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绍1)业务指标和经营情况2022年H1公司出货18.92GW,组件出货量18.21GW。目前排名全球第一,也是全球首家累计出货突破100GW的组件企业。 营业收入334.1亿元,同比增长112%;归母净利润9.05亿元,同比增长60%;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22.3亿元,同比增长481%。产能方面,上半年实现了实验室25.7%的转换效率,打破了世界纪录。 一期16GW的TOPCON产能实现了满产,平均效率超过24.8%,良率与PERC持平,一体化成本在持续下降。基于一期产能的符合预期,下半年合肥二期8GW、尖山二期11GW在建设中。 二期TOPCON效率目标在25%以上。 上半年在西宁全球最大的N型拉晶也已经投产。 市场布局方面,在过去的15年里,服务了全球160个国家的客户,在25各地区构建了服务中心,推行本地化服务今年上半年在欧洲、拉美进一步巩固市场。 另外,中国地区营收占比达到了26%。 产品结构上,大尺寸出货占比超过80%;渠道结构方面,分布式占比将近50%。运营方面,上半年建成的3座零碳工厂,产品已获得碳足迹认证。 分布式全场景的生态平台方面,公司推出了1+2+3+n的战略。上半年ESG评分获得最高分,连续8年上榜中国财富500强。 2)行业以及公司展望行业需求上,基于提效降本带来的经济比较优势、能源紧缺带来的能源安全需求、地缘政治摩擦带来的独立能源要求、各国碳中和共识,光伏未来依然会维持高景气。 供应链的变化方面,上半年硅料价格持续处于高位,下半年供给量的价格有望缓解,不过未来还是有诸多短期影响因素,公司对此进行储备布局。 行业技术方面,处于从T型向N型技术迭代的周期,TOPCon路线产生业内更多共识。 公司展望方面,公司年底电池量产效率会突破25%,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年底形成60、55、65GW的硅片、电池、组件产能,全年35-40GW出货目标不变。 Q3出货预期9-10GW,包括考虑了四川限电带来的短期影响。 今年N型组件出货量在10GW左右,预计明年,N型占比有望超过50%。二、问答环节1、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盈利的影响? 硅料价格下降对一体化组件的盈利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公司有能力去应对这样复杂的情况,保证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公司认为一体化企业会有优势,可以凭借品牌、渠道去提升盈利水平,不用过度担心硅料价格变化对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 硅料价格下降,公司的盈利水平肯定是会提升的,因为组件价格有期货的属性,但是硅料价格下降后,组件价格肯定还是会下降,对公司的盈利造成影响。 2、公司如何持续保持TOPCon领域的领先优势?TOPCon会不会也变得同质化? 公司目前的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8%,良率、成本均和PERC持平。行业内很多TOPCon的进入者,要看后续实际的进展。 但TOPCon需要非常强的研发能力,公司有超过500-600人的研发团队,涉及产线设计,工艺导入,生产运营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公司作为头部企业,也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实现TOPCon的规模化量产,对于企业的要求实际上是很高,不是简单的资本介入、挖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就能解决的。 只有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才能完成对TOPCon良率和成本的控制。 下半年我们第二期的中长线希望效率能够达到25%,明年达到25%以上,效率上领先行业。 3、明年全球需求的水平,分市场趋势以及我们的出货指引? 对于2023年需求,主流市场都在持续上升,不会小于今年,会有10%-20%的提升。随着材料下降也会进一步释放积压的地面电站项目,目前各个市场都有大量的储备项目。 量化来看,中国100-120GW,欧洲60-70GW,考虑到物流周转和分销备货,发货量会超过100GW,美国通关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在50GW左右,拉美及中东各自30GW左右,全球280-300GW装机,组件规模350-400GW。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出货量会大幅提升,一定会大于市场需求的提升。 同时保持细分市场的竞争力,看重国内市场,国内占比有望达到30%份额。 4、资产减值和处置规模比较多,原因?后续如何展望? 上半年计提7亿左右减值,其中包括小尺寸减值3.7亿、存货跌价3.6亿。 减值方面和出货量规模大幅上涨有关系,结合存货计提和冲销,对损益表的影响大概2亿人民币,还有硅料价格上涨,国内地面电站装机延缓。 固定资产减值和小尺寸相关,小尺寸占比低于10%,处理过程中主要在升级改造,无法升级改造的部分我们会对它进行减值,小尺寸产能减值主要源于大尺寸需求占比提升,未来这部分的减值会比较小。 5、国内市场的格局和竞争问题? 中国是最大的光伏市场,竞争也是比较充分的。 我们会从分布式的角度去推动国内市场,有信心将国内市场产能布局占比从20%提升到30%。 6、今年上半年分销占比显著提升,背后的原因? 今年分销市场异军突起超过我们的预期,上半年分销占比接近过50%,比原计划的40%左右有大幅提升。 其中两大市场占主导因素,一个是中国市场,装机规模上看,上半年地面电站只占比达到1/3,其余2/3都在户用和工商业的分销市场。另一方面,上半年欧洲出货当中接近80%都是分销市场。 我们预计下半年分销市场还会保持较高比例,全年40-45%占比,主要原因是下半年大型地面电站还是会进行安装,使分销占比会有所下降。 长期来看,我们看好国内的海外分销市场,我们已经建立了品牌优势,后续我们N型接近90%都会销售到分销市场,明年总的出货还是有40%的分销占比。 7、二季度组件毛利率变化的原因?下半年如何展望? 下半年毛利率会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是产能投资的时期,公司2个N型电池生产线的新产能处于爬坡当中,成本较高,影响毛利率,同时还有一些外购的电池,特别是二季度电池价格上涨,对我们的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影响。 随着下半年N型产能加速下,毛利率会有所上升。8、TOPCon良率和效率方面新的突破有哪些?PECVD和LPCVD比较有哪些差异? TOCon从1月底、2月底开始爬坡,当时是24%的效率,目前是24.8%,三季度进一步上升。功率上半年主要是560-565W的比较多,现在已经接了570-575W的产品。 双玻年底会有大量570W的产品。 明年双玻能做到580W,单玻做到585W,前提是现有182的尺寸不变。成本端看,目前比PERC贵1分钱,年底可以做到持平。 未来对达成25.5%-26%的效率目标非常有信心,预计2024-2025年有达到26%-27%的可能。对于工艺路线,目前PECVD也在逐步成熟和进步,两种路线各有优势。 LP更加成熟稳定,PE在沉积速度、掺杂方面也是有优势的,未来两种路线会共存,差异并不大。9、效率提升到25.5%-26%的技术路径是? 后续的产能规划? 将SE技术用于TOPCon,25%是基础的效率水平,后续有望达到25.5%甚至是26%以上的水平。 对于其它的技术路线(钙钛矿),我们也认可,但是认为未来三年左右TOPCon还是最有落地潜力的技术,也是效率可以达到26%甚至以上的技术路线。 产能规划上,年底达到35GW的TOPCon产能,后续根据市场情况再做决策。 10、储能业务方面的规划? 公司看好储能的发展趋势,但公司优势更多在于渠道。 因为这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公司切入储能也是会比较谨慎的,可能先计划从PERC和集成来切入,电芯层面可能和一些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合作。 11、二季度组件成本环比基本持平,非硅下降的原因?如何展望? 二季度组件综合成本基本持平,虽然硅料持续上涨,但是我们通过技术的提升,特别是硅片端薄片化的进度、电池端进一步提升单产来下降成本,抵消了一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 12、三季度TOPCon成本和盈利如何看待? 四川限电对我们的运营和出货都有一定的影响,预计Q3出货9-10GW,四川拉晶产能受到了10-15天的影响,但近期后续逐步爬满,但这方面可能有500-700MW的影响。 TOPCon两个产能已经满产,随着技术提升,有望和PERC成本持平。 Q2TOPCon出货预计1GW,Q3大概30%是N型出货,其中一部分是Q2生产的。TOPcon满产过程中,TOPCon和P型的成本差异在5分钱。 溢价方面,地面电站可能在5分人民币,海外1毛人民币左右,整体大概3分人民币每瓦的影响。 Q3-Q4或许是硅料成本最高的时候,我们会通过订单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控制盈利水平。 13、N型有没有可能做到比PERC成本更低,转换效率提升会不会给产品带来更多溢价,如何看待后续的定价策略?我们内部是要求年底前后N型比P型低1分甚至更多,明年N型一定会比P型成本更低。 更高效率和更高功率也是肯定的,但是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通过1个季度的时间将组件功率也提升了5-10W,N型比P型领先3-4个档位。 我们目标是明年、后年做到30W以上领先优势,在此背景下的其他优势包括,系统端BOS成本的摊销、电池性能改善带来的单瓦发电量提升、系统端单瓦获利的提升,有望带来更多N型的溢价。 14、今年会有一定硅料的投资收益。未来一体化的投资策略如何? 硅料的高利润长期看来不可持续。 目前没有建设硅料产能的计划,但是会加深上游的合作,特别是股权的合作,来保障原材料的供应。 15、产能匹配的思路?垂直一体化是最好的战略。 产能设计来看,组件比硅片和电池更大一点,这样调整也比较灵活,先占取市场再调节产能。 16、N型在每个环节的成本差异? 电池贵5分,硅片便宜一些,组件也便宜一些。 17、行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如何看待竞争对手一体化布局对格局的影响? 行业共识来讲晶科这样硅片+组件+电池的产业链组合是最具竞争力的,特别是进入了N型时期,这样的产业链能进行技术的赋能、质量的保障和成本的控制。 现在头部企业面临的不是订单问题,而是交付问题。 如果市场转换到供大于求的方向,上游的硅料并不是具有竞争力的,而是产能的负担。 组件行业是很容易进入的,但需要供应链、生产运营、营销体系等等配合完成,新进入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好。 18、美国政策的情况? UFLPA发布前,已经把相关货物都提交海关并且完成了清关。 但6月底之后的订单还在和美国市场进行磨合,未来会有新的进展。 19、8月底排产有一定分歧,对于9-10月的排产策略如何?我们秉承着满产满销的策略去执行。 20、目前欧洲的库存情况? 3-4季度的欧洲市场的趋势节奏? 欧洲今年随着能源危机的爆发,电价上涨,分销市场超预期,各个方面都有所应接不暇,也造成了库存的增加,但是还是处于正常的状态。后续欧洲市场还会保持高景气,不仅是今年,明年地面电站和分布式项目都会齐头并进,整个行业健康向上。 21、美股报表中毛利率的差异? 美股会计准则中物流交付费用放到了运营费用当中,而中国准则放在主营业务成本里。 22、关于其它收益,来自哪些方面? 主要是政府补助,我们的运营模式和友商不太一样。 政府开支有接近200亿人民币,结合整个产能投放过程,我们的政府补贴是和达产、投资相关的。这一块未来会有收益,但具体金额和时间会随着每个季度不同。 23、新技术方面,海宁二期今年的出货贡献?LP和PE的比较? 合肥二期预计今年12月投产,尖山二期预计明年一季度投产。 LP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但使用寿命已经有改善,半年到一年内会有比较好的解决。24、N型硅片会不会紧缺? 我们N型硅片和TOPCon会实现匹配,不会有问题。 25、会不会有逆变器、储能等的布局? 我们更看重光伏+储能的应用模式,会考虑切入电芯pack和系统集成方面的投资与合作。 26、如何看待N型对POE粒子的影响,以及石英砂的供应? 我们石英砂的供应还是非常不错的,POE粒子也会有保障,可能会有价格的变动,但是不会成为供应的问题。 27、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