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呷哺品牌重装上阵 凑凑再迎开店提速新品牌或有惊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呷哺品牌重装上阵 凑凑再迎开店提速新品牌或有惊喜

2022-09-20曾光、钟潇、张鲁国信证券如***
呷哺品牌重装上阵 凑凑再迎开店提速新品牌或有惊喜

联系人: 白晓琦 0755-81981232 baixiaoqi@guosen.com.cn 事项: 国信社服观点:1)2022年中报回顾:2022H1,公司营收21.56亿元/-29.2%,归母净亏损2.80亿,去年同期净亏损0.50亿,符合前期盈利预告;2)人事调整尘埃落定,由“双职业经理人模式”模式转变为“CEO统筹+两位COO”管理格局:原架构模式下,原CEO同时负责集团管理与品牌运营,难免出现集团资源向特定品牌相对倾斜的情况,即资源并未实现最优分配,而当下CEO贺总不再直接负责品牌运营,直接统筹集团资源调配,有助于更公平地促进两个品牌的发展。此外,呷哺与湊湊作为两条平行业务线由贺总统一统筹(COO负责直接运营),管理层级大幅简化,有效降低内部摩擦成本。3)管理层KPI考核侧重利润端表现,完善集团激励体系(利润分成+股权激励):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考核体系由过往营业额绩效考核更多转向利润考核,引导各管理者控制成本,我们预计公司人工与租金成本有望实现较大幅度优化。此外,集团亦采用提薪+自上而下的分红体系,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据公司公告,2021年以来公司合计进行7次限制性股票回购,累计购买股数超1800万股用于股权激励,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4)未来成长:呷哺品牌21年起进行关店调整,截至22H1已关停266家门店,通过优化选址+重启租金谈判,降低门店租售比,2022H1调整基本完毕,未来成本管控效果有望持续显现; 湊湊作为核心看点的湊湊品牌在人事变更后重回开店加速期,消除市场担忧,22H1新开15家门店,预计22年新开70家门店,23年新开计划为百店以上,推进华东、华南及海外地区门店布点;新品牌“趁烧”将于9月24日正式在上海开业,跨界孵化持续推进。5)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门店停业,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等。6)投资建议:公司管理层架构调整基本完成,新管理架构+激励体制支撑下,成本优化效果优化逐渐显现,此外呷哺品牌关店调整接近尾声,湊湊布局稳步拓展,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59.70/91.53/113.59亿元(此前67.44/82.00/97.34亿元),归母业绩分别为-0.54/3.08/4.68亿元(此前1.51/2.65/3.38亿元),分别同增80.8%/667.3%/51.7%,对应PE-84/15/10x,参考同业估值水平,现阶段公司估值性价比十分突出,经营端企稳逻辑验证后有望走出估值修复行情,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评论: 2022年中报回顾:呷哺继续调整,湊湊延续稳健表现,新品牌亮相在即 1)收入业绩:2022H1归母净亏损2.80亿,符合前期业绩预告。 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6亿元/-29.2%,归母净亏损2.80亿,去年同期净亏损0.50亿,符合前期盈利预警公告,收入下滑系疫情反复扰动门店经营,在营的116个城市中有92个受到疫情影响(占比约79%),上半年呷哺呷哺与湊湊无法经营天数分别达92000天/5900天,若剔除资产减值损失4910万元(关店减值计提),期内归母净亏损约2.31亿元。 分业务来看,2022H1,呷哺呷哺品牌收入10.64亿/-43.1%,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为49.3%/-12pct;凑凑品牌收入10.24亿/-9.1%,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为47.5%/+10.5pct;调料产品收入0.49亿元/+1.0%,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为2.3%/+0.7pct,其他业务收入0.43亿元/-27.5%,占比0.9%/-0.96pct。 图1: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 图2:公司收入构成(按业务分部划分) 2)开店节奏:呷哺处于净关店状态,湊湊扩店节奏稳健。 2022H1,呷哺呷哺新开6家门店,关闭37家门店,净关31家,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22/-10/1家 ;期末累计在营门店810家,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302/292/216家 , 占比37.3%/36.0%/26.7%。凑凑品牌期内新开15家门店,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海外分别新开3/9/1/2家门店 , 期末共计运营198家门店, 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75/108/5/10家 , 占比37.9%/54.5%/2.5%/5.1%。 图3:公司门店数量变化 图4:公司门店地区分布 3)客单价:呷哺呷哺客单价稳定,湊湊客单价显著提升。 2022H1,呷哺呷哺客单价为63.1元/+0.9元, 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平均客单价分别为67.2/59.7/60.5元,同比+2.0/-0.1/+0.5元。凑凑客单价为147元/+6.4元,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境外城市平均客单价分别为150.5/130.9/292.5元,同比+10.9/+7.3/+6.8/+9.3元,各线城市客单价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图5:呷哺呷哺客单价变化 图6:凑凑客单价变化 4)翻台率:疫情下门店经营承压,翻座/翻台率走低 2022H1,呷哺呷哺翻座率为1.9次/天,同比-0.4次/天,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翻座率分别为2.2/1.8/1.5次每天,同比-0.6/-0.3/-0.4次/天,凑凑翻台率为1.9次/天,同比-0.7次/天,其中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境外城市翻台率分别为2.0/1.9/2.1/1.9次/天,同比-0.8/-0.6/-0.3/-0.5次/天。门店经营利润端,呷哺呷哺分部2022H1经营净亏损1.2亿元,去年同期实现经营业绩0.63亿元,经营利润率为-11.31%,同比-14.71pct,创上市以来经营利润率新低。凑凑分部经营业绩-0.74亿元,去年同期为0.54亿元,经营利润率-7.20%,同比-11.98pct。经营利润率与翻座/翻台下滑系疫情导致商圈店面管控及人流量减少。同店方面,2022H1,呷哺/湊湊同店数量分别为811/145家,其中呷哺餐厅同店销售-44.1%,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分别-43.5%/-39.8%/-55.8%;湊湊餐厅同店销售-24.8%,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境外城市分别-26.2%/-24.6%/-37.3%/-11.9%。 图7:门店翻座/翻台率 图8:门店经营利润情况 5)费用率:利润率有所承压,收入下滑致费用率上行 2022H1,集团净利润率为-12.9%, 较2021年下滑8.3pct。成本与费用端 ,2022H1,期间费用率100.8%/+11.2pct;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比37.6%/+0.4pct,系原材料价格上涨+疫情城市以低价售卖短保质期食材;员工成本占比35.0%/+4.6pct,租金及摊销成本占比28.2%/+6.2pct,系收入下滑所致。 图9:公司利润率 图10:公司成本费用占比 架构调整:管理架构尘埃落定,KPI考核指标转向利润端 人事调整尘埃落定,管理架构更加扁平。2021年集团管理层出现深层调整,2021年4月,原湊湊品牌COO张振纬离职,5月免除原CEO兼呷哺品牌COO赵怡职务,创始人贺光启重新出山,担任集团行政总裁,直接进行集团管理,不再聘请职业经理人。品牌管理上,由原来双职业经理人模式,转变为“单一CEO+双COO”的管理格局,CEO不再直接负责品牌运作,而是其下分设两条业务体系并聘请两位COO赵木铨和白杨分别负责湊湊和呷哺品牌运作。其中,赵木铨先生曾任王品集团(中国台湾第一大餐饮连锁集团)研发总监,2012年加入呷哺呷哺并任集团产品研发总监,2015年起着手负责湊湊品牌菜品研发;白杨先生曾任呷哺呷哺华中市场区域总经理。 新管理架构的优势在于:1)原架构模式下,原CEO赵总同时负责集团管理与品牌运营,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出现集团资源向特定品牌相对倾斜的情况,即资源在一定程度并未实现最优分配。但在目前CEO贺总不再直接负责品牌运营,直接统筹集团资源调配,有助于更公平地促进两个品牌的发展。2)呷哺与湊湊作为两条平行业务线由贺总统一统筹(COO负责直接运营),管理层级大幅简化,有效降低内部摩擦成本。 表1: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化 考核标准转变为利润驱动,完善集团激励体系(利润分成+股权激励)。过往,公司管理层核心考核KPI考核指标中营业收入占比重较高,所以历史上公司开店策略也略显激进,但自2021年下半年起,公司考核体系发生较大变化,由过往营业额绩效考核更多转向利润考核,引导各管理者控制成本,成本管控更为精细化,我们预计公司人工与租金成本有望实现较大幅度优化。此外,集团亦采用提薪+自上而下的分红体系,调动基层员工积极性,据公司公告,2021年以来,公司共进行7次限制性股票回购,累计购买股数超1800万股,其中2021年购买130万股,2022H1累计购买1688万股,股权激励力度显著提升,所购买股份以信托方式持有,用作对相关受限制股份单位参与者的奖励。 表2:公司购买限制性股票情况 未来成长:呷哺整合接近尾声,湊湊第二成长曲线构筑中,趁烧即将登陆市场 呷哺调整接近尾声,成本端优化效果有望显现。呷哺呷哺品牌自上市至2019年为高速扩张期,每年新开100-200家门店,疫后开店步伐放缓,2020-2022H1分别新开91/52/6家门店。闭店端,2018年前公司闭店率维持在3%-5%水平,但2019-2022H1公司闭店数大幅上升,分别闭店52/229/37家门店,闭店率为5.1%/21.6%/4.4%。2019年以来闭店率陡增,我们预计主要系过往开店策略相对激进,叠加外部疫情局势承压综合结果,公司已于2021年对上述门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通过优化选址+重启租金谈判,降低门店租售比,预计2022H1调整基本完毕。开店规划方面,贺总于公开采访时披露,呷哺将对南北方市场进行差异化经营,预计未来三年新增500家呷哺门店,2025年门店扩增至1500家左右。 图11:呷哺呷哺门店数量及开关店情况 图12:呷哺呷哺门店分布 作为核心看点的湊湊品牌在人事变更后重回开店加速期,消除市场担忧。2016年,集团推出湊湊品牌,首年于北京地区开设2家门店,近年持续稳步扩张,2017-2022H1,品牌分别新开19/27/54/38/43/15家门店,开店率为90.5%/56.3%/52.9%/27.1%/23.5%/7.6%;截至2021年,品牌已覆盖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共计46个城市。2022年湊湊持续推进华东、华南及海外地区的门店扩张,1月新加坡门店正式落地,预计马来西亚门店将于年底开业,结合近期跟踪,2022年品牌预计新开70家门店,23年新开计划为百店以上。 图13:湊湊推出以来新开店数及开店率 图14:湊湊门店覆盖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数量 新品牌趁烧即刻即将亮相上海,新品牌探索不断。公司新品牌趁烧将于9月24日正式在上海开业,入局烧烤赛道。品牌定位“欢乐烧肉”主打日式烧肉,集合烧肉、酒、茶三种复合型业态。与赛道其他玩家不同之处在于品牌融合娱乐概念,定位于“六分美食四分娱乐”,将游戏融入至堂食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欢乐的用餐体验。门店预期面积350+平方米,客单价250元/人。 估值复盘 阶段一(2014.12-2015.12):门店经营波动,同店增速下滑,估值中枢下探至15x 2014年上市之初,门店门店扩张符合预期,但经营出现波动,北京、上海同店增速转负,天津地区同店增速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异地扩张的信心,加之外界食品卫生事件的影响(315鸭血),估值持续下探,阶段估值中枢在15x左右。 阶段二(2016.08-2018.08):推出呷哺2.0模型,翻座率回暖+孵化湊湊,估值反弹至33x 公司管理层为应对品牌老化问题,公司推出呷哺2.0模型,对现有餐厅翻新改造、升级菜单菜品等方式更新品牌形象,以期带动客流以及客单价的回升。同时在呷哺呷哺店面开展“呷哺小鲜”、“呷煮呷烫”外卖服务,提升门店坪效。在呷哺2.0模型带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