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价值化重构生产体系,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当今社会已迈入数字化发展重要机遇期,数据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式集聚态势。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1749亿元,整体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流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数据要素流通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前提。我国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潜力巨大,每年全社会数据量增长约40%,但真正被利用的数据增长率只有5.4%。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及其市场化配置改革,数据要素相关政策陆续出台。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世界上首次将数据视为新的生产要素; 2022年10月,《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出台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及配套政策,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制度规则,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持续看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及数字经济相关环节投资机会:1)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权利、数据登记、数据定价(收益分配)、数据交易、数据监管(安全合规)等数据闭环的价值体系;2)数据基础设施方面,通信硬件设施将是数字经济发展最先受益的环节,包括运营商为主的技术设施底座、承载算力的IDC、服务器、“东数西算”带来的骨干网建设需求等各个产业链环节;3)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角度来讲,未来应用的高算力运算需求,对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的基础上也进一步带动对相关技术及算法的需求。 相关标的:国资云/数据运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桑达A;数据服务:每日互动、易华录、浙数文化、星环科技、安恒信息、山大地纬、拓尔思等;基础软件:东方通、润和软件;数据安全:卫士通、深信服、启明星辰;主设备商&服务器: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星网锐捷;光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华工科技、新易盛;IDC:英维克、佳力图、申菱环境、润建股份;云计算&大数据:优刻得等;PCB/载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世运电路、崇达技术;AI: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大讯飞。 风险提示:数字经济推进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风险。 1.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要素市场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数字经济政策不断细化、重要性日益提升,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速度加快。 2016年,《“十三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2017年开始至今,“数字经济”已经连续六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以单独成段方式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在九大重点任务中,数字经济被列为第四大重点任务,发展重点集中于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完善数字经济治理等。 除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国家层面有关数字经济的政策出台频次和力度也不断增强。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专门针对数字经济做出全面部署,提出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加速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有力支撑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表1:我国数字经济最新政策一览表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3.4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图1:201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及增速(万亿元) 数字产业化稳步增长,产业数字化持续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为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占GDP比重为7.3%,数字产业化发展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的转变,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向全球高端产业链迈进。2021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18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图2:2016-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情况 数据要素价值化重构生产体系,数据要素市场构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当今社会已迈入数字化发展重要机遇期,数据规模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式集聚态势。据国家工信安全中心测算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545亿元,预计到2025年,规模将突破1749亿元,整体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图3:2016-2025E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要素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正成为催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变革的核心竞争所在,构建新型生产体系。从数字经济产业链来看,1)上游是数字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5G基站、光纤光缆、芯片、PCB等。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数据要素市场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2)中游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其中,数字产业化方面,电信业、互联网行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信息服务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行业,将实现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落地; 产业数字化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和应用,各行业将迎来数字经济下的新模式和新业态,产业化应用空间广阔。作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参与主体,产业生态的构建将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创新活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将拉动与先进生产力的深度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3)下游是数字化治理,应用于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智能农业、车联网、智慧制造、平台经济、数字货币等。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将激活政府公共数据的社会化价值和市场化潜力,促进服务及治理模式的创新。 图4:数据要素价值化重构生产体系 2.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涉及多个环节,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数据要素流通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基本前提。数据要素的健康有序流通将改变数字经济的发展形态,数据要素高效流通将深度拉通与先进生产力融合,发挥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进一步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数据要素流通标准化是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数据要素市场的本质内在要求,是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的内在驱动,将为持续壮大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提高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发展数字产业新增长点、促进技术应用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图5:数据要素市场产业链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流通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国外市场来看,国外数据要素流通及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发展起步较早,2008年前后国外数据交易平台就已进入到萌芽时期,并出现了“数据市场”、“数据银行”乃至“数据公约”等条文,现今已经发展有多所综合性数据交易中心和细分领域的数据交易平台。同时国外数据要素流通及交易呈现巨头“领衔”的特点,欧美等IT行业巨头凭借积累的海量数据资源和云计算技术,纷纷构建起企业级的数据交易平台,国外数据要素交易模式进入到完全市场化状态,目前市场集中在商业、财务、健康、消费者行为等领域。当前,国外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日渐成熟,已经有30多个国家出台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202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数据战略”,持续推进欧盟数据法律制度的路线图,“欧盟数据战略”的推动极大促进了全球各个国家数据法律法规的制定。 相对而言,当前我国数据要素流通还处于较为传统和起步阶段,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仍然较为缓慢。我国数据要素流通交易的潜力巨大,每年全社会数据量增长约40%,但真正被利用的数据增长率只有5.4%。主要原因是数据要素流通不畅,交易体系不健全,全链条生态尚未建立,数据产权制度、交易定价制度、会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中介服务制度以及安全治理制度尚不完善。 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涉及数据权利、数据登记、数据定价(收益分配)、数据交易、数据监管(安全合规)等五个环节,形成数据闭环的价值体系。1)数据资产登记解决权属链识别、市场准入和数据资产盘点等问题,提升数据资源市场的丰富度和活跃度,是数据要素流通的必要前提;2)专业的数据评价和数据资产评估解决数据要素全生命期质量和价值度量等问题,是实现数据价值流通的必经之路;3)数据交易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据价值,培育数据要素市场的关键环节;4)数据监管是在数据要素流通全过程制定数据安全合规监管监测体系,保障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流转。 图6:数据要素流通总体框架 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及其市场化配置改革,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在世界上首次将数据视为新的生产要素,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可见数据要素高效规范流通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基础关键的工作之一。2022年6月,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要求。数据要素流通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引擎,是促进数字政府持续长效运营、激活政府公共数据的社会化价值和市场化潜力重要手段,是数字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服务及治理模式创新、数字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加速器。 表2:我国数据要素相关政策一览 3.相关标的 国资云/数据运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深桑达A; 数据服务:每日互动、易华录、浙数文化、星环科技、安恒信息、山大地纬、拓尔思等; 基础软件:东方通、润和软件; 数据安全:卫士通、深信服、启明星辰; 主设备商&服务器:中兴通讯、浪潮信息、紫光股份、星网锐捷; 光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华工科技、新易盛; IDC:英维克、佳力图、申菱环境、润建股份; 云计算&大数据:优刻得等; PCB/载板:沪电股份、深南电路、兴森科技、世运电路、崇达技术; AI: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科大讯飞。 4.风险提示 数字经济推进不及预期:若数字经济等政策力度不及预期,规模化应用不及预期,或将导致行业需求萎缩。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国家对5G、物联网等创新领域扶持政策减弱,运营商部署5G/NB网络意愿减弱,进度不及预期。 标准化推进不及预期:若数据要素标准化、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将对行业需求产生影响。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风险:受疫情反复及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国内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如果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预算不足,从而影响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