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597.9万元,同比增长36.0%,实现归母净利润1920.2万元,同比增长127.7%。 营收维持高增,供热节能产品增速亮眼。分产品来看,1)公司供热节能产品保持高速增长,超声波热量表实现营收1631.4万元,同比增长22.6%;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实现营收3775.2万元,同比增长517.6%。2)供热节能系统工程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收2165.6万元,同比增长14.5%。从利润端来看,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单Q2实现归母净利润851.7万元,同比增长169%。主要系:1)供热节能产品实现高增;2)公司获得政府补贴所致。从现金流来看,2022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36%至1.3亿元,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提前备货所致。 加大智能化研发投入,标杆效应逐步凸显。2022H1,公司投入研发费用0.2亿元,同比增长40.7%,研发费用率达20.6%,进一步提升在全网热平衡、供热控制与调节、物联智能、AI算法等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强化竞争壁垒。同时,报告期内公司与枣庄热力总公司签署AI智慧供热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达到2.47亿元,有望形成更大规模的示范效应,加速全国化推进。 “双碳”与“旧改”双轮驱动,智慧供热势在必行。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供热被作为基础类改造内容列入其中。2021年1月,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部署,强调需要积极推进供热改造,节能供热需求大幅增加。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文件启动城市燃气、供热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要求2025年基本完成。公司作为智慧供热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向上趋势,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渗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2.73元、3.63元、4.82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29.81%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硬件产品性能领先,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同时,软件平台赋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核心技术能力增强,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驱动下行业景气度上升,盈利能力向上值得期待。故给予公司20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72.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交付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 指标/年度 1智慧供热节能龙头,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向上 瑞纳智能成立于2008年,2021年于深交所上市。公司深耕供热节能领域20余年,致力于提供“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一站式低碳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赋能行业实现智能化产业升级。公司硬件产品性能领先,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边缘计算等领域均取得突破,截至2022上半年,已取得10项AI技术发明专利,成为行业内少有的全栈式供应商。此外,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经获得上百家国内热力企业认可,在山东、新疆、山西、陕西等地区已取得了较好的品牌效应,并逐步向北方其他供热地区延伸,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图1:公司发展历程 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技术实力雄厚。公司董事长于大永先生持有59.82%的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公司多名高管均参与股东专利研发工作,科研成果丰厚,管理层技术经验丰富,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方向和基础。 员工激励充分,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公司员工激励措施不断创新,瑞瀚远和长风盈泰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分别持有3.39%和3.31%的股权。同时,公司于202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管以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计24人。考核目标以2021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2-2024年营收增速不得低于20%、44%、72.8%。充分的激励措施有利于提高员工整体工作积极性,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图2:公司主要股东持股比例 “双碳”与“旧改”双轮驱动,行业景气度上升。近年来,供热面积增加、能源价格上涨、供热设施设备老旧等问题逐渐显现,国家高度重视供热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频发。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供热被作为基础类改造内容列入其中;2021年1月,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进一步部署,强调积极推进供热改造,企业节能供热需求大幅增加。公司作为智慧供热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向上趋势,产品与方案加速渗透。 表1:相关产业政策支持 打造“产品+方案+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1)产品应用端:覆盖从供热一次管网,到热力站、楼栋单元,再到终端客户的供热核心环节。同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瑞纳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形成软硬结合的产品布局。2)解决方案端:从客户需求出发,构建管网安全监测、热力站智能控制、二网智能平衡、计量管控、室温监测等涵盖源、网、站、楼、户的智慧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根据实践证明,公司城市智能低碳整体解决方案可降低热耗和碳排放10%-30%,降低电耗30%-50%,节能效益凸显,加速产业升级。3)节能服务端:为客户提供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节能运营等供热节能服务。 图3: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表2:公司产品矩阵 硬件产品性能突出,营收高速增长。公司硬件产品全线自研,性能突出。其中,1)超声波热量表已取得欧盟MID认证,具备国际一流冷/热计量水平,量程比达到《热量表》国标GB/T 32224最大等级,同时,公司采用自主发明专利MBUS总线供电技术,大幅降低电池更换成本,并提供多种供电方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2)模块化换热机组采用先进的工艺算法进行设计,在传统机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升级,传热效率大幅提升。此外,智能化系统设计大幅降低能耗,降低设计难度,实施速度有效提高,建设周期缩短。报告期内,以上两种产品业绩亮眼,超声波热量表实现营收1631.4万元,同比增长22.6%,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实现营收3775.2万元,同比增长517.6%。 智慧供热软件管理平台实现数智化发展,与硬件产品相辅相成。公司提供轻量级API接口,将所有供热子系统接入平台,形成海量数据积累、数据互联。同时,数据的交换使得现有系统具备AI分析能力,通过AI算法赋能,系统能够高效地处理计算资源需求较大的任务,效率显著提升。通过数据和模型的持续迭代,硬件产品的研发经验不断积累,加速升级迭代,进而反哺平台算法,软硬产品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供热行业的转型升级。 图4:公司软硬产品在供热过程中的应用场景 合同管理服务开创新商业模式,智能供热解决方案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公司与枣庄市热力总公司签订合约,由公司自主投入节能产品和方案设计、与供热企业共享项目节能收益。在该模式下,供热企业无需提前出资,风险小,同时能够达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的效果;公司持续获得分享收益,实现可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末,公司分享收入已达5404.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表3:枣庄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项目实际收益统计 分产品来看 ,1)供热节能产品为公司营收主要来源,贡献占比保持在50%以上 。 2017-2021年保持快速增长,CAGR为29.9%。2022H1,实现营收0.6亿元,同比增长121.5%,高速增长势头延续。其中,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增速达517.6%,超声波热量表实现快速增长,营收增速达22.6%。2)供热节能系统工程维持稳增,2017-2021年CAGR为36.7%,2022H1实现营收0.2亿元,同比增长14.5%。 图5:公司2017-2022H1分产品收入结构 图6:公司2017-2022H1产品收入情况(亿元) 总体来看,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2017-2021年,公司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呈高速增长态势,CAGR分别为34.9%、54.2%。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94.6%;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73.3%,主要系公司毛利率较高的超声波热量表、智能模块化换热机组销售大幅增加以及获得政府补贴所致。 图7:公司2017-2022H1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图8:公司2017-2022H1归母净利润及增速情况 从费用率和利润率来看,1)费用率端:2017-2021年,公司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内部管理效率提升。2022H1,公司员工人数扩张,职工薪酬上涨,叠加咨询服务费用等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2.66pp至14.9%。销售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0%(-1.47pp)、-0.3%(+0.13pp),基本保持稳定;2)利润率端,2017-2021年,公司供热节能产品保持量价齐升态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利润率稳步提升。2022H1,在管理费用增加的影响下,毛利率端短暂承压,同比下降7.46pp至49.8%;净利率为20.0%,同比提升8.07pp。 图9:公司2017-2022H1费用率情况 图10:公司2017-2022H1毛利率、净利率情况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核心技术人员储备。公司高度重视自主研发,成立供热系统节能、冷热计量、智慧软件三大研发中心,在全网热平衡、供热控制与调节、物联智能、AI算法等领域享有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2022H1,公司投入研发费用0.2亿元,同比增长40.7%,研发费用率达20.6%,为后续持续技术创新,保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取得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48项、外观设计专利36项。此外,公司加强技术人员储备,技术团队主编或参编了多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承担国家住建部热计量与节能系统重点科研计划项目。 图11:公司2017-2022H1研发费用及增速情况 图12:公司2017-2022H1研发费用率情况 2盈利预测与估值 2.1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1)供热节能产品销售与供热节能系统工程:随着“双碳”战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持续,行业需求将不断增加。公司供热节能产品性能领先,智慧供热软件平台技术领先,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上行趋势,预计2022-2024年,供热节能产品销量增速分别为30%、25%、20%,单价增速分别为8%、4%、4%;供热节能系统工程营收增速分别为25%、23%、20%。 2)供热节能服务:随着合同管理服务稳步推进,节能效益逐渐显现,未来合作项目有望增加,预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5%、13%、13%。 3)伴随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稳步提升;费用端管控效果可持续,各项费用率保持下降趋势。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分业务收入成本如下表: 表4:分业务收入及毛利率 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3.4百万元(+34.7%)、935.1百万元(+31.1%)和1187.8百万元(+2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4百万元(+24.0%)、282.4百万元(+33.0%)、374.6百万元(+32.6%),EPS分别为2.73元、3.63元、4.8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2倍、17倍、13倍。 2.2相对估值 综合考虑业务范围,选取朗新科技、和达科技作为可比公司进行估值比较。 表5:可比公司估值 从PE角度看,2023年行业平均PE为17倍,公司PE与行业平均持平。考虑到公司硬件产品性能领先,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同时,软件平台赋能,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核心技术能力增强,有望充分受益于“双碳”政策驱动下行业景气度上升,盈利能力向上值得期待。 故给予公司2023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72.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风险提示 项目交付不及预期、存货周转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