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宏观快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宏观快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2022-08-11张瑜华创证券上***
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宏观快评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宏观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快评2022年08月11日 【宏观快评】 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 华创证券研究所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010-66500887 邮箱:zhangyu3@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8090001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宏观】时薪高增,通胀压力难缓解——7月非农点评》 2022-08-08 《【华创宏观】新兴经济体再成出口“主力”— —7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2022-08-07 《【华创宏观】投资要注重有效性——政策观察双周报第41期》 2022-08-05 《【华创宏观】经济复苏趋缓,通胀压力渐近— —7月经济数据前瞻》 2022-08-03 《【华创宏观】没有那么差——美国二季度GDP 点评》 2022-07-30 事项 央行于8月10日发布《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此点评如下: 央行对通胀的定性:货币政策暂时没有收紧风险 在对通胀的定性层面,央行定性了三个形容词:“结构性”,“输入性”和“阶段性”。此外央行还提示了消费修复推动物价上涨的“需求性”因素的可能。结构性通胀:7月CPI环比上涨的0.5%完全由食品价格边际贡献,而核心CPI 涨势疲软,明显弱于季节性。输入性通胀:央行过去表明“我国若无内需趋热 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结合 当下来看,内外经济皆弱的态势下,当前我国似乎也不存在引发明显输入性通胀的基础。阶段性通胀:结合《“消失”的房租脉冲,下修的通胀中枢》,未来一年,CPI破3%的时间点最多2到3个月份,且同比预计微微过3%。 我们认为消费修复推动物价上涨的“需求性”因素概率较小。首先,收入仍是居民消费方向的主导因素。2019年全国人均收入同比约为8.9%,而今年前两个季度居民收入同比仅为4.7%。其次,居民的储蓄意愿抬升明显。根据央行针对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来看,今年二季度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达到了 58.3%,较疫情前的最高点抬升了10.7%,较2021年的最高点抬升了6.4%。 但是,货币政策不收紧不等于DR007不抬升,这本质是两个概念 不收紧对应的是DR007没有抬升至2.1%以上的风险,而抬升与否对应的是DR007往2.1%的逆回购7天利率回归的过程。 DR007还要不要围绕逆回购7天利率波动?虽然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删去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表述,但这是处于当下DR007与逆回购7天利率差距过大的背景下。考虑到央行仍在强调“7天期逆回购的中标利 率保持不变有助于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平衡好内、外部均衡。”我们认为DR007所代表的市场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仍是大概率事件。 DR007为何持续较低?央行事实上二季度并未加大流动性投放,甚至回收了一部分流动性。但由于财政集中发力,因此财政主导了基础货币的同比多增。未来财政还是流动性宽松的主导因素吗?随着8月底专项债花完,7月底减税 降费接近3万亿和央行已经上缴了1万亿利润,我们预计未来财政发力即将式 微,央行将逐步重新成为决定流动性的主导因素。 央行重新主导货币会如何操作?财政发力的式微之后,央行若想维持流动性的宽裕程度不变,必然要加大投放,补充财政式微之后的基础货币缺口。但是央行加大投放存在两大因素掣肘:首先物价是央行当前的高度关注因素,虽然货币政策没有收紧的风险,但是物价高企的背景下还是会约束央行加大投放的空间。其次当下资金的“脱实向虚”较为严重。隔夜杠杆持续3月维持高位。因此综上分析,在财政发力+地产断供危机+村镇银行风险的三重叠加下,或许当下就是资金端最为宽松的时候了,我们提示随着财政发力趋缓之后, DR007有向2.1%自然靠拢的可能性。但考虑到需求的差,预计未来DR007或只回到1.9%到2.0%的位置。客观而言,资金端难再宽松,仅剩维持现状或略有回归两种可能。我们维持中期看多债券的观点,短期若有利率向上调整或都是配置好机会。 针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降息概率已经微乎其微,当下可以期待的政策是,降准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有助于实体贷款利率下行。此外考虑到当下多地房贷利率已经调至理论最低值,因此5年期LPR仍有调整可能。 风险提示: 财政发力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 目录 一、短期看政策: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4 (一)央行对通胀的定性:三大“非需求”定性4 1、结构性通胀:只有部分商品价格上涨4 2、输入性通胀:当下不具备明显的输入性通胀的条件4 3、阶段性通胀:并不持久的CPI破3%4 4、国内消费对物价拉动预计有限5 (二)不收紧不等于利率不抬升5 1、DR007还要不要围绕逆回购7天利率波动?5 2、DR007为何持续较低?6 3、未来财政还是流动性宽松的主导因素吗?6 4、央行重新主导货币会如何操作?7 二、长期看信贷:地产贷款将不再是主角8 三、货币政策措辞比较9 图表目录 图表1收入增速回落,消费增速较难抬升5 图表2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历史最高5 图表3今年二季度,基础货币的抬升主要源自政府财政发力6 图表4基础货币的松与政府花钱有较大关系6 图表5二季度,央行投放的货币基本是历史同期最低6 图表6财政发力后劲不足7 图表75月中旬以来,债市杠杆持续维持在高位8 图表8货币政策措辞比较9 一、短期看政策:不是松紧的问题,是回归的问题 在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用较大的篇幅讨论了通胀的问题。比如专栏4谈及《全年物价仍可实现预期目标但应警惕结构性通胀压力》;再比如下一阶段政策展望在靠前位置明确提及“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结合央行的各类表述,我们认为通胀层面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点: (一)央行对通胀的定性:三大“非需求”定性 在对通胀的定性层面,央行谈及“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这句话中比较重要的是三个“非需求”形容词:“结构性”,“输入性”和“阶段性”。并且央行提示了“疫情受控后未来消费复苏回暖,可能推动前期PPI上涨向CPI的传导加快。”以 及“美国此轮CPI涨幅加速上扬即起始于2021年3月后消费需求加快复苏时期”的“需求性”的可能。 1、结构性通胀:只有部分商品价格上涨 2019年三季度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专栏4《全面看待CPI与PPI走势》也曾谈及结构性通胀,其中央行明确谈到“CPI同比涨幅走高,结构性特征明显,要警惕通货膨胀预期发散”。关于结构性的具体定义,央行谈及“CPI同比涨幅有所走高主要受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较快上涨所拉动…非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分别同比增长1.4%和1.8%,涨幅均处于近两年来的低位水平。” 结合7月份CPI同比来看,7月CPI环比上涨的0.5%完全由食品价格边际贡献,其中最主要就是猪肉价格和鲜菜价格。但另一方面,核心CPI涨势疲软,明显弱于季节性。这一情景与2019年下半年似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央行自身也谈到了新一轮“猪周期”的 开启,并谈到“本轮“猪周期”内猪肉涨价幅度有望较2019年猪瘟时期相对温和,但在其价格上行期仍会给CPI带来一定上拉效应。” 2、输入性通胀:当下不具备明显的输入性通胀的条件 2021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4《如何看待近期国内外物价走势》也曾提及输入性通胀,央行表明“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结合当下来看,受制与海内外经济疲软的影响,6月底以来,国内外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幅度普遍较大。内外经济皆弱的态势下,当前我国似乎也不存在引发明显输入性通胀的基础。 3、阶段性通胀:并不持久的CPI破3% 央行对通胀的“阶段性”定义预示CPI同比即便破3之后,持续时间似乎也并不长久。结合我们7月物价的点评报告《“消失”的房租脉冲,下修的通胀中枢》,从今年8月到明年8月期间,我们预计CPI破3%的时间点最多2到3个月份,且同比微微过3%。 4、国内消费对物价拉动预计有限 我们认为本轮国内消费的修复或难以达到美国2021年的修复强度,原因有以下两点: 首先,收入仍是居民消费方向的主导因素。2019年全国人均收入同比约为8.9%,而今年前两个季度居民收入同比仅为4.7%。回顾历史来看,居民收入同比下滑期间,消费难言上行态势。事实上央行也在报告中谈及了“国内消费恢复面临居民收入不振、资产负债表受损和消费场景受限等挑战”。 其次,居民的储蓄意愿抬升明显,这将在收入下滑的情境下进一步压制居民的消费意愿。根据央行针对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来看,2010年到2019年的十年期间,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均值约为44%,其中最高的一次是2014年6月的47.6%,最低的一次是2010 年12月的37.6%,整体波动相对较小。疫情以来,2020年这一比值最高是2020年3月的53%,2021年最高的是12月的51.8%,而到2022年6月这一数值达到了58.3%,较疫情前的最高点抬升了10.7%,较2021年的最高点抬升了6.4%。 图表1收入增速回落,消费增速较难抬升图表2倾向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历史最高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 综上,我们认为年内消费需求明显修复概率较小。因此通过消费回暖加快PPI上涨向CPI的传导的概率较低。由此推断,本轮CPI的上行仍以上文提到的“结构性”,“输入性”和“阶段性”等“非需求”因素为主,参照2019年和2021年的经验来看,“非需求”定性基本预示了货币政策没有收紧风险。 (二)不收紧不等于利率不抬升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不收紧并不等同于DR007不上行,这本质上是两个概念。具体而言,不收紧对应的是DR007没有抬升至2.1%以上的风险,而回升与否对应的是DR007往2.1%的逆回购7天利率回归的过程。 1、DR007还要不要围绕逆回购7天利率波动? 虽然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删去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表述,但这是处于当下DR007与逆回购7天利率差距过大的背景下。考虑到央行仍在强调“2022年二季度以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的中标利率均保持不变,这 有助于在全球主要央行加息背景下平衡好内、外部均衡。”我们认为DR007所代表的市场利率逐步向政策利率回归仍是大概率事件。 2、DR007为何持续较低? 2022年二季度DR007均值为1.72%,7月DR007的均值为1.56%,截止8月10日DR007 的8月均值为1.34%。与逆回购7天利率2.1%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季度以来流动性持续宽松的主导因素在于财政政策的集中发力。今年二季度基础货币的同比增量约为1300亿,其中央行投放同比少增8800亿,政府财政发力同比多增1.34 万亿。外汇占款同比少增900亿,其他部分同比少增2400亿。由此可见,面对二季度疫情冲击的影响下,为防止流动性过剩,央行事实上并未加大流动性投放,但由于财政发力过猛,因此引至了基础货币的同比多增。 图表3今年二季度,基础货币的抬升主要源自政府财政发力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注:1、上图四部分加总为基础货币的变动,为平滑数据采用半年度数据 2、考虑到央行上缴利润的影响,政府财政发力包含政府存款变动以及其他负债变动 图表4基础货币的松与政府花钱有较大关系图表5二季度,央行投放的货币基本是历史同期最低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注:考虑到央行上缴利润的影响,政府存款包含其他负债变动 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 3、未来财政还是流动性宽松的主导因素吗? 展望未来,财政存款的持续减少已经基本接近尾声。首先,政策要求下,5~6月集中发 行的2万亿专项债在8月底之前基本使用完毕;其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道树 表示,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