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1)装备耗材一体化,装备业务中生物工程、复杂制剂提供新增长点,耗材加速布局提供长期成长性;2)借新冠契机加速出海,国际业务结构优化,进一步打开海外空间;3)冻干机龙头,“单机、系统、工程”纵向发展,提供稳定现金流。 制药装备龙头,积极打造耗材、CGT等第二成长曲线。从冻干机发家,“单机、系统、工程”纵向深挖,成为冻干机领域绝对龙头;同时积极横向拓展,形成制药装备为核心(注射剂、原料药、生物工程、固体制剂),医疗科技(2013年介入)、食品工程(2014年介入)为辅助的产业布局。近年来通过积极布局耗材、开拓细胞治疗等新业务,不断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装备耗材一体化,进口替代进行时。国产替代加速、供应链稳定性权重提升,耗材业务、细胞治疗等医疗科技板块可以抹平装备周期、提供长期成长。 制药装备:生物工程、复杂制剂提供新增长点。1)生物工程,生物药蓬勃发展带动上游生物工程需求旺盛 ,预计25年1148亿元 ,2020-25年CAGR 23.71%。公司是生物工程后端龙头,不断向前端突破,原液制备环节20-21年收入分别达到2.23亿、9.07亿元,放量显著。2)复杂制剂,配液系统作为复杂制剂生产工艺的重要装备,行业规模预计25年21.94亿元,2020-25年CAGR 18.70%。公司高端复杂制剂配液系统进入加速放量阶段 ,2020、2021、2022Q1在手订单分别为2.82亿、4.29亿、4.80亿。 医疗科技:加速布局的耗材业务提供长期成长性,细胞治疗等新业务正处景气上行。1)耗材业务,上游耗材(培养基、层析介质、过滤组件、一次性等)市场预计25年372.17亿元,2020-25年CAGR 32.20%。公司加速布局,改善商业模式,持续受益下游旺盛需求。2)细胞治疗,细胞疗法带动下游细胞培养及设备快速发展,预计25年114亿元,20-25年CAGR 23.93%。公司积极布局细胞治疗设备,切入CGT新蓝海,21-22Q1在手订单分别为1.52亿、1.79亿。 借新冠契机加速出海,国际业务结构优化。1)出口产品:此前产品以较为成熟的冻干系统、注射剂解决方案为主,新冠疫情后,公司原液环节的生物工程设备及耗材在近2年实现了出口突破。一次性耗材通过BPOG验证,获得高端生物制药供应链敲门砖。2)出口地区:公司海外收入主要来自俄罗斯、印度,新冠疫情以来凭借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开始进入发达国家供应链。2022年2月公司为大型CDMO公司Recipharm法国工厂供应配液系统、灌装系统、灯检及后道包装装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55.62亿元、69.36亿元、86.34亿元,同比增长32.68%、24.70%、24.47%;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13.12亿元、16.48亿元,同比增长25.69%、26.07%、25.65%。考虑到公司是少有的装备耗材一体化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叠加海外业务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采取分部估值,2022目标市值32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产品出口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规模测算偏差风险。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1)本报告重点剖析耗材业务、出海成长两大逻辑:一方面,当前耗材业务占公司比例不高,但可以提供长期成长性,进一步完善公司商业模式,形成装备耗材一体化;另一方面,公司在2002-2004年就已经开启出口业务,但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借助新冠契机加快进入发达国家供应链,有望将过去以冻干机为主的出口结构改善为以生物工程为主,进一步增厚价值量。2)市场认为公司装备业务具有周期性,我们认为应该更全面认识周期性:装备业务的周期性不断减弱,2010年前后的GMP认证导致装备业务具有明显周期性,随着药品质量提升、药厂检查常态化,叠加生物制药蓬勃发展,公司装备业务有望摆脱周期,进入稳增长阶段。3)分部估值,更准确发掘公司价值。我们认为生物工程、复杂制剂等制药装备新型业务正处于行业成长期,耗材业务、细胞治疗等医疗科技板块可以抹平装备周期、提供长期成长,理应享受更高估值。 投资逻辑 生物工程、医疗科技(包含耗材、细胞治疗等)等成为新增长点,以冻干机为主的传统制药装备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公司目前是冻干机领域绝对龙头,在市场空间扩容过程中持续引领行业。随着复杂制剂深度发展、生物药蓬勃发展,注射剂、生物工程等板块快速成长,为制药装备提供新的增长点,同时耗材、细胞治疗等新型业务进入景气上行,打造第二成长曲线。出海业务进一步优化打开市场空间,借助新冠契机出海,加快融入发达国家供应链,改善冻干机为主的出口结构,从而释放更多市场空间。 关键假设、估值与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主营业务假设:1)注射剂:注射剂业务进入成熟期,复杂制剂提供新的增长点,假设2022-24年该业务增速5-10%,毛利率维持在45%。2)生物工程:生物药蓬勃发展带动上游生物工程业务需求旺盛,假设2022-24年该业务同比增长70%、40%、40%,毛利率维持在55%。3)医疗科技:近些年受益于细胞基因疗法陆续上市、耗材便利性等,细胞治疗、耗材等业务发展迅猛,假设2022-24年该业务同比增长70%、50%、40%,毛利率维持在70%。期间费用和所得税的假设:1)销售费用:随着新兴业务的销售力量投入,可能带来销售费用的增加。2)管理费用:随着新业务规模提升,管理费用未来3年可能有所提升。3)财务费用:未来3年保持稳定。4)所得税:未来3年维持在13%左右。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收入55.62亿元、69.36亿元、86.34亿元,同比增长32.68%、24.70%、24.47%;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13.12亿元、16.48亿元,同比增长25.69%、26.07%、25.65%。考虑到公司是少有的装备耗材一体化龙头,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叠加海外业务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采取分部估值,2022目标市值32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制药装备龙头,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深耕制药装备,积极布局耗材 以冻干机发家,专注于制药装备及耗材。东富龙是一家为全球制药企业提供制药工艺、核心装备、系统工程整体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制药装备服务商,经过28年发展,已有超10000台制药设备、药品制造系统服务于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全球知名制药企业。公司通过纵向发展和横向拓展,已经成为从设备到耗材、从后段到前段、从国内到海外的全方位制药装备龙头企业,近年来通过积极布局耗材、开拓细胞治疗等新业务,不断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第一阶段(1993-2013):受益新版GMP认证红利,发展为冻干机龙头。1996年推出国内首款冻干机,2009年推出冻干机系统,彼时市场份额达到22%左右,排名国内第一。受益于2010GMP认证红利期,公司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当之无愧的冻干机龙头。目前公司积极进行冻干机领域纵向发展,向冻干机工程理念目标逐步迈进,实现“单机、系统、工程”的螺旋式发展。 第二阶段(2013-2020):多元化拓展,积极应对转型阵痛。2013年前后,随着GMP认证红利期进入尾声,公司积极拓展其他业务,2013-2016年先后成立原料药、生物工程、固体制剂等事业部,从而形成制药装备为核心(注射剂、原料药、生物工程、固体制剂),医疗科技(2013年介入)、食品工程(2014年介入)为辅助的产业布局。 第三阶段(2020-现在):设备耗材一体化,出海业务初具规模。 得益于前瞻性布局,公司借助新冠契机实现制药装备尤其是生物工程板块的国产替代,同时积极进入海外供应链,海外业务空间进一步打开。另外医疗科技板块中的耗材业务初具规模、细胞治疗业务正处行业景气上行,进一步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郑效东为公司实控人,实际控股61.25%股权。总经理郑效东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41.25%股权,第二大股东郑可青女士(郑效东女儿)持有公司20%股权,郑效友(郑效东兄弟)持有公司1.11%股权。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股权投资、投资并购等多种形式布局生物工程、医疗科技、食品工程等业务板块。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及核心子公司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利益。2021年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2021年3月12日正式授予限制性股票,价格9.69元。激励对象主要是公司董事、高管以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共368人。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000万股,首次授予1778.5万股,占本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88.93%,解禁期分3年,解禁比例分别为40%、30%、30%,业绩考核对应公司2021-23营收不低于35亿、40亿、50亿,同比增长30%、14%、25%,或者净利润不低于5.5亿、6亿、6.5亿,同比增长18.79%、9.09%、8.33%。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221.5万股,占本计划的11.07%,解禁期及考核条件相同。 生物工程、医疗科技成为新增长点,定增开启新一轮扩产 生物工程、医疗科技成为新增长点。2007-2021营收CAGR25.88%,归母净利润CAGR22.93%。2015年新版GMP认证改造完成后,订单减少导致2016-2018年公司利润出现大幅下滑,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下滑,但公司依然积极拓展产品线,2017-2018年收入仍保持稳健增长。2019年开始竞争缓和叠加新产品推出,2020-2021年新冠疫情行业进入高景气,公司收入、利润开始触底回升,期间费用持续摊薄,盈利水平开始明显改善。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1.92亿元(+54.83%),毛利19.33亿元(+70.94%,毛利率46.10%),归母净利润8.28亿元(+78.60%),其中生物工程、医疗科技板块分别实现营收9.07亿(+305%)、4.99亿(+105%),分别实现毛利5.33亿(+429%,毛利率58.76%)、3.42亿(+108%,毛利率68.58%),2个板块毛利增量达到公司毛利增量的79%。 图表3:2007-2021年公司收入CAGR 25.88%(百万元,%) 图表4:2007-2021年公司净利润CAGR 22.93%(百万元,%) 图表5:东富龙业务结构(百万元) 图表6:东富龙历年盈利情况 图表7:东富龙历年期间费用情况 在手订单饱满,未来高成长可期。在手订单、合同负债是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先行指标,当前公司合同负债仍然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公司定增问询函回复,截至22Q1,公司在手订单85.29亿(含税),其中复杂制剂配液系统约4.80亿元(占比5.63%),冻干机系统、隔离器及后包装线等约33.03亿元(占比38.73%);CGT装备及耗材约1.79亿元(占比2.10%)。此外,俄罗斯药企JSC R-Pharm在手订单金额为0.95亿元(占比1.11%)。 图表8:东富龙历年合同负债/预收款项情况(百万元) 图表9:东富龙历年固定资产情况(百万元) 图表10:公司22Q1在手订单情况(亿元,含税) 定增开启新一轮扩产,奠定新增长引擎。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2亿元,投资生物制药装备产业试制中心项目、江苏生物医药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杭州生命科学产业化基地项目等。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生物工程、细胞及基因治疗、耗材等新业务,在行业持续景气、业务持续拓展的背景下,公司开启新一轮资本开支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生物制药装备产业试制中心项目:全面增强制药工艺理解能力,扩充微球、脂质体、载药脂肪乳等复杂制剂装备产能,建设期36个月; 江苏生物医药装备产业化基地项目:生产冻干系统、后道灯检和包装线制药装备,扩大产品产能,建设期24个月; 杭州生命科学产业化基地项目:为细胞和基因治疗新型生物药提供符合GMP要求的设备仪器、培养基类、包材类及液体分离类等产品,建设期36个月。 图表11:定增三大募投项目情况 装备耗材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