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分飞扬,新能源渗透之势不可挡。新能源车在成本结构、风险特征、费率厘定相较传统燃油车存在明显差异。2021年末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正式发布,基准纯风险保费优化,车险行业经营痛点得到解决。 2022年前三季度,在整体车市负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销量达到456.7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1倍,期末新车渗透率达24.2%,保有量渗透率达3.6%。车险综改后,险企普遍面临较大的保费规模压力,新能源车险车均保费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仍是一片亟待开发完善的蓝海市场。 踌躇前进:新能源车险当前综合成本率逼近盈亏平衡点,未来赔付率改善可期。当前新能源车险的出险频率、案均赔款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主要系:与燃油车相比驾驶习惯存在差异、车辆用途中营运车辆占比高、维修成本和定损标准差异。根据2022新能源汽车保险创新研讨会数据,专属条款推出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COR)普遍在110%以上,2022年以来随着专属条款落地叠加各地疫情散发降低车辆出行率,COR逐步回落至101%附近。我们预计未来赔付率改善可期主要基于:1)随着渗透率的提升,险企定价数据积累不断优化,因驾驶习惯差异导致的出险频率较高现象将逐步得到缓解。2)动力电池技术逐渐成熟,平均售价保持下降趋势。车主维修需求将持续增加,有效降低维修人员缺口、平抑新能源车维修成本,案均赔款有望回归。3)智能化重塑车险商业逻辑,车联网数据应用助力保障,助力险企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加速共融:险企、主机厂、电池厂、科技平台多方协同,构建新能源车险共赢生态。车险综改后,风险定价能力构成险企核心竞争力,倒逼险企积极主动融入主机厂、电池厂、科技平台。得益于直营销售模式,新能源车企打通价值链条,拓展为全链条出行服务商成为可能。车企的天生数据优势将为险企提供可靠UBI定价基础、降低定损理赔难度、丰富客群资源。但车企入局保险行业存在牌照资质、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网点布局等壁垒限制。电池厂先进的制造技术和集中的市场份额,可助力险企优化相关环节风险管理能力。借助第三方平台科技赋能,险企有望加强转型突围,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我们预计,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主机厂、险企和科技平台多方共融定价机理不断优化,价费联动机制不断完善,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显现。 我们根据新能源汽车销售、保有量、承保数量、车均保费来预测未来十年新能源车险的保费规模。我们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67万辆,保有量达3,693万辆,保费规模达1,865亿元,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18.7%;我们预计2030年保费规模将达5,309亿,占车险总保费比例约为34.9%。专属条款的推出使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压力有所缓解,头部公司凭借自身在定价、客户储备和厂商合作能力的天然优势,承保盈利能力逐步强化和巩固。 投资建议:疫情各地散发降低车辆出行量进而减少车险赔付率,疫后城市流量恢复的滞后性将继续压制车险出险率,下半年车险承保利润同比有望延续改善。车险市场高景气延续,头部险企承保利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我们预计2022年头部财险公司承保利润和净利润将保持两位数强劲增长。个股推荐顺序:中国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更新快速迭代,相关风险因素超出保险公司预期。 新能源车险的条款和费率与风险特征匹配度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成熟度发展低于预期,新能源车险与传统燃油的赔付差异持续较大 1.引言:大风起兮分飞扬,新能源渗透之势不可挡 1.1.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维持高速增长 疫情冲击下,国内汽车市场跌宕起伏,扶持与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2020年6月,工信部出台完善“双积分”政策,提出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进一步鼓励购买新能源汽车。2020年12月,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2022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督促车企加快构建系统、科学、规范的安全体系,保障新能源车主权益。 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新车销量持续低迷。5月以来,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渐次落地,多项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红利纷至沓来。2022年,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多次发布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开展免征车购税、集体下乡等活动,且持续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促进产业环境良好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影响下,上海、深圳、合肥等地也先后出台补贴举措,提振新能源汽车在各地的消费力度。 新能源渗透之势不可挡,中国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据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统计,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50万辆,其中中国销量占比达55%,截至2021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1600万辆,中国占比50%以上。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占世界新能源车份额上升至59%。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同比增长157%;截止到2022年前三季度,在整体车市负增长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销量达到456.7万辆,同比增速高达1.1倍,截止到9月末,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提高,累计数据达24.2%。 表1:近年政策红利纷至沓来扶持与规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图1: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不断攀升,渗透率逾27% 1.2.新能源车险保费量价齐升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保险市场快速发展。车险综改后,附加费用率下降,车均保费普遍降幅超过20%,险企普遍面临较大的保费规模压力,新能源车均保费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是财险公司做大规模保费重要手段之一。2016年新能源商业车险承保数量为84万辆,到2021年承保数量增长至750万辆,复合增长率54.9%。承保辆数的上升促进保费规模的迅速增长。2016年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规模仅为45亿元,到2021年增长至350亿元,复合增长率50.7%;同时,新能源商业车险保费占比稳步提升,截至2021年底达整体车险保费的4.5%。可见,新能源汽车车险市场仍是一片亟待开发完善的蓝海市场。 图2: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和承保辆数快速增长 图3:电池在新能源车成本中占比最大 1.3.专属条款正式发布,基准纯风险保费优化 传统车险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保障需求,保险行业痛点难以破除。不同于传统车险,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保险公司相对缺乏新能源车险的相关数据,由此也对产品的精准定价、设计造成困难。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存在以下几点差异。1.成本结构: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三电系统)由电池、电机和电控组成,替代了燃油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装置,占整车成本的50%左右,其中电池占三电系统成本的76%左右,成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传统车险关于核心部件的保障已不适配新能源汽车。2.风险特征:新能源车在使用性质、能源类型和地区等特征上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存在差异,会影响风险因素考量,且传统车险条款中的责任范围无法覆盖新能源汽车面临的特定风险因素,包括电池故障、充电故障责任等,因此在发生风险后新能源车主将难以索赔。3.费率厘定:据中国银保信统计,2021年新能源车险的单均保费比传统燃油车高21%左右,但整体在出险频率、案均赔款上均高于传统燃油车,仍导致赔付成本增加。综上,新能源汽车在成本结构、风险特征上存在较大变化,沿用传统车险产品长期来看将不利于车险行业的良性发展。 表2:新能源车与燃油车风险特征对比 专属条款正式发布,带来发展新机遇。2021年12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专属条款的变化主要有:1.在传统商业车险条款的基础上,扩大了保障范围,针对性的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相关风险;2.明确了免除责任范围及新能源车险折旧率;3.针对新能源汽车特性,定制了包括电网、充电桩在内的四项专属附加险。基准保费表明确了保费调整规则:纯风险费率方面,售价25万元以下的车型只降不涨,25万元以上的车型呈现阶梯式上调,但原则上不超过3%;费率调整系数方面,自主定价系数仍是定价差异的关键。对于保险公司,新能源专属车险有助于更精准的定价,从而缓解赔付压力、改善承保结果;对于消费者,新能源专属车险填补了传统车险保障不足的痛点,有助于消除消费者购车疑虑并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图4:新能源车险保费定价对比:【基准保费】基本持平,关注自主定价系数变化 表3:《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和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基准纯风险保费表发布 2.踌躇前进:综合成本率逼近盈亏平衡点,赔付率改善可期 专属条款发布后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新能源车险整体亏损局面逐步改善。新能源车保单综合成本率显著高于燃油车,头部公司基本保持承保盈亏平衡,中小公司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车险综改后,受附加费用率的下降,车均保费普遍降幅超过20%,险企普遍面临较大的保费规模压力,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于2020年末达到120%的高点; 2021年,随着市场的积累出现一定好转,但仍未改变整体亏损局面。新能源车专属条款发布后,综合成本率大幅下降,2022年前五个月处于低点平稳下行阶段。截至2022年5月底,新能源车综合成本率处于101%左右,相当接近盈亏平衡点;随着市场进一步发展和保险公司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内是大概率事件,会改变新能源车整体亏损的局面。 图5: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保单综合成本率在综改前、综改后、专属产品推出时点变化 2.1.当前承保亏损压力较大,未来改善可期 新能源车险理赔压力有待化解,出险频率、案均赔款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相较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出险率较高系以下因素所致:1.新能源车行驶噪音比较小,电控系统安全性还有待改善,增加碰撞风险;2.新能源车驾驶方式与传统的驾驶习惯不匹配,新能源车驾驶速度、起步速度高于预期,强制的动力回收和单踏板模式在提高续航的同时带来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3.车辆用途多为营运车辆,占比明显高于整体市场中营运车辆的占比;4.车主以年轻群体为主,驾驶经验相对缺乏。5.新能源车更高的工时费、配件费和不成熟的维修定损标准导致维修费用较燃油车较高,进而抬升其案均赔款。 据中再产险统计,从车损险来看,各种使用性质的新能源车出险频率几乎均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新能源车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车出险率高达30%,显著高于燃油车19%的数据。新能源车案均赔款整体高于传统燃油车,家用车达到7201元,高出燃油车近600元。从三者险来看,新能源车所有类型出险频率均远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货车类数据差距尤其显著,差距达到8%。由于三者险负责赔付受到侵害的第三方,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对第三方侵害的差别不显著,除营业货车外(系所运载货物种类不同所致)案均赔款差别不大。 图6: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车损险出险频率对比 图7: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车损险案均赔款对比(元) 图8: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三者险出险频率对比 图9: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三者险案均赔款对比(元) 新能源车出险频率、案均赔款双高导致赔付率显著超过传统燃油车。从车损险来看,新能源车赔付率整体高于传统燃油车;在使用性质占比最高的家用车中,新能源车赔付率较燃油车赔付率高3 pct.,系出险频率(分别为30%和19%)与案均赔款(分别为7201元和6682元)双高所致;在非营业货车中,尽管新能源车案均赔款略低于燃油车(分别为4941元和5007元),但其出险率为燃油车的两倍(分别为26%和13%),导致赔付率差距达7%。三者险方面,新能源车各使用性质赔付率均高于传统燃油车,其中家用车、非营业客车和非营业货车赔付率均超过100%,分别为107%、101%和111%;由于新能源车各使用性质出险率均远高于传统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