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摘要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新时期深港融合发展具有必要性,这不仅是现阶段高端要素流动和集聚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两地突围“内忧外困”、共谋发展的诉求。对于香港而言,其发展诉求是产业实体化和培养新经济增长空间;而深圳则希望进一步深化开放,引领“走出去”和突破“卡脖子”难题。深港融合发展思路能够很好地契合两地的发展诉求。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目前,深港融合的主要现状问题是两地之间要素流动和聚集的一系列障碍,具体表现为两地规则标准衔接不畅、科创要素跨境流动不自由、金融互联互通有待深化以及疫情下人员物资通关受限等方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围绕“促进体制机制协调,共建深港三圈融合生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北大汇丰智库金融组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成稿时间:2022年10月10日 大汇丰智库 联系人:程云(0755-26032270,chengyun@phbs.pku.edu.cn)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一、新时期深港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2022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的行稳致远以及深化香港与内地的更紧密合作指明了方向。他提出希望香港保持自身独特地位和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能,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深圳是香港对接内地的第一站,深港合作亦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最佳切入点。实际上,深港合作在历史上具有深厚积淀和显著成就。过去40年,从“前店后厂”的跨界生产网络到如今的“双城三圈”概念区,深港经济总量合计已超过5万亿元,占大湾区比重高达45%,两地区域一体化进程亦稳步推进。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的25周年,也是深港合作开启新时期发展阶段的起点,而“融合发展”正成为这个阶段的关键词和必然发展方向,这既是现阶段高端要素流动和集聚的要求,也是深港突围“内忧外困”境地、共谋发展的诉求。 1.深港融合是现阶段高端要素流动和集聚的要求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随深港合作阶段的推进,两地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合作内容逐步深化,深港之间的互动要素也呈现出高端化和复杂化趋势,要素跨境流动和集聚越来越频繁,对深港一体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早期深港“前店后厂”合作模式下,两地主要围绕传统制造业的加工和出口开展合作。深圳提供土地、厂房和无需迁移的本土劳动力,而香港提供资金和技术设备,形成“香港接单、深圳生产、再通过香港转口贸易”的产业垂直分工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所涉及的要素较为简单且相对可以分割,要素跨境流动和集聚的要求相对不高。而如今,深港由生产性合作过渡到功能性合作,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寻求新经济增长点,所涉及要素更加复杂和多样,如人才、数据、技术、专业服务、资金等等,而这些高端复杂要素往往需要集聚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因而对深港跨境经贸往来、金融互通、科创合作、体制衔接等领域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大汇丰智库 2.深港融合是新时期两地突围“内忧外困”、共谋发展的诉求 当前,新冠疫情、地缘冲突、能源危机加剧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去全球化”浪潮动摇全球生产网络和产业链布局模式,世界格局“东升西降”演替中大国博弈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冲突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国际科技的激烈竞争……作为外向型经济体,深港也难免受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两地内部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也被激发:比如几波输入性疫情冲击深港经济发展,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经受考验;美国实施对中国商品征收巨额关税、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等不合理制裁,打击国际投资者对内地和香港的信心;美国对华为实行技术封锁、限制半导体巨头对华投资和出口高端芯片,使得中国技术面临“卡脖子”困境等等。香港和深圳已经无法再像过去的“超级全球化”时代那样能够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获取发展的一系列要素资源,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行一定调整。在目前“内忧外困”的大环境下,深港融合发展既是全球经济“寒冬”中“抱团取暖”以求生存的需求,也是两地通过优势互补,解决各自经济内在结构性矛盾、谋求互利共赢和长远发展的诉求。 二、深港现状与融合发展诉求 北大汇丰智库 新时期,深港两地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同特征和问题,潜在互补性增强,在各领域也出现新的合作空间,融合发展思路能够很好地契合两地发展诉求。 1.香港:主动融合,寻求产业实体化和新经济增长空间 北大汇丰智库 对于香港而言,其主要发展诉求是实现产业实体化和多元化,谋求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和空间。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疫情之前,香港经济发展已显现疲软态势。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深入和新自贸区的建立,香港相对于内地的制度红利和外贸优势削减,近10年的GDP年增长率大体呈下降趋势(图1)。尤其是2020年,在中美贸易摩擦、修例风波以及新冠疫情的三重压力下,香港经济遭受重创,GDP全年锐减6.5%,失业率也创下16年来的高位。在此次危机中,香港暴露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即产业空心化和单一化问题。数据显示,香港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长期超过90%,而制造业比重不足1%(图1),虽然香港特区政府在2015年曾提出“再工业化”的目标,但实际成效甚微。长此以往,产业结构空心化、单一化的不良后果也开始显现:在重商主义和炒卖风气盛行下,大量资本涌入金融和地产等投机性行业,进一步挤占了其他产业的生存空间;企业营商成本和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推高,进一步造成香港人才流失和工业科技的发育不良;实体产业的流失使得大量基层就业依赖批发零售、住宿膳食、运输仓储等低增值的消费性服务业,但这些行业一方 北大汇丰智库 面极易受到疫情和暴乱的较大冲击(图2显示上述行业的产值比重在2019-2021年间下降明显),另一方面也严重依赖外来游客和海外商品的“大进大出”,对本地生活干扰大,容易激化与内地的矛盾。产业结构失衡的影响蔓延到社会方面,则表现为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和矛盾激化,这也是近几年香港社会内耗、“泛政治化”和动荡不安的经济根源。 香港GDP分行业(亿港元)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北大汇丰智库 10000 5000 0 8 GDP总值同比(%) 北大汇丰智库 6 4 2 0 -2 -4 -6 -8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产品税服务 北大汇丰智库 建造电力、燃气和自来水供应及废弃物管理 制造农业、渔业、采矿及采石 GDP同比(%) 图1:2010-2021年香港GDP同比及其结构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25.00% 各行业占GDP比重 20.00% 15.00% 10.00% 北大汇丰智库 5.00% 0.00% 北大汇丰智库 20192021 图2:香港各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北大汇丰智库 数据来源:香港政府统计处,北大汇丰智库 随着国安法的颁布以及新选举制度的出台,香港逐渐从“由乱及治”过渡到“由治及兴”阶段,为重振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同于以往的态度,新时期香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港谋求发展的方式转向主动融合,即积极寻求与内地尤其是深圳的合作。2021年10月,前任特首林郑月娥提出建设北部都会区,构建深圳香港“双城三圈”新格局。这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第一份在空间观念和策略思维上跨越深港两地行政界线的规划方案,是对深港双城融合的前瞻性设想。新任特首李家超在就职典礼当天也发表了题为《同开新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机遇》的署名文章,他表示要以粤港澳大湾区及“北部都会区”作为切入点,推动深港双城经济强强联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积极北拓的意图标志着深港合作进入了“双向奔赴”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深港融合逐步由概念走向实质化。未来,在两地政府的积极沟通和务实合作下,香港有望进一步拓展内地经济腹地,同时借助大湾区的完善工业体系和产业链资源,联手深圳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从而弥补自身产业空心化和单一化的不足,在北部都会区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带动香港经济转型升级。 北大汇丰智库 2.深圳:深化开放,引领“走出去”,突破“卡脖子”难题 北大汇丰智库 相比香港,深圳经济发展更具活力和韧性。新时期其主要发展诉求是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坚持深化开放,引领“走出去”,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近十年来,深圳经济稳步增长,2010-2021年GDP年均增长率为11%,2020受疫情冲击GDP增速降至2.76%,但2021年数据回升至10.8%(图3)。横向对比,2022年上半年深圳GDP同比增速也位列四大一线城市之首。深圳经济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活力与韧性两个方面:活力方面,人口年轻化和高素质人才集聚、高技术企业云集、成熟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模式、制造业基础雄厚、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等都是重要的促成因素。而韧性方面则主要得益于其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完善的区域供应链。深圳以工业立市,第二产业占比接近四成,计算机和通信电子、电气机械和专用设备等高端制造业比重较大且具备增长潜力(图4)。服务业方面,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无接触性的数字经济业态比重相对较大(图5),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冲击的影响。此外,深圳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城市,周边聚集大量配套企业和中间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上下游生产联系,支撑工业生产快速恢复。上述两个方面也正是深圳能够弥补香港工业短板的优势所在。 三次产业总产值(亿元)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25.00% GDP增长率 北大汇丰智库 20.00% 15.00% 10.00% 5.00% 北大汇丰智库 0.00%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 丰智库 北 北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 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库 北大汇 大汇丰智库 北大汇丰智库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GDP增长率 图3:深圳历年GDP及其增速变化 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北大汇丰智库 21% 22% 22% 3%3%3% 3%3%2% 4%4% 4% 8% 61% 60% 61% 8%8% 北大汇丰智库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北大汇丰智库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其他 北大汇丰智库 图4:2018-2020年深圳各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变化注:三个环由内到外分别是2018、2019、2020年数据。数据来源:深圳统计年鉴,北大汇丰智库 14% 16% 4%16% 22% 21% 24% 5%5%5% 5%5% 7%7%7% 1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