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宏观与产业政策综述第6期:何谓可持续的需求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与产业政策综述第6期:何谓可持续的需求侧?

2022-11-24林荣雄、朱海洋安信证券更***
宏观与产业政策综述第6期:何谓可持续的需求侧?

以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主张扩大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行、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未来政策以稳增长、促消费为导向,加大多行业支持力度。 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发展做出规划展望: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但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旅途中,必须把实施扩大有效、可持续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其中,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同时,必须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需求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尤其要重视在极端情况下,实现中等水平可循环。对于民间投资的发展,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旋律为:我国有条件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兼顾当前和长远,把财政可持续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跨周期、逆周期调节,科学安排赤字、债务规模,将政府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对于新型城镇化,政府提出县域“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在具体产业领域,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能源方面重视程度提高,采暖季天然气保供稳价被提升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高度;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要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今冬明春采暖季天然气供需形势。有关医药,把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作为各地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将有关工作及指标纳入各地健康中国行动考核体系。关于数字经济,主张加大基础电子产业研发创新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发展技术门槛高、应用场景多、市场前景广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加大基础电子产业研发制造用地支持力度,鼓励有关地方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投资,着力培育行业优质企业,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并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车辆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 风险提示:疫情传播超预期、政策不及预期,中美关系再度恶化,海外货币政策变化。 1.宏观与产业政策的顶层框架 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但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14亿人口是一个整体,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应做足准备、防患未然。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必将在世界现代化版图中留下深刻的一笔,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和国家始终把发展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不断与时俱进,以发展为重要内核,针对不同时期国情制定不同的发展规划。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关键点不在于发展的速度,而在于发展的质量。因此,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之举。根据发展现状,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重大生产力布局是我国的制度优势之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是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并充分考虑我国发展现状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今,伴随时代发展,重大生产力的定义内涵亦不断扩充,保障国家战略竞争安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力和保障国家民生安全的相关生产力亦被包含在内。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能够较好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好发展与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完善区域间产能分工,充分发挥先发优势与后发能量,使整个国家生产力布局更加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略,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只有通过市场经济才能实现。政府和市场作为经济调节的“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相辅相成。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市场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政府需要充分发挥辅助、补充和兜底作用,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实现职能转变,最终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历史经验来看,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要求。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扩大的内需必须是有效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是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是可持续的需求。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在需求的有效性上做文章,应当重点关注人民需要什么、人民有能力消费什么、人民未来可能会需求什么,并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结构对有效需求的适配性,将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不能形成人民不需要的落后产品,造成社会资源和财富浪费。只有在有合理回报的投资、有收入依托的消费、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需求被满足时,才能提升人民幸福感。 第二,经济发展最终靠供给推动,从长期看是供给创造需求。目前,我国面临需求紧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其中供给侧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国民经济循环的堵点,长期来看阻碍消费潜力的释放,负面影响需求侧。解决问题核心即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推动需求,为更长远的发展提供给底层支撑,为供需均衡发展的注入持续动力。改革过程中,要发挥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对于依赖度高的“卡脖子”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足短板,对于有需求但未被满足的领域,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供给结构,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形成经济发展不竭动力。 第三,尤其要重视在极端情况下,实现中等水平可循环。当下我国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时期,如何应对风险、处理危机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 目前来看,我国具有天然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但也会存在需求无效、经济循环容易卡点堵点的问题。因此,要有市场有效需求,构建完整顺畅的国内需求、供给市场大循环,维持基本面稳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尤其要重视在极端情况下,实现中等水平可循环,增强经济发展稳定性。 民间投资方面,先进制造业投资、实业发展是重点。继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强调“要尽可能吸引民间投资”后,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提出21条具体举措,支持民间投资参与102项重大工程等项目建设、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支持民间投资发展。其中,三条“鼓励”措施是政策核心: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加大先进制造业投资,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1.4万亿元,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当前我国制造业规模已不可忽视,发展重心已从打造规模优势,转移到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加速实现高新技术领域核心突破。其中,提高核心竞争力、避免产业“空心化”是重中之重,相关前沿领域的投资成为热点,民营企业应当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市场规模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加大研发投资力度,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鼓励民营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设备更新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力资本价值持续提升,传统生产逐渐为新型设备技术所替代,加快设备技术的转型升级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有力措施,故必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打造新增长引擎,巩固领先地位。 鼓励民营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避免片面追求热点、盲目扩大投资、增加运营风险。实业是发展的基石,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在市场寻求投资时,企业应当量力而行,在享受市场红利、获得流动性的同时,必须合理控制债务融资规模和比例,自觉强化信用管理,遵守市场相关规则,避免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杠杆投资,减少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为市场营造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出一份力。 1.1.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图1.产业政策顶层框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1.2.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图2.产业政策顶层框架:支持民间投资发展 1.3.近期重要会议传递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但要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1)十九大报告有关表述: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 2)二十大报告有关表述: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1)十九大报告有关表述: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二十大报告有关表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