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低碳 转型路径研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课题组 2022年6月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ClimateInvestmentandFinanceAssociation,以下简称专委会)由国内外从事气候投融资的研究机构、管理机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于2019年8月经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准成立。专委会得到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的专业指导,也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财政部等国家部委有关司局的大力支持,主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ATURALRESOURCESDEFENSECOUNCIL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公益环保组织,成立于1970年。NRDC拥有700多名员工,以科学、法律、政策方面的专家为主力。NRDC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起在中国开展环保工作,中国项目现有成员40多名。NRDC主要通过开展政策研究,介绍和展示最佳实践,以及提供专业支持等方式,促进中国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NRDC在北京市公安局注册并设立北京代表处,业务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是该行碳达峰碳中和暨绿色金融工作牵头管理部门。近年来,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加快建设一流的绿色普惠银行、气候友好型银行和生态友好型银行,连续获得中国银行业协会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明晟公司(MSCI)ESG评级A级,位居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授信管理部围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等领域开展研究,先后参与承担人民银行“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完善”、“大数据在绿色信贷服务中的应用”、绿色普惠金融、雄安新区绿色金融机制建设、商业银行气候融资研究等课题研究。 本报告是“碳中和下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项目”的系列成果之一。该项目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的支持协调下,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CIFA)牵头,联合CIFA秘书处单位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兴业研究等研究团队,围绕商业银行气候友好转型开展系列研究与研讨,以期为金融机构的气候友好转型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和行动指引,促进气候友好投融资生态圈的形成。 系列研究成果包括: 《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研究》 《金融机构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案例与建议研究》 《碳中和目标下商业银行能源领域市场机遇与重点行业研究》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授信管理部课题组:彭作刚、陈晖萌、张明哲、宋丹丹、张海波NRDC课题组:吴琪、程渝欣、杨佳、杨君、毕明怡、尚珮璇 目录 执行摘要1 一、商业银行低碳转型的背景与意义3 (一)背景3 (二)意义5 二、“碳中和”银行理论分析6 (一)“碳中和”银行6 (二)转型金融和低碳转型10 三、“碳中和”银行建设实践13 (一)国内银行建设实践13 (二)国际银行业实践案例31 四、邮储银行低碳转型实践34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战略引领34 (二)优化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机制36 (三)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36 (四)加大产品创新,支持绿色发展37 (五)应用金融科技,强化风险管理39 (六)对标主流准则,加强信息披露41 (七)倡导绿色文化,推进绿色运营41 五、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思考43 (一)正视困难挑战:坚定低碳转型目标43 (二)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碳中和”银行规划及路线图44 (三)夯实基础前提:做好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46 (四)把握关键路径:多措并举推动实现双碳目标47 (五)健全保障机制:建设“碳中和”银行的专业机制50 参考文献54 执行摘要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推动能源、经济和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商业银行加快低碳转型,建设“碳中和”银行,对于紧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市场价值和品牌影响力,防范环境与气候变化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碳中和”银行理论分析 商业银行低碳转型目标是建设“碳中和”银行,即实现净零排放的银行机构。建设“碳中和”银行的核心路径是推动实现自身运营和投融资活动的碳中和。 绿色金融可充分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的排头兵作用,然而电力、石化、化工、钢铁等相当一部分传统工业项目通常难以获得绿色金融工具的直接支持,转型金融 (TransitionFinance)可以有效补位,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转型金融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标准,但国内外机构对转型金融的内涵、原则、核心要素等进行了探讨。从已有研究来看,转型金融是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最终实现碳中和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目的是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 二、“碳中和”银行建设实践 报告总结梳理了邮储银行及其他国内银行机构推动低碳转型、建设“碳中和”银行的相关实践,以及部分国际银行机构的先进实践案例。总体来看,国内银行业主要采取了以下实践举措:(1)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提出碳中和银行建设目标、行动方案和实施路线图。(2)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碳资产抵质押融资、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融资、“碳中和”结构性存款等。(3)开展碳足迹核算,如邮储银行等正在探索开展企业客户碳排放核算。(4)规范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如一些领先银行基于监管机构要求和国际规范的信息披露框架,逐步完善环境信息绩效和自身运营碳排放信息披露。(5)强化气候风险管理和压力测试,如人民银行2021年组织全国23家主要银行开展了针对火电、钢铁、水泥三个高碳行业的气候风险压力测试。(6)推动“碳中和”网点建设,如湖州市《区域性“碳中和”银行建设指南》明确了“碳中和”网点的建设规范。(7)金融科技赋能, 如邮储银行率先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合作将蔚蓝地图环保数据接入行内系统,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动态监测与预警。 三、商业银行低碳转型路径思考 国内商业银行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满足客户多元化金融需求的服务能力不足,环境与气候风险管理的能力不足,相关配套支持不健全等。基于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思考提出我国银行业机构的低碳转型路径,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基础前提、把握关键路径、健全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推动低碳转型,加快建设“碳中和”银行。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碳中和”银行规划及路线图。制定“碳中和”银行建设目标及专项规划,明确“碳中和”银行建设时间表与路线图。同时注重具体建设中的差异化,采取梯次有序、各有侧重、先行试点、循序渐进、逐步实施的思路。 二是夯实基础前提,做好碳排放核算及信息披露。商业银行可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按照选定的温室气体核算标准,运用专业的方法学组织碳盘查(即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自身运营和金融资产的排放情况进行“摸底”清查,掌握碳排放情况。商业银行应在执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监管标准的基础上,主动对标TCFD等国际主流准则,制定“碳中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相关信息披露,充分接受各方监督。 三是把握关键路径,多措并举推动实现双碳目标。(1)实现自身运营的“碳中和”主要有两条路径: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包括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促进和增加碳吸收,主要包括技术固碳和生态固碳两种手段。当前重点仍需放在碳减排途径上,未来随着碳交易市场机制和碳抵消机制等政策的明晰和放开,可逐步将碳抵消途径作为重要补充。(2)发展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实现金融资产“碳中和”。针对高碳资产, 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和监管政策要求,严格控制“两高”领域融资增速和占比,压降高碳项目和客户投融资风险敞口;另一方面要发展转型金融和可持续金融,帮助高碳企业加速低碳转型,减少高碳资产转型带来的金融风险。 四是健全保障机制,建设“碳中和”银行的专业机制。银行机构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碳中和”银行建设需求和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碳金融等业务特点,在政策制度、激励约束、风险管理、科技赋能、能力提升、企业文化等领域建立与“碳中和”银行建设相适应的专业保障机制。 一、商业银行低碳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一)背景 一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大自然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重要理念和庄严承诺。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站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深入阐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倡导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充分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参与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责任担当。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我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1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一系列行动方案和支撑保障措施。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印发,共同构成贯穿碳达峰、碳中和两个阶段的顶层设计。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将会促进改变我国能源和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达峰碳中和将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火电、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造纸、建筑、交通运输等碳排放密集领域面临较大转型压力,清洁能源、高技术制造、数字经济、碳减排技术等绿色低碳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此外,人们在衣食住行等领域的生活方式将更加绿色低碳,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1据新华社专访国家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所谓“1+N”政策体系,“1”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N”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科技支撑、能源保障、碳汇能力、财政金融价格政策、标准计量体系、督察考核等保障方案。 三是监管政策要求金融机构低碳转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及金融监管部门要求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要求银行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并纳入监管考核体系中。2021年11月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 碳领域。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发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将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融资活动。《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的通知》(银保监发〔2022〕15号)第十二条和第十六条分别规定“渐进有序降低资产组合的碳强度,最终实现资产组合的碳中和。”“渐进有序减少碳足迹,最终实现运营的碳中和。”中国银行业协会在银保监会指导下成立“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推动银行金融机构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四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探索绿色低碳转型。经济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服务引导客户低碳发展是金融机构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任务。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加入气候变化相关的投资倡议,如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FI)、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国际可持续投资联盟(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