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行业周报:通用自动化复苏,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确定性强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行业周报:通用自动化复苏,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确定性强

机械设备2022-06-26孟鹏飞开源证券键***
行业周报:通用自动化复苏,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确定性强

制造业复苏前兆明显,国产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确定性强 参考海外:2020年疫情以来,机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以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为代表的机器人企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创新高。我们认为海外机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主要有三个原因:1、疫情期间下游企业受影响无法正常开工,复工之后又因劳动力短缺及工资成本上升导致用人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开始谋求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2、疫情凸显无人接触的重要性,下游行业对自动化设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出现飞跃式的提高,促进了自动化渗透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工艺。3、受疫情影响中断或阻滞的供应链和产能在正常复工后迎来回补。而且疫情后政府均会出台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机器换人”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尤其是2022年第一季度,北美地区售出超过1.15万台机器人,总价值约为6.4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43%,日本机器人订单额、生产额、总出货额分别为124.06、107.07、108.86亿元,相较于2021年Q4环比增长11%、2%、2%。 对照国内: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后续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全面复工复产为我国工业机器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认为这一轮国产替代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上游零部件以及工业机器人中游本体。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制造业的整体复苏,机器人自动化需求较为旺盛; 二是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高景气下游的扩产拉动。复盘国内机器人市场发展历史,2011年以前,中国市场由外资巨头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国产机器人基本没有产业化,主要是给外资做代理或者系统集成,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环节,但从2020年开始,国产机器人不断追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机器人市场,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向大陆转移,外资品牌地位动摇,二线品牌彼此整合。从高景气下游需求端来看,锂电、光伏等高增长领域处于产能强扩张期,同时叠加疫情导致海外公司发货困难,在主要外资难以应对的情况下,国产替代加速渗透; 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占比总计超过40%的外资“四大家族”总部和重要工厂均在上海,受疫情冲击较大。国内机器人本土化供应完善,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积极调整,及时填补新能源车、锂电、光伏等高增长下游扩产带来的需求空缺。由于外资占优势的产品是大负载重型六轴机器人,本轮国产替代也以重型机器人为主,同时有望带来量价齐升。 受益板块:工业机器人 具有机器人研发实力的国产龙头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机器人核心部件龙头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禾川科技以及机器人下游应用厂商克来机电、巨一科技、先惠技术、瀚川智能、派斯林有望受益。 新股上市:奥比中光初步询价时间为2022年6月23日,首发40001000股。 风险提示:疫情持续蔓延,复工复产进度不及预期,进口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1、海外市场:下游需求旺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增长 参考海外,上一轮疫情过后,机器人下游需求旺盛推动以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为代表的机器人企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均创新高。我们认为海外机器人下游需求旺盛主要有三个原因: (1)疫情期间下游企业受影响无法正常开工,复工之后又因劳动力短缺及工资成本上升导致用人成本大幅上涨,使企业开始转向谋求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生产设备。 (2)疫情及防疫政策带来生产方式的转变。非面对面交流和非接触式生产越来越成为共识,这些都需要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支持。如日本发那科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黑灯工厂”,即柔性装配作业智能工厂,以车间熄灯作业为特征,全部生产活动由电脑控制,生产第一线配置大量机器人,可以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持续运行一个多月。 (3)受疫情影响中断或阻滞的供应链和产能会在正常复工后迎来回补。且疫情后政府均会出台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下游企业及时利用政策红利,扩大固定资产投资。 表1:“四大家族”盈利预测及估值表 根据美国自动化协会的数据,2022年Q1,北美地区售出超过1.15万台机器人,总价值约为6.46亿美元,这是北美有史以来销售量最多的一季度,分别同比增长28%和43%。从不同行业的机器人订单数量来看,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销量同比增长15%,汽车零部件公司的订单同比增长22%。金属行业同比增长40%,塑料和橡胶行业同比增长29%,半导体、电子和光电子行业同比增长23%,食品和消费品行业同比增长21%,生命科学、制药和生物医药行业同比增长14%。与此同时,所有其他行业的机器人订单同比增长了56%。 图1:2022Q1各北美行业机器人订单需求较为旺盛 根据日本机器人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Q3以来日本机器人的订单额、生产额、总出货额均有所好转,2022年Q1日本机器人订单额/生产额/总出货额分别为124.06/107.07/108.86亿元,相较于2021年Q4环比增长11%/2%/2%,反映出疫情后日本制造业对于机器人需求旺盛。 图2:2022年Q1日本机器人订单额/生产额/总出货额较2021年Q4分别环比增长11%/2%/2% 图3:2022年Q1日本机器人国内/海外出货额分别同比增长9%/1% 图4:2022年Q1日本机器人(汽车制造业)国内出货量/出货额较2021年Q4分别环比增长17%/15% 2、国内市场:复工复产推进,我国制造业复苏前兆明显 随着复工复产快速推进,行业复苏前兆明显。从制造业PMI指数来看,5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有所回暖。2022年5月份PMI相较于4月份环比增长4.64%。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制造业在供需两端均有所恢复。虽然制造业PMI仍处于荣枯线之下,但随着复工复产逐步推进,行业景气度上行,6-7月有望重返50%以上。 图5:2022年5月制造业PMI有所回升,较4月环比增长4.64%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5月,全国制造业用电量167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其中,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35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月份制造业日均用电量117.3亿千瓦时/天,相较于2021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1.3亿千瓦时/天,相较于4月份环比增加3.2亿千瓦时/天,反映出我国华东地区工厂从5月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 根据发改委能源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5月份我国全社会第二产业用电量为47540000万千瓦时,较四月份环比增长6.41%,电力供给为我国制造业复苏提供牢固基石。 图6:2022年5月份我国第二产业用电量环比增长6.41% 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指出,2022年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5.61%,其中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022年4月份则下降8.1%,体现出我国经济运行发生了积极变化,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改善,工业增加值由降转增,制造业回暖较为明显。 图7:2022年5月我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有所回升 2022年5月份我国物流景气指数(LPI)从4月份的44%提升至49%,环比增长11.4%,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5月份开始我国制造业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发货情况得以改善。 图8:2022年5月中国物流景气度有所回升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0.7%(扣除价格因素),环比增长5.6%。 分行业看,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3%,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6.8%,汽车制造业同比下降7.0%,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量为50万辆,同比增长108.3%。 表2:2022年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此外,根据中国工博会公布的京东工业品大数据通报,此前上海复工复产白名单涉及的重点行业复产节奏最快。4-5月汽车制造业工业品采购额同比增长558%,冶金制造业同比增长352%,电子制造业同比增长124%,航空制造业同比增长106%,工程建筑业同比增长78%。 3、国内工业机器人有望重回高景气周期,加速进口替代 我们认为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后续稳增长政策落地,全面复工复产为我国工业机器人重回高景气周期带来了更多的确定性。最值得关注的是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上游零部件以及中游本体的加速进口替代。 机器人使用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IFR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每10000名工人平均使用126台机器人,相较于2019年的113台/万人,同比增长11.5%,反映出全球各工厂使用工业机器人规模逐渐加大。 图9:全球各工厂使用工业机器人规模逐渐加大 近5年,中国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根据IFR统计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为49台/万人,2020年增至246台/万人,并且在《“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2025年工业机器人密度将增长至450台/万人以上。 图10: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增长至450台/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166091套,同比下降9.4%;其中5月产量为36616套,同比下降13.7%,但是相比4月的32535套工业机器人已经开始走出低点。 图11:2022年5月开始机器人产量出现拐点,环比增长13%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工业机器人有望“低开”之后实现“高走”。目前工业机器人已成为锂电池生产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2高工锂电智能制造峰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线1GW/h约使用50-70台工业机器人,具备高性能、高速度、高稳定性的工业机器人能够为锂电池生产提供经济性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解决方案,因此我们认为行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的整体复苏,机器人自动化需求较为旺盛;二是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高景气下游的扩产拉动。 图12: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有望突破300GW 图13:中国不同类别锂电池出货量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 图14:2022年1-5月新能源汽车迎来复苏 图15:2022年Q1机器人下游锂电池同比增速最高 根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销量1.97万台,同比增长98.18%。其中六轴机器人9255台,同比增长102.61%; SCARA机器人10490台,同比增长94.44%。 图16:2021年中国锂电行业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大幅增加 在下游需求带动下,国产机器人不断追赶。2011年以前,中国还是待开发的市场,外资巨头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国际二线品牌也有各自的优势领域,国产机器人基本没有产业化,主要是给外资做代理或者系统集成,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环节。但从2020年开始,中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机器人市场,全球机器人产业链加速向大陆转移。外资品牌地位动摇,二线品牌彼此整合;国际四大家族中的德国KUKA已经被中国美的收购。 图17:国产机器人力量持续崛起 本轮疫情是国产进口替代的重要窗口期。从日本机器人对中国的出口额来看,2022年Q1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日本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21%,并且可能会存在大量出口货物在工厂堆积或者停留于港口的情况,因此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发货能力成为了其在国内经营的制约因素。 图18:2022年Q1日本机器人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21% 从外资企业来看,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发那科、ABB、安川、库卡份额占比总计超过40%。“四大”总部和重要工厂均在上海,疫情对其产能和出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们认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具备本土产业链优势,能够迅速调整应对,补上部分缺口,迎来进口替代的重要窗口期。 图19:2022年Q1“四大家族”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40% 表3:“四大家族”总部以及重要工厂均设立于上海 中国是第三个具有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的国家,并且国产机器人已经具备从产业链各个环节跟外资直接竞争的实力。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下游集成系统,其中,上游零部件包括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中游本体包括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SC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