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商品研究方法论(三):大宗商品百年回顾:能源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商品研究方法论(三):大宗商品百年回顾:能源篇

2022-08-23桂晨曦中信期货更***
商品研究方法论(三):大宗商品百年回顾:能源篇

中信期货研究|专题报告 20220823 大宗商品百年回顾:能源篇 商品研究方法论(三)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号 撰写人: 桂晨曦CFA原油研究负责人 从业资格号:F3023159投资咨询号:Z0013632 长期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自二战以来,能源需求增速明显加快。20世纪初,煤炭仍是全球主要燃料来源;到1920年代,石油已经在交通领域逐渐普及。全球原油产量 从1920年约100万桶/日,增至2019年约1亿桶/日。石油在能源需求中占比也从1920年不到5%增至1973年峰值43%。之后石油危机大幅推升油价,引发进口国家政策响应,石油需求占比逐渐下降。在主要非化石能源中,1970年代开始核能在发电领域应用逐渐增加,2000年达到6%的能源需求占比峰值。可再生能源在2000年以后加快推进,到2019年占能源消费约达10%。 由于全球能源需求总量增加,尽管新能源占比升高,尚未减少传统能源需求。例如,煤炭需求占比从1920年开始下降,但需求量仍然维持上行。如今,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在需求占比从1970年代94%降至约80%。其中原油占化石能源需求三分之二,占全球能源需求约40%。在化石能源的需求结构中,约三分之二的石油用于交通领域。而天然气和煤炭则主要用于发电,分别占电力能源约四成和六成。目前已有多种替代能源可用于发电,但大规模普及仍然需要时间。本文主要内容来自世界银行商品报告。 【中信期货原油】系列专题报告 【方法论】 不同时间维度因素对商品价格周期影响0817 大宗商品下跌周期中的主导因素0816 如何理解供需平衡表0516 原油研究方法论(上):研究框架0325 原油研究方法论(下):分析案例0325 原油简史:石油市场如何演变至今0322 原油简史(二):石油编年大事记0323 【商品属性】 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0812 中国油品供需平衡表0822 中国原油期货与汽柴价格关联特征分析0728 美国页岩油增产前景的调研评估0722 美国页岩油企业资本开支及产量进展0518 欧佩克增产潜能的多维评估0715 俄罗斯原油供应进展0804ChinaOilMarketReport0506 【地缘属性】 伊核协议外交年谱0818 沙特与美国的半世纪和离0706 欧盟对俄制裁增强印度石油供应安全0601 欧盟对俄罗斯石油制裁影响分析0606 中美油品安全比较之库存变化0530 供应风险缓解的五种可能路径0522 欧盟对俄罗斯石油进口依赖度详解0511 欧美出口制裁对俄罗斯原油供应影响0309 【金融属性】 经济周期中的原油价格0718 世界银行:全球大滞胀0630 世界银行:能源冲击对全球经济影响0629 从汽油视角看美国通胀0613 从经济增长看油品需求0420 WTO:全球贸易展望-增速放缓0426 IMF:全球经济热点解读-多重风险0421 【原油价格】 三重属性分化,综合动能趋弱0626 三重属性推动的原油重心漂移0320 重要提示: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一、石油 自1850年代现代石油工业诞生以来,全球石油价格经历了多轮起伏,伴随着定价权的逐渐转移。例如,1880-1910年代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占绝对主导;1930-1970年“七姐妹”西方石油公司对国际油价具有重要影响;1960年欧佩克成立后逐渐实现定价权转移,2017年进一步扩大至OPEC+产量联盟。 1910年洛克菲勒石油帝国因美国政府反垄断诉讼瓦解后,1935年占据美国石油总产量约80%的公司联合成立了IOCC(洲际石油契约委员会)。该组织对成员企业制定生产配额,并且在油价下跌时通过削减产量维持价格稳定。由于德克萨斯是最大石油生产区,也是主要的摇摆生产商;后来逐渐演变为德克萨斯铁路委员会成为制定价格政策主体。 在美国之外,全球石油产量和价格政策最初由七家西方石油公司(七姐妹)主导,其中有五家是美国公司。这些公司掌握了中东主要地区的多数特许经营权,因此可以影响相关产油国产量。作为成本来源,七姐妹长期把中东原油出口价格压制在相对较低水平。 然而这种影响力到1960年代逐渐式微。二战后石油需求快速崛起,美国由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中东在全球石油出口市场地位愈加重要,到1970年已经占据出口份额一半以上。随之而来的是中东国家对定价权的要求。 1960年欧佩克成立,19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推升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同时导致了油品需求的大幅回落。 在1979到1983年间,全球石油需求减少约10%(600万桶/日);其中发达国家减少约18%。石油进口国制定政策要求提高燃油效率,并鼓励发展替代能源以抑制需求降低油价;例如禁止修建石油发电设施等。同时高油价推升非欧佩克国家尤其是高成本生产商产量快速增加。北海、阿拉斯加、墨西哥湾产量在全球占比从1975年2.2%提高至1985年14%,大幅挤占欧佩克市场份额。 由于供应增加需求减少,1980-1985年间石油价格逐年下降。为了抬升油价,1982年3月欧佩克首次尝试设定产量配额。沙特成为主要的摇摆生产商,贡献了绝大多数主动减产量。但是其他国家产量普遍高于配额,减产挺价策略失败。1985年沙特决定改变政策,转而宣布大幅增产,开启价格战导致油价加速回落。 1987年再次设定产量配额和目标价格管理政策,之后十年油价维持相对稳定。 1970年代石油危机同时也推动石油定价机制变化。1983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上市WTI原油期货合约;1988年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上市Brent原油期货合约。由早期产油国定价逐渐发展为Brent、WTI、Dubai三大基准价格体系。到现在进一步体现为期货定价和金融属性的不断增强。 2000年以后石油价格大幅上涨,主要体现了发展中国家超预期的需求增速。 2000-2008年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约70%,印度增加约40%;而发达国家油品需求则变化不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油价陡然下跌,之后随着欧佩克减产和中国需求恢复又快速回升。 2011到2014年中,原油价格维持在100美元/桶以上高位。同期其他很多大宗商品价格由于供应增加和需求放缓逐渐回落。油价则受到供应端地缘因素支撑,包括利比亚内战和伊朗制裁影响。 2014年下半年油价大幅回落,2016年降至40美元/桶以下,跌幅超过70%。持续高油价推动非欧佩克产量快速增加,如美国页岩油、加拿大油砂、生物燃料。2011-14年间美国产量增加55%,在全球产量份额由7.6%增加至11.2%。欧佩克产量变化加速油价回落。2014年11月,欧佩克未如预期减产,而是维持3000万桶/日的产量配额。欧佩克持续两年增产导致油价持续下行。 油价下跌过程中,美国页岩油行业通过压缩成本、技术创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体现出比预期更好的适应能力。美国原油产量仅在2016年短暂减产后, 2017年再度恢复快速增长。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同比增加150万桶/日,超过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 美国增产的代价是欧佩克市场份额的损失。2016年12月,欧佩克与1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OPEC+产量联盟,决定将产量联合削减120万桶/日。成功推升油价此后三年油价重心逐渐回升。 2020年全球疫情严重冲击石油市场,导致油价在2020年4月创有记录以来最大跌幅。防疫隔离政策导致石油需求大幅下降。作为应对措施,2020年5月欧佩克推出史上最大规模减产,联合减产约970万桶/日。下半年油价逐渐回升, 2021年随着需求恢复加速上行。 2022年石油市场再度受到俄罗斯地缘冲突的深刻影响。欧盟宣布年底全面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全球原油贸易格局相应重塑。目前影响仍在持续推进中。 图1:全球能源需求结构(%)图2:化石能源需求分布(%) 100% 80% 60% 40% 20% 0% 生物质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 100% 80% 60% 40% 20% 电力交通工业居住商业其他 1800184018801920196020002040 0% 石油天然气煤炭 图3:全球原油供应占比(1900-1975,%)图4:全球原油供应占比(1970-2019,%)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中东 20% 15% 10% 5% 0% 北海阿拉斯加 墨西哥欧佩克(右轴) 60% 50% 40% 30% 20% 10% 0% 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 19701977198419911998200520122019 图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油品需求(百万桶/日)图6:1965年油品需求降幅最大年份排名(%)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60 50 40 0% -2% -4% 30 20 10 0 197019801990200020102020 -6% -8% 2020 1980 1981 1982 1974 2009 1975 2008 1983 1993 -10%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中信期货研究所 二、煤炭 煤炭在历史上被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也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催化剂。动力煤占全球煤炭消费八成以上,主要用于发电;其余为用于炼钢行业的焦煤等。中国是煤炭最大消费国,占全球总需求一半以上。同时也占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其次是印度(10%)、印度尼西亚(7%)、美国(6%)、澳大利亚(6%)等。 由于生产成本较低而运输成本高昂,1960年代之前煤炭开采主供本地使用,全球贸易数量有限。目前运输费用在总成本占比仍然近半。在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煤炭国际贸易逐渐发展起来。1979年国际能源署决定禁止成员国新建燃油发电设施,推动了煤炭在发电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1970-1980年间,全球煤炭需求增加约20%,推升了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国也在此期间成为出口国。全球贸易量从1970到1990年接近翻番。 1980年代煤炭价格逐渐回落。主要受到供应端影响:中国、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等国加入全球出口市场;美国等地的技术进步使开采成本大幅下降。1985到1995年间,美国煤矿工人平均生产效率从2.7吨/时提升至5.4吨/时。 2000年后,发展中国经济崛起使全球煤炭消费在八年间增加了50%;其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中国产量增加不足以满足需求,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推动煤炭价格上涨。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煤价大跌,受中国需求拉动快速恢复。随着中国经济放缓和增长重心由高能耗向低能耗产业转移,2014年后煤炭 需求逐渐见顶回落。美国的页岩革命带来大量廉价天然气供应,加快了天然气对煤炭发电替代。对气候变化担忧和降低碳排放政策、以及新能源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成本下降,进一步抑制煤炭发电需求。目前煤炭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约30%,占全球电力来源约40%。 2020年全球疫情和经济衰退导致煤炭需求大幅下降,前八月价格下跌约30%。 2021年全球经济恢复带动煤炭需求回升,同时替代能源供应局部下降,如高温干旱导致美洲水力发电减少,西北欧冬季天然气供应下降等因素共同推动煤炭价格大幅回升。2022年俄罗斯冲突进一步推升煤炭供应风险和贸易格局重塑。 图7:煤炭月度价格(美元/吨)图8:全球煤炭需求(艾焦耳) 250 200 150 100 50 1970 1973 1977 1980 1984 1987 1991 1994 1998 2001 2005 2008 2012 2015 2019 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日本其他 197019801990200020102019 图9:全球煤炭产量份额(%)图10:全球煤炭储量占比(%) 60%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 25 印度印度尼西亚 2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