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后疫情时代物流应对之策:构建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后疫情时代物流应对之策:构建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

2022-08-11-德勤球***
后疫情时代物流应对之策:构建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

后疫情时代物流应对之策构建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 目录 1.前言3 2.新挑战:突发的新疫情为物流业带来新挑战4 2.1疫情对物流行业带来冲击4 2.2疫情对物流运营带来挑战5 2.3疫情影响供应链、产业链稳定5 3.新机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物流业面临的新机遇6 4.新对策:新疫情时期大考之下的应对之策7 4.1策略层面:打造风险防范下兼具成本与服务策略, 提高物流通达性和韧性7 4.2运营层面:智慧运营,提高运营协同和响应能力、 保障业务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降本增效9 4.3数字化底座:搭建控制塔,强化数字化系统应用, 让数据产生更大价值10 5.德勤服务12 6.结语13 7.联系我们14 前言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给各行各业均带来巨大冲击,而 2022年新疫情相较之前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尤其是上海、吉林、北京等地的疫情防控,对物流业带来巨大影响,行业一度陷入“至暗时刻”,2022年4月物流景气指数处于历史低位。 物流是各行业乃至社会运转的大动脉,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因其社会化服务程度高、传导性强特点,疫情对物流行业的冲击会传导和极大影响上下游企业生产经营以及居民正常的社会生活。当下,如何构建兼具“韧性”、“高协同性”和“可持续性”的物流供应链是众多物流人需重点关注和思考的话题。 德勤通过大量的行业观察与项目实践,就当前物流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通过本白皮书为物流行业企业制定韧性策略、实现智慧运营及打造坚实的数字化底座提供思路和借鉴。 •策略层面:打造风险防范下兼具成本与服务策略,提高物流通达性和韧性 •运营层面:智慧运营,提高运营协同和响应能力、保障业务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底座:搭建物流控控制塔(内塔和外塔),强化数字化系统和应用,让数据产生更大价值 新挑战:突发的新疫情为物流业带来新挑战 疫情对物流行业带来冲击 第一,物流景气指数处于低位。在本波疫情影响下,全国物流行业遭遇历史冰点,根据Wind数据显示(见图1),2022年4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43.8%,较3月回落4.9个百分点,处于2020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图1: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 60.00 57.50 57.30 56.1056.30 56.90 55.8 54.8054.90 54.40 54.90 54.6 53.60 53.6 52.20 51.50 50.90 51.151.2 49.80 50.3 49.5 48.7 43.8 58.00 56.00 54.00 52.00 50.00 48.00 46.00 44.00 42.00 2020-03 2020-04 2020-05 2020-06 2020-07 2020-08 2020-09 2020-10 2020-11 2020-12 2021-01 2021-02 2021-03 2021-04 2021-05 2021-06 2021-07 2021-08 2021-11 20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40.00 数据来源:Wind 第二,公路货运量和货物枢纽吞吐量下滑明显。截至4月18日,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同比增速在-20%至-30%区间波动,其中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如上海,其一周同比增速位于-80%至-90%区间内。货物枢纽吞吐量增速放缓,3月全国主要的公共物流园区吞吐量指数为104.15,同比下降18.1%;3月主要快递分拨中心的吞吐量指数为97.85,同比下降18.3%。 第三,快递量同比下滑。在中国快递市场类似的情况并不多见。多地快递出现了暂缓甚至中断的现象,部分电商平台也出现了延误发货、暂停发货现象,根据国家邮政局相关数据,3月份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5.4亿件,同比下降3.1%;业务收入完成818.5亿元,同比下降4.2%。 疫情对物流运营带来挑战 断货、断网、断路、缺人、缺运力,本次疫情对物流运营带来多重挑战。 第一,通达性受阻。受多地爆发的疫情和各地防疫政策影响,物流网络面临各类阻隔和切断,这对物流服务时效保证带来挑战。一是全球网络严重受阻。随着跨境物流通关关口关闭和通关效率降低,全球网络严重受阻;二是跨区域流通难度大。运输线路暂停、地区性道路封闭也使得全国和区域性网络受阻。三是同城最后一公里无法送达,城市小区禁止快递进入、农村地区包裹无法下发到村,使得终端配送运作和安全性面临极 大挑战。 第二,运力资源短缺。全国各地流动限制及防疫要求,众多物流一线员工返岗困难导致物流业务运营稳定性受限。公路运力资源也由于司机进出疫区的隔离要求出现短缺。在一线劳动力方面,上海、北京等地疫情爆发,同城零售线上需求激增,地区骑手供给紧张,区域内同城物流受到很大影响。 第三,需求的突变和波动。一方面医用和救灾物资配送以及电商末端配送需求激增,一方面众多企业无法开工延迟复工,令不少物流企业短期内处于无货可运的境地。需求波动于企业物流调度安排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需求突变还可能影响物流账款周期,并转化为现金流压力,3月份全国企业资金周转率指数在50%上下波动。 第四,物流成本攀升。人员供需紧张导致人力成本提升,截至3月底,物流人力成本增长超过10%;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也带来油价持续上升、运输成本不断上涨,截至4月初,每吨汽柴油零售价比年初累计上升近2000元,上涨24.4%;另外,物流企业需承担额外疫情防控成本(如包裹消毒成本等)。 许多企业陷入时效降低、经营成本高、人手短缺窘境,本就艰难求存的中小型物流企业、个体卡车司机雪上加霜,部分中小微物流企业面临“亏损”挑战。 疫情影响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中国制造业中心城市之一。约占全国四成产能的芯片制造产业、占全国三成的关键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化工材料等产业行业均落户在上海,本轮上海疫情对相关产业链影响巨大。 以汽车行业为例,上海汇聚了上汽、通用、大众等全球汽车巨头,还有特斯拉等新锐车企;另外,上海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较多,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几乎都在上海及周边设厂,规模较大的供应商有上千家,小微企业达2万多家。这些整车以及零部件企业受到影响最大,因为防疫政策缺少员工、外加生产和物流停滞,很多企业进入减缓生产和部分停产阶段;虽然部分企业闭环生产,但疫情防控切断了整个产业链的物流系统,原材料和产成品无法有效运输,后续或将进一步波及供应链较依赖长三角地区的主机厂。 新机遇: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物流业面临的新机遇 疫情爆发,无论是政府的救灾和防灾资源运输、企业的生产供应链运作,还是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消费保障,社会各方都切身意识到物流的作用和重要性。疫情也对众多物流供应链相关企业进行了一场“压力测试”,从行业的长期整体发展来看会迎来一系列机会。 第一,政策红利、绿色通道。物流行业对国家安全、经济运行、打造国家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政府未来在一体化物流大市场建设、物流枢纽构建、全球物流连接力、核心物流企业扶持、智慧物流发展等方面支持。政府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信号的释放,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状,在控制疫情的前提下做大做强国内物流体系,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发展数字化第三方物流交付平台,以支撑国内统一大市场以及经济内循环。4月18日,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举措支持抗疫和经济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加大对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那些全网运营能力强、数字化能力领先、服务质量好的物流头部企业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 第二,行业出清、价值回顾。大型物流企业网络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凸显,行业整合将加快,并出现更多行业联盟和企业抱团,改善物流行业长期小、散、乱的局面。随着市场加速整合,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行业内卷减少,将实现价值回归,从价格竞争逐渐转向价值竞争,重视产品差异化布局和服务质量提升。 第三,行业细分、场景丰富。受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货量面临下降风险,但细分行业面临机会。随着消费升级所伴随的新零售线上线下互通的创新模式,所催生出的如产地直采、社区团购等消费场景会更加丰富,将迎来高速发展。随着“双循环”的推进和RCEP的正式生效,跨境物流仍存在众多发展机遇。随着制造业迭代升级、大件电商商品下乡等,物流企业所提供供应链服务内容和价值也将升级。 第四,注重ESG与低碳。ESG作为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能够衡量公司是否具备足够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能力,ESG被纳入核心战略,广泛应用新能源运输设备、环保物料,推动绿色、低碳物流供应链以实现“3060”的“双碳”目标。 新对策:新疫情时期大考之下的应对之策 德勤通过大量的行业观察与项目实践,就当前物流行业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进行了总结,希望可以通过本白皮书为物流行业企业制定韧性策略、实现智慧运营及打造坚实的数字化底座提供思路和借鉴(见图2) •策略层面:打造风险防范下兼具成本与服务策略,提高物流通达性和韧性 •运营层面:智慧运营,提高运营协同和响应能力、保障业务稳定性和持续性,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底座:搭建物流控控制塔(内塔和外塔),强化数字化系统和应用,让数据产生更大价值 图2: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性物流框架 韧性、高协同性、可持续性物流 策略 高效及风险可控的 柔性物流网络和弹性资源池 价值回归、控风险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ESG及绿色 运营 全程可视&预警 弹性灵活的客户服务 客户洞察和关系管理 客户服务和体验 订单 1 仓储 2 运输 3 配送 4 结算 5 端到端运营 高效运营 仓干配协同 供应商资源协同 一体化供应链协同 上下游联动协同 数字化底座 组织架构与人才 数据 系统/平台架构 物流控制塔 策略层面:打造风险防范下兼具成本与服务策略,提高物流通达性和韧性 第一,构建高效及风险可控的柔性物流网络和弹性资源池,提高灵活响应及柔性调整的能力。 一是强化柔性网络布局,推动物流节点的多功能性和多业务兼容能力,实现整体连接、局部可调整的柔性网络。在疫情防控、通达性受阻情况下,物流业以“时效为先”兼顾“成本和服务” 的网络结构挑战,“柔性、风险可控”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构建柔性物流网络的关键是企业在网络规划时考虑到链路的可替代性以及网络节点和资源的灵活切换能力。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头部企业采取多地分仓灵活切仓、从商家仓一键转仓等方式,通过遍布全国的智能骨干运输网络和丰富的配送资源网络,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发货难”问题,其高效可控的柔性网络体现出强大优势。 二是探索公铁水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组合,加强运力部署弹性。公路货运在运输体系中占主体地位,约占70%的货运量。面对公路通道堵塞,行业领先企业快速转向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通物资配送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链路。例如,马士基在疫情期间针对苏州、无锡、常州地区推出了全新多式联运服务–“陆改水”、“公转铁”,全新的多式联运服务灵活运用了“水水中转”以及“海铁联运”搭配既有的公路拖车,为客户提供从工厂至同城驳船码头或火车站点的拖车服务,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物流解决方案,为新老客户打通外贸生命线。 三是整合资源,构建灵活弹性的资源池,“多措并举”保障资源稳定。以人力资源为例,通过灵活开展一线人员借调共享、缓解用工难。本次上海疫情期间,京东在全国招募并调集超过4000位快递员,团队组成“敢死队”,前往上海支援一线运营和物资配送。 通过“灵活用工”平台,发布相关的服务需求订单,灵活获取劳动力资源并降低成本。并通过社会化协同、联盟和平台进行网络和资源共享,深度复用网络资源和基础设施资产,提升资源利用率和规模效应。 第二,价值回归、注重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强者愈强”。一是,价值回归,控风险、保证稳定的现金流。这次疫情对物流行业是一次重大洗牌,大型物流企业网络规模优势和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