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 2023年年报(总第53期)报告日期:2022年11月30日 要点 ●2023年,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盈利能力有所减弱,制约资本充足水平提升和资产规模扩张,不良贷款压力依然存在。 ●2023年,在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中国银行业将进一步发挥夯实实体经济恢复基础的作用,保证自身盈利的稳健增长,持续改善资产质量。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描绘了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图景,银行业经营环境持续向好。本期报告围绕二十大引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 2023年各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及同比增速(预测)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研究院 中国银行研究院 全球银行业研究课题组 组长:陈卫东副组长:王家强成员:邵科 叶怀斌 杜阳李晔林李一帆 曾圣钧(深圳)李彧(香港)季瑶瑶(悉尼)石磊(悉尼)王哲(东京)镐鑫(伦敦)杨勃(匈牙利)靳磊(纽约)游博颖(纽约)邓中楠(巴西) 联系人:邵科 电话:010-66594540 邮件:shaoke@bankofchina.com 二十大引领银行业发展新征程 ——中国银行全球银行业展望报告(2023年) 2022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面临严峻挑战,银行业风险因素凸显,规模增长、资本充足水平提升受阻,盈利能力下降。相对而言,中国经济改善性趋势明显,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发力增质提效,银行业稳健经营和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这是在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大会,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期报告围绕二十大引领银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 一、全球银行业发展回顾及2023年展望 (一)全球银行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凸显 地缘政治风险外溢,全球经济下滑给银行业盈利带来严峻考验。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供应链局部受到扰动,粮食与能源价格高涨,加剧全球通货膨胀形势;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受阻。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欧美经济体表现尤为明显(图1)。摩根大通全球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下降,10月降至49.4,为年内最低,其中英国及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的降幅较为明显(图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10月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2023年将进一步放缓至2.7%。世界银行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下调至1.9%,认为全球经济正危险地逼近衰退。总体来看,严峻的经济环境给全球银行业发展带来较大风险。 图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图2:制造业PMI指数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 主要经济体快速大幅加息,对全球银行业经营带来巨大影响。2022年以来,为对抗通货膨胀压力,主要经济体央行保持激进的加息进程。欧洲央行在年内累计进行三次加息,其中10月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上调75个基点,基准利率升至2%,创下历史上最大幅度的连续加息;美联储年内连续六次加息,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其中11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 3.75%-4%,升至2008年1月以来最高位。英国央行在年内累计加息七次,其 中11月加息75个基点至3%,创1989年以来的最大单次升息幅度。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均不同幅度数次跟进加息。为抵御通货膨胀、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等压力,部分新兴经济体同样保持频繁而剧烈的加息节奏。匈牙利央行连续多次加息使基准利率上升1060个基点至13%;巴西央行持续上调利率450个基点至13.75%;遭遇欧美经济制裁的俄罗斯情况较为特殊,其央行关键利率在年内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态势。总体来看,伴随多数经济体加息,银行业融资成本上升,市场风险加剧,资产负债管理压力加大。 图3:2022年部分国家政策利率变化 资料来源:各国央行,中国银行研究院 金融监管政策秉持审慎基调,引导银行稳健经营。为满足将于2023年正式实施的巴塞尔协议Ⅲ最终方案的监管需要,2022年以来美国、欧元区等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始终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秉持审慎监管的政策基调,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从数据披露、资本要求、产品服务、气候风险以及数字科技等多维度加快完善监管,以便银行在适应监管要求的前提下稳妥展业、实现盈利。同时,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围绕相关领域不断推进金融监管政策补短板(表1)。 表1:2022年以来部分金融监管政策及其影响 监管类型 范围 时间 金融监管政策 主要影响 数据披露 全球 2022.6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联合发布报告,宣布G20的数据差距倡议(DGI-2)第二阶段完成。 在解决各经济体监管数据披露差距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助于各国制定更有效的金融监管政策。 资本要求 欧元区 2022.4 欧洲银行管理局(EBA)围绕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重建资本缓冲监管要求、进一步评估当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应对环境变化、以及建立针对非银行贷款人的监督和监测系统等。 疫情暴发及地缘政治冲突等超预期风险冲击,叠加非银机构成长,欧洲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需要进一步修订,以便妥善应对未来的各种风险影响,有助于欧洲金融稳定。 德国 2022.1 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上调银行业资本缓冲监管要求:境内风险加权资产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比率上调至0.75%;境内住房抵押贷款部门的系统性资本缓冲比率上调至2%。 针对金融体系的逆周期调节逐步回归常态。此次德国结束了一部分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的临时性宽松监管措施,有助于推动银行业稳健经营。 英国 2022.6 英国审慎管理局(PRA)宣布取消为应对疫情影响而设置的临时性反周期资本缓冲措施,从2022年12月底开始生效。 与疫情暴发相关的不确定性消退,反周期资本调整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有助于未来促进银行业的有效竞争。 产品服务 美国 2022.10 美联储宣布小额贷款免于高价抵押贷款评估要求的门槛,高价抵押贷款特殊评估要求的贷款门槛将从8500美元提高到31000美元。 对高价抵押贷款范围进行更为精准的划定,贷款门槛的调整要反映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增长,便于监管的针对性开展。 英国 2022.11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修改或撤销了多项金融营销活动,其中零售贷款、零售投资 督促发布金融促销活动的授权公司负责确保所有金融促销活动的沟通清晰、公平和 和零售银行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无误导性,遵守相关规则,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气候风险 欧元区 2022.7 欧央行将气候因素纳入欧元体系货币政策框架,在公司债券购买、抵押品、披露要求和风险管理方面引入气候因素。 减少资产负债涉及气候变化的金融风险,有助于维护欧元系统价格稳定并支持经济绿色转型。 英国 2022.1 英国央行要求银行业量化气候相关风险,将其纳入战略、风控、业务和决策过程。 有助于监管确定是否要改变监管资本框架以及增设气候风险相关资本金工具。 2022.8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宣布成立全新的ESG咨询委员会,协助处理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相关事宜。 促进多样化和包容性金融服务,有助于推动英国实现2050年经济发展净零排放承诺。 数字科技 全球 2022.10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提出对加密货币监管的建议,包括赋予政府有效监管加密货币市场所需的权力、各监管当局应协调国内和国际加密监管和执法、为所有加密资产服务供应商开发治理和风险管理框架、加密资产服务供应商需要适当披露与其服务相关的风险等。 在全球稳定币(GSCs)层面,促进监管方法的全面性和国际一致性,旨在监管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的任何类型的加密资产活动,以及相关的发行人和服务提供商,最终通过强力监管,推动加密货币被用作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逐渐在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 2022.4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公开信,要求银行报告其与加密货币相关的活动信息,FDIC将审查相关信息并反馈。 消除与加密货币相关重大的安全隐患,通过保护消费者维护金融稳定性。 印度 2022.2 印度财政与企业事务部宣布建立75个数字银行,将15万家邮局纳入核心银行系统。 有助于支持印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网上银行、数字支付等方式促进金融普惠。 2022.6 印度央行禁止金融科技初创企业通过非银行预付支付工具(PPI)提供信贷额度。 通过对贷款人和金融科技公司进行监管,以防潜在的洗钱风险。 巴西 2022.3 巴西央行推出更严格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支付机构将根据其规模和复杂性受到监管。 通过提高大型金融科技支付机构的资本要求来降低系统性风险。 2022.4 巴西参议院通过监管国内加密货币市场的法案,为数字货币基金及其日常使用制定基本规则。 指导如何打击利用加密货币洗钱的行为,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提出监管准则,保护客户资金和信息。 阿根廷 2022.5 阿根廷央行禁止金融机构提供加密货币服务,涉及监管范围之外的数字资产业务。 引导金融机构专注于“为商品和服务的投资、生产和消费融资”领域的业务发展。 印尼 2022.10 印尼金融服务管理局(OJK) 提高公众对数字金融服务和 推出三项监管创新,分别是数字金融知识模块、聊天机器人客户支持技术、启动监管技术(RegTech)和监控技术(SupTech)能力建设。 产品的理解以及对数字金融行业的信任,推动监管数字化发展,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综合监管和许可的有效性。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中国银行研究院 (二)全球银行业经营表现不容乐观 持续的经济金融不确定性冲击可能从多角度对全球银行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盈利能力减弱将成为全球银行经营的突出特征,进而影响资本补充和规模扩张能力,潜在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 1.盈利能力恢复继续受阻 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部分经济体银行业大量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同时资本市场动荡导致非利息收入减少,金融市场融资成本升高引起信贷需求下降,银行业盈利增长面临较大阻力。预计全年美国银行业净利润达到2610亿美元,同比下降6.1%,拨备大幅提升和投行业务低迷是主要影响因素;欧元区银行业净利润达到1110亿美元,同比下降2.7%;日本三大金融集团净利润大幅下降28%,英国五大银行净利润下降约2%;澳大利亚银行业受益于下半年连续加息影响,净利息收入反弹,全年净利润达到262亿美元,小幅增长4.7%。 展望2023年,加息对净利息收入带来的提振作用有所减弱,政治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银行业盈利增长压力难以缓解。从全年来看,欧元区和英国银行业净利润可能进一步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3%和1%左右;由于前瞻性拨备计提已达到较高水平,预计美国银行业将实现净利润近2800亿美元,同比增长7.2%;日本银行业净利润在2022年大跌近30%的基础上将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1.8%;澳大利亚银行业盈利增长面临挑战,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降至约2.1%(图4)。 图4:2023年部分经济体银行业净利润规模1与同比增速(预测) 资料来源:各央行和监管机构,银行财报,中国银行研究院 2.资本充足水平持续下降 2022年,逆周期调节的资本留存政策全面退出,对银行资本消耗的限制减弱,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全球银行业的风险加权资产持续扩张。同时,银行业盈利能力受损,进一步制约了资本补充能力。预计年末全球多数经济体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降。欧元区和英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7.6%和16.7%,同比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澳大利亚银行业资本充足率达到16.9%,同比下滑1个百分点;美国和日本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4.6%和16.5%,同比下滑0.9和0.8个百分点;泰国和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的资本充足水平分别达到19.6%和18.1%,同比下降0.3和0.1个百分点。 展望2023年,全球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水平将继续下滑。从外部来看,多数经济体尚未建立起应对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和能源危机等风险的银行资本缓冲 1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