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钠电三条路线哪条更受主流厂商看重?A:钠电跟锂电一样,学术研究上有很多条路线。 比如锂电有三元中镍、三元高镍、铁锂等多种体系,但从商业化的角度,最终优选为几个主要路线。 钠电目前聚焦于氧化物、普鲁士蓝和聚阴离子,还有一些有机体系停留在学术研究阶段,并没有可能商业应用。 三个体系材料在成本、安全、循环寿命、重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各有优劣,最终由市场对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做出相应的选择。 Q:钠电哪条路线更有潜力? A:立方新能源从16年开始做钠电,三个体系都做过。 公司最早和美国公司合作做普鲁士蓝,后面跟国网、南网合作做聚阴离子磷酸钒钠体系,最后在19年左右回归到氧化物体系。此外,市场上的初创公司,比如中科海钠、钠创和英国的Faradion都采用氧化物体系。 目前来看,全世界60%-70%+的公司都用氧化物体系,因为氧化物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最接近磷酸铁锂,在储能或其他应用上对磷酸铁锂有替代作用。 Q:钠电相比锂电材料端的变化?A:目前隔膜能完全通用,但也不排除未来隔膜有新进展。正极材料主要是把锂化物换成钠化物。 因为锂和钠的原子半径不一样,在结构上存在差异,需要通过调整钠的架构实现钠自由且长期稳定的循环。 所以钠的过度金属氧化物要做相应替换,不再用贵重的镍、钴等材料,或者尽量降低使用来实现成本的大大降低。负极材料从石墨切换成软碳、硬碳等低碳化和温度的材料。 因为钠电负极材料只需要1200-1600度的碳化,省去了石墨化2800-3200度的烧结。从电费环保成本的角度,至少节约10000-16000+。 电解液方面,溶剂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溶剂目前主要沿用锂电的溶剂,还有cpc、dc、dmc等。针对钠电的盐,六氟磷酸锂会变成六氟磷酸钠。 公司也在推新的添加剂,一些有机溶剂类的添加剂在钠电和锂电都有效,但一些含锂的添加剂需要更换为含钠的添加剂。公司也在做聚合物的、凝胶状的电解液体系,来实现钠电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长的循环寿命。Q:如果锂价回落,钠电是否还具有价值? A:钠的能量密度比不上锂,但钠的优势在于资源广。假设碳酸锂未来会跌很多。 虽然各家包括宁德时代都认为锂矿可以像石油一样支持未来60年甚至80年的时间,而且再过5-10年后,碳酸锂可以进入回收模式,回收比例可能从5年后的30%-40%,稳定在60%-70%+的水平作为锂资源的来源。 但实际假设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于目前锂矿资源过度集中,南美的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占据全世界50+的锂资源,澳大利亚也占了 8%-10%的的锂矿,所以锂矿资源是高度集中的。 而中国的最大问题在于中国只有5%左右的锂矿,大部分是以低品位矿石为主,开采的成本也相对偏高。 从这个角度讲,因为锂矿存在着很大的分布局限性,容易导致未来锂资源有可能像石油一样,价格不是因为量决定,而是由资源拥有国每年愿意生产多少来决定。 虽然高盛给出了乐观的判断说明年后年碳酸锂可能降到15万左右,但实际没这么乐观,原因就是因为锂矿的地缘政治情况和地域性。 中国作为全世界新能源产业最大的国家,生产了全世界65%+的电池,很多的原材料都在中国投产,这会导致锂矿的价格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至少三年时间,很难下降到很低的程度。 第二点是钠电由于使用钠,从正极的角度,基本上没有钴、铁、锰、镍、铜等元素。 目前的磷酸钒钠是比较大众化的资源,价格比较便宜,这就决定钠电的价格稳定性会非常好。 第三点是负极材料的硬碳,由于省去了2800-3200度的烧结,加工费用会降低很多,最后由原材料的选择和收率来决定的成本价格。所以钠电只要市场起来,它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价格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起量后的钠电价格可以触及铅酸电池的价格,甚至可以做到比现在铅酸电池的价格更低。 从这个角度来看,钠电池未来在市场上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向下去替代铅酸电池,向上去作为以铁锂为代表的锂电池的补充。因为如果钠电发展不起来,所有的领域都会依赖锂电,只有a方案没有b方案会导致a方案价格很高。 只有b方案出来后,两者相互制衡,才会让碳酸锂的价格会有下降的趋势。 最后经过性价比上的综合评估,来决定钠电在未来的3-10年内能够占据怎样的市场份额。Q:除了钠电以外,市场上还有钒电、锌电、镁电,为何钠电能脱颖而出?A:这几个电池未来都是作为储能技术的代表。 锂和钠所代表的是短时储能,钒、锌等和美国现在在开发的铁电池是作为长时储能。它的放电时间会很长,8-25小时。 钠电池独有的特点在于它是目前最接近批量化的电池,而且电池的初期成本相对而言有优势。 比如说钒电池是锂电池的初期投入成本的三倍以上,而且随着它大批量使用,钒价还会往上走,因为钒也是小众金属,而且它的占地是锂电池的能 5-10倍+。 所以从投入、体积能量密、占地大小、重量等多方面,市场会去选择钠电。 钒电、锌电和镁电因为相对而言占地较大,它们适合在青海、甘肃这些不需要考虑地域限制、空间限制的地方使用。 Q:钠电降本的点在哪里,相对锂电能降多少成本?A:磷酸铁锂目前市价15万,克容量140-150。 氧化物体系的钠电克容量120-140,但价格只有6-7万,未来可能降到5万甚至以内,价差相差三倍。同时,锂电石墨化需要2800-3200度的高温烧结,石墨化的耗电加设备成本在12000-18000。 钠电硬碳只需要1200-1600度的碳化,耗电及设备要求会降低很多。综合下来如果未来锂价降到20万-,钠电仍然具有优势。 此外,钠电在低温环境性能好,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和场所有差异化应用。Q:我们以现在的锂电池来看的话,市场格局未来是一家或者几家独大的一个现象,还是会出现像百花齐放那种感觉?A:根据经验去推测,市场更加注重三个方向:一个是重资本,一个是重技术,一个是重速度。 未来市场格局头部可能会非常突出,但是中间会有很多的二线的厂家在跟进,我觉得可能是一个纺锤型的,但是未来纺锤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尖。 Q:钠离子对抗锂离子,究竟会在哪些具体的应用领域会出现直接的碰撞和竞争呢?然后各自他们的优劣势会体现在具体哪些方面?A:针对钠电池的应用领域,我觉得它最主要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它跟铁锂能够相媲美的安全性能,我们个人觉得更有机会是在大型储能上面,去应用相当于是储能类的领域。 Q:您觉得钠离子电池是否也会有技术进步的升级版的推出? A:经历过锂电池的20年的发展,技术永远都是突破的,就是即便现在可能是障碍的话,但是在未来的3年5年甚至10年时间内可以期待它一定会被攻克。 所以从钠离子电池的角度而言,我个人觉得未来一定会达到跟铁锂一样,甚至超过铁锂,但这个需要时间。 Q:您觉得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混搭,您觉得这种混搭方式会不会成为一个主流的操作? A:我觉得混搭是有发展空间的,因为它可以利用各个体系不同的特点和优点,比如说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低温性能去弥补铁锂的成本或者三元的成本,实现成本和性能的双优化,但实际上目前还有很多的技术的难点和壁垒,因为材料不同的体系,它的电压范围、曲线、循环其实都有相应的不一样的地方。 Q:目前国内的一些电子厂商,包括材料厂商钠离子的电池进度怎么样?您觉得大概到什么时候能够有一个真正意义上推出商业化的落地? A:我觉得目前其实热度是够的,从时间的角度来认为,今年可能会有一些公司会做一些产品相应的试用或者示范,慢慢开始小批量了,到明年我认为应该有几个亿到十几个亿的市场慢慢起步,到后年可能会市场会成长5倍到10倍以上。 Q:您觉得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过程中材料商和电池商相比,哪一个会更有竞争力,更能占主导地位一点的?A:这个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点。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其实材料厂家在初期的阶段,因为它缺乏整体性的一个评估,很多时候主导方应该还会在定薪酬这一块,必须由电芯主导去做完评估,才能确定这个材料需要怎么往前走,但是未来这一块其实可能慢慢会变成一个均衡。 Q:海外的话像美国和欧洲他们本土的一些电子厂商或者新能源汽车厂商对于钠离子电池的接受程度和进程是怎么样的? A:从国外的开发新的材料开发和研发的角度来说,其实国外其实还是做的比较早的,但确实缺乏了一个像中国这样政府的推动补贴,涉及新能源的产业,无论从设备电芯的角度,材料的角度,已经占掉全世界的生产可能综合占到70%-80%以上。 海外对于钠离子电池也是并不排斥,甚至也是想尽快能够得到钠锂电池,毕竟从各方面来看,钠锂电池的确能够跟锂离子电池有这么一个竞争的实力在。 Q:负极技术像硬碳或者无烟煤软炭这些之间的一个性能差别怎么样,哪些产业化的潜力会更大一些?A:一个产品能够有很低的成本,比较合适的一个容量的情况下,这个材料的产业化的潜力就非常大。最重要一点是用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做出来一个很好的性价比的材料。 1)软炭类的材料它的问题是在于相对而言,它的成本材料原材料成本比较低,收益率会比较高,所以它的整个生产出来的成本比较低,但是它容量受限。 2)硬碳类材料它面临的问题,是材料虽然便宜但收益率很低,工艺过程的成本会比较高。Q:目前碳酸锂的价格得降到多少以下,然后钠锂电池才会完全丧失它的性价比?A:碳酸锂的价格是一个存在博弈的问题。 如果我们以3年前或者10年前的最低价去看的话,碳酸锂的价格大概在3.8-4万左右,这是它已经最低的价格了,对应铁锂这一块的价格大概是0.4-0.5元每瓦时的成本,但是电池如果按照目前只要上量之后,我认为是很轻松的能够做到这样的成本,要上量之后,也就是说可能是明年年底到后年的时间内就可以降到这个程度。 一定要把钠电池当作是锂电池整个产业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让这两个在价格的博弈中相互的往下走来,实现市场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