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环保公用板块整体下跌,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下降0.22%,环保行业指数下降0.89%。环保板块中检测服务板块上涨1.96%,公用事业中燃气涨幅较大,上涨2.68%。 行业动态:环保: (1)深入打好水域保护攻坚战,流域治理任重道远。生态环境部等17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年底,长江流域总体水质保持优良,干流水质保持Ⅱ类,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重要河湖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水生态质量明显提升;长江经济带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尾矿库环境风险隐患基本可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建议关注:致力于恢复河湖生态环境的【中建环能】;水务固废协同发展的【首创环保】;节水领域龙头【大禹节水】;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清新环境】。 (2)数字化+金融化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正式印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方案》,全面部署“绿链八大行动”,共涉及29项重点任务,围绕“绿色、数字、智能”现代化发展方向,聚焦供应链“效率、效益、效能”提升,进一步推动供应链平台与服务升级、绿色和数智升级,加快打造行业级供应链3.0版,促进“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助推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并同步提出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供应链9个环节,包括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93个三级指标,对建设应用成效开展定性定量评价。此外,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碳账户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在行业层面,建设和完善企业碳账户体系,加强各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协助地区碳排放监测。在社会层面,推动绿色金融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创新金融产品,深化产融对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建议关注:环境监测领域龙头【雪迪龙】。 公用: (1)电力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华东能监局、安徽省能源局发布《安徽省绿色电力交易试点规则》。《规则》明确,优先组织平价上网的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等新能源企业参与。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的购电价格由绿电交易价格、输配电价、辅助服务费用、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构成。其中,绿色电力交易成交价格分为电能量价格和绿色环境权益价格两部分,均由市场主体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输配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按政府有关规定执行。此外,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征求《甘肃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暂行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在火电企业计量出口内建设的储能设施,可自愿选择与火电机组作为整体或以独立主体,参与调峰容量、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重点推荐:核电+风光双核驱动的【中国核电】;布局风光大基地项目的【林洋能源】。建议关注:内蒙火力发电龙头【内蒙华电】;新能源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余热锅炉龙头,发力熔盐储能的【西子洁能】;火电灵活性改造设备的【青达环保】。 (2)发挥煤炭保稳作用,加快推进风电光大基地建设。9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有关工作情况。其中,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答记者问时表示: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在煤炭稳价保供方面持续发挥关键作用。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黄河流域风电、光伏装机量分别达到1.4亿、1.2亿千瓦,占全国的46.7%、43.3%。我国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在山东胜利油田建成。此外,宁波发改委发布宁波市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开工浙江LNG三期工程、甬绍干线天然气管线等重大油气项目,扩大管道天然气覆盖范围,增加天然气用量。实施光伏、风能等新能源倍增计划,加快推进象山1号海上风电项目二期及涂茨海上风电项目,年度新增光伏建设规模70万千瓦以上,推动8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实施一批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示范项目。重点推荐:聚焦输配端二次设备,积极布局储能业务的【科汇股份】;致力于电源清洁化和电网智能化,背靠南网的储能EPC龙头【南网科技】; 布局海气+陆气的天然气运营商【九丰能源】;EPCO一站式服务商,募投进展顺利的【苏文电能】;建议关注:专注光伏治沙的【亿利洁能】;聚焦燃气分销,有望具备稀缺管输资源的【天壕环境】。 本周专题:根据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光伏等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于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为1542亿元(约237亿美元),占世界总规模的16.6%。现阶段虽然我国在多个特种气体细分领域实现一定程度国产替代,但电子特气市场依然由外资供应商主导。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链进一步发展,叠加下游应用领域对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固定成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工业气体发展朝第三方外包方向发展。各气体公司有望迎来行业快速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十四五”国家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多要求,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积极把握节能环保及再生资源板块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冰轮环境、国林科技、高能环境、伟明环保、旺能环境、华宏科技(有色覆盖)、中国天楹。“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将持续推进,风电和光伏装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水电核电有序推进,同时储能、氢能、抽水蓄能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南网科技、穗恒运A、科汇股份、中国核电、三峡能源、龙源电力、林洋能源、九丰能源、苏文电能、华能国际、国电电力。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政治局势变化;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调风险。 1.行情回顾 1.1.板块指数表现 本周,申万(2021)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下降0.22%,环保行业指数下降0.89%。 图1:申万(2021)各行业周涨跌幅(%) 1.2.细分子板块情况 分板块看,环保板块子板块中,水务板块下降0.54%,大气治理上涨1.08%,检测服务板块上涨1.96%,水治理下降1.59%,固废处理下降0.45%,园林下降1.04%,环境修复上涨1.31%,环保设备下降2.26%;公用板块子板块中,水电板块下降0.48%,燃气上涨2.68%,火电下降1.40%,电能综合服务下降0.15%,热电上升1.64%,新能源发电下降0.95%,节能利用上升0.31%。 图2:环保及公用事业各板块上周涨跌幅(%) 1.3.个股表现 上周,环保板块,涨幅靠前的分别为同兴环保、宝馨科技、华宏科技、华光环能、皖仪科技、华控赛格、德创环保、海天股份、先河环保、路德环境;跌幅靠前的有*ST博天、美尚生态、青达环保、国中水务、国林科技、盛剑环境、力源科技、卓锦股份、大地海洋、和达科技。 上周,公用板块,涨幅靠前的分别为德龙汇能、聆达股份、ST浩源、陕天然气、建投能源、水发燃气、川能动力、胜利股份、凯添燃气、长春燃气;跌幅靠前的分别为长青集团、天富能源、兆新股份、*ST科林、荣晟环保、苏文电能、湖南发展、露笑科技、浙能电力、南网能源。 图3:环保行业周涨幅前十(%) 图4:环保行业周跌幅前十(%) 图5:公用行业周涨幅前十(%) 图6:公用行业周跌幅前十(%) 1.4.碳市场情况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610吨,总成交额3.53万元。 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610吨,周成交额3.53万元,最高成交价58.00元/吨,最低成交价57.00元/吨,本周五收盘价为57.48元/吨,较上周五下跌0.90%。 本周无大宗协议交易。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5亿吨,累计成交额85.59亿元。本周广东碳排放权成交量最高,为9.51万吨,上海碳排放权成交量最低,为1.01万吨。重庆本周没有进行交易。 图7:本周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交情况 图8:本周国内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 1.5.天然气价格 根据Wind发布的数据,2022年9月22日,国内LNG出厂价格指数为7270元/吨,中国LNG到岸价格为39.77美元/百万英热(9月22日数据),周环比分别增长5.87%、-15.15%。 图9: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单位:元/吨) 图10: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到岸价(单位:美元/百万英热) 图11:期货结算价(连续):IPE英国天然气(单位:便士/色姆) 图12:期货收盘价(连续):NYMEX(单位: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1.6.煤炭价格 根据中国煤炭资源网发布的数据,本周榆林5800大卡指数1105元,周环比涨40元;大同5500大卡指数1098元,周环比涨60元;鄂尔多斯5500大卡指数995元,周环比涨45元。 图13: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吨) 图14:京唐港Q5500混煤价格(元/吨) 2.专题研究 2.1.中国具有广阔的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工业气体主要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根据制备方式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主要包括氧、氮、氩等空分气体及乙炔、二氧化碳等合成气体,特种气体品种较多,主要包括电子特种气体、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等。工业气体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液晶面板、光伏、医疗健康、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于202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气体市场。2020年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为1542亿元(约237亿美元),占世界总规模的16.6%。 图15:2015-2025E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工业气体市场朝外包模式发展。工业气体市场分为两种:内部供应和外包供应。随着工业制造技术快速发展,下游应用领域对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固定成本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大型工业气体消费厂商逐渐将气体生产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0年全球外包供应的工业气体市场规模为896亿美元,占同年工业气体市场比例为66.5%,预计到2025年占比将提高到至72.5%。中国外包气体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77亿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134亿美元,CAGR为11.6%。占比由2015年的50.5%提高至2020年的56.5%,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工业气体外包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16:2015-2025E中国工业气体按供应模式比例变化 2.2.中国仍需突破电子特气供应瓶颈 电子特气是半导体制造的“血液”。半导体领域是电子特气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之一,电子特气被用于半导体制程的多个环节,根据LinxConsulting的数据,2018年,半导体晶圆制造占全球电子特气应用比约70%。根据金宏气体招股说明书,2018年电子特种气体市场规模4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 随着半导体产业链向国内转移,电子气体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表1:电子气体分类 国内特种气体发展任重而道远。相比于大宗气体,电子气体技术壁垒和市场集中度均更高,根据金宏气体招股书,2018年我国电子特气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占据,空气化工、液化空气、大阳日酸、林德集团等市占率合计为88%,国内公司占比仅为12%。国内主要厂商有金宏气体、南大光电、华特气体、绿菱气体、和远气体等,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诸多细分领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国产替代。如超纯氨市场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金宏气体占据国内50%以上市场份额(金宏气体招股书)。 图17:2018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竞争格局 图18:2018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竞争格局 政策持续推动特种气体发展,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2017年,特种气体首次入选国家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共有3种特种气体入选;截止2021年,已有33个特种特气产品入选。“十四五”开局以来,我国多省市发布相关政策,要求重点支持特种气体在半导体等领域的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