始起步起步期(1980- 1999年) •医院系统信息化第二次热潮 •在线医疗兴起 •在线医疗出现移动端趋势 •医院推广官方 APP •可穿成戴设备进入 长期(2013- 公众视野2014年) •智能硬件及云计算使医疗大数据得以实现 •互联网医院使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 •问诊-开具处方 -送药-保险形成完整产业闭环理性期(2017- 2020年) 1.0时代 2.0时代 2.0时代向3.0时代转型阶段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