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商贸零售行业深度报告:离焦镜(近视防控镜):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广阔发展迅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商贸零售行业深度报告:离焦镜(近视防控镜):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广阔发展迅速

商贸零售2022-06-10吴劲草、谭志千东吴证券从***
商贸零售行业深度报告:离焦镜(近视防控镜):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广阔发展迅速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且低龄化近视明显,近视防控需求庞大。根据国家卫健委调查,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同比2019年增加2.5pct,其中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达71.1%/80.5%。我们估算大致2020年对应6-18岁的近视人口达到1.1亿人。近视防控需求庞大。 消费升级逻辑下近视防控眼镜或主要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空间广阔:近视防控眼镜通过“近视性离焦”设计,可以有效延缓眼轴生长,从而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目前近视防控眼镜实际到手价约为在1500-3000元,较其他近视防控类产品更适合大众消费群体。近视防控眼镜不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可直接在眼镜门店销售,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多是“消费升级”的逻辑,是对于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的替代。我们估计2021年近视防控眼镜的销售量约为500万副,对应镜片厂商出厂规模约为35亿元,终端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渗透率仅约4.5%,瞄向传统框架眼镜市场,近视防控眼镜未来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国内外头部品牌齐发力,产品放量考验渠道和品牌认知。目前市场的主流玩家主要分为3类:1)外资进口镜片品牌:主要以豪雅,依视路和蔡司为主的进口品牌,他们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其中豪雅在医院渠道相对有优势,依视路和蔡司在零售渠道布局较深,营销体系较为完善,3大品牌基本占据了近视防控眼镜中高价位档的绝大部分市场,三大品牌的出厂金额均达到了数亿元的规模。2)国产传统镜片厂商:以明月,万新等为主的传统镜片厂商,他们从2020年开始也陆续开始了近视防控眼镜行业的布局,同样具备较强的渠道优势,且形成了与部分渠道商的深度绑定关系。定价则大多在1000-3000元的中等档位,国产品牌的近视防控类产品约在数百万至数千万的规模。3)眼科医疗公司:近视防控眼镜市场广阔,其他近视防控类产品(如OK镜等)的公司也开始切入这个赛道,这类公司在医院渠道布局较深,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投资建议:近视防控眼镜目前仍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阶段,行业品牌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近视防控眼镜未来主要替代的是传统框架眼镜的市场,与OK镜等其他近视防控类医疗产品不形成直接的竞争,长期来看有品牌优势,规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品牌更占优,推荐国产镜片龙头明月镜片。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反复的风险,近视防控眼镜推广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 表:重点公司估值 1.消费升级下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近视防控眼镜市场空间广 阔 1.1.我国青少年近视率较高,且低龄化近视明显,近视防控任重道远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维持在高位,人群稳定在1亿人左右,近视防控需求庞大。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全国近视专项调查,2020年我国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同比2019年增加2.5pct,其中初中生、高中生近视率达71.1%/80.5%。我们估算大致对应2020年6-18岁的近视人口达到1.1亿人。如果到2025年之前近视率基本保持不变的话,每年的近视人口将稳定在1亿人左右。 图1:中国近视人口及近视发生率 图2:2020年我国各年龄段青少年近视率 表1:我国6-18岁近视人口测算 普通框架眼镜仍为青少年近视人群的首选。目前青少年近视人群除了少部分人群会采用OK镜,阿托品等方式延缓近视,大多青少年仍选择佩戴普通的框架眼镜,每年的近视度数仍有可能增加75-100度。框架镜行业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市场,欧睿预计2021年国内镜片市场年销售额约为313亿元,年销售量约为2.7亿片,即对应约1.3亿副,一副框架眼镜的镜片均价约为236元,加上框架约为700元。 图3:中国大陆镜片零售量(亿片) 图4:中国大陆镜片零售额(亿元) 国内外品牌镜片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镜片行业企业主要可以被分为三类:(1)依视路、蔡司等国际企业:成立时间较早,在光学设计、光学膜层等方面具备优势;(2)明月等国内中高端企业:品质稳定、品类齐全,在国内知名度高,规模效应下显著降低成本,主打中高端市场;(3)其他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多,缺乏自主品牌或从事代工业务,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竞争。 图5:镜片品牌竞争格局 图6:2020年国内镜片市场份额情况(销售量划分) 图7:2020年国内镜片市场份额情况(销售额划分) 1.2.近视防控眼镜通过“离焦”设计,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由于青少年仍在长身体阶段,佩戴普通框架眼镜后每年的近视度数仍会稳定加深。 青少年佩戴普通框架眼镜,近视度数仍会加深主要是由于仍处在长身体阶段,普通框架眼镜可以让其眼球中心的物像投在视网膜上,但是外围的成像会在视网膜后方,从而让大脑发出信号,让视网膜后移,导致眼轴增长,从而造成近视持续加深。因此青少年每年的眼镜度数都会增加,直到停止生长发育后,近视度数才稳定 近视防控眼镜通过“近视性离焦”设计,可以有效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近视防控眼镜则主要运用“近视性离焦”设计,改变了传统近视眼镜的光学原理,使得周边区域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膜前离焦”,进而控制眼轴向后方生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 图8:普通框架眼镜成像效果 图9:近视防控眼睛成像效果 近视防控眼镜的镜片的综合设计要求更高,更考验镜片厂商的技术积累。近视防控眼镜产品大多会在镜片外围排布较多的微透镜,从而实现周边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面。如明月镜片的轻松控Pro产品就通过1295个微透镜增加离焦面积。各家品牌厂商在微透镜的数量,排列方式,中间的“非离焦”区域的形状,大小方面都会有不同的组合方式,以适应国内青少年近视人群的用眼习惯,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图10:明月镜片“轻松控”Pro产品卖点 1.3.消费升级逻辑下近视防控眼镜或主要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空间广阔 消费升级逻辑下,近视防控眼镜或主要替代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目前近视防控眼镜的终端零售价大多在1500-4000元不等,且实际到手价约为终端零售价的7折左右,即大多在1500-3000元的区间,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更多是“消费升级”的逻辑。目前OK镜一副售价约为1万元左右,相较于OK镜近视防控眼镜1500-3000元的到手价消费者接受度更高,父母比较容易接受“给孩子配一副更好的眼镜”的逻辑,是对于传统框架眼镜市场的替代。 近视防控眼镜不属于医疗器械的范畴,目前销售还不需要临床数据,主要通过眼镜零售点渠道销售。目前各大厂商为了加深其产品效果和品牌宣传,都主动做了临床测试,且临床数据显示有效率较高。 近视防控眼镜客单价较高,眼镜零售渠道推广动力更强。对于零售渠道而言,卖一副近视防控镜的绝对利润额高于一副普通的框架眼镜,渠道商同样也有较强的动力去推荐,拉动近视防控眼镜渗透率的提升。 2021年近视防控眼镜终端市场规模约百亿。目前近视防控眼镜市场的主流玩家除了进口三大品牌蔡司,豪雅和依视路以外,国内品牌这边明月,万新,暴龙等品牌也有明显发力,此外对于低线城市而言,近视防控类产品竞争更为分散,我们估计2021年近视防控眼镜一年的销售量约为500万副,对应的镜片厂商出厂规模约为35亿元,终端零售市场规模约为100亿元。 表2:2022-2025年近视防控眼镜市场规模测算 图11:2021-2025年近视防控眼镜厂商出厂规模测算 近视防控眼镜渗透率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考虑到近视防控眼镜的广阔增长空间主要为传统框架近视眼镜市场,以6-18岁青少年近视人群为基准,2021年渗透率仅约4.5%,且近视防控眼镜也需要至少一年一换,我们认为未来近视防控眼镜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我们测算,到2025我们预计近视防控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360亿元,年销量约1600万副。2021-2025年CAGR为38%。如果长期渗透率到30%,终端零售价提升到2500元,则对应终端市场规模为825亿元,镜片厂商出场规模为289亿元。 表3:近视防控眼镜终端市场规模测算(亿元) 表4:近视防控眼镜出厂规模测算(亿元) 2.主流近视防控类产品以OK镜,近视防控眼镜和低浓度阿托品 为主 目前主流的近视防控类产品主要为3类,分别为: 1)角膜塑形镜(即OK镜):近视人群在睡眠期间通过佩戴OK镜,能够暂时改变角膜的形状,从而改善近视人群在白天的裸眼视力,使成像落在视网膜上,同时OK镜也能够改变周边成像,起到延缓近视的作用。OK镜对适用人群年龄、散光、角膜、眼压要求较高,同时OK镜单价更高,整体验配流程相对更加复杂,属于三类医疗器械,进入门槛较高。 2)近视防控眼镜:近视防控眼镜则主要运用“近视性离焦”设计,改变了传统近视眼镜的光学原理,使得周边区域的成像落在视网膜前,形成“膜前离焦”,进而控制眼轴向后方生长,延缓近视度数的加深。近视防控类产品综合性价比更高,销售渠道更广。 3)低浓度阿托品。临床效果显示低浓度的阿托品对于延缓近视有一定作用。目前在国内主要以院内制剂为主。 表5:OK镜及近视防控眼镜的特性对比 近视防控眼镜瞄向的是传统框架眼镜市场,与OK镜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三类产品综合来看,低浓度的阿托品和OK镜可以搭配一同使用,近视防控眼镜和OK镜之间大多会二选一,我们认为这两款产品本身的价格,渠道均有明显差异,面向的人群也大有不同,短期之内不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 3.国内外头部品牌齐发力,产品放量考验渠道和品牌认知 2018年以来,国内外品牌加速了近视防控眼镜布局。2010年蔡司采用周边离焦技术推出了首款近视防控眼镜产品成长乐,临床数据显示近视患者平均延缓近视发展30%,2018年豪雅采用多点渐进离焦推出了新乐学,临床数据显示有效性可以达到近视加深减慢59%,眼轴增长速度减慢60%,近视防控效果大幅提升,率先通过医疗渠道破局,实现了近视防控眼镜销量的突破,2020年依视路也推出了主打产品星趣控,并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尤其在眼镜店铺等零售端。外资三大品牌全部完成了近视防控眼镜的布局,并凭借较强的消费者品牌认知,医疗和零售双渠道能力推动着近视防控行业的发展。 图12:近视防控眼镜发展简史 目前市场的主流玩家主要分为3类: 1)外资进口镜片品牌:主要以豪雅,依视路和蔡司为主的进口品牌,他们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其中豪雅在医院渠道相对有优势,依视路和蔡司在零售渠道布局较深,营销体系较为完善,3大品牌基本占据了近视防控眼镜中高价位档的绝大部分市场,三大品牌的出厂金额均达到了数亿元的规模。 2)国产传统镜片厂商:以明月,万新等为主的传统镜片厂商,他们从2020年开始也陆续开始了近视防控眼镜行业的布局,同样具备较强的渠道优势,且形成了与部分渠道商的深度绑定关系。定价则大多在1000-3000元的中等档位,国产品牌的近视防控类产品约在数百万至数千万的规模。 3)眼科医疗公司:近视防控眼镜市场广阔,其他近视防控类产品(如OK镜等)的公司也开始切入这个赛道,如爱博医疗等,这类公司在医院渠道布局较深,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图13:近视防控眼镜市场格局 医院渠道和零售门店渠道对近视防控眼镜的销售同样重要。从近视防控眼镜的验配流程来看,普通框架眼镜主要通过眼镜零售门店,眼科医院和诊所验配。对于青少年的首副眼镜,家长大多会选择在医院渠道验配。从渠道数量来看,全国眼镜店约在十多万家的量级,而眼科医院和诊所合计在1000多家。传统镜片厂商均已搭建起了成熟的渠道体系,其中依视路,蔡司和明月等,零售门店渠道占比较高,而豪雅则在医院渠道有较强的优势。 表6:国内主流近视防控眼镜产品一览 各品牌1.74高折射率产品的终端零售价与其近视防控眼镜售价在同一水平。目前普通框架眼镜的镜片中,进口品牌从1.60折射率开始,终端零售价大多在1500元一副以上,对于高折射率1.74的产品,终端零售价接近4000元,跟近视防控眼镜的终端零售价在同一水平。 表7:部分镜片企业主要常规镜片产品零售价(按折射率划分)(元) 蔡司,豪雅和依视路三大进口品牌均已经完成了临床试验,近视有效控制率超过50%。进口三大品牌在临床试验时间节奏方面更为领先,均已完成了临床数据的披露,线下营销推广更为