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微科技2022年三季报交流20221017时间:2022年10月17日地点:线上参会领导:董事长助理戴超原主要内容:Part1:三季报主要内容:1)营业收入在三季度相比年初增加,主要有车规级产品开始放量增加。 2)第二点:公司的研发投入,增速占比较高,我们关注的新能源车规级产品不断开发新的型号和规格配合客户。 3)我们在三季度刚好确认利润部分,在上半年我们确认的收入少,在下半年会逐步到位,因为产业政策有很大支持力度,会保持一个持续的行为。 未来非经常性损益也会有相应的增加。 Part2:Q&AQ:现在解禁的情况? A:9月1号解禁了,除了有三年期的实控人没有解禁以外,其他人都进入解禁阶段。 我们从三季报来看,前十大股东整体解禁的数量应该是不多的,只有一个股东进行减持,也发布减持公告。到时候有一定的安排和统筹,所以会带来一个减持行为,我们也是非常理解。 其他董监高后续的可能会根据资金安排和个人意愿,提出申请后,我们也会根据合规的情况进行发布公告。 总体来说,从季报的形式也和股东做过充分沟通,表明了公司未来的增长态势和产业情况,所以他们对我们是有信心的。 Q:四季度的展望?明年毛利率的情况? A:公司刚上市后,很多产业化项目要陆续的投资,所以前期的投资规模和投资占比还是非常高的,对毛利率是有一个确确实实的影响。 四季度在我们车规及产品基础上是会继续持续的加码,收入环比仍然会保证一个延续到明年全年的正向增长,当然增长趋势我们就不方便透露。车规级的收入增长也带来公司业务结构的收入变化。 原先车规在去年可能占比非常低,车规包括充电桩整体收入,我们在年初的预测是在10%~15%。 我们放眼到今年,整个车规级的收入是在15%~20%,其中75%以上的主要是来自于电动汽车主驱的收入,这个是四季度的变化及业务调整的方向。 Q:目前公司对整个IGBT产能包括下游订单,目前做出什么样的判断?A:IGBT行业它其实两头都会受到限制。 第一个是芯片代加工的产能限制,另外是下游客户的需求,也是由他们发出订单的。 我们目前三个业务板块,一个是工控,第二个是新能源发电业务,第三个是电动汽车业务。我们在工控上从明年看是小幅的增长趋势,但车和光伏两块业务倾注了很大的业务资源。从科技的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对新能源和汽车两块业务短时间内更重视一些。 工控领域目前国产化占比不是特别高,就30%左右,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也会配合客户做好工控产品系列化开发。Q:针对收入情况,能够帮我们拆分一下车、光伏、工业的下游的结构?A:因为我们三季度刚好补贴收入确认进来,所以它和原来的预期有一些变化。 我们从经营性增长业绩来看,还是保持和原先判断的大方向。 第二个应用结构的分析,我们今年三季度的收入是6.14个亿,其中工控是3.3个亿,然后光伏的话是1.75个亿,主驱和充电桩是将近0.9个亿。 最终来看全年,我们工控占比是在45~50%的区间,原先对光伏的判断是20%,现在应该是25~30%区间。电动汽车主驱的部分,原先我们看到是10~15%,现在最终今年来看,应该是在15~20%的结构。Q:可转债的情况? 从明年来看,模块产能的放量节奏大概是怎么样?明年光伏收入指引? 其中光伏模块大概多少? A:我们在10月12号开了股东大会,确认了可转债的预案,总投资是6个亿,其中可转债发行规模是4.5个亿。可转债的项目是围绕我们二期的项目建设的局部部分只有车规级的240万。 我们二期项目上增加240万块的光伏以及工控的模块,所以整体会有480万块的产能。 产能释放在明年可能看不到多少量,建设期间到后年才会发生。对于明年的模块增速围绕在我们的IPO项目上,约有400多万块。今年产能利用率是在10~15%的区间。 第三季度、第四季度产能还是放量,15%是集中在这个阶段,利用率按照三、四季度来看就超过了20%。我们到明年来看,整个IPO项目480万块能达到50%,也就是240万块。 到2024年应该能够完成,同时我们转债的项目才开始进行配套后面的模块扩产计划。 我们今年看整个光伏是在25~30%的收入区间,明年我们整体公司营收水平还是会保持一个50%左右的增速。在这情况下,光伏的收入占比25~30%,能增长到35~40%的规模。 今年是有20%左右的光伏模块,明年产品还会进一步的提高。Q:大概能提高到到50%的程度?A:没有,我们在明年年初做一个相对准确的数据,现在我们还在做预算。Q:碳化硅目前进展(包括MOS管、二极管)? A:我们现在有混合碳化硅模块在配套光伏模块出货,今年会有将近三到五千万的收入规模,这一块其实公司没有单独列出来一个碳化硅的收入,但是如果比较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混合模块是最有突破的,验证了我们对碳化硅芯片的理解和封装的工艺提升。 同时进行了碳化硅的开发,今年年底碳化硅二级管和MOS都应该可以成功,明年我们在基础上进行改进,封装测试验证,希望我们在2024年能够用自产的碳化硅在我们的模块上去。 Q:三季度末的预付款相较于二季度末是有所增加的,想跟您请教一下原因是什么?A:主要还是因为芯片备货。 去年我们是有华虹和Newport两家代工厂帮我们做IGBT模块的代工,在今年年初,Newport突然之间没有办法去供应了,所以我们只能重新开发新的供应商。 对于付款方式,其实我们加强了保障供应链,从年初的3000片,到现在1万片左右(等效8寸)规模,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预付款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 从全年来看的话,去年是3000片,今年大概是有6000片左右,明年我们会在1万片的基础上和我们现有的代工合作,付款这块我们经常沟通。 Q:光伏和汽车领域IGBT的价格变化?A:暂时没有太大变化。Q:目前碳化硅良率? 以及电阻的参数? A:具体参数不太清楚。 我们目前所有的模块产品良率都达90%以上,光伏模块产品良率水平是在95%以上,良率比较低的是目前刚上量的产品(车规级),目前良率还在提升过程中。 Q:目前碳化硅有车厂的订单吗?A:我们目前封装的碳化硅只用在在光伏领域,没有用到汽车领域。目前汽车领域的碳化硅芯片还在验证测试中,没有批量化。 在明年一季报后,如果有新进展,可以和大家再分享一下。Q:购买商品和接受劳务支付现金流同比增加的原因?A:正常,有一些正向的项目。Q:下游的应用在工控领域、光伏领域的景气度? 价格变化?出货量? A:关于光伏也是回到了上面一个问题,是一样的,目前对于价格还是比较稳定,未来也要看一些上游的价格波动来进行探讨,要沟通。关于工控今年占比大概是在45~50%区间,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大概是在20%左右的增速,过程中公司已经进行了工控客户的筛选。原先公司整体的工控客户应该是在400多家,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个甄选。 我们在今年现阶段,整体工控客户从年初的400多家已经到了80多家,大客户占比收入其实是在提高的,所以我们对工控也是希望能够围绕主要的客户,尤其是在工控的高端领域,比如UPS,变频和伺服电机占比进一步提升,竞争激烈的焊机产品会慢慢进行调整。 Q:光伏客户的单管和模块分别景气度如何,会有一些区别吗?A:会有一些区别。 就目前来看,光伏单管的国产化渗透率还是比较高的。 公司年初判断应该是30-40%,但是从目前来看,明年渗透率可能会超过50%,所以我们也是积极的在配合客户开发一些光伏模块产品,从今年的20%到明年进一步提升。 目前来看,单管未来的增量的话来自于现有客户的一些进口替代,同时我们给需要客户提供一些光伏模块产品,来提升我们在光伏领域的市场占有率。 Q:从单管的景气度来看,明年会存在一些价格波动的风险吗?A:我觉得景气度还是没有问题的,整个这个行业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但是产能方面还要看一下产能的分配。目前国产化率比预期要高一些。 所以如果行业度依然很高,我短时间内还是没有办法实现客户这些需求,包括我们在重点客户现在的一些订单还是有很大的缺口。所以对于单管,我们仍然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在开发新的供应商合作。 我们依然看好单管。 但是模块是我们业绩增长的一个比较关键的方向。Q:光伏模块方面公司主要是做组串式还是集中式,明年的增量大概是在哪个细分领域上?A:1200V组串上。 Q:工控目前国产化率相对来说不是很高,我们之后主要替代的方向,除了就是伺服电机之外,还有其他的产品吗?比如之前提到的一些变频器,所以这一块未来我们主攻的几个方向大概是? A:去年焊机占工控的30%。 往前看,整个焊机占工控收入应该在60%。 但是反观今年来看,变频和伺服电机整体占比提高了。 未来,可能还是变频器是第一名,伺服电机是第二名,电焊机是第三名。 Q:以上产品单个的价值量差别大吗?作用毛利或者盈利水平,差别如何? A:工控的模块,因为原来做电焊机较多,单价比较低,50-100元之间。 随着做一些高压的产品的,单个模块价值量约在100-150元之间,所以整体单价也是有所提升的。 Q:陶瓷衬板缺货情况有所改善吗?缺货大概会延迟到什么时间呢? 什么时间会供需平衡?A:还在缺,目前因为国内做这一块业务的公司比较少,所以我们也在尽量开发了,目前开发了两家,才开发第三家,时间起码半年以上。Q:后边随着客户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的毛利率的展望? A:公司三季度的毛利又有一些波动,Q2的毛利率有所提升,Q3又往下调整了。其实增长和调整区间本身就不是特别大,对于我们来说,毛利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最近我们开发了一些新的产品,车规产品的良率在不断爬坡。 公司的可转债发行,规模在不断地扩张,所以明年整体毛利还将维持今年水平。我们希望随着结构调整和优化,毛利会有所改善。 包括后期也会更注重客户的质量。 将工控类高毛利的产品的规模扩大一些从而有效改善整个毛利水平,希望过24%。 Q:今年我们在主驱的进展还是非常快的,目前来看我们的几家客户的合作情况,以及几家客户明年的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展望以及我们整体收入的展望,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 A:新能源车方面我们今年规划的产能是60万块,即每个月5万块的产能规模,目前也在不断的爬坡,从2022年7月份设备调试完毕,7-9月上量提升。 明年我们希望整个车的收入占比会达到30%。 今年仅仅只做到了15%,明年的话会达到30%,在收入规模不增长的情况下,汽车收入也会翻倍。如果明年收入还能稳定在50%增长,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乐观。 主要客户方面,我前期也拜访了一些主要客户,他们对于我们的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稳定性比较认可的。明年也给了比较大的订单。 客户还是原有的一些汽车客户,并没有开发一些新的客户,还是围绕着比亚迪、汇川、臻驱科技等客户,都给了一些不错的订单,明年车这一块相信还会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Q:公司碳化硅整体进展在同业厂商里面其实也很不错,我们的碳化硅在光伏相比于传统的IGBT效率会提升多少?A:这块我们没有做过统计,主要还是看客户的应用场景。 Q:公司的IGBT和碳化硅的技术创新点主要是?A:技术方面,我相信我们的技术在华虹的平台开发上面应该是属于前列的,我们开发的关于英飞凌替代的产品也在客户验证和小批量的出货。车规级产品也会由8寸转到12寸进行生产。 未来的话我们在车上面的自制芯片的占比还会进一步的提高。这块也在客户那边得到的测试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们还是配合上游代工厂做了一些国内最先进的一些技术开发。Q:关于原材料,我们用的陶瓷基板是氮化硅还是其他的类型?A:主要是氧化铝,还有比较先进的氮化铝,会配合一些碳化硅器件做开发,我们希望先进的工艺在器件能够体现。Q:代工资源方面? A:去年主要是华虹和华润华晶,今年开发了一些新的代工单位,今年到年底约有1万片等效8寸,明年我们会在1万片的基础上拓展增长空间。给到的一些资源确实是还不错。 Q:碳化硅的布局,公司希望在产业链中定位在哪几个环节? A: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