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安信证券]:其他专用机械:复合集流体系列报告一:复合铜箔量产前夜已至,设备公司优先受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其他专用机械:复合集流体系列报告一:复合铜箔量产前夜已至,设备公司优先受益

机械设备2022-11-07郭倩倩安信证券笑***
其他专用机械:复合集流体系列报告一:复合铜箔量产前夜已至,设备公司优先受益

复合铜箔是新型锂电负极集流体材料,具备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低成本、强兼容等优势,有望替代传统铜箔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复合集流体为“金属-高分子材料-金属”三明治结构,以高分子绝缘树脂PET/PP/PI等材料作为“夹心”层,上下两面沉积金属铝或金属铜。复合铜箔具有五大优势,有望逐步实现对传统电解铜箔的替代:1)高安全:高分子层是不易断裂的绝缘材料,受热会发生断路效应,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2)高比能:高分子层质量更轻,电池内活性物质占比增加,能量密度可提升5-10%;3)长寿命:高分子材料膨胀率更低,表面更均匀,可使电池寿命延长5%;4)低成本:潜在成本相比传统箔材理论上可降低50%以上;5)强兼容:可广泛应用于消费、动力、储能电池等领域。 复合铜箔处于量产前夜,商业化难点在于降本。目前复合铜箔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设备厂商,中游为铜箔制造厂商,下游包括动力、消费、储能电池厂。目前由于在制备工艺、设备生产速度、良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难点,复合铜箔制造成本仍高于电解铜箔,成为限制其大规模商业化的主要因素。未来随着设备迭代、工艺技术不断完善,复合铜箔降本空间大。 假设磁控溅射设备速率提升至 15m /min,电镀设备速率提升至13m/min,良率提升至90%,预计规模量产情形下复合铜箔生产总成本可降至2.88元 /m2 ,较传统铜箔生产成本低25%以上。 设备优先受益复合铜箔产业化推进,市场空间广阔。复合铜箔核心生产设备包括磁控溅射设备+水电镀设备+超声波滚焊设备,目前单GWh电池产能对应2台磁控溅射设备(1500万/台)+3台镀膜设备(1000万/台)+6台滚焊设备(200万/台),设备合计价值量为7200万/GWh。根据我们统计,到2025年主流电池厂新增产能超过2.06TWh,假设到2025年复合铜箔在新增产线上渗透率达到25%,存量产线上渗透率达到10%,预计2025年锂电复合铜箔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48.86亿元,其中,磁控溅射设备市场规模为58.38亿元,电镀设备市场规模为63.24亿元,超声波滚焊设备市场规模为27.24亿元。 投资建议:复合铜箔产业化加速,量产在即,随着良率逐步提升以及设备工艺瓶颈逐渐解决,我们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复合铜箔量产元年,建议关注上游龙头设备企业,如【骄成超声】等;中游复合铜箔制造企业【宝明科技】、【双星新材】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电池厂扩产不及预期,复合铜箔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复合铜箔渗透率低于预期,复合集流体技术路线变革超 1.复合铜箔是什么? 1.1.复合铜箔是一种新型锂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 集流体是锂电池中的关键材料,作用为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锂电池电芯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往返运动。集流体是锂电池电芯中正负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汇集电流的结构或零件,其作用为将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电子汇集起来导至外电路,从而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由于放电原理的不同,目前正极采用铝箔,负极采用铜箔。 图1:三元锂电池充放电内部原理图 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锂电池总成本和总质量的8%和11%。铜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抗氧化性、抗腐蚀性、质地柔软、便于粘结等优异属性,叠加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成熟等特点,是锂电池负极材料载体和集流体的首选材料。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及YanoResearch数据,铜箔材料占锂电池总成本8%;根据《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扩展机理、建模与防控》,铜箔材料质量占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总质量11%,因此铜箔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的关键材料。 图2:锂电池结构及负极极片构成 图3:锂电池成本构成 图4:25AhNCM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质量分数 锂电铜箔降本、减重趋势明确。双碳背景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行业景气高企,锂电池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电池厂、整车厂对锂电池材料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及提质增效等提出更严苛要求。在相同体积的锂离子电池中,铜箔的厚度越薄,浆料涂敷厚度增厚,可增大活性材料的用量,其承载负极活性物质的能力越好,可直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锂电集流体向极薄、超纯、高抗拉强度和高延伸率方向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复合铜箔技术应运而生。负极铜箔按制备方法可分为电解铜箔,压延铜箔和复合铜箔。目前电解铜箔为主流工艺;压延铜箔主要用于柔性覆铜板、电子电路板等;复合铜箔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材料,能够提升安全性及电芯能量密度,有望成为未来锂电负极集流体的主流材料。 表1:传统铜箔与复合铜箔对比 复合铜箔为“铜-高分子材料-铜”三明治结构,以高分子绝缘树脂PET/PP/PI等材料作为“夹心”层,上下两面沉积金属铝或金属铜。目前行业尚未形成标准化的复合铜箔技术指标参数,对于有机材料基膜的选择尚未明确。综合成本和性能要求,短期看PET基膜的工艺进展最快,长期看PET/PP或将并行发展: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化学性质为耐弱酸弱碱,高分子层表面附着力、材料耐高温性以及材料机械强度优于PP材料; PP(聚丙烯):化学性质为耐强酸强碱,耐腐蚀性优于PET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透明度好;在高温下不释放有毒物质。但铜层在高分子层面的附着力较差,且PP熔点较低,溅射工艺中基膜易被击穿,导致良品率较低; PI(聚酰亚胺):目前性能最好的薄膜绝缘材料,也是耐热性最好的品种,在机械强度、耐高温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均优于前二者,但受制于工艺水平与制造生产成本,目前暂未成为主流路线。 图5:PET复合铜箔类似“三明治”结构 图6:热塑性塑料金字塔 表2:PI、PP、PET薄膜性能和应用情况对比 1.1.相较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备高安全、高比能、长寿命、低成本、应用广等优势 (1)高安全性:规避内短路风险,提升电池安全性 PET复合铜箔能显著提升锂电池安全性。普通集流体材料受压易断裂,产生大尺寸毛刺后易刺穿隔膜,造成内短路从而引起热失控。而复合铜箔由于铜导电层厚度较薄,产生的毛刺尺寸小,且中间高分子不易断裂,即使断裂也无法达到刺穿隔膜的强度标准,有效防止锂枝晶穿透隔膜引发的热失控。此外,高分子材料为绝缘材料,受热会发生断路效应,因此短时间内可大大降低短路电流,电池安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图7:针刺中复合集流体开裂,阻断正负极短路 图8:复合集流体在重物冲击中无毛刺产生,抑制短路 (2)高能量密度:重量降低50%-80%,能量密度提升5%-10% 由于PET层质量较轻,且铜箔层厚度变薄,重量较传统铜箔显著降低。以6.5μm厚度的PET复合铜箔为例,其中4μm的铜被4.5μm高分子材料PET替代,铜的密度8.96g /cm3 ,高分子材料PET的密度1.38g /cm3 ,粗略测算复合铜箔电池相较传统电解铜箔电池可减重约55%。 表3:PET复合铜箔较传统铜箔质量减轻约56% 随着重量占比降低,电池内活性物质占比增加,能量密度可提升5%-10%。电池的能量密度为电池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根据比亚迪专利显示,若将负极片中6μm的铜箔替换成1μm铜箔+3μm PP+1μm铝箔,重量能量密度可提升3.3%;若将正极片中10μm的铝箔同时替换成3μm铝箔+4μm PP+3μm铝箔,重量能量密度可提升6.1%。 表4:复合集流体电池能量密度得到提升 (3)长寿命:表面更均匀,循环寿命提升5% 高分子材料相比金属具有低弹性模量,围绕电池内活性物质层形成层状环形海绵结构,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可吸收极片活性物质层锂离子嵌入脱出产生的膨胀和收缩应力,从而保持极片界面长期完整性,使电池循环寿命提升5%。 (4)低成本:复合铜箔对铜材价格敏感度更低,目前成本端还存在提升空间 原材料成本方面,传统铜箔为纯铜构成,而PET复合铜箔中采用高分子材料替代部分铜,按照目前铜价6.3万元/吨,PET切片价格为0.8万元/吨(截至2022年10月20日数据),结合密度可计算得6μm传统铜箔原材料成本为3.39元 /m2 ;6.5μmPET复合铜箔原材料成本为1.41元 /m2 ,较传统铜箔节省约57%,材料成本优势明显。制造成本方面,当前受限技术发展,复合集流体尚未达到量产阶段,制造成本相较传统铜箔未具备明显优势。根据我们产业链调研,目前复合铜箔总生产成本约4-5元 /m2 。随着设备工艺不断优化,产品良率不断提高,叠加大规模量产后摊薄设备与厂房折旧成本,复合铜箔有望占据成本优势。 图9:铜价为6.3万元/吨,PET切片价格为0.8万元/吨 表5:PET复合铜箔较传统铜箔的原材料成本节省约57% (5)应用广:复合铜箔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 总结:高安全性是复合铜箔的主打优势,高比能、长寿命是其实现产业化的必备条件,中长期看,低成本将为复合铜箔带来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1.2.主流技术路线为两步法,核心工艺为磁控溅射和水电镀 复合集流体工艺的核心逻辑在于使高分子材料表面“金属化”。由于高分子材料的结晶度大、极性小、表面光滑等特性,会影响镀层与基材之间的黏合力,且高分子材料大多数为不导电的绝缘体,因此无法直接进行电镀,需要先对高分子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活化等,使其表面沉积一层导电的金属膜。 与传统电解铜箔相比,复合铜箔的生产工艺流程缩短,工艺难度大大提升,核心为磁控溅射+水电镀工艺。复合铜箔生产工艺可分为两步法(磁控溅射-水电镀)和三步法(磁控溅射-蒸镀-水电镀),其中磁控溅射和水电镀是核心工艺,具体步骤为:①通过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工艺,在高分子基膜上镀 50nm 厚度左右的超薄铜箔;②采用水电镀的方式加厚铜层,直至铜层达到1μm左右的厚度。“三步法”与“两步法”区别点在于在磁控溅射与水电镀之间加入了真空蒸镀环节作为过渡,减少后半段电镀工艺要求。结合产业链调研来看,经过测试,三步法良率较低,两步法(磁控溅射-水电镀)是目前最适合量产的工艺路线。 图10:相较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工艺流程缩短、难度提升 (1)第一步:磁控溅射。磁控溅射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通过荷能粒子轰击固体靶材,使靶材原子溅射出来并沉积到基体表面形成薄膜的镀膜技术,具体来看: 1.真空磁控溅射活化环节:采用4.5μ厚度的PET作为基膜,通过PVD(物理气相沉积)方式,通入纯净的氩气。电子在真空条件下,在飞跃过程中与氩原子发生碰撞,电离产生氩正离子和新的电子;受磁控溅射靶材背部磁场的约束,大多数电子被约束在磁场周围,氩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飞向阴极靶,并以高能量轰击铜合金靶表面,使铜靶材发生溅射,在溅射粒子中,中性的铜靶原子或部分铜离子沉积在基膜上形成薄膜,厚度一般为5- 20nm ; 2.真空磁控溅射镀铜环节:采用前段工艺环节过后的物料作为基膜,重复相同工艺,在基膜上形成铜薄膜,厚度一般为10- 40nm ; 图11: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工艺原理示意图 磁控溅射环节的主要工艺难点包括:①基膜较薄,收放卷时容易起皱变形;②镀膜过程中温度升高,需要散热;③张力控制方面,因为基膜幅宽较宽,材料容易拉扯变形;④磁控溅射过程需要高压放电,可能存在膜穿孔现象。目前,国内磁控溅射设备厂仍缺乏一定技术经验积累,存在箔材穿孔、镀铜不均、基材起皱变形等问题,且由于磁控和后续步骤的节拍限制,目前复合铜箔的单位设备效率尚不及传统箔材,限制了产品放量。 (2)第二步:真空蒸镀。真空蒸镀工艺环节是“两步法”与“三步法”技术路线的主要差异。真空蒸镀的原理是:在真空条件下,把金属加热至蒸发,使其均匀蒸发镀在薄膜的表面上。与磁控溅射镀膜相比,蒸镀法蒸发铜的量更大,对铜的沉积效率较高,能够加快复合铜箔生产效率,但缺点是蒸镀法在超高温环境下工作,而PET材料耐温性在180-190度左右,高温环境下PET材料易被烫穿形成孔洞,影响成品良率。 图12:腾胜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