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联证券]:投资策略专题:CCER备案有望重启,林业碳汇值得关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投资策略专题:CCER备案有望重启,林业碳汇值得关注

2022-07-26张晓春国联证券键***
投资策略专题:CCER备案有望重启,林业碳汇值得关注

1 Tabl e_First 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专题 Tabl e_First| Tabl e_Summar y CCER备案有望重启,林业碳汇值得关注 ——投资策略专题 专题内容摘要 2017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称,由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等问题,CCER项目暂缓备案。近期生态环境部负责同志提到加快建立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和加快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暂行办法》,CCER备案有望重启。 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什么? 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采用以配额交易为主导、以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补充的双轨体系。前者主要针对控排企业,偏向于对高碳排放企业的约束。后者作为碳排放配额交易的补充,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CCER交易,侧重对减排项目的鼓励。根据《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我国CCER主要集中在林业、可再生能源和甲烷利用三大领域。  和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碳价或存在上涨空间 欧洲碳价近两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平均碳价约为52欧元/吨。我国区域碳排放权市场碳价大多集中在25-50元/吨,和欧洲碳价相比,或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根据《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全国碳市场的平均价格预计在2025年达到71元/吨,并在2030年增至93元/吨。  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CCER或供不应求 价格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价格指数较全国碳排放配额(CEA)价格指数平均低10%。因此,CCER经济效益更高,企业更倾向于通过CCER抵消应清缴碳排放配额。 需求端:目前,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是发电企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有望进入,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量或超过每年70亿吨。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CCER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的要求,当前市场CCER年需求约为2亿吨,行业扩容后CCER需求有望达到每年3.5亿吨。 供给端:根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数据,截至2022年7月10日,累计公示CCER审定项目2871个,已获批备案项目总数1315个,已签发项目总数391个,签发CCER总量约为7700万吨,CCER或供不应求。  和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林业项目CCER份额提升潜力巨大 国际碳信用签发量中,林业领域占比最高,达到42%。本文用林业碳汇项目净碳汇量近似替代签发量,林业项目碳汇占比仅为1.4%,远低于国际水平。相比于风电光伏项目,林业项目具备额外性,未来获得CCER减排量签发的可能性在增加,林业项目占比有望提升。 我们预计到2025年和2030年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6亿元和1344亿元。  风险提示: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不及预期;CCER交易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林业CCER推进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First| Tabl e_R eportD at e 2022年07月25日 Tabl e_First| Tabl e_C hart 相对市场表现 Table_First|Table_Author 分析师:张晓春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13090003 电话:0510-82832053 邮箱:zhangxc@glsc.com.cn Table_First|Table_Contacter Tabl e_First| Tabl e_Rel at eRepor t 相关报告 1、《人形机器人即将推出,产业链未来可期》2022.07.10 2、《大类资产表现回顾及资金流向监测周报变”)》2022.07.10 3、《国联研究一周重点报告回顾》2022.07.0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40%-20%0%20%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上证指数 沪深300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专题 正文目录 引言 ..................................................................... 3 1 CCER是什么? ......................................................... 3 2 我国CCER市场发展历程 ................................................. 5 3 CCER备案有望重启,林业碳汇或受益 ...................................... 6 3.1 和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碳价或存在上涨空间.................................................. 7 3.2 全国碳交易市场扩容,CCER或供不应求 ..................................................... 8 3.3 和国际市场相比,我国林业项目CCER份额提升潜力巨大 .......................... 9 3.4 我国林业碳汇累计市场规模在2030年有望达到1344亿元 ........................ 11 4 潜在投资机会梳理 ..................................................... 11 5 风险提示 ............................................................ 12 图表目录 图表1:碳市场中的基本原理 ........................................................................................... 3 图表2:碳信用机制运作模式简易示例 ............................................................................ 4 图表3:碳信用活动相关行业领域 ................................................................................... 5 图表4:我国CCER市场发展历程 ..................................................................................... 5 图表5:2021年以来CCER政策梳理 ................................................................................ 6 图表6:欧洲碳指数(欧元/吨) ..................................................................................... 7 图表7:我国区域碳排放权市场碳市场行情(元/吨) .................................................... 7 图表8:CEA价格指数高于CCER价格指数(元/吨) ....................................................... 8 图表9: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分部门占比 ........................................................................ 9 图表10: 2015–2019年国际碳信用签发量排名(千吨二氧化碳当量) ........................ 10 图表11: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汇总 ................................................................................... 11 图表12:林业碳汇市场空间测算 ................................................................................... 11 图表13:相关个股梳理(亿元) ................................................................................... 12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专题 引言 为落实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迎来了启动一周年,经过一年的实践与发展,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截至2022年7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交易量突破1.9亿吨,累计交易额超过85亿元。 1 CCER是什么? 目前,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采用以配额交易为主导、以核证自愿减排量为补充的双轨体系。即一类是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排放配额强制执行,CCER自愿执行。 第一类,碳排放配额交易,主要针对控排企业,偏向于高碳排放企业的约束。是政府为完成碳排放控制目标采用的一种政治手段。具体而言,是指在规定时期内把控排目标转化为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超排企业可向减排企业购买盈余配额。例如,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在碳交易市场,卖出多余碳配额;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大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需通过碳交易市场,买入其他公司卖出的碳配额。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 第二类,CCER交易,是碳排放配额交易的补充,在配额市场之外引入自愿减排市场交易,即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侧重对减排项目的鼓励。CCER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用于抵消自身碳排放的核证量。“碳抵消”指用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汇,用来实现补偿或抵消其他碳排放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即控排企业的碳排放可用非控排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碳汇来抵消。 CCER交易一方面可有效降低控排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为自愿减排的企业带来利润。1单位CCER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帮助控排企业实现1:1配额清缴,抵消企业的实际排放量。 图表1:碳市场中的基本原理 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专题 来源: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国联证券研究所 碳信用签发是指向正在执行已批准减排活动的项目提供可交易减排量的过程。可交易的减排量是常规场景下的排放量和常规项目实施后的排放量之间的差值。在我国,CCER是碳信用机制的典型代表。 图表2:碳信用机制运作模式简易示例 来源:《世界银行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2020》,国联证券研究所 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投资策略│投资策略专题 我国CCER集中在林业、可再生能源、甲烷利用三大行业领域。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碳信用活动的相关行业领域共有12类,分别为农业、碳捕集与封存/碳捕集、能源效率、林业、燃料转型、逸散排放、工业气体、制造业、其他土地使用、交通运输和垃圾。国内方面,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