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证期货]:衍生品财务系列报告(一):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浅析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衍生品财务系列报告(一):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浅析

2022-11-08曹洋东证期货简***
衍生品财务系列报告(一):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浅析

专题报告——衍生品财务 衍生品财务系列报告(一):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浅析 报告日期:2022年11月8日 ★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引入并仿效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历经“大跃进”与“文革”两段失控时期,在改革开放后得以恢复与发展,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并基于持续与国际趋同的路线,不断对会计准则内容进行补充调整。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原因: 我国加入WTO以来,成功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货物贸易的快速扩张,资本市场依托“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不断开放,国内外资本流通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国内企业与海外资本合作成为常态,同时IASB的影响力愈发扩大,各国之间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成为大势所趋。 ★中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有四个层次,包括会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中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我国现存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主要有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的基本准则、执行层的具体准则与指导层的应用指南及准则解释。 ★中国的金融会计: 我国会计的发展与演进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趋同的过程中,作为企业会计的一部分,金融会计亦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改革,为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 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是由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当前主流模式分为政府制定和民间制定两种。 曹洋首席分析师(有色金属)从业资格号:F3012297 投资咨询号:Z0013048 Tel:8621-63325888-3904 Email:yang.cao@orientfutures.com 联系人吴奇翀 从业资格号:F03103978Tel:13916797440 Email:qichong.wu@orientfutures.com 产业研究 1 重要事项:本报告版权归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未获得东证期货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交易建议,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有关分析师承诺,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并请阅读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目录 1、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准则4 1.1、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演进4 1.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原因5 1.3、中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7 1.4、中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8 2、中国的金融会计10 2.1、中国金融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演进10 2.2、中国金融会计准则与国际的关联11 3、中外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12 3.1、政府制定模式12 3.2、民间制定模式13 图表目录 图表1: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发展的阶段5 图表2:中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增长6 图表3:2021年十大货物贸易国(单位:亿美元)6 图表4:资本市场“引进来”增长6 图表5:资本市场“走出去”增长6 图表6:中国会计法规框架8 图表7: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框架9 图表8: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构成9 图表9:中国金融会计准则框架10 图表10:中外金融会计准则修订的关联11 图表11:中国金融会计准则与IFRS9具体章节的关联11 图表12:中国金融会计准则与IFRS7具体章节的关联11 图表13: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2 图表14:日本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3 图表15:俄罗斯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3 图表16:英国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4 图表17: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4 图表18: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制定流程14 1、中国的会计制度与准则 1.1、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的演进 1、初始阶段(1949年至195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引入并仿效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核算方法均由上级主管部门规定。1950年,财政部审议修改、财政经济委员会批准了重工业部拟定的《中央重工业部所属企业及经济机构统一会计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行的�一个统一会计制度。1951年与1952年,财政部召开了两次全国企业财务管理及会计会议,颁布并实行了国营企业的统一会计报表及会计科目、统一登记会计簿籍和填制会计凭证办法等统一办法,至此开始我国拥有了较为完整的会计制度。 由于我国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彼时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核算主体。在会计理念方面,企业以产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会计上仅注重资产保值增值和期末结余,不注重收益的确定;在会计恒等式方面,由于企业资金由国家调拨且企业生产利润上交国家,经济关系仅为企业与国家的单一关系,因此无需复杂的会计恒等式就足以反映当时的经济状况;在会计核算形式方面,企业多数采用凭单日记账的核算形式;在会计记账方法方面,企业基本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借贷记账法。 整体上看,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借鉴前苏联的会计模式与经验,国家直接管理全国会计事务,对促进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一定作用。 2、失控阶段(1958年至1977年) 1958年我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在“左”倾思想影响下,经济工作刮起了冒进浮夸风,废止了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抛弃了会计所应有的各种账册,许多部门和单位的账目出现了混乱状况,会计工作和会计制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1966年我国进入“文革”时期,财政部军管,会计司撤销,由于废止了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规章制度,各级财务管理机构被撤并,财会人员大批下放劳动,绝大部分财经院校停办,我国会计基础工作遭到严重破坏,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严重破坏了经济工作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改革阶段(1978年至199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从破产的边缘复苏,会计工作也逐步得到发展。1980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工业企业的会计制度,这是我国在“文革”后颁布的�一个工业企业的会计制度,其他各项财会制度也由财政主管部门逐步恢复。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这是我国�一部以法律形式出现的会计行为准则,总结了建国以来的会计工作经验,把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由于海外企业与资本逐渐进入我国市场,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我国相关的会计标准也开始变革。1985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和《中外合资经营工业企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成为合资企业会计的根本依据,标志着我国的会计标准进行了国际化的改革尝试,逐渐地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4、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4年) 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客观上要求对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进行变革。同年,财政部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与《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这是对我国会计制度标准国际化的进一步探索。1993年,财政部正式实施《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0个分行业的财务制度和13个分行业的会计制度,统称“两则两制”,标志着我国企业财务会 计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终止了我国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会计模式,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的会计模式。 2000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自此,我国形成了以《会计法》为顶层设计、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为中层构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为并行基层指导的会计体系。 5、趋同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SB)签署了联合声明,确认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下简称:IFRS)的实质趋同。2006年,财政部正式发布了1项基本准则和多项具体准则,提高了会计准则的地位和作用。2007年与2008年,我国分别与香港、欧盟确认了会计准则的国际等效。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表达了我国与IFRS持续趋同的立场,提出了会计准则的建设方向,确定了趋同的时间表。2015年,财政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确认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IFRS实质性趋同。 基于持续趋同的路线指引,财政部还颁布和修订了若干准则,包括2011年的《小企业 会计准则》和2015年的《政府会计准则》,并不断对会计准则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以求适应国内发展环境的同时,助力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 图表1:中国会计制度与准则发展的阶段 资料来源: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1.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原因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全球贸易一体化以来,世界多国会计准则逐步与IFRS趋同。我国加入WTO以来,成功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经济快速增长、对外贸易快速扩张,传统的本国贸易转变为与世界各国互相联系的多边贸易格局。近20年来,我国的年均出口增速为14.48%,年均进口增速为13.86%,并于2009年成为世界�一大货物出口国,2013年成为世界�一大货物贸易国,占全球市场份额也创下历史新高,服务贸易规模升至全球�二,外贸顺差规模也始终处于世界前列。 企业是市场和投资的主体,也是对外贸易合作的主体。企业在开展贸易活动时,需要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合作方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为了贸易双方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在统一互认的财务数据下更好地进行多边交流,我国会计准则必须选择与国际趋同的道路,这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我国外贸市场,推动经济活动顺利进行。 图表2:中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增长图表3:2021年十大货物贸易国(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2、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市场依托“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年循序渐进式的开放,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不断完善、环境有效改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我国金融市场国际认可度。 在“引进来”方面,证券市场、债券市场与衍生品市场可谓“多点开花”。在证券市场,当前海外资本参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占比达屡创新高,虽然低于其他国家市场的比例,但仍有增长趋势,同时全球诸多重要指数已将A股纳入其中;在债券市场,外资连续多年增持人民币债券,2022年由于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出现一定减持;在衍生品市场,QFII和RQFII获准参与多个期货和期权品种,丰富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标的与风险管理工具。 在“走出去”方面,QDII作为资产管理机构配置海外资产的重要路径之一,为境内机构拓展国际业务提供了渠道,同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使我国与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相互合作更为深入、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外资本流通速度不断加快、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国内企业与海外资本合作成为常态,因此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要遵循全球资本市场的法则,这也促使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进一步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较大意义。 图表4:资本市场“引进来”增长图表5:资本市场“走出去”增长 资料来源:Wind,东证衍生品研究院资料来源:Wind,上海航运交易所,东证衍生品研究院 3、会计准则国际等效的趋势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IASC)于1973年成立,2001年改组为IASB,其成立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与各个国家的准则制定机构合作,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和IFRS高质量地趋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