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器产业链跟踪:拓邦VS和而泰VS科博达,大客户绑定?品类拓展?产品能力? 7月29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公布新车型“海豹”,售价20.98万~28.68 万,上市当天累计订单破6万。其中,四驱性能版搭载了全景天幕,并可选配光感变色天幕。光感天幕可根据外界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 比亚迪该系列的光感天幕控制器,由和而泰设计,可实现自动调节透光率功能。此外,和而泰还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其目前汽车电子业务在手订单已有80亿元左右。 今天,我们要跟踪的,便是汽车电子的智能控制器产业链。 图:比亚迪海豹来源:比亚迪官网 智能控制器产业链,包括: 图:控制器产业链来源:并购优塾 上游——PCB、分立半导体、集成电路、电阻电容和其他元器件。 其中,集成电路主要采用MCU或DSP,以MCU为主。MCU的代表厂商为:恩智浦、英飞凌和瑞萨电子,市场份额分别为14%、11%和10%;国内代表厂商:兆易创新、中颖电子、国民技术、上海贝岭。 中游——智能控制器制造商。国外代表公司为德国代傲、英国英维斯;国内代表公司为:拓邦股份、和而泰、科博达等。 下游——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电动工具为行业三大主流应用,合计占整体市场规模的53%。其他场景较为分散,例如: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电动工具、工业与自动化、新能源和医疗设备等。 从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近期的增长情况来看: 拓邦股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42.28亿元,同比+16.03%;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40.43%。 和而泰(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12.40亿元,同比-2.70%;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33.79%。 科博达(上海市)——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2.76%;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24.67%。 从机构对产业链景气度的预期情况来看: 图:Wind机构一致预期增长和景气度情况来源:并购优塾 看到这里,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控制器行业,未来的增长逻辑在哪里? 2)在这条产业链上,什么样的业务布局,才能在中长期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壹) 智能控制器,是指在仪器、设备、装置、系统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实现的计算机控制单元。 工作原理为:通过感知外部信息,传达到控制器,而后控制器推理与决策,再由执行器进行相应的行为执行。 图:控制器基本结构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控制器经历了机械化(20世纪40年代)→电子化(20世纪70年代)→智能化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电子化向智能化发展阶段。 根据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19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 1.5万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约2万亿美元,对应2019~2024 年CAGR为5.9%。 而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17万亿元,增长至2019 年的2.15万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5%,预计2024年将达到3.8万亿元,对应2019~2024年CAGR为12%。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占比较大的领域为:汽车电子24%、家用电器16%、电动工具13%。 图:智能控制器应用细分来源:前瞻研究院 其中,未来增长较快的是汽车电子的智能控制器需求。 车用智能控制器又称为ECU(电子控制器单元),能够采集、分析来自传感器、总线的数据,判断车辆状态以及司机的意图,并通过执行器来操控汽车,形成汽车电子运行闭环。 需要特别注意,在传统分布式E/E架构下,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三者一一对应,一个ECU采用一个MCU。 从不同价位的乘用车搭载量来看,低端车型每车需使用20~30个ECU,主流车型每车需使用60~70个ECU,高端车型每车甚至需110个以上ECU。 图:汽车ECU/MCU分布来源:浙商证券 车用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难度分为五类,从简单到复杂分为: 1)简单开关功能;2)对电机的精确控制;3)车灯、空调等专项控制功能;4)与车辆运动状态相关发动机、底盘等较为复杂算法功能;5)自动驾驶AI算法等。 因此,ECU对应单车价值量,也从50元到上千元不等,较为高级的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价值量可以超过万元。 当然,ECU的核心是MCU。MCU根据算力主要分为8位、16位和 32位。其中,16位逐渐被8位和32位产品替代。 8位MCU主要针对简单的应用场景如风扇开关、雨刷开关、天窗开关等;32位主要针对仪表盘控制、安全系统、信息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图:ECU难度等级来源:Marklines、长江证券 ECU使用量增长与汽车电子化密切相关。汽车电子从起初占汽车整车成本不到10%,到当前超过25%,背后的核心驱动是在汽车在安全、信息娱乐、动力等功能的持续提升。 放眼未来,汽车电子的增量主要来自于辅助驾驶和车联网相关控制器。关于智能车的预测和长短期影响因素,可以参考汽车连接器产业链报告。 参考麦肯锡的预测,预计汽车电子控制器领域2025年规模可达到 1290亿美元,对应CAGR为7%。 (贰) 首先,从收入体量和业务结构方面,对三家公司有一个大致了解。 从2021年收入体量来看,拓邦股份(77.67亿元)>和而泰(59.86亿元)>科博达(28.07亿元)。 从智能控制器销量来看,和而泰(1.82亿件)>拓邦股份(1.75亿件)>科博达(0.22亿件)。 一、拓邦股份——核心技术是电控、电机、电池、电源、物联网平台。具体应用于家电(收入占比38.55%)、工具(38.1%)、新能源(15.98%)、工业(3.8%)和智能解决方案(2.85%)。 其中,“家电”包括:主控、电源控制、电机驱动和控制、显示控制等;“工具”包括:控制器,模组和整机; “新能源”包括:逆变器、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换电柜、 PACK、电机控制等; “工业”包括:伺服驱动与控制产品。 图:收入构成(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 拓邦股份的控制器业务依然以传统的家电和电动工具为主,合计占收入比重超76.65%。 图:拓邦股份智能控制器明细来源:国泰君安 二、和而泰——收入96.48%来自于智能控制产品,3.52%来自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业务来自于2018年收购的铖昌科技,生产微波毫米波射频芯片。 控制器方面,传统家电为主要收入占比75.58%,其中,传统家电65.96%,智能家居占比9.62%、电动工具15.92%。 图:收入构成(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 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年新拓展的汽车电子用控制器产品占比2.74%,增长较快。其中,已经大量出货的产品为:天幕玻璃用控制器(比亚迪海豹车型)。 三、科博达——属于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目前在往新能源车相关零部件发展。 从收入构成看:照明控制系统49.66%,电机控制系统18.73%,车载电器与电子22.28%,能源管理系统2.31%,其他汽车零部件 5.51%。 图:收入构成(单位:亿元)来源:并购优塾 汽车控制器大规模出货产品为大灯控制器,包括:主光源控制器、辅助光源控制器、氛围灯控制器。 图:具体产品布局来源:科博达招股说明书 综合来看,拓邦股份在控制器业务外为平台型企业;和而泰专注于控制器;科博达控制器则主要针对汽车领域的大灯控制器。 (叁) 接下来,我们将近10个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增速情况放在一起,感知增长趋势: 一、营业收入增速 图:营业收入增速(%)来源:并购优塾 从营业收入增速来看,拓邦股份>和而泰>科博达。 拓邦股份2020年卫生事件后收入增速较快,主要受到下游电动工具销量增长影响。电动工具主要应用于房屋建设和装修需要,卫生事件导致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居民买房意愿高。不过,美国成屋销售数据 自2021年底已经发生反转向 下。 图:美国成屋销售数据来源:平安证券 和而泰2019年增速较高,占收入70%的家电控制器收入同比增长46.8%,主要受益于国外大型家电企业将控制器业务,外包给更具有成本优势的其他企业。 科博达2019年上市后,收入呈现负增长,主要因为核心大客户大众销量下滑,占全公司收入超7成。2019年~2021年大众全球销量为:1097万辆、930万辆、888.2万辆,销量下滑。 二、归母净利润增速 图:归母净利润增速(%)来源:并购优塾 从归母净利润增速来看,拓邦股份>和而泰>科博达,整体趋势与收入增速相近。 拓邦股份2021Q4利润增速远低于收入增速,除了毛利率影响外,主要为2020年处置金融性资产,累计收到投资收益2.59亿元,占收入的比重4.65%。 三、净利润现金含量 图:净利润现金含量来源:wind 从现金质量来看,整体看较为平稳,拓邦股份、和而泰在2021年出现了下滑。因为: 拓邦股份2021年现金质量为负,受到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影响。从结构来看,存货中原材料和库存产品均大幅增长,公司表示:为保障交付,对部分紧缺物料进行备货,另外有部分成品,受卫生事件的影响存在延期交付的情况。 和而泰2021年净现比小于1,主要是用于对原材料(各类电子元器件)进行备货,其中MCU涨价较为突出。 图:海外高端32位MCU价格来源:正能量电子网 (肆) 对增长态势有所感知后,我们接着再将各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拆开,看新一季度数据。 一、拓邦股份(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42.28亿元,同比+16.03%;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同比-40.43%。 Q2收入和利润环比Q1均有提升,主要因为:1)原材料价格上涨趋缓;2)分业务看,家电同比+12%,工具同比+8%,增长来自于外包渗透率提升。新能源同比+61%,因为上半年海外市场户用储能需求旺盛。 图:单季度收入对比来源:并购优塾 二、和而泰(广东省,深圳市)——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 12.40亿元,同比-2.70%;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33.79%。 Q1收入下滑,是因为:1)受到卫生事件影响,公司在深圳建有生产基地;2)一部分海外高端客户指定原材料品牌,卫生事件影响物流,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1)汽车电子智能控制器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3.81%。2)除从博格华纳、尼得科等获取的OEM订单之外,公司 与国内整车厂(比亚迪、蔚小理等)合作实现突破,转向毛利率更高的ODM模式。 此外,利润下滑同样因为原材料价格影响,毛利率同比下滑。 图:单季度收入对比来源:并购优塾 三、科博达(上海市)——2022年Q1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2.76%;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24.67%。 收入增速疲软,除了卫生事件影响外,主要因为大客户大众系影响, 2022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共交付汽车387.5万辆,同比下跌 22.2%。 图:单季度收入对比来源:并购优塾 (伍) 对比完增长情况,我们再来看利润率、费用率的变动情况: 一、成本结构 图:营业成本构成来源:科博达招股说明书 从科博达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汽车用控制器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占比近九成。其中,关键原材料为MCU,占到原材料成本的23%。 图:智能控制器原材料构成来源:前瞻研究院 全行业来看,MCU目前国产替代在30%以内,车用MCU国产化率约5%。MCU的CR3为48.5%,而车规MCU的CR3仅为35%。主要因为车规用MCU料号较多,不存在一家龙头生产所有型号的情 况。 图:MCU行业竞争格局来源:omdia、中泰证券 另外,参考富昌电子2022Q3的MCU货期及价格统计数据,个别半导体产品的货期保持不变,短缺趋势仍然保持向上,比如ST、恩智浦的8位/32位MCU,货期状态从Q2的紧缺状态变为Q3的配货状态。 图:车规MCU备货周期来源:芯师爷 不过,价格方面,价格趋势整体预期保持平稳。同时,对于控制器厂商来说,材料端的价格传导到订单价格,大约有一个季度左右的传导周期。从拓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