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百强房企销售复苏,滨江强势补货杭州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百强房企销售复苏,滨江强势补货杭州

房地产2022-07-03杜昊旻国金证券看***
百强房企销售复苏,滨江强势补货杭州

市场出现复苏,地产和物业表现均相对强势。本周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4.3%,在各板块中位列第4;WIND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3.1%,在各板块中位列第8。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2.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0.5%,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6%;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2.2%和+1.1%。 整体土拍热度低温,部分城市分化。本周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1935万㎡,单周环比31%,单周同比-4%,平均溢价率5%(杭州、宁波等城市集中土拍热度分化)。2022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22115万㎡,累计同比-54%;年初至今,华润臵地、滨江集团、中海地产、建发房产、绿城中国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 本周一手房销售同环比连续三周同比为正。本周4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988万平米,周环比+40%,周同比+8%,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36%,周同比+7%; 二线城市周环比+43%,周同比+17%;三四线城市周环比+27%,周同比-38%。 本周二手房销售环比上升、同比有所下滑。本周17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86万平米,周环比+3%,周同比-12%,其中:一线城市周环比+19%,周同比-30%;二线城市周环比0%,周同比-2%;三四线城市周环比+2%,周同比-44%。 百强整体销售有复苏迹象,房企表现有分化。全国百强房企1-6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34706亿元,同比-51%(降幅较1-5月收窄2pct);6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8311亿元,环比+60%,同比-43%(降幅较5月单月收窄17pct)。头部房企销售复苏更为明显,TOP10、11-30、31-50和51-100梯队单月同比分别为-36%、-41%、-51%和-54%;不同类型房企复苏也有分化,改善产品占比高的房企弹性更大且行业排名持续提升,TOP30房企中华润臵地、滨江集团、华发股份、越秀地产、远洋集团5家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转正。 杭州二批次土拍延续分化态势,本土民企滨江成最大赢家。杭州2022年二批次集中土拍供应涉宅用地45宗,全部成交,其中12宗地块封顶进入“一次性报价+摇号”阶段,封顶率27%(一批次为38%),23宗底价成交,底价成交率为51%(一批次为45%)。从拿地房企看,滨江在一批次强势拿地后,二批次继续发力,获取12宗地块,权益投资金额达216亿元,其他品牌房企中,绿城获取2宗,招商、华发和联发各获取1宗,外来房企少有拿地,本地平台公司如萧山城投等获取11宗。我们认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获取高素质土地的房企,其2022年下半年的推货量和去化率都有保障,能率先享受市场复苏红利,有望在本轮市场周期中实现弯道超车。 投资建议 地产板块,我们认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积极拿地,且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能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如绿城中国、建发国际、滨江集团。物业板块,预计独立经营能力强的民营物企未来估值将有修复,推荐碧桂园服务,强房产交易平台贝壳也能享市场复苏红利。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百强房企销售情况 百强整体销售有复苏迹象,房企表现有分化。全国百强房企1-6月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34706亿元,同比-51%(降幅较1-5月收窄2pct);6月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8311亿元,环比+60%,同比-43%(降幅较5月单月收窄17pct)。头部房企销售复苏更为明显,TOP10、11-30、31-50和51-100梯队单月同比分别为-36%、-41%、-51%和-54%;不同类型房企复苏也有分化,改善产品占比高的房企弹性更大且行业排名持续提升,TOP30房企中华润臵地、滨江集团、华发股份、越秀地产、远洋集团5家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同比转正。 图表1:TOP100房企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及同比 图表2:TOP100房企单月全口径销售金额及同比 杭州二批次集中土拍情况 杭州二批次土拍延续分化态势,本土民企滨江成最大赢家。杭州2022年二批次集中土拍供应涉宅用地45宗,全部成交,其中12宗地块封顶进入“一次性报价+摇号”阶段,封顶率27%(一批次为38%),23宗底价成交,底价成交率为51%(一批次为45%)。从拿地房企看,滨江在一批次强势拿地后,二批次继续发力,获取12宗地块,权益投资金额达216亿元,其他品牌房企中,绿城获取2宗,招商、华发和联发各获取1宗,外来房企少有拿地,本地平台公司如萧山城投等获取11宗。 图表3:杭州各批次集中土拍情况 行情回顾 地产行情回顾 本周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4.3%,在各板块中位列第4;WIND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3.1%,在各板块中位列第8。本周地产涨跌幅前5名为三湘印象、滨江集团、万科A、绿城中国、鲁商发展,涨跌幅分别为+13.5%、+13.3%、+11.2%、+10.9%、+9.9%;末5名为宝龙地产、恒盛地产、易居企业控股、长春经开、蓝光发展,涨跌幅分别为-28%、-19.3%、-13%、-9.8%、-9.2%。 图表4: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本周涨跌幅排序 图表5:WIND港股房地产板块本周涨跌幅排序 图表6:本周地产个股涨跌幅前5名 图表7:本周地产个股涨跌幅末5名 物业行情回顾 本周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涨跌幅为+2.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跌幅为+0.5%,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6%;物业指数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的相对收益分别为+2.2%和+1.1%。本周物业涨跌幅前5名为正荣服务、兴业物联、C特发、滨江服务、碧桂园服务,涨跌幅分别为+9.9%、+9.7%、+9.2%、+8.7%、+7.5%;末5名为佳源服务、宝龙商业、烨星集团、领悦服务集团、中骏商管,涨跌幅分别为-18.8%、-16.5%、-9.1%、-8.9%、-6.9%。 图表8:本周恒生物管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沪深300涨跌幅 图表9:本周物业个股涨跌幅前5名 图表10:本周物业个股涨跌幅末5名 数据跟踪 宅地成交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2年第27周,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1935万㎡,单周环比31%,单周同比-4%,平均溢价率5%。 2022年初至今,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22115万㎡,累计同比-54%;年初至今,华润臵地、滨江集团、中海地产、建发房产、绿城中国的权益拿地金额位居行业前五,分别为394、392、355、349、319亿元。 图表11:全国300城单周宅地成交建面及平均成交溢价率 图表12:全国300城累计宅地成交建面(万㎡)及同比 图表13:2022年初至今权益拿地金额前20房企 新房成交 根据wind数据,本周(6月25日-7月1日),40个城市商品房成交合计988万平米,周环比+40%,周同比+8%,月度累计同比-34%,年度累计同比-35%。其中: 一线城市:周环比+36%,周同比+7%,月度累计同比-30%,年度累计同比-31%; 二线城市:周环比+43%,周同比+17%,月度累计同比-33%,年度累计同比-31%; 三四线城市:周环比+27%,周同比-38%,月度累计同比-46%,年度累计同比-56%。 图表14:40城新房成交面积及同比增速 图表15:各能级城市新房成交面积月初至今累计同比 图表16:各能级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年初至今累计同比 图表17:40城新房成交明细(万平方米) 二手房成交 根据wind数据,本周(6月25日-7月1日),17个城市二手房成交合计186万平米,周环比+3%,周同比-12%,月度累计同比-13%,年度累计同比-32%。其中: 一线城市:周环比+19%,周同比-30%,月度累计同比-26%,年度累计同比-38%; 二线城市:周环比0%,周同比-2%,月度累计同比-8%,年度累计同比-26%; 三四线城市:周环比+2%,周同比-44%,月度累计同比-28%,年度累计同比-66%。 图表18:17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及同比增速(周) 图表19:一二三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月初至今累计同比 图表20:一二三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积年初至今累计同比 图表21:17城二手房成交明细(万平方米) 重点城市库存与去化周期 本周12城商品房库存(可售面积)为1.54亿平米,环比+20.7%,同比+7%。 以3个月移动平均商品房成交面积计算,去化周期为19.7月,较上周+0.9个月,较去年同比+7.8个月。 图表22:12城商品房的库存和去化周期 图表23:12城各城市能级的库存去化周期 图表24:12个重点城市商品房库存及去化周期 地产行业政策和新闻 图表25:地产行业政策新闻汇总 地产公司动态 图表26:上市公司动态 物管行业政策和新闻 图表27:物管行业资讯 物管公司动态 图表28:物管公司动态 行业估值 图表29:A股地产PE- TTM 图表30:港股地产PE- TTM 图表31:港股物业股PE- TTM 图表32:覆盖公司估值情况 风险提示 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目前房地产调控宽松基调已定,各地均陆续出台房地产利好政策,若政策利好对市场信心的提振不及预期,市场销售将较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迷态势。 三四线城市恢复力度弱。目前一二线城市销售已有企稳复苏迹象,而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依然在低位徘徊,而本轮市场周期中三四线城市缺少棚改等利好刺激,市场恢复力度相对较弱。 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若在宽松政策出台期间,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将对市场信心产生更大的冲击,房企自救意愿低落、消费者观望情绪加剧、金融机构挤兑债务等,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实现难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