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本周CCFI综合指数报2993.67点,环比跌2.6%,其中美西航线报2362.71点,环比跌4.4%,欧线报4817.93点,环比跌1.9%。虽然当前运价下行趋势明显,但是我们认为强劲的需求或为行业形成托底,消费端来看,历史上美联储加息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均较为有限;库存端来看,全球企业对库存管理的重心已从效率切换为安全。当前时点,欧美的港口环节及美国内陆物流仍在拥堵当中,且劳动关系或仍存变数,如出现罢工等情况,集运的供需格局或再次出现较为明显的转向。 航空机场:各航司披露7月运营数据,业务量环比继续显著改善,同比降幅明显缩小。暑运接近尾声,航班量震荡回落。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全面消退后的投资机会,如有朝一日开放,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推荐板块性的投资机会,推荐三大航、春秋、吉祥、华夏。国际线熔断政策松动利好机场国际客流有序恢复,利好航空及非航收入修复。当前枢纽机场因国际客减量业绩承压,一旦国门开放,机场业绩将大幅改善。机场估值体系已经逐步过渡至消费股,在免税消费驱动逻辑下很难再回到公用事业股估值体系,看好枢纽机场投资价值,推荐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快递:7月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快递行业及龙头股企业业务量增长继续恢复,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快递单价环比下降属于季节性正常波动,价格战仍然可控。中通本周公布了二季报,市占率提升及业绩增长表现亮眼,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快递龙头企业今年利润高增长确定性仍然很高,且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继续推荐圆通速递、顺丰控股和韵达股份。 物流&中小盘:精选物流行业优质个股,推荐密尔克卫。双星新材PET铜箔在成本与安全性上均优于传统铜箔,业绩有望大增,继续推荐;推荐微光股份、国联股份、浙江自然、宏华数科、久祺股份、安利股份、华依科技,关注凯立新材、牧高笛。 投资建议:三亚疫情持续,义乌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对全国货运物流的影响进一步减小。国务院要求进一步落实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但国际航线全面回归尚需时间,客货运的持续恢复与内循环复苏或是主导投资的主线。 交运推荐出行板块受益标的国航、春秋、吉祥、上海机场,下半年有望再创佳绩的密尔克卫及受益于复工复产的快递板块标的-圆通、顺丰;中小盘重点推荐拥有PET基膜成熟工艺,并拓展PET铜箔的双星新材、长期受益数码印花且近期新产线投产的宏华数科以及户外受益股浙江自然。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油价汇率剧烈波动 本周回顾 本周A股表现分化,上证综指报收3258.08点,环比下跌0.57%;深证成指报收12358.55点,环比下跌0.49%;创业板指报收2734.22点,环比上涨1.61%;沪深300指数报收4151.07点,环比下跌0.96%。本周交运指数上涨0.71%,相比沪深300指数跑赢1.67pct。 图1:2021年初至今交运及沪深300走势 图2:2022年初至今交运及沪深300走势 本周交运子板块涨幅最大的为公交板块,涨幅为2.7%,其次为快递、航空,分别上涨2.2%、1.7%。个股方面,涨幅前五名为中远海特(+22.5%)、上海雅仕(+16.9%)、普路通(+15.4%)、海南高速(+14.2%)、中远海能(+10.8%);跌幅榜前五名为招商南油(-11.1%)、飞马国际(-6.1%)、三峡旅游(-4.8%)、怡亚通(-4.7%)、中谷物流(-3.9%)。 图3:本周各子板块表现(2022.8.15-2022.8.19) 图4:本月各子板块表现(2022.8.1-2022.8.19) 表1:本周个股涨幅榜 表2:本周个股跌幅榜 投资观点综述 交运板块 航运 本周CCFI综合指数报2993.67点,环比跌2.6%,其中美西航线报2362.71点,环比跌4.4%,欧线报4817.93点,环比跌1.9%。中国新年带来的货量下降给予了美国港口喘息机会,因此2月以来供应链效率持续处于改善状态,叠加近期国内疫情较为严重影响制造业开工、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等影响,给予全球供应链进行修复的时间窗口较预期明显拉长,带来了货量和运价的双双回落。当前看,虽然因库存因素,旺季对货量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运价亦处于下行趋势当中,但是20年船东对于运力扩张较为谨慎,供需的恶化或将较为有限。我们认为22-23年行业盈利能力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当前估值具备较强吸引力。 虽然运价目前处于下行趋势之中,但是22年整体的需求或将维持高位: 从消费需求的角度来看:当前美联储已经开始加息,并可能在年内保持鹰派,对全球的消费需求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改变对运输需求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显现,原因在于消费往往是一种习惯,即便宏观环境发生改变,消费者的感知往往滞后其改变,从而形成消费的韧性,历史上来看,历次美联储大幅加息对耐用品消费的影响较为有限,并且CPI上涨的同时,美国老公薪酬亦在上涨,且与CPI的涨幅较为接近,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较为有限。 从库存需求的角度来看:本轮疫情已经充分暴露了海外港口疏运体系效能低下的弊端,而集运的供应链比较复杂,除了航线、码头之外,还涉及到内陆汽车、火车、驳船的集疏运以及仓库、堆场的操作,同时集装箱还必须要匹配于各地的进出货物,一旦其中一环出现不顺,供应链全链路将面临较大压力。本轮疫情的冲击效应之下,由于对供应链再度陷入不稳定的恐惧,全球制造业、零售业企业或将同步提升自身的库存水平,供应链管理的中心亦将从以往的经济性,转而更为偏重安全性,安全库存的增加有望促使行业进入一个新的平衡。 当前时点,美国港口的劳工谈判仍在推进,内陆物流在公路端和铁路端亦仍存在一定问题,如出现较为极端的情况,则可能导致全球集运的拥堵加剧,集运的景气度回升或仍可期。 航空 各航司披露2022年7月运营数据。各航司客流环比继续改善,同比降幅显著收窄。尽管相比2019年业务量整体仍有明显差距,但显著不同于去年同期南京疫情彻底终结暑运,即便与疫情扰动并行,民航需求亦呈现显著韧性。 疫情扰动下呈现稳态,需求稳定复苏。政策层面目前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但在具体执行上,6月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出台,大幅缩短归国人员、密接、次密接人员隔离天数,8月初民航局放松国际航线熔断判定标准,均显著缩短了疫情扰动对居民出行限制的影响周期,叠加国产新冠药物纳入医保丰富防疫武器,民航需求稳定性显著提升,2022年7月国内客运日航班量维持在一万班左右,8月上半月仍维持在一万班左右的水平,8月底暑运接近尾声,航班量有所回落,仍保持在9000班左右。 长期来看,绝望中孕育希望,疫情的影响终将过去,未来我们终将见到民航业再度绽放。当前民航的核心痛点在于需求被疫情持续压制,我们无法判断防疫政策何时会发生变动,但如有朝一日选择放开,民航需求有望迅猛恢复。供给端,2011-2019年民航运输飞机数量年化增速10.1%, 而在经营压力较大的2020-2021年,各航司显著降低运力引进,民航运输飞机增速仅分别为2.2%、3.8%。2022年,从各航司机队引进规划看,如不考虑B737MAX复飞,年内飞机引进数量仅为3.6%,如疫情持续,实际引进速度可能进一步压低。 连续的运力低增长为供需反转创造先决条件,且当前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核心公商务干线经济舱全价票天花板被不断推高,同样为未来供需反转后的运价积攒弹性。我们认为如有朝一日需求恢复,民航运价向上弹性大,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 我们继续看好疫情影响消退后民航供需反转的大方向,在连续低运力引进,票价改革,历史高客座率的共振刺激下,民航业绩有望创历史新高,继续推荐板块性的行业投资机会,推荐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 机场 过去两年半时间枢纽机场因国际线大幅减量,业绩持续承压。国家表态有序放开国际航线航班,但我们很难想象在国内仍采用严格措施的前提下国际线能够有效放开,因此枢纽机场业绩全面回归尚需等待国内政策发生变化。 长周期看,我们终将迎来国门的全面开放。疫情前上海机场卫星厅,白云机场T2航站楼均处于建成初期的产能爬坡期,疫情期间深圳机场T3卫星厅也已经投入使用,上述机场的航站楼资源的产能瓶颈已经突破,预计疫情消退后机场航空性业务量及收入有望恢复乃至超越疫情前同期水平。 枢纽机场业绩核心驱动力仍来自于非航收入,尤其是免税租金,枢纽机场汇聚高净值旅客的流量垄断地位及优质的消费场景并未因疫情而有本质的改变,且海南离岛免税有望壮大一批免税运营商,未来在下一次机场免税渠道经营权的争夺中机场或具备更强的议价权。我们认为未来免税招标时量的逻辑或强于扣点,但不改变机场方仍可获取高额租金的结论。伴随着疫情后客流恢复,枢纽机场业绩同样有望恢复乃至逐步超越疫情前水平。 当前枢纽机场因国际客减量业绩承压,而一旦国门开放,机场业绩将大幅改善。 机场的估值体系已经逐步过渡至消费股,在免税消费的驱动逻辑下很难再回到2017年以前的公用事业股估值体系,继续看好枢纽机场长期投资价值,推荐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快递 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数据,7月快递行业业务量增长继续恢复,增速为+8.0%,环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由于7月国内少数地方疫情仍然面临反复,导致行业需求增长恢复速度稍慢。在监管管控的大背景下,快递行业价格战整体仍然可控,7月是快递传统淡季,经营成本比旺季低会带动价格下行,所以7月行业单票价格环比6月旺季减少了0.27元至6.14元,价格环比降幅比往年大是因为6月疫情导致经营成本和终端价格基数偏高;7月单票价格同比下降6.1%,同比降幅仍然维持在相对低位。近期,义乌地区疫情已得到控制,国际贸易城于8月1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义乌地区快递经营将逐步恢复正常。 本周,A股快递上市公司公布了7月经营数据,全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快递公司的7月经营数据继续修复,顺丰7月公司速运物流业务量同比提升了8.9%,时效快递业务同比增长表现稳定;韵达、圆通和申通7月业务量同比分别为+2.1%、+7.8%、+33.8%,其中由于韵达山西太原的物流园以及北京长阳网点在二季度陆续爆发疫情,其业务量恢复速度弱于其他同行,而申通业务量增长高于同行主要得益于公司价格策略相对更激进(韵达、圆通和申通7月单票价格环比分别减少0.06元、0.05元、0.09元);由于行业竞争仍然理性以及疫情导致快递经营成本上行,韵达、圆通和申通单票价格同比均维持在高位,分别为+23.0%、+26.4%、+22.8%。 中通公布了二季度业绩,2022年二季度中通实现营业收入86.57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调整后的净利润17.59亿元,同比增长38.2%,在二季度疫情防控影响的背景下,公司业绩表现已属稳健。由于二季度受到上海等部分地方疫情防控影响,中通二季度实现业务量62.03亿件,同比增长7.5%,增速环比有所下滑,但是仍然高于行业二季度同比-2%的增速,近期义乌地区疫情已得到控制,国际贸易城于8月18日起进入常态化运营,我们预计三季度公司业务量增长将继续恢复。 中通二季度市占率同比增加2.0个百分点至23.0%,龙一地位进一步强化。公司二季度单票快递价格为1.28元,同比提升了10.9%,一是因为二季度行业竞争仍然维持缓和态势,二是因为油价上涨以及疫情防控导致快递经营成本短期上行,传导至快递末端。中通二季度单票运输成本和单票中转成本分别为0.49元和0.30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0%和+9.1%,二季度公司单票快递经营成本同比提升主要是因为油价的上涨、人工成本的上涨以及新冠疫情再度爆发期间包裹量下降。但是由于单票价格同比明显改善,从而带动单票快递毛利同比增长23%至0.49元,环比增加了0.03元。最终,公司二季度单票净利(调整后)为0.28元,同比和环比均改善明显(21年Q2和22年Q1分别为0.22元和0.20元)。公司二季度的资本开支为15.4亿元,环比下降15%(一季度为18.0亿元),公司资本开支高点已过,预计2022年的资本开支总额有望下降至60-70亿元(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