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泰期货]:新能源行业系列报告:大国崛起(一)-坚毅十年卧薪尝胆,中国光伏冲出重围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新能源行业系列报告:大国崛起(一)-坚毅十年卧薪尝胆,中国光伏冲出重围

2022-10-25邵婉嫕、张航国泰期货李***
新能源行业系列报告:大国崛起(一)-坚毅十年卧薪尝胆,中国光伏冲出重围

期货研究 二〇 二2022年10月25日 二年度 坚毅十年卧薪尝胆,中国光伏冲出重围 ——新能源行业系列报告:大国崛起(一) 产邵婉嫕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5722shaowanyi020696@gtjas.com 业张航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18008zhanghang022595@gtjas.com 服 务报告导读: 研 究2022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充满变数,前有“俄乌”冲突阴霾下欧洲加速能源转型,后有美国发布 所《通胀削减法案》支持国内光伏发展、豁免东南亚四国进口关税等,以上种种均有力促进全球光伏产业。 在全球化的光伏浪潮之下,我们将视角转向技术、规模、人才均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深度剖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以古鉴今,见证我国光伏行业的“大国崛起”历程。 我国光伏行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凭借着自身资源以及成本优势,我国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但资金更多涌入到投资少、门槛低的“组装”环节,光伏原料、技术以及市场均受制于人,行业上下游并无定价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内企业遭重创,行业发展陷入停滞。随后两年,在国家补贴扶持下光伏行业暂获“喘息”时间,但欧美两国却丝毫未给机会,于2012年起纷纷挑起“双反”大棒,极大程度限制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在欧美两国的围猎之下,我国政府痛定思痛,制定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合自身发展的光伏路线。自2013年开始,依托国家补贴以及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光伏行业在十年时间内实现了 再次腾飞,于2019年开始进入平价时代,至2021年整体实力重回世界第一。 纵观我国光伏行业近二十年历史,虽历经跌宕,但仍未改坚毅本性,十年时间冲出重围,再次演绎大国崛起。从2007年的“三头在外”到目前的技术自主、引领科技创新,从2009年的依靠补贴至目前的平价 上网、降本增效提速,从2012年的欧美“双反”到当下的突出重围、重返海外市场,均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企业家们的艰苦奋斗与创新意识。 展望未来,我国光伏行业在“双碳”战略的指引下,将进一步加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未来行业发力点将更多集中于储能环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亦首次将“双碳”行动写入报告并且单列碳排放工作部署,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因此,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重要的能源主体,光伏发展之浪潮将愈发凶猛,而我国将在此全球浪潮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目录 1.成长:我国光伏行业从无到有,并突破欧美首次围剿3 2.重挫:欧美对我国实施高额双反措施,极大程度限制我国光伏行业发展5 3.腾飞:我国光伏行业开启转型发展,冲出重围再次重返世界第一7 4.总结10 (正文) 2022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充满变数,前有“俄乌”冲突阴霾下欧洲加速能源转型,后有美国发布 《通胀削减法案》支持国内光伏发展,豁免东南亚四国组件进口关税等,以上种种均有力促进全球光伏产业。在全球化的光伏浪潮之下,我们将视角转向技术、规模、人才均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深度剖析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史,以古鉴今,见证我国光伏行业的“大国崛起”历程。 1.成长:我国光伏行业从无到有,并突破欧美首次围剿 我国光伏发展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1996年,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在津巴布韦召开,会议提出在全球无电地区建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倡议。殊不知,这一倡议成为了我国发展光伏行业的一大契机,因为在彼时,我国有接近7656万无电人口、共计16个无电县、约3万个无电村,这些人口和地区都远离电网,整体负荷小且分散,无法用延伸电网的方式来进行供电,而解决这些地方的供电问题也是当时政府极为迫切的需求。而同时,我国又有相当丰富的资源禀赋,以西部地区的西藏为例,其年日照时长为1600-3400小时,每天日照超8小时的天数接近300天。 在必要性及可行性皆具备的前提下,我国于1997年正式开始实施光明工程。据相关资料统计,光明 工程一期计划5年内惠及首批800万无电贫困人口,并且规划到2010年,利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 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达到人均拥有发电容量100瓦的水平。后续来看,正是光明工程的实施,使得光伏行业正式进入我国视野,并在我国进行了广泛的推广。 2004年,德国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政府将强制光伏发电并网,并且给予为期20年、每度电 0.45-0.62欧元的补贴,大力推进光伏行业。随后,欧洲各国迅速跟进,纷纷推出光伏补贴政策,全球光伏产业爆发。2004年也被称为全球光伏行业发展的“元年”,当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首次突破1GW,同比增幅达114.7%。在全球化的光伏浪潮之下,我国光伏产业受益于成本优势亦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我国已有近千家光伏企业,有11家光伏企业赴美国上市。此外,2007年我国组件产量达1088MW,三年增速高达133%,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生产国。 图1:2007年我国成为全球组件生产龙头图2:2004年为全球光伏装机元年 美国 6% 中国台湾 10% 日本 21% 其他 15% 中国 24% 欧洲 24% MW全球新增光伏装机(MW)同比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资料来源:CPIA,国泰君安期货研究资料来源:Bloomberg,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不过,在我国光伏行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其一,我国光伏原料大量依靠进口,据CPIA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硅料进口量0.89万吨,而国内硅料产量仅0.11万吨,硅料进口占总供给量比例高达89%。其二,当时我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于组件和电池片领域,2007年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 大的组件、电池片生产国,但几乎都用于出口,很少用到国内电站终端。从CPIA统计来看,虽然2007年我国组件产量高达1.1GW,但当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仅为0.02GW,组件中有接近90%用于出口。其三,我国并未掌握光伏行业的核心技术,由于下游产品电池片及组件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再加上技术门槛低,导致我国光伏产业集中于中下游,而上游多晶硅、生产设备等专业领域则鲜有进入者。由此可知,我国光伏行业虽表面光鲜亮丽,但却呈现“三头在外”的格局,即“90%以上的晶硅原料依靠进口,90%以上的加工设备买自国外,90%以上的光伏产品销往海外”,此产业格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我国光伏行业无上下游定价权,行业发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外玩家。 2005年起,受全球光伏产业爆发影响,国际市场电池环节需求量大增,硅料价格亦开始上涨,主流报 价从2005年的40美元/公斤,一路上涨至2008年最高的500美元/公斤。2008年初,由于硅料价格持续上涨,海外硅料厂提出长协合同的形式,而国内企业出于对后续硅料价格继续上涨的担忧,纷纷与上游企业签订长单,而且是锁定价格的3-10年期长协合同。而随后市场中发生的事情是所有人都无法预料到的: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瞬间席卷全球市场,欧洲银行也陷入财务危机,大幅削减对于光伏的补贴,这使得光伏需求直线回落。与此同时,硅料行业的高利润,也驱使国内硅料厂疯狂扩张产能,硅料产能亦进入过剩阶段,国内产量自2005年的80吨增加至2009年的2万吨,远远超过下游硅片生产所需的量。此 外,全球硅料行业也呈现明显的过剩格局,在种种因素叠加下,硅料价格崩塌,仅2009年一年就跌至50美元/公斤,而国内企业由于签订了锁价合同,不得不违约赔偿,这也导致了国内很多企业破产倒闭。据统计2008年国内光伏企业破产倒闭超300家,2009年倒闭约200家,仅剩70多家企业勉强维持生产。 图3:2003-2009年硅料价格经历大涨大跌行情图4:2009年国内硅料产量同比增速达328% 美元/公斤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003/12 2004/03 2004/06 2004/09 2004/12 2005/03 2005/06 2005/09 2005/12 2006/03 2006/06 2006/09 2006/12 2007/03 2007/06 2007/09 2007/12 2008/03 2008/06 2008/09 2008/12 2009/03 2009/06 0 国内硅料产量年增长率 万吨 12 10 8.5 8 6 4.5 4 2.0 2 0.00.00.10.5 0 9.9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国泰君安期货研究资料来源:CPIA,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在经历了此轮洗牌之后,政府及时出台相应政策以更好地规范行业发展。2009年,国务院转发十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多晶硅定位为产能过剩行业,重点解决行业重复建设等问题。同年,国家财政部、科技部、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计划投入100亿财政资金以支持光伏行业发展,文件中对光伏发电系统进行较大幅度的补助,并以此来提高国内光伏系统的建设能力。 除了光伏补贴,我国在光伏技术以及原料方面均有相应突破。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华陆公司于2007年成功实现了多晶硅装置中冷氢化技术的首次应用,并且将此技术充分传播至国内其他企业。因此,在补贴、技术、原料等方面因素的支持下,我国光伏行业在2009-2012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内新增装机量从0.16GW提升至4.5GW,硅片产量全球占比从40%提升至80%,硅料逐步摆脱进口依赖格局,电池片转化效率提升并达到世界第一梯队。而同一时期的海外市场,由金融危机所导致的余波尚存,使得欧美在2011年大量取消光伏补贴,不少光伏企业均破产倒闭,我国在全球光伏竞争中首次收获胜利果实。 图5:2009-2012年国内新增装机大幅增长图6:至2012年,我国硅片产量占全球80%比例 国内硅片产量全球占比 GW 30 2521.9 20 15 11.0 10 4.4 27.2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5 0.10.40.8 0 2.4 10% 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资料来源:CPIA,国泰君安期货研究资料来源:CPIA,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2.重挫:欧美对我国实施高额双反措施,极大程度限制我国光伏行业发展 2011年,美国三大光伏企业Solyndra、Evergreen、SpectraWatt相继倒闭,在破产申请中均提到是由于中国光伏企业的恶意倾销导致。同年,美国商务部发起对我国光伏产品的进口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做出裁定认定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以及14.78%- 15.97%的反补贴税。2012年8月,欧盟启动对我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并在2013年宣布征收高额双反税。由于当时我国光伏产业依旧是“三头在外”的行业格局,产品出口方面严重依赖欧美市场,两大市场占到了我国光伏出口份额的70-80%,因此本轮欧美的双反政策对我国光伏行业造成了巨大影响,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超35%,其中出口美国金额同比减少30%,出口欧洲金额同比减少 45%。 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产业亦陷入过剩格局,硅料价格以及组件价格自2011年以来均持续回落,致使一大批光伏企业接连破产倒闭。据CPIA统计,2011年国内光伏企业约262家,到2012年已降至112家,超过一半的企业退出。当时国内企业为规避美国的高额“双反”税,纷纷前往东南亚国家设厂或将原料运至东南亚生产成电池片、组件后再出口美国。 而欧美对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