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报告编委 编委主任(排名不分先后) 陈宏联盟理事长、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 张亚勤联盟理事会成员、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 寇冠联盟理事会成员、百信银行首席信息官、中信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兼科技运营中心总经理娄涛联盟理事会成员、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 朱永涛联盟理事会成员、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云业务负责人李建滨联盟理事会成员、小米集团战略投资部管理合伙人 张金辉联盟理事会成员、中关村软件园总经理洪方明联盟理事会成员、华为公有云中国区总裁陆波联盟理事会成员、联想集团战略副总裁陈尚义联盟理事会成员、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 谭待联盟理事会成员、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总经理 周伯文联盟理事会成员、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清华大学电子系长聘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吕建伟联盟理事会成员、用友集团副总裁、用友研究院院长 刘奇联盟理事会成员、PingCAPCEO 陈子云联盟理事会成员、新华三云与智能产品线总裁、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总裁耿殿根联盟理事会成员、光环新网董事长 严望佳联盟理事会成员、启明星辰董事长兼CEO 吴华鹏联盟理事会成员、秦淮数据集团CEO 梅迪联盟监事长、希姆计算创始人兼CEO 特邀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田溯宁联盟前任理事长、宽带资本董事长、亚信联合创始人万国光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总经理 胡志强中国电信天翼云总经理 郅晓国家智库专家、中国建材集团 丁文武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总裁任宜军泰康集团科技中心副总经理、云业务负责人宫如璟医渡云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温书豪晶泰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赵柱新兴际华应急产业原董事长居静秦淮数据集团创始人 投资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陈维广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 汪存富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投资一部总经理陈瑞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 辛伟高榕资本合伙人刘唯宽带资本合伙人 杨柳襄禾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张朋北极光创投合伙人 王光熙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合伙人曾振宇DCM董事合伙人 毕聪慧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战略与投资负责人 王晨中电科网信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二部负责人张迎昊CPE源峰董事总经理 张予彤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 报告撰写组(由汉能投资团队组成) 撰写组组长:赵兰洋陈米雪王威蒙佳玥张一菲 撰写组成员:黄嘉诚邵昀明刘赣豫刘鑫王阳陆尹坤陈迪生张睿龙洋熊磊孙小杰李毓潘韵竹范洪涛朱海班效勐刘鹏程魏伯乐黄萌张新蔚王长武章舒娅 蓝皮书工作组 工作组组长:龚梅赵兰洋张一菲工作组成员:张明轩王阳张从艳 指导单位及派驻专家 张亚勤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张健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华夏银行原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原研究局局长 田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数据管理与应用研究所所长 褚文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云控技术部部长、计算平台部部长 数据及媒体支持 目录 一、云计算行业定义6 二、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8 三、中国云计算行业生态图谱22 四、云计算细分行业分析25 1.基础设施层25 1.1数据中心25 1.1.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25 1.1.2代表企业31 1.2服务器35 1.2.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35 1.2.2代表企业40 1.3芯片43 1.3.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43 1.3.2CPU43 1.3.3GPU/GPGPU45 1.3.4FPGA45 1.3.5AI加速芯片47 1.3.6DPU48 1.3.7代表企业50 1.4云服务IAAS56 1.4.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56 1.4.2代表企业63 1.5云存储79 1.5.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79 1.5.2代表企业84 1.6安全87 1.6.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87 1.6.2云安全91 1.6.3数据安全94 1.6.4工控安全97 1.6.5代表企业99 2.平台层关键技术111 2.1数据库111 2.1.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111 2.1.2代表企业114 2.2其他平台层关键技术121 2.2.1数据中台121 2.2.2NLP124 2.2.3RPA126 2.2.4低代码129 3.通用软件和SAAS133 3.1行业发展趋势简述133 3.2市场空间133 3.3驱动因素135 3.4发展趋势136 3.5细分赛道138 3.5.1数字营销138 3.5.2CRM/SCRM140 3.5.3创新型ERP143 3.5.4专业项目管理148 3.5.5代表企业150 4.垂直行业159 4.1金融科技159 4.1.1发展历史159 4.1.2产业概况159 4.1.3未来趋势161 4.1.4代表企业163 4.2工业数字化165 4.2.1行业定义165 4.2.2市场空间167 4.2.3发展趋势170 4.2.4代表企业174 4.3医疗科技182 4.3.1AI制药182 4.3.2数字疗法185 4.3.3医疗大数据188 4.3.4AI医学影像191 4.3.5手术机器人193 4.3.6医疗保险科技196 4.4自动驾驶199 4.4.1车路云一体化200 4.4.2落地场景201 4.5机器人214 4.5.1工业机器人214 4.5.2服务机器人221 4.6其他行业代表企业229 4.6.1电商229 4.6.2游戏230 4.6.3创新业态231 五、蓝皮书入选企业列表233 关于中关村云计算产业联盟240 关于汉能投资集团240 法律声明241 一、云计算行业定义 数字经济是目前我国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云计算是数字经济的承载底座 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从八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总体部署。一是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推进云网融合、算网协同,有 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二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加快数据要 素市场化流通,创新数据要素开发利用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四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五是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共享的新型数字生活。六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协同治理和监管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推进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七是强化数字经济安全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提升重要数据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八是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 《规划》明确,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14万亿,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45%,千兆宽带用户数达到6000万户,在线政务服务实 名用户8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指出,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基座平台,串联承载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数字经济业态。 国内云市场规模超两千亿人民币,公有云市场复合增速超50% 云计算以按需自主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弹性可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按服务模式可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按部署模式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2020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2091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1277亿元,同比增长85%,私有云市场规模814亿元,同比增长26%。 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85% 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66% 65% 56% 58% 1,277 689 437 170 265 23% 25%24%23% 645 525 26% 814 427 345 20162017201820192020 市场规模(亿元)增长率 20162017201820192020 市场规模(亿元)增长率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公有云细分市场中,SaaS市场规模达到278亿元,较2019年增长43%,PaaS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比提升145%,数据库、中间件及微服务增长迅速;根据IDC2021年三季度统计,阿里云、亚马逊云、腾讯云、华为云和百度云位居公有云PaaS市场份额前五。IaaS市场规模接近900亿 元,同比增长98%,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天翼云和亚马逊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五。 国内云计算技术生态发展不断成熟,企业上云步伐不断加快,在宏观层面有九大云生态发展趋势: 1.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云成为新一代计算架构 2.混合多云部署策略成为企业主流选择 3.云原生架构生态持续完善,生产环境采纳度得到提升 4.遵循零信任框架的SASE云安全体系成为网络安全发展新方向 5.软件上云打通数据孤岛 6.通用软件由销售驱动往产品驱动转型 7.企业积极布局云生态 8.国内云生态厂商布局海外 9.云生态整体融资活跃,部分赛道进入并购整合期 结合国内云计算产业现状和特性,本蓝皮书从基础设施、平台层关键技术、通用软件和SaaS以及垂直行业应用(金融科技、工业数字化、医疗科技、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四个层面对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代表性企业进行描摹,供读者参考。 二、中国云计算行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云架构逐渐成熟,算力网络助力东数西算 1.驱动因素:5G/万物互联时代各类终端设备接入管理及本地化海量数据实时计算需求,催生分布式云架构 物联网快速发展,数以亿计的各种终端设备不断产生海量数据。5G网络高可靠、低时延、大容量的网络能力促进基于4K/8K超高清视频、AR/VR等沉浸式交互模式的逐步成熟,使车路协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获得全新的技术赋能。物联网和5G结合的连接能力将增强至百亿级,带来海量的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对机器)通信及连接的深度融合。如果把所产生的数据全部传输给数据中心处理,不仅带宽成本高昂,还可能会造成网络拥堵,并且会有一定的数据处理延时。 2.分布式云价值:多接入、低时延、低带宽、本地化安全、可离线使用 边缘计算是在靠近数据采集分析使用的用户侧提供计算、存储和网络带宽,满足行业业务实时性、应用智能性、数据安全及用户隐私的计算服务。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应用的核心 模块持续部署落地,5G网络促使无线接入侧能力大幅提升,边缘侧业务场景不断丰富,各类应用对整体部署架构的低延时、高可用、大带宽、高并发、多接入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到传统上相对独立的数据中心、运营商网络资源与边缘计算节点资源和终端设备不断趋向融合,在云计 算、边缘计算和网络之间实现云网融合、云边协同,实现算力服务最优化。 结合边缘计算架构在分布式云模式下,算力资源可以渗透到传统集中式数据中心模式无法覆盖到的边缘应用场景,通过多种算力基础设施协同,为各种计算场景提供针对性服务。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各类架构的算力服务开始从云端向边缘侧及设备端扩展,通过提高边缘侧算力处理能力和云边协同能力,达到算力服务分布式发展的目标,满足产业对数据本地化的安全需求以及离线服务继续可用的要求。对于计算密集型任务继续交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对于数据密集型任务交由边缘侧和终端设备进行本地运算,节省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