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 2022年09月25日 从安徽新兴产业集群的崛起,解析“合肥创投” 市 场模式成功的原因 研——安徽省区域经济分析与投资机会挖掘 究核心观点 · 宏安徽省经济增长表现突出,工业和服务业是主要的增长动力。2008 年安徽省GDP为8852亿元,全国排名第14位,2021年GDP增长至42959 观亿元,位于全国各省市第11位。08-21年期间GDP年化增速12.92%, 研排名全国第3。安徽省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单极发展,逐渐向第二、第 究三产业双轮推动演变。 ·从第二产业来看,安徽省逐步实现由新兴产业主导发展动能的切证换,而合肥市则是安徽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全省战新产业产值券增速多年维持在15%以上,2021年达到28.8%,占规上工业比重2021研年达41%。从战新产业来看,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安徽省的主要组 成部分:(1)从产值占全省比重看,2013-2021年合肥战新产业平均占 究比为29.02%;(2)从产值占规上工业(全省战新)产值的比重看,合肥战 报新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由2017年的32.6%上升至2021年的54.9%。 告“合肥模式”的成功与政府引导基金主导,多层次政策错位扶持密不 可分。产业结构影响城市的兴衰,单方面的资金支持或者单方面的土地、财政补贴支持都不足以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需要精密的顶层设计。市场化的投资基金仅关注单个项目的回报率,并不关注项目的溢出效应。而政府引导基金结合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能够从更高层次统筹基金回报率、税收、就业、城市长期增长等多维度发展目标,从而实现多赢。 集群效应显现,城市发展动力十足。以汽车产业为例,我们利用区位熵LQ=(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产量)/(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汽车产量)衡量新能源汽车集聚水平,2021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LQ为1.64,高于汽车大省广东、北京、上海。汽车产值增速较快,2021年产值为1412亿元,年化复合增速59.3%。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并成为安徽增长的新动能。除此之外,安徽省在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材料、医药、新能源等领域也已逐渐形成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既通过较高成长性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其乘数效应还带动服务业及消费行业的发展,最终带来人口聚集和土地价格良性上涨,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步增加。 投资建议 安徽省经济发展得益于“合肥模式”的成功,“合肥模式”的成功是政府多层次政策扶持的结果。安徽省重点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材料、光伏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产业等产业。此外,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旅游和白酒等消费产业的投资机会形成支撑。从产业投资角度建议关注:1)新型显示行业的京东方和维信诺;2)集成电路行业的芯碁微装、江丰电子;3)汽车行业的江淮汽车、瑞鹄模具、科威尔;4)新材料行业的皖维高新、中钢天源;5)旅游业的同庆楼、黄山旅游;6)白酒行业的古井贡酒、迎驾贡酒;7)光伏新能源行业的晶澳科技、隆基绿能;8)生物医药行业的立方制药、欧普康视;9)证券行业中新兴项目储备丰富的国元证券。从城投公司投资角度建议关注顺应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合肥、芜湖滁州、蚌埠、铜陵、马鞍山。 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反复;宏观经济超预期下行;地产风险超预期蔓延。 报告作者 作者姓名倪华 资格证书S1710522020001 电子邮箱nih835@easec.com.cn 联系人杨逸飞 电子邮箱yangyf729@easec.com.cn 相关研究 《如何看待美国债务上限?》2021.10.28 《北交所专题报告系列六:转型迫在眉睫,中国版“纳斯达克”呼之欲出》2021.09.30 《北交所专题报告系列五:发行制度改革助力资本市场扩张》2021.09.28 《新周期拉开序幕,绿色经济起飞在即》2021.09.18 《北交所专题报告系列四:交易量放大、开户数倍增,掘金券商板块“黄金期”》2021.09.17 正文目录 1.安徽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5 1.1.安徽省经济增速居全国前列5 1.2.安徽省产业结构由单极向两极演变7 1.2.1.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8 1.2.2.第三产业主要由其他行业、批发零售、房地产和金融业构成9 1.3.省会合肥市为全省经济主要贡献端11 2.“合肥模式”是安徽省实现经济跨越的关键14 2.1.“合肥模式”发展的东风——政府引导基金逐渐引领中国特色股权投资14 2.2.“合肥模式”:政府与多方资本有机结合,带动产业发展19 2.3.“合肥模式”的成效26 2.3.1.从主导平台的投资收益来看“合肥模式”成效26 2.3.2.从投资基金收益的角度,看“合肥模式”成效29 2.3.3.从社会效益角度看“合肥模式”成效35 3.“合肥模式”成功原因分析42 3.1.区位优势形成产业转移便利42 3.2.交通优势支持融入长三角44 3.3.科教名城,科教兴市46 3.4.“链长制”赋能产业链管理49 3.5.各地发展模式皆因地制宜,合肥模式独受广泛关注50 4.产业集群凸显集聚效应,挖掘安徽省产业投资机会51 4.1.新能源汽车产业52 4.2.集成电路产业57 4.3.旅游产业60 4.3.1.安徽省政策明确提出: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60 4.3.2.安徽省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集聚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1 4.3.3.安徽省旅游业自然文化条件优渥,旅游业持续发展动力充足63 4.4.白酒产业64 4.4.1.政策加码白酒行业,徽酒营收有望破500亿元64 4.4.2.产业集聚助力安徽次高端白酒发展65 5.顺应城市发展方向,安徽城投机会挖掘68 5.1.合肥市三大平台:新兴产业投资带动营收增长,偿债能力较强68 5.2.顺应城市发展方向,新兴产业较强的地级市值得关注71 6.投资建议73 7.风险提示74 图表目录 图表1.安徽省GDP稳中有升,同比增速维持在8%左右5 图表2.安徽省GDP和人均GDP排位分别上升3个和14个位次,增速分别排名第3和第26 图表3.全国31个省份2008年-2021年GDP增速图7 图表4.第二和第三产业同为支柱产业8 图表5.2015年GDP主要拉动项转移至第三产业8 图表6.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导部分8 图表7.工业对全省GDP增长贡献率近似第二产业8 图表8.安徽省工业增速总体领先于全国水平9 图表9.安徽省战新产业增速和占比同步提升9 图表10.其他行业同比增速波动较大10 图表11.其他行业占比较高10 图表12.服务型行业增速突出(%)11 图表13.合肥是安徽GDP增长的主要贡献端12 图表14.合肥与安徽GDP增速基本同步12 图表15.合肥对安徽GDP的贡献率维持高位12 图表16.合肥市战新产业产值占比全省最高(%)13 图表17.合肥市战新产业增长率平稳,占比上升13 图表18.政府引导基金的特点14 图表19.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逐渐规范15 图表20.每年新增政府引导基金增速放缓16 图表21.从规模来看,新增政府引导基金以产业基金为主16 图表22.从基金数量来看,新增政府引导基金以产业基金为主17 图表23.2022年H1我国新增中国股权投资LP分布中,从出资额角度看国资加政府引导基金占比最高17 图表24.从2020年政府引导基金存量上来看,安徽基金数量处于全国第五18 图表25.2021年新增政府引导基金,从设立数量上来看,安徽处于全国第二18 图表26.扶持政策重点以引导三类基金为发力点,弥补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不足20 图表27.结合产业特点、企业成长生命周期,形成错位配套、协同发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体系21 图表28.“合肥模式”运作机制22 图表29.合肥典型案例投资时间线23 图表30.三大平台业务使命不同24 图表31.合肥建投通过自主建投、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促进合肥战新产业发展24 图表32.合肥兴泰股权投资平台通过兴泰资本、兴泰股权两个公司进行运作25 图表33.合肥产投产业支持方式26 图表34.合肥建投投资收益波动较大27 图表35.合肥建投产业投资收益28 图表36.合肥兴泰各项财务指标较为稳健28 图表37.合肥产投受股权投资项目影响,投资收益波动较大29 图表38.从合肥方与京东方合作模式,看合肥投资收益30 图表39.2014年合肥建投通过结构化产品参与京东方定增31 图表40.合肥建投结构化产品投资、退出京东方时间线及股票价格32 图表41.合肥建翔自2017年限售解禁后多次退出京东方股票获益46亿元33 图表42.合肥方与蔚来合作股权结构34 图表43.合肥建投通过“合肥建恒新能源汽车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股蔚来控股集团34 图表44.蔚来项目为合肥建投带来了丰厚的投资收益35 图表45.合肥建投从蔚来项目获得的投资收益远超500亿元35 图表46.政府引导基金成本收益对比图36 图表47.安徽社融增量逐年增加36 图表48.安徽上市公司数量及A股筹资呈上升趋势36 图表49.安徽省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位居中部地区首位(单位:家)37 图表50.安徽省18家科创公司中17家存在安徽国资投资38 图表51.合肥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受乘数效应强39 图表52.合肥市就业人数与常住人口呈上升趋势39 图表53.合肥市职工平均工资呈指数上升趋势39 图表54.合肥市2020年劳动力配置情况40 图表55.合肥市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受制造业带动提升40 图表56.合肥市住房价格指数41 图表57.合肥市成交土地出让金呈增长趋势41 图表58.合肥市两区第二产业GDP2019年提升明显41 图表59.合肥市两区常住人口2020年提升明显41 图表60.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42 图表61.试验区空间布局及产业方向43 图表62.安徽省交通基建投资稳定增长44 图表63.安徽省公路货运量较为稳定45 图表64.疫情之下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仍上升45 图表65.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45 图表66.合肥新桥机场旅客和货运吞吐量均持续增长(除2020年疫情外)46 图表67.合肥“科教兴市”战略成绩斐然47 图表68.重点实验室数量增长迅速47 图表69.安徽省专业技术人才储备强大48 图表70.技术合同成交额呈超高速增长态势48 图表71.发明专利数量增长迅速49 图表72.高新技术企业聚集49 图表73.链长制是“强链、补链、固链、延链”的重要举措50 图表74.各地政府发散创新思维,发展模式皆有难以复制性51 图表75.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52 图表76.新能源汽车产量稳步提升,占全国比重已近目标10%53 图表77.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数量增加迅速53 图表78.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53 图表79.合肥新能源汽车集聚程度较高54 图表80.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龙头企业55 图表81.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梳理56 图表82.合肥及安徽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加快集聚57 图表83.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58 图表84.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梳理59 图表85.安徽省旅游发展政策61 图表86.安徽省国内旅游人次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上升62 图表87.安徽省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上升62 图表88.安徽省国际旅游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快速上升62 图表89.国内旅游集聚程度63 图表90.安徽“十三五”时期安徽旅游业发展成效63 图表91.安徽省白酒上市公司数量领先64 图表92.安徽省以八大重点工作推动本省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65 图表93.聚会和商务应酬是白酒主要的消费场景66 图表94.安徽住宿和餐饮业规模快速增长67 图表95.安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67 图表96.安徽人均GDP快速增长67 图表97.安徽省白酒产业发展成效显著68 图表98.合肥建投主营构成中新增集成电路相关产品营收项目,主要来自于子公司晶合集成69 图表99.近几年来,合肥建投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69 图表100.合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