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民生证券]:2022年8月LPR下调点评:LPR降息力度够不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2年8月LPR下调点评:LPR降息力度够不够?

2022-08-22周君芝、吴彬民生证券后***
2022年8月LPR下调点评:LPR降息力度够不够?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2022年8月LPR下调点评 LPR降息力度够不够? 2022年08月22日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前值3.7%;5年期以上以上LPR为4.30%,前值4.45%。 ➢ 缩量降息之后, LPR非对称调降已在意料之内 本次LPR非对称调降,操作上是前次MLF降息的延续,MLF-1YLPR-5YLPR利率联动机制决定了MLF降息之后,必然会有LPR利率调降。 本次降息意在引导资金从金融走向实体,从货币宽松走向信用企稳。非对称降息进一步释放明确信号,降息意图在刺激实体信用,而非银行间流动性。既然降息意在托举地产,当下我们对地产无需过度悲观。 ➢ 政策信号角度,本次LPR降息幅度已经足够 从节奏、力度和导向性来看,本次降息,释放的政策信号都显著强以往。 一是政策节奏果断。7月信贷数据疲软,地产销售再次回落,正当市场质疑过低的银行间资金利率是否可持续,央行果断选择缩量降息,超市场预期。 二是单次降息幅度大。今年是年内第二次同时调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今年1月也有LPR同比降息。相较1月,这次LPR降息幅度更大,是历史单次最大降幅。 今年1月至今,5年期以上LPR累计已经下调30BP。而今年之前,5年期以上LPR历史累计降幅也仅25BP。可见今年5年期以上LPR累计降幅非常之大。 三是政策导向明确。以往LPR调降节奏都遵循这样的规则:1年期LPR降幅大于5年期以上降幅LPR。 这次LPR调降一改常态,5年期以上LPR单次降幅大于1年期LPR,维稳地产的政策导向和信号相当明确。 ➢ 实际作用角度,降息只是一揽子政策的开始 多维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地产下行压力较大,当下中国地产面临的问题也绝非简单的周期问题。LPR利率调降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解药,但是一剂不可或缺的解药。我们理解本次降息,对解救地产而言,更多是一个政策信号,预示后续或有一轮地产拖地政策。客观看待本轮降息在纾解地产压力所扮演的角色: 其一,只有降息,并不足以改善实体融资需求。 其二,解决当前的不利因素,还需配合其他政策。 其三,可以期待短期内其他政策工具推出,不排除后续继续降息。降息意味着政策工具将进入新一轮的观察期,短期内连续降息可能性不大。如果观察期内,地产销售仍未有显著改善,不排除后续继续降息。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地产政策超预期或不及预期。 [Tab 202X年XX月XX日 le_Author] 分析师 周君芝 执业证书: S0100521100008 电话: 15601683648 邮箱: zhoujunzhi@mszq.com 研究助理 吴彬 执业证号: S0100121120007 电话: 15171329250 邮箱: wubin@mszq.com 相关研究 1.全球大类资产跟踪周报:降息带动利率下行-2022/08/22 2.宏观专题研究:本轮限电的影响-2022/08/21 3.7月财政数据点评:地产仍在加速“透支”财政-2022/08/18 4.宏观专题研究:常识与反常识(四):涨价驱动出口?误解和真相-2022/08/17 5.宏观专题研究:常识与反常识(三): 汽车消费数据之谜-2022/08/16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前言 ............................................................................................................................................................................ 3 1 缩量降息之后, LPR非对称调降已在意料之内 ........................................................................................................ 3 2 政策信号角度,本次LPR降息幅度已经足够 ............................................................................................................ 3 3 实际作用角度,降息只是一揽子政策的开始 ............................................................................................................. 4 4 风险提示 ................................................................................................................................................................. 6 插图目录 ..................................................................................................................................................................... 7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前言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前值3.70%;5年期以上以上LPR为4.30%,前值4.45%。 1 缩量降息之后, LPR非对称调降已在意料之内 8 月15 日, MLF和OMO利率同降10BP,大幅超过当时的市场预期。这次又双降LPR利率。 本轮降息意图非常明显:引导资金从金融走向实体,从货币宽松走向信用企稳。 第一,避免货币市场流动性过于宽松。缩量降息之后,资金端利率的确有所上行。隔夜利率从降息之前的1%逐步走高至1.2%。 第二,当前地产链预期过冷,拖累整体宏观经济表现。当下政策重点在于防范地产过快下滑,防止信用坍缩。 本次LPR非对称调降,操作上是前次MLF降息的延续。 上周MLF利率调降,意在宽信用。MLF-1YLPR-5YLPR利率联动机制决定了MLF降息之后,必然会有LPR利率调降。所以今天LPR报价下调,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 MLF调降10bp,1年期LPR调降5BP,5年期LPR调降15bp,本轮降息采用典型的非对称降息。 非对称降息进一步释放明确信号,降息意图在刺激实体信用,而非银行间流动性。既然降息意在托举地产,当下我们对地产无需过度悲观。 图1:政策利差情况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2 政策信号角度,本次LPR降息幅度已经足够 从节奏、力度和导向性来看,本次降息,释放的政策信号都显著强以往。 50607080901001102019-072019-122020-052020-102021-032021-082022-012022-061Y LPR - 1Y MLF5Y LPR - 1Y LPR(BP)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一是政策节奏果断。 7月信贷数据疲软,地产销售再次回落,正当市场质疑过低的银行间资金利率是否可持续,央行果断选择缩量降息,并随后跟上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同时降息,政策层面依然高度关注地产,关注内需持续性。 二是单次降息幅度大。 今年是年内第二次同时调降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今年1月也有LPR下调。相较1月,这次LPR降息幅度更大,尤其是5年期以上是历史单次最大降幅。 今年1月至今,5年期以上LPR累计已经下调30BP。而自5年期以来LPR设立以来,截至到今年1月末,LPR历史累计降幅也仅25BP。今年5年期LPR累计降幅也非常大。 三是政策导向明确。 以往LPR调降节奏都遵循这样的规则:1年期LPR降幅大于5年期以上降幅LPR。 这次LPR调降一改常态,5年期以上LPR单次降幅大于1年期LPR,维稳地产的政策导向和信号相当明确。 图2:2019年以来政策利率调整情况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3 实际作用角度,降息只是一揽子政策的开始 多维数据显示,中国当前地产下行压力较大,当下中国地产面临的问题也绝非简单的周期问题。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产局面,LPR利率调降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解药,但是一剂不可或缺的解药。我们理解本次降息,对解救地产而言,更多是一个政策信号,预示后续或有一轮地产拖地政策。客观看待本轮降息对纾解地产压力的真正角色: OMOMLFLPR:1年LPR:5年2019年8月20日-6bp2019年9月20日-5bp2019年11月5日-5bp2019年11月18日-5bp2019年11月20日-5bp-5bp2020年2月3日-10bp2020年2月17日-10bp2020年2月20日-10bp-5bp2020年3月30日-20bp2020年4月15日-20bp2020年4月20日-20bp-10bp2021年12月20日-5bp2022年1月17日-10bp-10bp2022年1月20日-10bp-5bp2022年5月15日-15bp2022年8月15日-10bp-10bp2022年8月22日-5bp-15bp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其一,只有降息,并不足以改善实体融资需求。 今年以来地方层面已经放松了房贷利率,加权贷款利率持屡创新低。LPR利率调降能够引导融资利率,尤其房贷利率进一步下移。但客观而言,近期私人部门信用坍缩,根源在于地产链融资需求收缩过快。 尽管今年以来LPR累计降幅较大,单光靠LPR降息,哪怕单次降幅较大,也不能实质性解决所有信用收缩问题。 其二,解决当前的不利因素,还需配合其他政策。 目前房企频发债务违约、逾期交付、项目停工等事件,大幅挫伤购房者对民营房企信心。这种情况下,当下居民购房决策不再是仅仅对利率等敏感。 逆转当前地产预期转弱的趋势,需要依靠其他政策措施,如“保交楼“、”纾困停工项目“等。 其三,可以期待短期内其他政策工具推出,不排除后续继续降息。 本次央行降息直指地产,但贷款利率仅仅是地产调控框架中的一部分,后续或会有配套政策工具推出。这也就意味着政策工具将进入新一轮的观察期,短期内连续降息可能性不大。如果观察期内,地产销售仍未有显著改善,不排除后续继续降息。 图3:2018年以来每年1-7月居民累计信贷 资料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 4234442712431784985923017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7月居民贷款(亿元)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4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若本轮疫情影响范围和时间继续超过预期,会导致房地产销售会受制于疫情迟迟无法恢复,但疫情后续发展的情况超出本文预测范围。 2)地产政策超预期或不及预期。若由于地产政策超预期,会导致销售和信贷偏离大幅历史数据和经验,从而影响对全年的判断和测算。 宏观事件点评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