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专题报告(燃料油):航运碳中和:碳中和政策对航运市场影响(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专题报告(燃料油):航运碳中和:碳中和政策对航运市场影响(一)

2022-09-08胡佳鹏、黄谦、杨家明中信期货啥***
专题报告(燃料油):航运碳中和:碳中和政策对航运市场影响(一)

中信期货研究|专题报告(燃料油) 2022-09-08 航运碳中和:碳中和政策对航运市场影响(一) 报告要点 本系列专题主要探讨碳中和政策对航运业的影响,分为碳中和政策介绍、航运业碳排放趋势、航 运业降碳路径、航运业降碳影响四个方面。 摘要:碳中和政策大势所趋,航运业碳减排刻不容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8年4月 通过了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以2008年碳排放为基准,提出到2030年将航运业碳排放强度降低40%,2050年碳排放强度降低70%(碳排放总量降低50%)的明确目标。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XI)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实施,航运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每年下降6%,航运业碳减排刻不容缓。 全球海运运力变动受政策影响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增长驱动海运需求提升,海运需求提升带动运力增长,分船型来看未来运力增长仍集中在集装箱、干散货和油轮主力船型。分燃料类型看,运力的增长不仅要考虑到经营效益,也须考虑航运碳减排政策要求,船东要在当前不确定的环境下决定扩张、更新何种类型的船只,要适应脱碳、零排放环境法规的变化,航运业需要更先进的技术或替代燃料来提高船舶能效,技术、可选燃料不确定性较大,未来运力的变动不确定性较大。 航运减碳影响深远:二氧化碳排放受船型、速度、大小、船体设计、压舱物、技术以及使用的燃料类型等因素影响。船东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根据难易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减碳方式,比如短期选择降速手段(只有约15%的船舶满足新规要求,85%的集装箱船需降低航速以满足EEXI要求,有效运力将减少6%到10%),中期LNG船舶、甲醇燃料应用增多、船舶大型化成为趋势,长期随着技术的发展航运减碳将向替换燃料倾斜,例如氢气、氨气燃料船舶。航速下降导致市场有效运力下降,船舶航行时间延长导致海运总成本提升,运力增加、替代燃料船舶需要资本支出提升来实现,运力不足导致经济增速回落、运费上涨概率提升,降速导致单船油耗下降,尽管运力提升,燃料油需求增速或较前期下调。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号 化工研究团队 研究员: 胡佳鹏(甲醇、尿素) 021-80401741 hujiapeng@citicsf.com从业资格号:F3039655投资咨询号:Z0013196 黄谦(PTA、乙二醇) 021-80401738 huangqian@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63512投资咨询号:Z0014611 杨家明(燃料油、沥青) 021-80401704 yangjiami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46931投资咨询号:Z0015448 重要提示: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目录 摘要:1 一、能源转型遭遇挫折,碳中和仍是大势所趋3 免责声明19 图目录 图1:全球净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路径单位:亿吨/年3 图2:主要经济体碳达峰、碳中和时间单位:亿吨/年4 图3:净零路上的关键里程碑7 图4:国家层面净零排放承诺的数目以及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占比8 图5:集装箱和冷藏箱的附加费单位:欧元/标箱9 图6:欧盟和国际海事组织数据收集差异12 图7:净零排放情景下,全球不同交通运输燃料和方式终端消费单位:艾焦13 图8:全球交通运输部门转型的关键里程碑13 图9:全球与航运二氧化碳排放单位:百万吨15 一、能源转型遭遇挫折,碳中和仍是大势所趋 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手段,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天然碳汇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人类所能做的是植树造林;二是碳抵消,通过投资开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的排放量,抵消量的计算单位是二氧化碳当量吨数。一旦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我们就能进入净零碳社会。 2007年1月2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IPCP)在巴黎举 行会议,历时五天的会议计划在2月2号结束后发表一份评估全球气候变化的报 告。报告的初期版本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到4.5摄氏度,全球海 平面将比现在上升0.13到0.58米。报告的初期版本中还提到,过去50年来的气候变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 《巴黎协定》中1.5℃的温控目标需要全世界在30年左右的时间内,将温室气体排放量从现在约400亿吨净二氧化碳当量于2050年左右缩减到零排放。也就是说,届时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要实现零排放,也就是碳中和。《巴黎协定》中的自主减排承诺只能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上升速度,到2050年与碳中和的目标相差甚远。这就要求缔约方在原定基础上制订更大力度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世界各国在气候治理这一议题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图1:全球净二氧化碳当量排放路径单位:亿吨/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信期货研究所 图2:主要经济体碳达峰、碳中和时间单位:亿吨/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信期货研究所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0年,中国占据了全世界约25%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占据了约20%的人口和18%的GDP。中国这一明确的信号无疑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剂强心针。 欧洲作为全球走向碳中和的先锋,在政策制定以及减排措施都相对积极,但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短期内打乱了欧洲的碳中和规划,也让欧盟为自己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付出代价。在调整期后,欧盟会迅速拥抱新能源。 希腊energypress网站5月19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公布了REPowerEU计划的细节,该计划旨在消除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根据布鲁塞尔的路线图,2027年前欧盟将摆脱对俄罗斯的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进口。可再生能源在这一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欧委会已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目标从40%提高到45%,并将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太阳能利用将成为该战略的关键因素,将通过REPowerEU计划中的“欧洲太阳能屋顶倡议”加以推广。 欧盟提出的“RePowerEU”能源计划,其目的是“快速减少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并快速切换到绿色能源。”到2027年,欧盟将投资2100亿欧元在这一目标 上,到2030年,欧盟要将可再生能源占比从40%提升至45%。以风能为例,荷兰、丹麦、德国和比利时四国参与的海上风电计划,要在2050年前建成1.5亿千瓦的的海上风电,比现在装机量翻十多倍。消除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需要在2030年之前完成,该计划基于两大方案,以提高欧盟范围内能源系统的弹性:一是加大对俄罗斯之外供应商的液化天然气(LNG)和通过管道天然气的进口,同时加大生物甲烷和可再生氢的生产和进口量;二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提升电气化水平以及解决基础设施瓶颈,更快地减少欧盟家庭、建筑物、工业和电力系统中化石燃料的使用。欧盟提出的“fitfor55”建议(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的全面实施,到2030年欧盟年度天然气消耗量减少30%,相当于1000亿方,通过REPowerEU计划中的措施,欧盟可以逐步减少至少1550亿方天然气的使用量,相当于2021年从俄罗斯进口的总量。其中 近三分之二的减少可以在2022年1年内实现,从而结束欧盟对俄罗斯这一单一 供应商的过度依赖。新的地缘政治和能源市场现实要求欧盟大力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并提高欧洲的能源独立性,使其免受不可靠的供应商和不稳定的化石燃料的影响。 2022年8月22日,哥本哈根市场索菲·安诺生表示,因为环保企业阿迈厄 岛资源中心不符合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哥本哈根要暂时放弃2025年实现碳 中和的目标。在丹麦广播公司的对谈中,安诺生有些沮丧。“到2025年我们还做不到(实现碳中和),这令人非常恼火。我是在难过”他表示。哥本哈根原本希望成为全球第一个达到碳中和的首都城市。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比2009年减少了80%。但现在2025年就要碳中和的计划不得不搁 置一段时间。而丹麦也并非唯一有变数的欧盟国家。德国此前计划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80%,2035年实现发电领域“接近温室气体中和”,2045年实现温室气体中和(greenhousegasneutral)。所谓温室气体中和,覆盖面不止二氧化碳,还有甲烷等,比实现碳中和难度更高。但在最近提交联邦议员表决草案中,他们只保留2030规划,删掉2035年的目标,当然,德国并没有“放弃碳中和目标”。目前德国气候中和时间线未变,只是针对电力行业的减排目标有了变化。各国并没有放慢自己碳中和进程,能源危机会让欧盟感到挫败,但他也是催化剂,倒逼欧盟大力投资可再生能源。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新能源替代顺利,欧盟将不会失约自己的碳中和目标。 哥本哈根之所以推迟目标,主要是一家重点企业减排计划不顺。阿迈厄岛资源中心是当地一座大型垃圾处理企业,打算在2025年建座示范工厂,在焚化炉的烟囱上安装碳捕捉网,最终过滤企业排放的所有二氧化碳。如果工厂完工,正好哥本哈根就能完成碳中和计划。示范工厂花费巨大的投资,金额高达80亿丹麦克 朗(约合人民币74亿元)。但焚化炉项目因为股权资本问题,不符合丹麦“碳捕捉及碳储存基金”补助标准,最终公司放弃申请资金,自然示范工厂的计划也搁浅,这直接影响了哥本哈根完成碳中和。安诺生说,即使哥本哈根没办法在2025 年达成目标,并不意味着在2026-2028也无法达成,鉴于哥本哈根已经达成的目 标,到碳中和只差临门一脚。如果将范围扩大到丹麦整个国家,其实丹麦碳中和的步伐没有太多变化。后者仍然决定要在2030年减少70%的碳排放,并在2050年达成碳中和计划。 至于德国,他们面临的更多的是政治考虑,在表决草案中,之所以2035能源行业减排的目标删去,是执政党之一自民党要求后,己方作出的妥协。自民党在德国属于偏右的重商党派,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极其反感国家干预产业。能源危机的确让自民党对此前的激进变道产生怀疑。自民党的担忧更多聚焦于眼瞎德国如何供能。如果坚持摒弃火电,一意孤行地推行发电行业气候中和,德国必然得在地缘政治上做妥协。显然,不到难以为继之时,德国不打算这样选择。如果看草案其他部分,会发现在更长时间维度,这仍然是一个极其重视碳中和的草案。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80%规划未变,而且写明了政府将在未来给新能源补贴, 并逐渐关闭煤电站。最终,德国2030年陆上风能容量要翻倍,太阳能发电要翻两 倍。而欧洲其他关键国家的碳中和计划并没有什么变化。英国、法国紧跟欧盟2050 年碳中和目标。即便脱欧,英国仍然通过一项极其有雄心的法律:相比1990年,要在2035年将碳排放降低78%。 东欧冲突前,德国打算在2030年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但当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后,他们不得不重启打算扔下的煤电厂,这一重启导致的国无法保证在2035奶奶就完成电力行业的温室气体中和。能源短缺的确可能拖慢各国的碳中和进度。这也是也让欧洲看到能源替代的急迫,也因为天然气供应短缺,各国开始更激进地考虑直接从煤炭、石油切换到绿色能源。此前天然气还作为一种危害稍小的化石能源,被看成能源更替的过渡方案。痛苦的能源危机促使欧盟切换新能源的步伐明显变快, 无论如何,欧盟仍然是全球走向碳中和的先锋。能源危机会短期内打乱规划,也让欧盟为自己过度依赖进口天然气付出代价。在阵痛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